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电子烟对糖尿病(电子烟对糖尿病患者有什么影响)

全科医师老汪 0
文章目录:

医生:香烟对糖尿病的这几个影响,“糖人”快来看

很多人觉得糖尿病就是血糖高,控制好吃的、按时吃药就行了。可糖尿病这个“慢性大麻烦”,和生活里的很多细节都有关系。比如抽烟。有人可能会想,抽烟跟血糖能有多大关系?但真相是——关系大得超出你想象。

香烟对糖尿病的影响,不只是“有点不好”那么简单,而是全方位的破坏。特别是对于已经得糖尿病的人来说,香烟就像火上浇油,把本来就不稳定的身体搞得更糟。想搞清楚这个事儿,就得一层层拆开来看。

先说个最直接的。吸烟会让胰岛素这个“血糖调节器”变得不灵。正常人的胰岛素就像钥匙,能打开细胞的门,让血糖进去被利用掉。但香烟里的尼古丁,会让这把钥匙“卡壳”,打不开门。

这种情况在医学上叫“胰岛素抵抗”,说白了,就是身体对胰岛素不灵敏了。研究发现,长期吸烟的人,比不吸烟的人更容易发展成2型糖尿病,哪怕他们体重差不多,饮食也差不多。

而对于已经是“糖人”的人来说,这种胰岛素不灵的情况会让血糖控制变得更困难。就像你已经在走一条窄路,香烟还不停地推你往沟里去。

有一项2023年的美国内分泌协会研究指出,糖尿病患者一旦持续吸烟,HbA1c(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明显上升,说明血糖控制整体变差,风险更高。

除了胰岛素的问题,香烟对血管的破坏力,也是糖尿病人绕不开的大麻烦。糖尿病本身就容易伤血管,尤其是小血管,比如眼睛、肾脏、脚趾这些地方的毛细血管。

香烟一进来,相当于在这些“快要塌的旧桥”上再压上一辆卡车。它会让血管变窄、变硬、变脆,还容易形成血栓。这样一来,原本就脆弱的血液循环就更差了,眼睛容易出血、肾功能下降、脚也更容易坏死。

早在2021年国内一项对3万多名糖尿病患者的流行病学调查中就发现,吸烟者发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比例比不吸烟者高出近25%。而一旦眼底出事,不仅影响视力,严重的还可能失明。

有些人还以为,抽烟影响的是呼吸系统,跟糖尿病的并发症关系不大。但其实不然。2024年《柳叶刀·糖尿病与内分泌学》发表的一项多国联合研究发现,抽烟的糖尿病患者,发生心肌梗死和脑卒中的风险比不抽烟的糖尿病人高出近60%

而心脑血管事件,恰恰是糖尿病患者最大的死因之一。所以可以这么说,香烟是糖尿病人心脏和大脑的“隐形杀手”。

再说个不少人忽略的角度——香烟对免疫力的影响。糖尿病人本来免疫力就偏低,伤口难愈合,容易感染。香烟一来,免疫力进一步下降,伤口恢复慢、手术感染率高、牙龈萎缩快,全都更明显。

你可能因为一个小脚趾破皮,最后发展成严重的足部溃疡,甚至截肢。每年因为糖尿病足而截肢的人数,国内已经超过10万人,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吸烟者。

说到这儿,有人可能会说:“我抽的是电子烟,不是传统香烟。”这几年电子烟确实火了,但别以为它就无害。虽然电子烟少了焦油,但尼古丁照样不少,还有不少其他化学物质。

2022年美国FDA的一项研究已经明确指出,电子烟对胰岛素功能和血管健康的影响并不亚于传统香烟。特别是对于糖尿病人,电子烟带来的“隐性伤害”可能更可怕——因为它让人掉以轻心,反而更容易长期依赖。

抽烟还影响一个常被忽略的方面——睡眠。香烟里的刺激物会扰乱大脑的神经递质,让人入睡变难、睡眠质量差。而糖尿病人如果长期睡不好,不仅血糖波动大,还容易加重胰岛功能的衰退

