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与肾癌(糖尿病与肾癌有关系吗)
肾癌的第一个信号,常常表现在小便上,尿尿后记得看一眼
“早上起来尿尿,马桶里面都是血”,上个月,62岁的刘老先生因为尿血在家人的陪同下到了医院就诊。
据悉,刘老先生尿液已经有9个月之久,之前虽然有高血压的病史,但身体还算硬朗,没患过什么大病。9个月前,刘老先生上完厕所后,发现小便红彤彤的,而且反反复复。因为没有痛感,所以刘大爷觉得不严重,便自己买了一些草药来吃。
但是血尿并未得到控制,尤其是近一个月以来,血尿的颜色越来越重,而且腰部也痛得厉害。刘老先生也因此瘦了一大圈,整张脸都是苍白的。
泌尿外科的医生检查发现,刘老先生的右肾有一个巨大的肿瘤,而且已经出现肺转移,更加严重的是,因为失血,老爷子的血色素只有6g,也就是正常人的一半。另外,因为老爷子滥用中药,加上病情恶化,肾功能损害十分严重。
“如果患者能早一点到医院检查,并且接受正规治疗,就不会发展到这么严重的地步”医生提醒,造成血尿的疾病有很多,而肾癌就是其中一种,大家一定要趁早注意。
一、肾癌发出的第一个信号,常在小便上肾癌就是发生于肾脏的恶性肿瘤,也是最常见的泌尿肿瘤,肾癌三联征是肾癌最典型的症状,如果出现以下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检查。
- 1、无痛的肉眼血尿
早期肾癌,因肿瘤个头较小,没有侵犯肾盂、肾包膜等其他脏器,大多“无症状”。但当肿瘤发展到一定阶段时,患者便开始出现相关症状,血尿常常是第一个明显的信号。这是由于肾功能过滤不出红细胞,或者出现血凝的症状,尿液里含有红细胞导致的。不过,这时的血尿没有痛感,导致很多人没有引起足够的警觉,像案例中的刘大爷一样,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
- 2、腰痛
随着肿瘤增大,开始侵犯周围器官,患者开始出现腰痛,多为钝痛。像刘大爷一样,腰部也痛得厉害就是肾癌加剧的表现。
- 3、腹部肿块
腹部出现可触摸的肿块时,提示肿瘤体积已经较大,肿块表面可光滑,无压痛。
肾癌早期没有症状,“三联征”都是肿瘤发展到一定阶段才出现的,此时病情可能已经是晚期。所以,为了避免“确诊时已晚期”,预防肾癌应该早筛查、早诊断、早治疗。
建议有肾癌家族史,肥胖,工作中经常接触放射性物质、化学有毒物质的人群,以及患糖尿病、高血压等肾癌高危人群,或处于40~60岁高发肾癌年龄的人群,每年进行一次肾脏B超检查。
对于无症状的患者,不要自行诊断或是判断病情的严重程度,应找专科医生咨询和就诊。如果肿块比较小,或是有其他可疑指征还可进行肾脏CT扫描来进一步确诊。
三、哪些习惯会伤了您的肾?- 1、滥用中药
像刘大爷那样自作主张服用中药是万万不可取的,近年来的临床研究发现,某些中草药(包括中成药)可导致肾功能受损。会“伤肾”的中草药有:苍耳子,罂粟壳,关木通,牵牛子, 雷公藤,生草乌,使君子,青木香,广防己等。其中雷公藤导致的肾损伤最大,其次是关木通。
- 2、经常憋尿
尿液滞留在膀胱里太久容易繁殖细菌,大量细菌会经输尿管逆行到肾,导致尿道系统感染和肾炎。这类感染一旦反复发作,很有可能发展成慢性感染,不易康复。肾炎不仅会出现腰酸背痛、尿频尿急等I临床表现,还可能发展成为急性肾衰竭末期 (尿毒症 )。
