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 糖尿病 指南(2020年最新糖尿病指南)
糖尿病人怎么吃?(食谱来啦)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饮食越来越丰富,但是所谓的富贵病也接踵而来,糖尿病就是典型的富贵病、吃出来的毛病。这种在古代只有在王公贵族、达官贵人中流行的病,现在已经悄悄走进我们每一个人。
糖尿病在中国已经成为继心血管疾病和癌症之后的第三大致死疾病,我国已经成为全球糖尿病第一大国,且患病率呈倍数增长,但是我国糖尿病患者的知晓率、治疗率及达标率都很低。
《糖友厨房》是专门为无严重并发症的2型糖尿病糖友设计的一日三餐搭配参考图,并列出了一些通俗、易操作的搭配方法,旨在让糖友对于自己该怎么搭配食物一目了然。
注意:图片为饮食种类参考,具体饮食量应根据身高体重以及每日活动量来决定。
糖尿病饮食即健康饮食,所以此菜谱对于没有糖尿病的家人及糖尿病高危人群同样适用。而高尿酸血症、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病、妊娠糖尿病、1型糖尿病等特殊情况的患者应详细咨询主管医师或营养师以制定个体化饮食方案。
说明:本菜单中所提及的食物重量均为生重。
- 控制每日摄入所有食物提供的总热量,以达到或维持理想体重;
- 平衡膳食,选择多样化、营养丰富的食物
- 限制饱和脂肪摄入量、适量选择优质蛋白质,应多吃一些大豆类蛋白
- 适当放宽对主食类食物的限制,讲究粗细搭配,减少或禁忌单糖及双糖的食物
- 高纤维膳食,多吃一些含膳食纤维丰富的菌藻类及魔芋食品等。多选择血糖指数低的食物,坚持副食荤素搭配,不偏食,不挑食
- 减少食盐摄入,每天最好在5克以下,做汤、做菜尽量少放或不放盐
- 坚持少食多餐,进餐定时定量,还要细嚼慢咽,交替进餐,间断进餐
- 多饮水,限制饮酒
- 尽量选择鱼、禽或瘦肉,减少不可见的脂肪摄入
- 腊肉、香肠、火腿应仅用一点来调节口味,因此类食品中的能量很高
- 烹调肉类等含油食物时尽可能少用油
- 在选择奶制品时,应该选用脱脂、低脂或低乳糖产品
- 适当增加膳食纤维摄入,用粗粮代替一半细粮,可以让富含纤维富含纤维的食物与高碳水化合物食物混用。
主食
粗细搭配,每餐必食,3至8两(因人而异),七八分饱
一般情况下,成人的每日主食量不能低于3两
注:因红薯、土豆、山药、芋头、莲藕等蔬菜淀粉含量较多,故归入主食类,大约2 ~3两此类食物 = 半两主食。
蔬菜
推荐每天食用1-1.5斤蔬菜
早晨3两
中午“3-2-1原则”
3两叶类蔬菜, 2两瓜类蔬菜, 1两菌藻类
晚餐食物内容可参考午餐
叶类蔬菜
白菜、菠菜、芹菜、韭菜、圆白菜、油麦、生菜、茼蒿、紫甘蓝、空心菜、豌豆苗、芥蓝、莼菜、菠菜、苋菜、芹菜等
瓜类蔬菜
绿豆芽、柿子椒、苦瓜、蒜薹、芦笋、菜花、西兰花、黄豆芽、茭白、冬笋、茄子、西红柿、黄瓜、洋葱、丝瓜、西葫芦、冬瓜、莴笋等含糖低的食物;
菌藻类
香菇、金针菇、蘑菇、木耳、海带、裙带菜、紫菜等
蛋白质
肉
推荐每日食用1~3两瘦肉
各类肉类推荐排名
兔肉>鱼虾>去皮鸡鸭鹅>牛羊>猪肉>排骨>火腿
蛋
煮鸡蛋1个/天或者蛋清2个
奶
脱脂/低脂牛奶1杯或豆浆一杯或酸奶一小杯
豆制品
豆腐1~2两/天(不吃油炸豆腐泡)
水果
每日4两/一个拳头大小
在血糖平稳时,两餐之间食用,
选择水分大的水果
调味品
油
25g(小瓷勺2.5勺,如吃一小把坚果则去一勺油,不吃油煎油炸等含油多食物)
盐
<6g(炒菜最后放盐,不吃咸菜及腌制品)
生熟食物换算方法1两大米:生重50克,熟重(米饭)130克;
1两面粉:生重50克,熟重(馒头)75克;市售馒头100克是指实际用面粉100克(2两)
1两肉食:生重50克,熟重35克;
60克带壳鸡蛋(1个大)=50克豆腐干=100克(2两)豆腐=20克无糖奶粉;
50克瘦肉(1两)切成肉片(20片)、肉丝(50丝)、肉块做熟后大约4-5块;
10克油大约1小瓷勺;
6克盐大约1啤酒瓶盖;
图源网络
参考文献
1.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3年版)[J]. 中国糖尿病杂志,2014,08:2-42.