有研究表明,睡眠不足的糖友,空腹血糖平均比睡眠正常的高出0.8mmol/L。一根烟,可能就换来一夜的辗转反侧。

还有些糖尿病患者本来就有焦虑、抑郁的倾向,而香烟一开始确实像“安慰剂”,能让人感觉放松。但长期来看,尼古丁会让大脑越来越依赖刺激,情绪波动更明显。这时候再戒烟,反而会因为戒断反应让情绪更不稳定。这个恶性循环一旦开始,对糖尿病的控制也是场灾难。

2025年最新发布的《中国糖尿病防控指南》里,已经把“戒烟”提到与饮食控制、运动管理同等重要的位置。指南强调,吸烟不仅影响糖尿病的发生和进展,还会干扰药物的代谢和疗效。也就是说,你吃的药,可能因为抽烟,效果打了折扣,甚至副作用更大。

不可忽视的还有社会和家庭层面的问题。很多糖尿病患者是中老年人,抽烟几十年成了习惯,家人一劝,他就说“我都这把年纪了,不抽烟还有啥乐趣”

但问题是,糖尿病不是你一个人的事,它影响的是全家人的生活质量。你多抽一根烟,可能就是多进一次医院,多花一笔钱,多让家人一份担心。

而且现在的研究也越来越重视“二手烟”和“三手烟”的危害。糖尿病人本身不抽烟,但如果家里有人抽,他也会被动吸入大量有害物质。

尤其是家里有小孩、孕妇、老人,这种二手暴露的影响更加严重。研究显示,二手烟暴露也会增加糖尿病的发病风险,特别是在原本就有代谢基础问题的人群中。

想戒烟,确实不容易,但并不是做不到。现在很多社区都提供免费的戒烟门诊服务,也有些医院能提供个性化的戒烟干预计划。

不是一口气就要把烟戒了,而是可以一步步减少,每天少抽一根,慢慢让身体适应。家里人也可以一起参与,比如用替代品分散注意力,或者找点别的“小乐趣”替代抽烟的快感。

说到底,糖尿病这病,靠的不只是药物和饮食,更是一种生活方式的调整。抽不抽烟,看似只是一个习惯,其实是对自己身体负责任的态度。在血糖这条路上,香烟从来不是朋友,它是个“背后捅刀子”的家伙。

如果你是糖友,还在抽烟,不妨从今天开始,给自己一个机会,试着少抽一点。哪怕只是少一根,也可能是身体的一次轻松呼吸。

参考文献:

[1]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国成人吸烟行为监测报告(2024年)[R].北京:中国疾控中心,2024.

[2]王琳,李强,周建新,等.吸烟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及并发症的影响[J].中华糖尿病杂志,2023,15(2):112-117.

声明:本文内容根据权威医学资料及作者个人观点撰写,仅用于健康科普,不构成任何医学建议,若有身体不适,请及时就医。

糖尿病患者一口烟都不建议抽,别等再入院了才后悔,听医生分析

想象一下,一位糖尿病患者手握香烟,医生的警告在耳边回响,而他却自信地想:"就这一口,能有什么影响?"这种看似微不足道的决定,实际上可能是压垮健康的最后一根稻草。对糖尿病患者来说,吸烟不仅是一种习惯,更是一颗定时炸弹,随时可能引爆健康危机。

烟草中的尼古丁就像一位隐形的杀手,悄无声息地加速糖尿病并发症的发展。当香烟点燃的那一刻,尼古丁立即进入血液,开始它的破坏之旅。

血管壁变得僵硬,血液流动受阻,而这对本就面临血管健康挑战的糖尿病患者来说,无异于雪上加霜。

人体的血管系统可以比作城市的交通网络,而糖尿病与吸烟的组合则像是在这个系统中同时发生了交通管制和道路损坏。

研究表明,糖尿病患者如果吸烟,其患心脏病的风险比不吸烟的糖尿病患者高出2-4倍。这不是简单的1 1=2,而是一种危险的倍增效应。

许多患者会想:"我已经注意控制血糖了,偶尔抽根烟放松一下应该没关系吧?"这种想法就像在一栋正在失火的房子里,认为往火上泼一小杯水就能控制火势。事实上,吸烟会使胰岛素抵抗增加,这意味着即使你谨慎控制饮食,身体也可能无法有效利用胰岛素,血糖控制将变得更加困难。

