中医健康网

糖尿病白面(糖尿病一点白面也不能吃吗)

糖尿病之友 0
文章目录:

都是白面粉,糖尿病患者吃哪种面食最控糖?

标准面粉PK特制面粉

标准面粉膳食纤维含量3.7克/100克,特制面粉膳食纤维含量为0。蛋白质含量标准面粉为15.7克/100克,特制面粉为13.3克/100克。

特制面粉较标准面粉,一是蛋白质减少了,蛋白质去掉了面食消化增快,淀粉变成葡萄糖的速度就变快。二是膳食纤维也去掉了,膳食纤维的控糖作用想必大家应该都已了解。它通过延缓胃排空,缩短食物在小肠内停留时间,在小肠内形成凝胶干扰葡萄糖吸收等作用而使糖的吸收减慢,降低餐后血糖。

标准面粉PK特制面粉,标准面粉胜出。糖尿病患者日常做饺子、面条,应选择标准面粉。

PS:各种面粉的名称

市场上有很多面粉,名字并非印刷着标准面粉或特制面粉,而是叫特精粉、小麦粉、麦芯粉、富强粉、雪花粉、低筋面粉等等,糖尿病患者用上面的办法看看包装袋上的营养成分表很有必要。蛋白质含量越高,膳食纤维含量越高的,越是有助于控糖的面粉。

高筋面粉PK低筋面粉

市售某款“新X”高筋面包面粉,每100克含14克蛋白质,膳食纤维含量是3克。同品牌低筋面粉,每100克含14克蛋白质,膳食纤维含量为0。

高筋面粉PK低筋面粉,高筋面粉胜出。

PS:高筋面粉蛋白质含量更高,揉出来的面富有韧性,可以包裹酵母菌产生的气体,从而发得足够大,获得柔韧的口感,适合做面包、馒头、发面饼。

低筋面粉蛋白质含量低,在发酵过程中,内部组织空隙大,酵母菌产生的气体容易散发,所以它发不大,不适合用于发酵面食,如做面包或者馒头,而是更适合做蛋糕、死面饼。

2个降低面食GI的技巧

1. 选血糖生成指数低的面条 按照GI(血糖生成指数)从低到高排列:意大利细面条(GI

37)<意大利通心粉(GI 46)<竹升面(GI 55)<小麦面条(GI 81.6)。少煮一会的面条比软烂的面条GI更低,餐后血糖更好。如咀嚼功能没问题,建议煮面条时不要煮太久。

2. 用混合食物降低升糖指数 饺子是北方常吃面食, 加菜加肉,蛋白质、膳食纤维含量高,是低血糖生成指数食品, 比如三鲜饺子的GI只有28。吃面条多加菜卤,也能降低面条的GI。

糖尿病人吃饭,坚持3点,一生血糖稳定,战胜全国 90% 糖尿病人

糖尿病饮食对于平稳血糖非常重要,饮食是一门学问,他那个人饮食更是学问中的重点。下面来说说,糖尿病人吃饭时做到这3点,说明你的降糖知识已经战胜了全国90%以上的糖尿病人。

第一、吃饭不吃稀

糖尿病吃饭忌稀饭、汤、粥,稀饭不管是粗粮饭还是那种稀饭,都会让血糖上升,尤其的白米粥、白面粥,这种稀饭是严禁糖尿病人食用的,粗粮粥也尽量少喝,想喝的时候定要配上一定量的蔬菜,尽量降低升糖指数。

第二、吃饭时间

糖尿病人吃饭要细嚼慢咽,吃饭的时间应该保持在20分钟以上为最好,这样的好处是,血糖的释放会比较慢,血糖出现的峰值就会低,对血糖的稳定性至关重要,对餐后血糖的稳定有很大作用。

第三,不吃纯细粮主食

糖尿病人不要吃纯细粮的主食,比如白米饭、白面馒头、白面面条,因为淀粉的含量非常高,易消化,所以这些食物的升糖非常迅速,除非你的血糖保持的非常好,那么你可以适当吃一些。

版权声明:图文无关,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糖友选面粉指南】都是面粉,但区别很大

很多糖友在超市面对琳琅满目的面粉时都犯愁:富强粉、雪花粉、高筋粉...到底哪种对血糖更友好?其实不同面粉的升糖能力相差可达20%,选对面粉对控糖至关重要。

一、面粉加工越精细,升糖越猛

小麦粉按加工程度可分为5大类(见图表):
全麦粉>普通粉>标准粉>特制二等粉>精制粉
▶ 加工每升一级,损失40%膳食纤维和微量元素
▶ 典型对比:全麦馒头GI值82,富强粉馒头GI值88

二、5种常见面粉对比
  1. 全麦粉(控糖首选)
    特点:保留麸皮和胚芽,颜色偏暗口感粗糙
    优势:膳食纤维是精制粉的3倍,铬含量高出60%
    推荐吃法:混合黄豆粉/荞麦粉做杂粮馒头
  1. 高筋粉(适合消瘦糖友)
    特点:蛋白质含量高达13.5%,口感筋道
    优势:赖氨酸含量是大米的7倍,延缓胃排空速度
    注意:需搭配蔬菜食用,避免蛋白质过量
  1. 富强粉(谨慎选择)
    真相:看似"高级"实为精制粉,损失较高维生素B族
    风险:对糖友不是很友好
  1. 饺子粉(隐藏陷阱)
    执行标准:认准LS/T 3203编号
    警惕:部分产品添加淀粉增白,实际升糖更快
  1. 雪花粉(糖友黑名单)
    加工真相:漂白处理破坏维生素E,镁流失达80%
    研究证实:长期食用使胰岛素抵抗风险增加。
三、选购实战技巧
  1. 看颜色:选灰褐色>乳白色,颜色越深加工程度越低
  2. 查成分:配料表首位是"全麦"且占比>50%
  3. 摸质地:优质全麦粉有明显颗粒感
  4. 闻味道:天然麦香>刺鼻漂白粉味
  5. 认认证:有机认证≠低升糖,关键看加工方式

四、特别提醒
▶ 老年糖友可将高筋粉与小米粉按1:1比例混合
▶ 市售"全麦食品"陷阱:含全麦粉≥30%即可标注,建议自制
▶ 和面时添加5%魔芋粉,可使GI值降低15%

建议糖友建立"面粉日记",记录不同面粉餐后2小时血糖变化。

文章仅供科普,具体诊治及用药须基于医生处方并遵医嘱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