2.陈灏珠 林果为. (2013). 实用内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3.向红丁.(2012). 糖尿病怎么吃. 青岛:青岛出版社
4.陈伟. (2003). 糖尿病一日三餐巧搭配. 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5. 于康 李宁 马方 陈伟. (2008).临床营养治疗学. 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
妊娠糖尿病知多少?诊断标准与控制目标
关注我啦
01
妊娠合并糖尿病包括孕前糖尿病(pre-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PGDM)、妊娠期显性糖尿病和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
诊断标准
02
一、PGDM
符合以下2项中任意一项者,可确诊为PGDM。
1.妊娠前已确诊为糖尿病的患者。
2.妊娠前未进行过血糖检查的孕妇,尤其存在糖尿病高危因素者,首次产前检查时需明确是否存在糖尿病,妊娠期血糖升高达到以下任何一项标准应诊断为PGDM。
(1)空腹血浆葡萄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FPG)≥7.0 mmol/L (126mg/dl)。
(2)75g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ral glucose tolerance test,OGTT),服糖后2h血糖≥11.1mmol/L(200mg/dl)。
(3)伴有典型的高血糖症状或高血糖危象,同时随机血糖≥11.1mmol/L(200 mg/dl)。
(4)糖化血红蛋白(glycohemoglobin,HbA1c)≥6.5%[采用美国国家糖化血红蛋白标准化项目(National Glycohemoglobin Standardization Program,NGSP)/糖尿病控制与并发症试验(Diabetes Control and Complication Trial,DCCT)标化的方法],但不推荐妊娠期常规用HbA1c进行糖尿病筛查。GDM高危因素包括肥胖(尤其是重度肥胖)、一级亲属患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GDM史或巨大儿分娩史、多囊卵巢综合征、妊娠早期空腹尿糖反复阳性等。
03
二、妊娠期显性糖尿病
也称妊娠期间的糖尿病,指孕期任何时间被发现且达到非孕人群糖尿病诊断标准:空腹血糖≥7.0mmol/L或糖负荷后2h血糖≥11.1mmol/L,或随机血糖≥11.1mmol/L。
04
三、GDM
GDM指妊娠期发生的糖代谢异常,妊娠期首次发现且血糖升高已经达到糖尿病标准,应将其诊断为PGDM而非GDM。GDM诊断方法和标准如下:
