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糖尿病能吃煎饼(糖尿病能吃煎饼不)

医者真言 0
文章目录:

糖尿病大可放心吃的4种杂粮饼,建议常吃

糖尿病人的饮食,还是比较费心思的,吃多了,没吃好,担心血糖飙升,吃少了,肚子饿,营养可能也跟不上。

特别是在主食上,很多糖尿病友都是比较纠结的,不知道吃什么好,今天跟大家分享几名老糖人自制的杂粮饼做法,希望能够丰富您的饮食!

1、杂粮煎饼

准备原料,50g杂粮面(35g杂粮面--豌豆面、莜麦面、荞面,15g白面)、一个鸡蛋、菜丝(西葫芦丝、胡萝卜丝、香菜韭菜葱末)、少许瘦肉、生菜、香菇酱。

把鸡蛋、菜(除了生菜)都放入面碗中,加少许水,用筷子搅拌均匀倒入饼铛中。

盖盖炕熟,再翻面炕一下。

再放点瘦肉、香菇酱、生菜、尖椒酱(自己做的),然后卷起来装盘。好大一个饼,味道很好!

今天喝的也是自己用免滤豆浆机打得黑芝麻糊(紫米,少量大米,核桃仁,芝麻)。

注意:因为是杂粮煎饼中杂粮面多,菜又多,最好放一个鸡蛋,水也不能放多了,否则炕出的饼不成型。

2、鸭肉粗粮卷饼

这个饼的做法很简单。

首先将玉米面和白面,按照2:1的比例混合好,发酵一会儿。我在中间放了少许的盐和鸡蛋,这样可以让口味更加好一点。然后将香菇与蒜用搅碎机打碎,配一豆豉和酱,用炸完面皮的油锅熬制成酱,可根据自己的口味加入少许的盐,辣椒。

我喜欢蒜香味的。买回来的饺子皮切成长条,稍稍油煎以后备用,买回来的烤鸭切成条状,洗好生菜备用。

然后使用电饼铛。将调至糊状的面粉,浇到电饼铛上。保持均匀,熟了以后,就可以吃。备好的材料依次摆入里边,卷好以后使用,方法简单。我自己一般吃个七八分饱,做法也很简单。

3、土豆鸡蛋饼

土豆跟鸡蛋都是比较适合糖尿病友的食物,今天我准备做土豆鸡蛋饼,分享给大家。

材料:土豆、鸡蛋、葱花

做法:取个较大的碗,装少量清水,土豆洗净去皮,直接刨入碗中,(这样可防止土豆变色,如果立即操作,也可省略此步),调入盐、孜然粉、胡椒粉拌匀。

磕入鸡蛋搅拌均匀,加入3大勺面粉拌匀,最后加入葱花拌匀。

在平底锅稍微预热后刷上一层薄油,改中小火,下入少许土豆鸡蛋糊铺平锅底。(厚薄按自己喜欢而定),大约2分钟左右,饼底部已熟,晃动锅,饼会离开锅底,翻面继续煎熟即可。

4、南瓜青菜饼

南瓜跟青菜都是很常见的蔬菜,经过我的研究,也可以用来做饼,我最常做的是下面3个配方。

50克普通南瓜(蒸熟)、35克中筋面粉、20克水、5-10克油麦菜

50克普通南瓜(生)、50克中筋面粉、60克水、5-10克油麦菜

50克栗面南瓜(生)、30克中筋面粉、75克水、5-10克油麦菜

其中,南瓜、面粉、水搅成泥,加入切碎的菜叶,不粘锅热锅凉油,全程小火,一面滑动后,翻面,烙熟。加入了蔬菜碎后,更好促进肠道蠕动,利于排便。再搭配个鸡蛋,就是很营养的早餐了哦。

不过,南瓜跟面粉的升糖指数都很高,所以,糖尿病人在食用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控制好量哦。

糖尿病最怕的早餐!医生告诫:宁愿吃点水果,也别碰这几种早餐

声明:本文根据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为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等相关信源,在今日头条全网首发72小时,文章不含任何虚构情节和“艺术加工”,无任何虚构对话,本文不含任何低质创作,旨在更加趣味性的科普健康知识,如有不适请线下就医。

有人早上餐后一小时血糖飙高,连续监测几天都发现早餐后血糖波动明显。医生仔细一问,早餐习惯是烧麦加风味酸奶,偶尔换成白粥或煎饼果子。

很多糖尿病患者就是在这些看似普通的早餐选择中,把血糖一步步推向危险区,却一直以为自己吃得清淡、简单、方便,完全没意识到背后的代谢逻辑早已失控。

烧麦对糖尿病人群是隐藏风险最大的早餐之一。表面上看,它不油腻、不甜腻,像是不错的主食选择。但真正的问题藏在它的碳水结构。

烧麦皮主要由精制小麦粉制作,快速消化吸收,餐后血糖上升速度极快。内馅中的糯米、肉馅、调味品又增加了碳水负荷与隐形脂肪摄入。

糯米的升糖指数远高于普通大米,消化速度快,消化道内短时间内释放大量葡萄糖。糯米淀粉支链含量高,葡萄糖单元快速分解后直接进入血液循环,让餐后血糖几乎在半小时内冲顶。