每一口烟都在向身体输送超过7000种化学物质,其中包括至少69种已知的致癌物。这些物质在糖尿病患者体内产生的损害更为显著。想象一下,这些化学物质就像一群破坏者,在已经受损的血管和神经系统中肆意妄为。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患者失明的主要原因,而吸烟加速了这一进程。烟草中的有害物质会损害眼睛的微小血管,减少供氧,加速视网膜的退化。有患者曾描述这种体验:"就像是透过一片逐渐扩大的墨迹看世界,最终,光明被黑暗吞噬。"

脚部问题是糖尿病患者的另一大威胁。吸烟会减少皮肤和组织的血液供应,导致伤口愈合能力下降。

对糖尿病患者来说,一个小小的脚伤可能演变成严重的感染,甚至截肢。研究显示,吸烟的糖尿病患者面临的截肢风险是不吸烟患者的3倍

烟草对肾脏的损害同样不容忽视。糖尿病本身就是肾脏病的主要风险因素,而吸烟则加速了肾功能的下降。医学研究表明,吸烟的糖尿病患者发展为终末期肾病的风险显著高于不吸烟者。这就像是在已经负荷过重的肾脏上又增加了额外的压力。

有些患者可能认为使用电子烟是一种"安全"的替代方式。这种想法就像是用塑料刀代替钢刀,伤害的本质并未改变。电子烟中的尼古丁同样会引起血管收缩,增加心脏负担,而且其长期健康影响尚未完全明确。

戒烟的过程并非易事,但对糖尿病患者来说,这是一项必要的投资。戒烟后的健康收益几乎是立竿见影的:20分钟内,血压和心率开始下降;8小时后,血液中的一氧化碳水平恢复正常;1年后,冠心病风险降低一半。

对于想要戒烟的患者,医生可以提供尼古丁替代疗法、行为咨询或药物治疗等多种支持。这些方法就像是戒烟之路上的助力器,帮助患者度过最困难的时期。

生活方式的改变需要时间和毅力。可以尝试寻找替代活动来分散对香烟的渴望,例如散步、深呼吸或与朋友聊天。每一次成功抵抗烟瘾的诱惑,都是迈向健康的一大步

社会支持在戒烟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家人和朋友的理解与鼓励,就像是黑暗中的一盏明灯,照亮戒烟的艰难旅程。告诉亲友自己的戒烟计划,寻求他们的支持,或者加入戒烟互助小组,都能增加成功的机会。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数据显示,吸烟的糖尿病患者其并发症发生率比不吸烟者高出30%。这不仅意味着更多的痛苦,还意味着更高的医疗费用和更低的生活质量。

回到我们开始时提到的那位患者,如果他能认识到手中的香烟不只是一根烟,而是可能导致失明、截肢或肾衰竭的催化剂,他还会点燃它吗?

糖尿病患者面临的健康挑战已经足够复杂,不需要再添加吸烟这一危险因素。每拒绝一次吸烟的冲动,就是为健康添砖加瓦的一次机会。这不仅关乎个人健康,也关乎家庭幸福。

如果您是糖尿病患者,曾经尝试过戒烟但未能成功,请不要气馁。戒烟是一个过程,有时需要多次尝试。重要的是,认识到戒烟对健康的重要性,并且坚持尝试。每一次的尝试都是宝贵的经验,都在为最终的成功积累力量

医生的建议不是限制,而是对健康的保护。糖尿病患者选择戒烟,就是选择为自己的未来投资。就像园丁细心照料一棵幼苗,今天的付出,终将换来明天的茁壮成长。

在健康的道路上,每一个选择都至关重要。对糖尿病患者来说,放下香烟,就是拿起健康的钥匙,开启更美好的生活。

参考文献: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 (2022).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 中华糖尿病杂志, 14(1), 1-78.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023). 中国慢性病与危险因素监测报告.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糖尿病患者一口烟都不建议抽,别等入院了才后悔,听医生分析

