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 吃稀饭(糖尿病吃稀饭可以吗)
确诊糖尿病后,就不能喝粥了吗?未必!建议:5种粥可以适量喝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意在科普健康知识请知悉。
我有个老朋友,姓张,五十岁刚出头,身子骨一直挺硬朗。可有一天,他拎着一袋刚买的药,脸色比饭馆里没煮熟的面条还难看。
“医生说我糖尿病了。”他叹了口气,“让我少吃米饭,别喝粥。”
这话一出,我差点没笑出来。不是嘲笑他,而是觉得这世道变化太快,以前家里穷,天天稀饭度日,现在条件好了,粥倒成了“洪水猛兽”了?
糖尿病人真的不能喝粥吗?不见得!关键看怎么喝,喝什么粥。
喝粥,真的是“血糖杀手”吗?
很多糖尿病人都怕喝粥,觉得粥一进肚,血糖就蹭蹭往上窜。这事儿得分开说。
普通的白米粥,确实升糖快。米饭本身的淀粉含量高,煮久了,淀粉糊化程度增加,吃进去就像给血糖按了个加速键,容易让血糖飙升。但如果换一种方法煮,或者选对食材,粥不但不会让血糖失控,反而能养胃护肠,还能提供稳定的能量来源。
有研究发现,同样一碗米饭,如果煮成粥,它的血糖生成指数(GI值)更高,也就是说,喝粥比吃饭更容易让血糖上升。但如果加点粗粮、豆类,或者搭配合适的食材,血糖上升的速度就会慢下来。这就像开车下坡,一旦有了刹车,速度就能稳住。
这5种粥,糖尿病人可以适量喝
1.燕麦粥——让血糖“慢下来”
燕麦是个好东西,它里面的β-葡聚糖,就像是给血糖按了个缓冲器,让糖分慢慢释放,不会一下子冲上去。燕麦粥有点“糙”,比普通白米粥耐嚼,吃起来更有饱腹感,能减少其他高糖食物的摄入。
要注意别选那种速溶燕麦片,那玩意儿加工太厉害,反而升糖快,最好挑整粒的燕麦,自己煮成粥。
2.红豆薏米粥——去湿又稳糖
红豆和薏米的组合,别看是老祖宗流传下来的“祛湿神器”,它的低GI值(血糖生成指数)对糖尿病人也很友好。红豆富含膳食纤维,能减缓糖分吸收,薏米则能帮助代谢,让身体里的湿气减少,整个人都轻松不少。
但要提醒一句,薏米偏凉,胃寒的人少放点。
3.南瓜小米粥——温和的能量来源
很多人听说南瓜能降血糖,南瓜本身含有一定的糖分,吃多了反而可能升糖。但如果搭配小米一起煮,情况就不同了。
小米属于全谷物,消化速度慢,可以帮助稳定血糖。而南瓜中的果胶还能延缓糖分吸收,这两样搭配在一起,既能提供稳定的能量,又不会让血糖大起大落。
4.山药黑米粥——增强胰岛功能
山药的粘液蛋白,是个对胰岛功能挺友好的东西,它能帮助保护胰岛细胞,减少血糖波动。而黑米富含花青素,有抗氧化作用,对血管和代谢系统都有好处。
这碗粥煮出来色香味俱全,山药的软糯加上黑米的嚼劲,养胃,还能让血糖稳稳当当。
5.绿豆百合粥——清热又润燥
绿豆本身有清热解毒的作用,夏天喝上一碗,能让燥热的身体舒服不少。而百合则是润肺养胃的高手,两者相结合,既能降火,又能让消化系统更舒适。关键是,这碗粥的血糖生成指数不高,糖尿病人偶尔喝点,不会有太大问题。
喝粥的正确打开方式
有人会问,这些粥虽然升糖慢一点,但糖尿病人到底能不能天天喝?要回答这个问题,得看两点:怎么喝,喝多少。
1.粥不能单独喝
只喝粥是个大忌,它消化得太快,容易让血糖波动大。最好搭配一些蛋白质,比如吃点鸡蛋、豆制品,或者加点粗粮,一起吃能让血糖更稳定。
2.粥不能煮太稀
太稀的粥,水多,淀粉分解得更彻底,升糖速度更快。稍微浓稠一点的粥,能让糖分释放得慢一些,对血糖更友好。
3.适量为主,别贪杯
糖尿病人喝粥,量比种类更重要。一碗200毫升左右的粥,基本就够了,别一喝就是几大碗,那血糖肯定压不住。