- 3、不爱喝水
一般人体的正常尿液呈弱酸性,PH值为5.5~6.5。如果一个人不爱喝水或者偏爱饮料,体内酸碱度就会有明显的改变,而肾脏是调节人体内酸碱度的主要器官。所以,喝水较少或长时间过度摄入饮品饮料,加重肾脏的负担,提升肾脏受损的风险。
- 4、经常吃肉、吃得很咸
长期的高蛋白摄入会增加肾脏的负担,使肾脏总是处于“超负荷”状态,不利于肾脏的正常运作。另外,饮食偏咸盐也会加重肾脏负担。因为从饮食中摄入的盐分有95%是由肾脏代谢的,吃得越咸,肾脏的代谢负担自然就越重。再加上盐中的钠会令人体的水分不易排出,又进一 步加重肾脏的负担,从而导致肾脏功能的减退。同时,饮食过咸会导致血压升高,肾脏血液不能维持正常流量,从而诱发肾病。
- 5、长期熬夜
长期熬夜会打乱人体正常的生物钟,进而间接地影响到肾脏的正常运作。所以,我们要避免不必要的熬夜,好好睡觉就是好好养肾。
脆弱的肾脏需要悉心的呵护,肾脏是人体的重要器官之一,肾功能帮助排泄体内代谢废物,对人体正常运转意义重大。为了预防肾癌以及其他影响肾功能的病变,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该尽可能地减轻肾的负担,同时定期体检进行筛查。#清风计划##谣零零计划##科学真相#
参考资料:
[1].《肾癌三联征:血尿、包块、疼痛|关于肾癌,您知道多少?》.人卫健康.2016-01-13
[2].《平时啥症状没有,一体检就是肾癌!早期肾癌啥症状都没有!》.健康时报.2017-08-10
[3].《不良生活习惯最伤肾》.中国保健食品.2017-06
未经作者允许授权,禁止转载
世界肾脏日丨肾癌增速快,吸烟、肥胖、糖尿病是高危因素,但筛查很简单
肾脏是人体非常重要的器官,它承担着“趋利避害”的作用,能够清除体内代谢产物及某些废物、毒物,同时经重吸收功能保留水份及其他有用物质。
每年3月的第二个星期四(3月12日),是第十五届世界肾脏日,今年主题为"人人可享,处处可及--从预防到诊治"。
胖熊邀请到泌尿肿瘤科医生跟大家讲讲肾脏比较严重的一种疾病——肾癌。
本期专家鲜鹏,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泌尿肿瘤科副主任医师,主要擅长方向为泌尿系统腹腔镜微创手术及肿瘤。熟练掌握腹腔镜微创前列腺癌根治术、腹腔镜微创膀胱根治性切除术、腹腔镜微创肾部分切除术、微创巨大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切除术等泌尿系统肿瘤微创手术。对肾癌靶向药物治疗,膀胱癌综合治疗方案制定和调整有丰富的经验。
平均每年6.5%的速度增长和人体大多数实质性器官一样,肾脏也可以发生恶性肿瘤。当肾脏细胞在长时间工作中受到损伤后,有可能恶变为癌细胞。癌细胞在肾脏不受人体控制不断生长和分裂,就会形成肿块,这些肿块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肾癌。
肾癌是泌尿系统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我国泌尿生殖系统肿瘤中发病率为第二位,仅次于膀胱癌,占成人恶性肿瘤的2%~3%,儿童恶性肿瘤的20%左右。