糖尿病人的胰岛素调节本就迟钝,这种快速输入模式完全压垮了胰岛β细胞残存功能,导致胰岛素分泌来不及匹配葡萄糖负荷。

更麻烦的是,烧麦内含的动物性油脂与调味糖分形成复合代谢负担。

脂肪消化延缓胃排空,使高血糖状态维持时间更久,血糖曲线在高位滞留,长时间暴露在高血糖环境下,直接推动糖化终产物在血管内皮、视网膜、肾小球沉积,加快并发症风险。

风味酸奶常被当成健康早餐标配,实则对糖尿病患者构成长期潜在威胁。超市中常见的风味酸奶为了口感,大多额外添加果糖浆、蔗糖、果粒、奶油,碳水与脂肪双高。

糖分在液体状态下吸收速度远超固体食物,进入消化道后几乎无需复杂分解,葡萄糖快速穿透肠壁进入血液。

风味酸奶往往标注低脂、健身、益生菌等词汇,容易让患者低估其真实含糖量。果糖于肝脏代谢时大量转化为脂肪,从而诱发非酒精性脂肪肝,间接加剧胰岛素抵抗。

长期高糖液体摄入还会打乱肠道菌群平衡,部分菌群紊乱反过来影响葡萄糖代谢途径,使葡萄糖清除效率进一步下降。

糖尿病人群一旦形成早晨高糖液体摄入习惯,往往在全天血糖波动控制中持续承受高波幅拉锯。

尤其合并肥胖、高脂血症患者,风味酸奶这种隐形高糖乳品长期摄入,极易诱发三高并发风险聚合,代谢综合征风险翻倍增长。

白粥是很多人认定的“养胃早餐”,但对糖尿病群体来说,白粥近乎血糖炸弹。

大米在长时间煮沸过程中,淀粉已充分糊化,糊化后的直链淀粉断裂为短链结构,消化酶极易分解,升糖速度直线上升。

白粥进入胃肠后无需复杂机械性研磨,快速通过胃排空,进入小肠短时间被快速水解。

血糖曲线呈现典型尖峰式上升,葡萄糖在短时间内集中进入血液,极大挑战了残存的胰岛素分泌负荷。大量葡萄糖冲入血液,不仅让糖化血红蛋白持续攀升,还放大了低血糖风险。

部分糖尿病患者早餐吃白粥时未同时摄入蛋白与膳食纤维,缺乏餐后血糖缓冲机制,形成“高后低”血糖震荡。

长时间这种高幅度波动,让β细胞功能持续恶化,最终胰岛素分泌曲线紊乱,糖尿病进展加速。煎饼果子表面看像是粗粮健康早餐,但其实是高脂高碳水组合体。

面糊本身含大量小麦粉或玉米面,鸡蛋提供蛋白质同时带来胆固醇负荷,加之油条、酱料、炸制过程,大量反式脂肪酸与隐形糖分叠加。

高温煎炸会让食物表面形成大量氧化脂质,这些代谢废物进入体内后诱发胰岛素信号通路紊乱。

早餐高脂高糖输入让血脂代谢压力在清晨便拉高,三酰甘油、游离脂肪酸、肝脏脂滴形成速度加快,诱导肝脏负担加重,非酒精性脂肪肝风险快速聚集。

不少糖尿病患者误把煎饼果子当成蛋白质丰富的高饱腹感早餐,忽略了其实际升糖负荷远超纯主食。

油条本身的复炸工艺让反式脂肪在血液中持续干扰胰岛素受体敏感性,使胰岛素抵抗持续放大,长期下去连二甲双胍等一线控糖药物效果都会被逐渐削弱。

糖尿病控制血糖的关键并不在于某餐某次血糖表现,而在于长期每天的血糖曲线是否平稳。日常早餐的摄入模式直接决定全天基础血糖的区间范围。

碳水种类、消化速度、脂肪伴随、蛋白缓冲、膳食纤维配比,任何一环失控,都会让血糖失去节律性缓冲。

很多患者习惯用“我这顿吃的不多”来安慰自己,忽略了代谢逻辑的复杂性。不是吃多少,而是吃什么、在什么状态下被身体以什么速度吸收。

代谢病管理的核心早已不是控制总量,而是调节吸收速率与负荷节奏。

糖尿病是典型的节律病,不仅是葡萄糖失控,更是整个代谢系统失去缓冲韧性的表现。早餐这种节律起始输入窗口,正好成为影响全天血糖走势的核心变量。

稳定的早餐逻辑应该以低升糖指数、缓慢吸收、小幅波动为目标,而非传统文化里的“养胃清淡”、“热量充足”。

真正科学的糖尿病早餐应以蛋白质主导,复合膳食纤维稳定吸收速度,少精制碳水,弱味觉刺激,避免油炸、奶油、浓糖浆参与。

哪怕适量水果配合蛋白质、坚果、全麦面包,其实比烧麦、白粥、风味酸奶、煎饼果子等早餐模式更利于血糖稳定。

糖尿病早期大部分胰岛β细胞仍有残余功能,但这种功能随高幅度波动逐渐衰竭。早餐高峰波动频繁者,十年内β细胞凋亡速度远超控制良好人群。

真正让糖尿病走向失控的,不是某次血糖高,而是这种每天小幅度失控的惯性积累。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若身体不适,请及时咨询专业医生

关于糖尿病您有什么看法?欢迎评论区一起讨论!