说到底,糖尿病不是“粥的错”
张哥听完这些,长舒了一口气,“合着不是粥不能喝,是得看怎么喝。”
是这么回事。糖尿病的关键,不是单纯地禁食某种食物,而是学会平衡饮食,让血糖稳定。如果一味地忌嘴,结果搞得自己吃饭没了乐趣,反而容易暴饮暴食,得不偿失。
好好吃饭,选对食物,合理搭配,血糖自然能稳住。糖尿病人不是不能喝粥,而是要喝对粥。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有身体不适,请咨询专业医生;喜欢的朋友可以关注一下,每天分享健康小知识,做您的线上专属医师。
参考资料:
中国营养学会.《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
李晓晖等.《糖尿病患者的膳食管理及血糖控制》.中国医学杂志,2021.
王丽.《血糖生成指数(GI)与糖尿病饮食管理的研究进展》.中国糖尿病杂志,2020.
确诊糖尿病后,就不能喝粥了吗?不一定!建议:6种粥可以适量喝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随时查阅一系列优质健康文章,同时便于行讨论与分享感谢您的支持!
参考文献:
中国糖尿病医学营养治疗指南(2021版). 中华糖尿病杂志, 2021, 13(04): 315-364.
李翠萍, 刘海燕. 不同烹调方法对碳水化合物消化吸收及餐后血糖影响的研究进展.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20, 26(5): 20-24.
王荣,张静. 粥类食物与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关系研究. 中华临床营养杂志, 2022, 30(1): 45-49.
陈伟, 李明. 低升糖指数食物在糖尿病饮食管理中的应用. 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 2023, 31(2): 112-115.
周翔, 孙玉芬. 膳食纤维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影响.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2021, 37(3): 278-282.
糖尿病确诊后,很多人都听说不能吃粥,觉得粥升糖太快。不少患者为此放弃了早餐熬粥的习惯,甚至连家庭聚餐时的一碗暖胃的粥都不敢喝了。真的所有的粥对糖尿病患者都不友好吗?答案是否定的。关键在于粥的制作方法和原料选择,有些粥确实可以适量喝。
粥在我们中国人的饮食文化中占有重要位置,尤其是早餐和生病时,一碗热乎乎的粥能给人安慰和温暖。很多人习惯了用粥来养胃,突然不能喝粥,心理上也很难接受。
很多人都知道糖尿病患者要控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而粥被认为是升糖指数高的食物。这是因为传统的白米粥在烹煮过程中,大米被充分煮烂,其中的淀粉被完全糊化,更容易被消化酶分解,进入血液变成葡萄糖的速度也就更快,导致血糖迅速升高。
但糖尿病患者真的就一滴粥都不能沾吗?我们来具体分析一下。从原理上说,影响食物升糖速度的主要有几个因素:食物的加工程度、膳食纤维含量、蛋白质和脂肪的比例,以及食物的烹饪方式。对于粥来说,我们可以通过调整这些因素,制作出更适合糖尿病患者的粥品。