肾癌的男女发病率有比较明显的差异,据统计,男女之比为2:1。近年来,肾癌的发病率逐年增长,在过去的20年间,我国肾肿瘤发病率以平均每年6.5%的速度增长,目前各地区发病率不尽相同,差不多是4.5~5.6/10万。
吸烟、肥胖、糖尿病是高危因素肾癌听起来很可怕,哪些因素会引起肾癌?目前,肾癌的病因十分复杂,并不是十分清楚,但是仍然有一些原因是肾癌发病的因素。首先,大量科学研究都认为,吸烟是导致肾癌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吸烟人群发生肾癌的风险是不吸烟人群的两倍,长期吸烟的人群患病风险更高。
如果戒烟后,肾癌的发病风险会逐年下降。另外有研究表明,肥胖的人患肾癌的几率比正常体重人群要高两倍。此外,高血压也是导致肾癌风险升高的因素。
除此之外,有研究发现,高蛋白、高脂肪饮食也会导致肾癌发病风险上升,富含水果、蔬菜的饮食能够降低患病风险。
长期接触金属的工人、石油化工工人、放射工作者等职业也被认为有增加肾癌发病的风险。有报告显示糖尿病患者更容易发生肾癌。肾癌患者中14%患有糖尿病,是正常人群患糖尿病的5倍。
一些药物对肾脏有一定毒害作用,长期服用人群患肾癌的发病率也高于正常人。
和所有癌症一样,肾癌也不会传染,一般情况下肾癌也是散发型,多数和遗传因素没有关系,但确实有一部分肾癌是具有遗传性的,遗传性肾癌约占全部肾癌的4%。这部分肾癌有非常明显的遗传倾向。
早期症状不明显,彩超就可实现筛查肾脏发生肿瘤时,早期人们很难察觉到有症状,如果等到出现明显不舒服的时候,比如出现血尿、腰痛和腰腹部肿块等才去就诊,往往已经发展到中晚期。
除了血尿、腰痛和腹部肿块以外,中晚期肾癌还可以引起一些全身性的表现,比如肾癌病人可以不明原因的发热,部分肾癌病人可以引起血压升高,部分患者还会有血钙升高、红细胞增多或者贫血以及肝功能异常、体重下降等症状。
近年来,随着体检手段的发展和人们健康意识的进步,临床上40%以上的肾癌是体检或其他原因检查而偶然发现的,并没有明显症状,这些病人大部分为早期病变,预后良好。所以定期体检很重要。特别是对于肾癌的筛查,其实简单易行,几乎所有的肾癌都可以通过彩超发现,彩超可以发现5mm以上的肾脏肿瘤。
如果彩超检测怀疑肾肿瘤,则需要通过增强CT检查进一步确定。90%以上的肾癌通过增强CT就可以临床确诊。
和其他一些癌症不一样,肾癌在诊断或者手术之前,一般是不需要做活检的。由于肾癌可能发生转移,尤其常见的是肺转移,所以通常怀疑肾癌,除了需要做肾脏的增强CT以外,还需要做肺的CT扫描;如果出现骨骼的疼痛,则需要做全身骨扫描判断是不是有骨转移,如果有头痛等表现,就需要做头颅的检查是不是有脑转移。
需要提醒的是,常见的一些肿瘤标志物检查如癌胚抗原、糖类抗原、甲胎蛋白等在肾癌病人中并不会升高,所以目前做肿瘤标志物的检查并不能判断是不是肾癌,体检的时候也不要因为这些“肿瘤指标”正常就认为自己没有癌症。
手术是主要治疗方式,随访是关键肾癌的主要治疗方式是手术,一般情况下,早期肾癌手术后是不需要化疗和放疗的。手术治疗是唯一可能治愈肾癌的方法。
不管是肾根治性切除术或是保留肾单位的肾癌切除术,术后恢复后对生活没有太大影响,多数人可以回归正常工作,只需要按照医师的要求进行复查随访。
肾癌术后一般的饮食没有太特殊的禁忌,但因为根治性肾切除术患者术后只有一个肾脏,保留肾单位手术患者术后肾功能储备也会受少许影响,所以病人在手术后饮食上还是有一些注意,主要是少吃对肾脏负担过大的食物比如野菜、野生菌类,动物内脏、海鲜等。