参考资料:

[1]齐梦亚.新确诊糖尿病患者增加运动与降低胰岛素抵抗和心血管危险因素相关,基础医学与临床,2024-06-28

这四类食物最适合糖尿病患者加餐,这三类食物最好不要吃

今天,咱们聊聊糖尿病患者睡前加餐的话题。

糖友选择吃什么,吃多少,不会导致血糖升高,又能不饿呢?

四种情况需要睡前加餐

1.晚餐控制饮食后,比如减少主食、控制总热量,睡前有明显的饥饿感。

2.注射胰岛素的糖友,有意识将晚餐的三分之一食物改在睡前吃,睡前有明显的饥饿感。

3.运动锻炼后,加速了胃的排空,消耗了更多的能量,睡前有明显的饥饿感。

4.测睡前血糖低于5.6mmol/L,需要加餐预防夜间低血糖。

三类食物不适合睡前加餐

1. 精制的碳水化合物类食物

比如馒头、面条、稀饭、面包、藕粉等精制的主食,是较快的能量来源,并且刺激胰岛素分泌,少吃没有饱腹感,多吃能快速地升高血糖,不建议吃。

2. 油炸、油酥等加工类食物

比如油饼、麻花、桃酥、月饼、蛋糕、沙琪玛等,因为增加了脂肪的摄入,不利于减脂。

3. 含糖量高的食物

比如葡萄干、桂圆、巧克力、果脯等。

这四类食物适合睡前加餐

1.乳类及其制品

首先牛奶、酸奶、豆奶等乳类的升糖指数低。相比小麦粉面条的血糖指数是81,大米粥69,大米糯米粥65,小米粥61。

乳类及其制品都是低升糖指数食物,比如牛奶是27,酸奶(加糖)是48,低脂奶粉11.9;即便是加糖和巧克力的牛奶,升糖指数是34,也远比号称养胃的小米粥(61)低得多。

酸奶中的蛋白质、乳酸能延缓胃排空,有明显的饱腹感。既能控制睡前的饥饿感、又能控制餐后以及空腹血糖。

另外,从总热量的角度看,喝起来甜甜的加糖酸奶(每100克含碳水化合物12克)相比吃起来不甜的馒头(每100克含碳水化合物49.8克)远远低得多。当然,如果能自制酸奶,少加点糖,或者买含甜味剂的酸奶(标注阿斯巴甜等等),血糖反应会更低

所以,相比吃稀饭、面条,一袋酸奶,或者半盒牛奶,是睡前消灭饥饿感的最佳选择。

2.豆类及其制品

豆浆、豆腐脑、豆腐干、豆腐卷都是低升糖食物。比如豆浆每100克中含蛋白质1.8克,碳水化合物1.1克;每100克豆腐干含蛋白质16.2克,碳水化合物11.5克。

有一位糖友,经常卤制五香豆腐干,晚上锻炼后,饿了就吃上2块,血糖控制稳稳的。

在南方,各种豆腐制品更是多种多样,糖友在网上查找制作方法,也非常方便。提醒一下,糖尿病肾病患者应减少豆类食品的摄入。

3.蛋类以及制品

临睡前如果有饥饿感,蒸一碗鸡蛋羹,里面随口味加一点菠菜、胡萝卜粒等蔬菜;或者直接煮一个茶鸡蛋,都是不错的选择。

茶鸡蛋加工制作非常简单,稍微用心一下,就能很好地控制饥饿感。远远比家里有什么吃什么,经常剩什么吃什么更有利于控制血糖。

4. 粗加工的混合餐或少量低糖水果

如果家里实在凑巧没有上面所说的牛奶、鸡蛋、豆类,那么简单粗加工的碳水化合物,混合少量蔬菜、干果也是一种选择,比如:

  • 半个煎饼、全麦面包、燕麦片(轻煮),搭配天然的干果类,比如杏仁、花生(10粒之内);
  • 或者半个包子、3个水饺等;
  • 半个苹果、1个小香蕉(控制在100克之内)。

总热量控制在100~150千卡之内,既保证混合餐升糖指数低,也控制了总热量,解决了饥饿感。

上述食材,糖尿病患者应家中常备。

作者:牟利宁山东大学附属济南市中心医院 主任护师济南营养学会秘书长山东省首届健康大使健身教练(国家职业资格证书五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