第一种可以喝的粥是糙米粥。糙米保留了麸皮和胚芽,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这些膳食纤维能够减缓碳水化合物的吸收速度,使血糖上升更平缓。
而且糙米的升糖指数比精白米低,更适合糖尿病患者食用。在制作糙米粥时,可以先将糙米浸泡几小时,然后慢火熬煮,保持适当的硬度,不要煮得太烂。
第二种适合的是燕麦粥。燕麦含有β-葡聚糖这种可溶性膳食纤维,能够延缓胃排空,减慢碳水化合物的吸收,对控制餐后血糖有明显帮助。做燕麦粥时,可以选择钢切燕麦而不是即食燕麦片,因为加工程度越低的燕麦升糖指数越低。
第三种推荐的是绿豆薏米粥。绿豆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和植物蛋白,薏米则有助于利水消肿,两者结合不仅升糖缓慢,还有一定的保健作用。
制作时可以先煮绿豆和薏米,等它们八成熟时加入少量大米一起煮,这样既能保证口感,又能降低整体的升糖指数。
第四种是杂粮粥。可以将小米、黑米、红豆、小麦等多种粗粮杂豆混合在一起熬粥。这样的混合粥不仅营养更全面,由于各种食材的消化速度不同,能够使血糖上升更为平缓。
做杂粮粥时,可以先将硬度较高的杂粮如红豆、薏米等提前浸泡,然后慢火熬煮,最后加入容易煮烂的小米等。
第五种是加入蛋白质的粥。在粥中加入鸡蛋、瘦肉、豆腐等蛋白质食物,能够减缓碳水化合物的吸收,降低粥的整体升糖反应。比如皮蛋瘦肉粥、鸡肉粥等,不仅口感丰富,对血糖的影响也比纯米粥要小。
第六种是蔬菜粥。在粥中加入各种蔬菜,如南瓜、胡萝卜、西红柿、菠菜等,不仅增加了粥的营养价值和口感,蔬菜中的膳食纤维也能够减慢碳水化合物的吸收,降低餐后血糖峰值。
糖尿病患者在喝粥时还有几个小窍门要注意。一是控制好粥的量,不要因为粥容易下咽就多喝,一般一碗八分满的粥就足够了。
二是粥的稠度不要太高,不要熬得太久太烂,保持适当的硬度。三是最好在粥里加些蔬菜、蛋白质食物,平衡营养的同时也能减缓升糖。四是可以在喝粥前先吃点含蛋白质和脂肪的食物,如鸡蛋、坚果等,这样能够减缓胃排空时间,降低餐后血糖反应。
做粥的时候,水和米的比例也很关键。传统的白米粥通常水米比例很高,可以达到8:1甚至更高,使得米粒完全糊化。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可以适当减少水量,控制在5:1左右,保持粥的颗粒感,减少淀粉的糊化程度。
有人可能会问,既然说了这么多可以喝的粥,那有哪些粥是糖尿病患者最好不要喝的呢?典型的就是精白米熬的稀粥,尤其是那种熬得很烂、看不到米粒的白粥。
还有加了大量糖的八宝粥、甜粥等,这些粥中添加的糖会直接导致血糖快速升高。糖尿病患者在饮食上需要注意的不仅仅是单个食物的选择,更重要的是整体的膳食模式。
粥只是主食的一种形式,无论选择哪种粥,都要注意与其他食物的搭配。比如喝粥的同时,可以搭配富含蛋白质的菜肴、富含膳食纤维的蔬菜等,形成平衡的一餐。对于习惯了喝粥的糖尿病患者来说,突然完全禁止喝粥可能会带来生活质量的下降。
与其完全禁止,不如学会科学选择和控制。合理选择粥的原料,控制好粥的量和稠度,注意饮食搭配,粥依然可以成为糖尿病患者饮食中的一部分。
最后想说,饮食控制是糖尿病管理的重要部分,但并不意味着要完全放弃生活的乐趣。学会科学选择和适量食用,糖尿病患者同样可以享受丰富多样的饮食。对于粥这种传统食物,关键在于聪明地选择和制作方法,而不是简单地一刀切地禁止。
希望这篇文章能帮助糖尿病患者更科学地看待粥这种传统食物,既能控制好血糖,又能保持饮食的多样性和生活的愉悦感。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章开头已标注文献来源。本文意在科普健康知识,如有身体不适,请及时寻求线下医师帮助。别忘了点赞转发给家人朋友,喜欢的朋友可以关注一下,每天分享健康小知识,做您的线上专属医师。