早期肾癌复发率低于10%,但患者手术后,一定要根据医嘱定期随访,判断肿瘤有没有复发或者转移。
每个患三高还吸烟的人,要警惕肾癌找上门
来源:生命时报
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泌尿肿瘤科副主任 李 俊
我们身体有一个“劳模”器官——肾脏,它时刻过滤身体的“垃圾”,孜孜不倦地进行“排泄”。长久工作下来,肾脏细胞难免会受到损伤,甚至恶变为癌细胞,通过不断生长、分裂形成肿块,即我们所说的肾癌。它是泌尿系统中常见的肿瘤,占成人恶性肿瘤的2%~3%,儿童恶性肿瘤的20%左右。
目前,其发病机制至今未明,但现有研究已经证实,肾癌发病与吸烟、肥胖等九大因素有关。1.吸烟。吸烟人群发生肾癌的风险是不吸烟者的两倍,长期吸烟的人发病风险更高,戒烟后肾癌发病风险会逐年下降。2.肥胖。肥胖人群患肾癌的几率比正常体重者高两倍。3.糖尿病。肾癌患者中,14%患有糖尿病,是正常人群患糖尿病比例的5倍。4.高血压。5.高蛋白、高脂肪饮食。6.药物。长期服用某些药物会对肾脏有一定毒害作用。7.长期接触重金属的工人、石油化工工人、放射工作者等从业人员也被认为有罹患肾癌的风险。
另外,一般情况下,肾癌不会遗传,但确实有一部分肾癌具有遗传性,包括希佩尔-林道综合征、遗传性乳头状肾癌、遗传性平滑肌瘤病肾癌、BHD综合征,约占全部肾癌病例的4%,有此类疾病家族史的人应警惕。
早期的肾癌基本没有明显症状。这是因为,人体的每个肾脏由约100万个肾单位构成,每一个肾单位都是一套微小而精密的过滤系统。这数百万个肾单位并不是同时工作,而是实行有规律的“轮休制”。这样的生理机制可有效保护肾单位的功能,使其不至于“过劳死”。然而,这也会带来意想不到的负面作用:人们难以觉察到肾脏疾病的早期症状,等到出现血尿、腰痛和腰腹部肿块等典型症状时,病程往往已经进展到晚期。此时再就医,已经错过了最佳的诊疗时间——早期肾癌手术治疗后,五年生存率可达90%以上。
可见,早发现、早治疗对肾癌患者至关重要。目前,临床上九成以上的肾癌患者都是在体检或其他疾病检查中无意发现的。因此,定期体检就显得很重要。在常规体检中,彩超是发现肾癌最经济有效的方式,几乎所有的肾癌都可以通过彩超发现,特别是直径1厘米以上的肾肿瘤。如果彩超发现异常,应进行CT检查,该方法可发现0.5厘米的肿瘤。
从临床上看,肾癌偶发于30~40岁年轻人,常发生于50~70岁的中老年人,男女比例为2:1,建议40岁以上男性坚持每年进行肾脏彩超检查,有肾癌家族史或罹患糖尿病、高血压、慢性肾病或长期接受透析治疗的高危人群更要注意。
目前,手术治疗是唯一可以治愈肾癌的方法。随着微创技术的提高,微创手术后患者恢复较快,一周左右就可以出院休养。没有发生远处转移的肾癌患者身体恢复后不会影响日常生活,有些患者甚至可以进行体力劳动。不管是整个肾的切除手术还是保留肾的手术,患者在手术恢复后,其日常的生活和工作都没有受到太大的影响。
避免放射线侵害、防止滥用药物、尽量避免接触化学性致癌物质,践行健康的生活方式,如戒烟限酒、不喝太多咖啡、避免熬夜、减少高糖高脂肪食物摄入、多吃新鲜果蔬、不食用霉变腐烂腌制食品、控制体重、适当锻炼等,都可以降低肾癌的发病几率。三高还吸烟,肾癌找上门
本文来自【生命时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