1.推荐医疗机构对所有尚未被诊断为PGDM或GDM的孕妇,在妊娠24~28周以及28周后首次就诊时行OGTT。75g OGTT方法:OGTT前禁食至少8h,试验前连续3d正常饮食,即每日进食碳水化合物不少于150g,检查期间静坐、禁烟。检查时,5min内口服含75g葡萄糖的液体300ml,分别抽取孕妇服糖前及服糖后1、2h的静脉血(从开始饮用葡萄糖水计算时间),放入含有氟化钠的试管中,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测定血糖水平。75g OGTT的诊断标准:服糖前及服糖后1、2h,3项血糖值应分别低于5.1、10.0、8.5mmol/L(92、180、153mg/dl)。任何一项血糖值达到或超过上述标准即诊断为GDM。
2.孕妇具有GDM高危因素或者医疗资源缺乏地区,建议妊娠24~28周首先检查FPG。FPG≥5.1mmol/L,可以直接诊断GDM,不必行OGTT;FPG<4.4mmol/L(80 mg/dl),发生GDM可能性极小,可以暂时不行OGTT。FPG≥4.4mmol/L且<5.1mmol/L时,应尽早行OGTT。
3.孕妇具有GDM高危因素,首次OGTT结果正常,必要时可在妊娠晚期重复OGTT。
4.妊娠早、中期随孕周增加FPG水平逐渐下降,尤以妊娠早期下降明显。因而,妊娠早期FPG水平不能作为GDM的诊断依据。
5.未定期检查者,如果首次就诊时间在妊娠28周以后,建议首次就诊时或就诊后尽早行OGTT或FPG检查。
妊娠期血糖控制目标
05
所有类型的孕期糖尿病孕期血糖目标:空腹血糖<5.3mmol/L、餐后1h血糖<7.8mmol/L;餐后2h血糖<6.7 mmol/L。
GDM患者妊娠期血糖应控制在餐前及餐后2h血糖值分别≤5.3、6.7mmol/L(95、120mg/dl),特殊情况下可测餐后1h血糖 [≤7.8mmol/L(140mg/dl)];夜间血糖不低于3.3mmol/L(60mg/dl);妊娠期HbA1c宜<5.5%。
PGDM患者妊娠期血糖控制应达到下述目标:妊娠早期血糖控制勿过于严格,以防低血糖发生;妊娠期餐前、夜间血糖及FPG宜控制在3.3~5.6mmol/L(60~99mg/dl),餐后峰值血糖5.6~7.1 mmol/L (100~129mg/dl), HbA1c<6.0%。
无论GDM或PGDM,经过饮食和运动管理,妊娠期血糖达不到上述标准时,应及时加用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物进一步控制血糖。 孕期血糖控制必须避免低血糖。1型糖尿病低血糖风险最高,其次为2型糖尿病和妊娠期显性糖尿病,GDM低血糖最少。孕期血糖<4.0mmol/L为血糖偏低,需调整治疗方案,血糖<3.0mmol/L必须给予即刻处理。
参考文献:
1.杨慧霞,徐先明,王子莲,孙伟杰,胡娅莉,陈伟,吴红花,魏玉梅.妊娠合并糖尿病诊治指南(2014)[J].糖尿病天地(临床),2014,8(11):489-498.
2.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J].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21,37(04):311-398.
糖尿病日:向肥胖宣战!糖尿病并非不可治愈,大幅减轻体重或是治疗核心
今天是联合国糖尿病日。中国成年人糖尿病发病率高达11.2%,2型糖尿病占绝大多数,是名副其实的世界第一糖尿病大国。根据权威医学杂志《柳叶刀》估计,中国三分之一的人口处于糖尿病前期,而肥胖则是成年人2糖尿病最主要的病因和危险因素。
教育和预防糖尿病,从向肥胖宣战开始!