分享10个适宜糖尿病患者的粥类食疗方
早在2000多年前,中医学就有关于糖尿病(消渴)的记载。在长期医疗实践中,中医积累了非常丰富的防治糖尿病及慢性并发症的宝贵经验,其中,食疗的作用不可小觑。今天介绍10个粥类食疗方。
1、山药粥
【组成】生山药60g,粳米60g,酥油、白蜜适量。
【用法】粳米加水如常法煮粥。山药去皮为糊后,用酥油密炒,令凝,用匙揉碎,放入粥内拌匀,可作早点食用。
【功效】润肺健脾,益气固肾。
【主治】气阴两虚或阴阳两虚型糖尿病。
【出处】《中国糖尿病防治特色》。
2、葛根粉粥
【组成】葛根30g,粳米50g。
【用法】将葛根切片,水磨,澄取淀粉,粳米浸泡一宿,与葛根同入砂锅内,加水 500mL,文火煮至粥稠服用。
【功效】清热除烦,生津止渴。
【主治】葛根有降低血糖作用,并能扩张心脑血管,具有温和的降压作用。
【出处】《中国糖尿病防治特色》。
3、生地黄粥
【组成】鲜生地黄150g,粳米50g。
【用法】鲜生地黄洗净捣烂,纱布挤汁。先用粳米,加水500mL, 煮成稠粥后, 将生地黄煮汁冲入,文火再煮一沸,即可食用。每日1~2次。
【功效】清热凉血,养阴生津。
【主治】 阴虚热盛型糖尿病,生地黄具有加强心肌收缩、利尿和降低血糖作用。
【出处】《中国糖尿病防治特色》。
4、萝卜粥
【组成】新鲜白萝卜100g,粳米100g。
【用法】常法煮为稀粥,早晚温服。
【功效】祛痰消食,降气宽中。
【主治】糖尿病腹胀便秘者。
【出处】《中国糖尿病防治特色》。
5、枸杞子粥
【组成】枸杞子叶30g,枸杞子30g,粳米50g。
【用法】杞叶洗净后浸泡,枸杞子去杂质后浸泡。先以粳米和杞叶加水常法煮粥,半熟时再加入枸杞子,熟后加少许白糖调匀,早晚服食。
【功效】滋补肝肾,益精补血。
【主治】肝肾阴虚型糖尿病患者。
【出处】《中国糖尿病防治特色》。
6、天花粉粥
【组成】天花粉30g,大麦槎子60g。
【用法】温水浸泡天花粉2小时,后加水200mL,煎至100mL,去渣留汁,入大麦槎子,加水400mL,煮至米花粥稠即可服食。
【功效】清热生津止渴。
【主治】天花粉历代称为“消渴药”,至今仍是治疗糖尿病的常用药物。临床研究表明,天花粉有较好的降糖作用。
【出处】《中国糖尿病防治特色》。
7、山药龙眼肉粥
【组成】山药30g,龙眼肉15g,荔枝10g,粳米100g,五味子10g。
【用法】如常法加水煮粥食。
【功效】健脾滋肾,养血安神。
【主治】气阴两虚,心悸失眠的糖尿病患者。
【出处】《中华食物疗法大全》。
8、芹菜粥
【组成】新鲜芹菜60g,粳米100g。
【用法】将芹菜洗净切碎,常法煮粥,每日早晚温服。
【功效】清热平肝,利尿降压。
【主治】糖尿病合并高血压者。
【出处】《中国糖尿病防治特色》。
9、小麦粥
【组成】小麦50g,粳米50g。
【用法】常法煮烂成粥,每日早晚温服。
【功效】 除烦热,止消渴。
【主治】糖尿病有烦渴,四肢沉重麻木者。
【出处】《糖尿病综合治疗与康复》。
10、薏苡仁粥
【组成】薏苡仁50g,粳米50g。
【用法】常法煮粥。
【功效】 除烦热,利肠胃,健脾益气,解烦渴。
【主治】 糖尿病口渴,四肢沉重者。
【出处】《糖尿病综合治疗与康复》。■
来源:广东中医药
编辑:珠海市场监管团队
声明: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后台,我们将24小时内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