全球3个糖尿病患者有1个来自中国
大流行的根源是肥胖
根据最新的流行病学研究结果,全球新发的糖尿病患者近1/3来自中国,中国的的糖尿病发病率从1980年的0.82%用不到40年的时间翻了10余倍,目前仍在不断增加。
与糖尿病大流行同步的是中国人口的肥胖率,2021年《柳叶刀》杂志发表的最新中国肥胖研究数据提示,超过一半的成年人面临超重(体重指数BMI>24kg/㎡,体重/身高2)和肥胖(BMI>25kg/㎡)问题,成年人平均BMI已经达到了24.4kg/㎡。
拥有东亚人种特有的腹型肥胖和“易糖”体质,中国的肥胖大流行对糖尿病的高发病率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同时还带来了高血压、睡眠呼吸暂停、高血脂、痛风、心脑血管疾病等多种慢性疾病的逐年高发,对国民健康造成的巨大的影响。“管住嘴,迈开腿”,远离肥胖是糖尿病的最重要的预防手段。
糖尿病并非不可治愈
大幅减轻体重可能是治疗核心
在传统观点中,糖尿病是需要终生治疗的慢性疾病,只能控制,无法治愈。大多数糖尿病患者在严格控制饮食的同时都需要与降糖药物或胰岛素相伴终生。
2021年美国糖尿病协会(ADA)发布专家共识,将停止使用药物治疗后至少3月血糖仍能维持正常(糖化血红蛋白<6.5%)定义为糖尿病缓解,而目前减重手术被认为是维持糖尿病缓解最持久的治疗方法,是摆脱终生服药或注射胰岛素的重要治疗手段。
无独有偶,近日,5位国际著名糖尿病领域专家在《柳叶刀》杂志联合发文,建议将”体重减轻≥15%”作为部分2型糖尿病患者的“初始主要治疗目标”纳入糖尿病的诊疗指南。这一观点一改以往以血糖为中心的管理方法,转而关注糖尿病的上游,提出以体重为中心的治疗策略,有望带来更加广泛和持久的收益。
该建议也立刻获得了欧洲糖尿病研究协会(EASD)、美国糖尿病协会(ADA)在内的国际糖尿病组织的积极回应,而目前唯一能够常规达到体重减轻≥15%效果的仅有减重代谢手术这一种治疗手段,在成为2型糖尿病标准治疗方案的十多年以后,减重手术在糖尿病治疗领域的地位可能再次大幅提升。
减重手术治疗糖尿病
不止是减肥和降糖
早在2009年,减重代谢手术就进入了美国糖尿病协会《糖尿病临床治疗指南》,2012年权威医学杂志《新英格兰》发布重磅研究成果,提示对于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减重手术的治疗效果优于强化降糖药物治疗,随后的2013年《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开始推荐减重手术指标2型糖尿病,2014年中国《肥胖2型糖尿病外科治疗指南》发布,并在2019年更新第二版。
目前研究认为,减重代谢手术对胰岛素抵抗的缓解以及对GLP-1和肠道菌群的调解作用从基本病因层面起到持久的疗效。
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减重代谢手术已完全微创化,目前国内主要开展的手术方式包括腹腔镜下胃袖状切除和腹腔镜下胃旁路手术,对肥胖和胰岛功能尚存的糖尿病患者有良好的治疗效果,近年来新近的SADI-S术式(腹腔镜下胃袖状切除联合单吻合口十二指肠回肠转流术)更是肥胖2型糖尿病的克星,疗效更佳显著和持久。
肥胖患者从减重手术获得的收益并不仅仅是控制血糖,肥胖患者还常常伴有高血脂、高血压、高尿酸、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睡眠呼吸暂停、心脑血管疾病等代谢相关并发症,而减重手术在持久有效减轻体重的同时,对肥胖合并的代谢疾病都有良好的疗效。减重代谢手术是目前唯一能够长期有效控制体重以及治疗肥胖相关代谢疾病的治疗手已获得广泛认可。
【链接】
我是糖尿病患者
我是否适合做减重手术?
根据2019年《中国肥胖和2型糖尿病外科治疗指南》,16-65岁胰岛功能尚存的2型糖尿病患者,BMI>27.5kg/㎡就建议推荐接受减重手术治疗,胰岛功能可以通过在医院抽血化验来评估,一般来说,糖尿病的患病时间越长,胰岛功能损害越大,5年病程以内的2型糖尿病大多数胰岛功能尚存。
对于BMI在25kg/㎡到27.5kg/㎡之间的患者,如果糖尿病需要长期药物控制,并且合并高血压、高血脂等其他代谢紊乱,也可以考虑接受减重代谢手术治疗。
男性腰围>90cm和女性腰围>85cm也是减重手术的重要指征之一。
肥胖是成年人2型糖尿病的重要病因,肥胖和2型糖尿病互相促进,加重代谢综合征和多种并发症的发生,严重危害身体健康。远离糖尿病,从控制体重开始,治疗糖尿病,也从控制体重开始!
作者:杨珵璨 王兵(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普外科医生)
编辑:储舒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