街头的烟味总是混着人情味,尤其在一些老年人聚集的公园,围坐一圈打着牌,一根烟递过去,比问候更管用。

但如果你是糖尿病患者,这根烟,可能就是你下一次住院的“预约卡”。

很多人以为,糖尿病就是控制血糖、饮食清淡、吃药规律,烟嘛,抽一点怎么了?这句话真是听腻了。问题是,糖尿病和吸烟的“联姻”,比你想象的要毒辣得多。不是吓你——一口烟下去,不只是血糖升高那么简单,它会让你身体里本就脆弱的系统,直接“塌方”。

有数据的,不是靠吓唬。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的数据显示,吸烟者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比不吸烟者高30%到40%。而对于已经患有糖尿病的人来说,吸烟就像在火上浇油,心血管疾病的风险翻倍增加,并且更容易出现糖尿病足、视网膜病变和肾病这些并发症。

说白了,糖尿病本就是一个“慢刀子割肉”的病,而香烟,就是那把刀上抹的毒。

你知道为什么糖尿病患者常常脚烂了都没感觉吗?因为神经病变。

而吸烟,恰好会加速这类病变的速度。再加上血管硬化、血液循环差,一点小伤口都能拖成烂疮,最后发展成糖尿病足,甚至截肢。在广东某三甲医院的数据中显示,70%的糖尿病足患者有长期吸烟史。不是巧合,是因果。

有个病人,四十多岁,做装修的,烟龄二十年,糖尿病五年,血糖控制得也马马虎虎。他自己说,“不抽烟,干活没劲。”结果脚趾头破了一个小口子,没在意,一个月后直接截了两根脚趾。你能想象他坐在病床上,一根烟都抽不了的样子吗?那种悔恨,来得太晚。

很多人误以为“电子烟”能替代传统香烟,伤害小。错。尼古丁的毒性从不挑载体,它只认人。电子烟依然会引起血管收缩、升高血压、损伤胰岛功能。糖尿病患者吸电子烟,和吸传统烟,本质区别不大,甚至更难戒,因为它“没味道”,更容易让人一天抽得更多。

再说个让人意想不到的点。香烟里的化学物质超过7000种,其中有数十种是明确的致癌物。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这种慢性炎症状态下的身体,免疫力已经弱了,香烟再一搅和,胰腺癌、肝癌等癌症的发病率远高于常人。这类癌症发现时往往已经是晚期。

还有一个被忽视的问题:吸烟会影响降糖药的代谢

有研究表明,吸烟者使用口服降糖药(如格列美脲)时,药效可能会减弱,甚至出现低血糖反应的时间不规律。意思是,你吃药的同时抽烟,等于让身体玩“药效迷宫”,时而高血糖,时而低血糖,医生都很难调整。

很多老年人说自己“抽了一辈子也没事”,这句话真的没说服力。糖尿病本身就是一个沉默的大杀器,很多人直到并发症来了才知道自己有病。遗传、饮食、生活方式都不同,现在的香烟早已不是50年前那种“赤裸裸的烟草”,添加剂、防潮剂、香精一大堆,毒性更强。

从文化角度看,抽烟在过去是一种“社交礼仪”,甚至是一种“男子气概”的象征。在一些地方,“红白喜事,一根烟先递上”成了规矩。但时代变了,健康意识也该跟上。今天的你,在饭桌上递烟的那一瞬间,可能正递出了朋友的住院通知书。

在传统农谚中,有一句话叫“烟熏火燎,伤根烂苗”。其实用来形容吸烟对糖尿病患者身体的伤害也很贴切。糖尿病患者的身体本就像“根基不稳的苗”,一旦再被烟熏火燎,想稳住,太难。

不得不说,烟瘾这事,不是靠意志力就能戒掉的。尼古丁对大脑的控制,比很多人想象的要强得多。有研究指出,当尼古丁进入大脑后,10秒内就能刺激多巴胺的释放,让人产生快感,这种机制与毒品极为相似。别再说“我想戒就能戒”,这不是意志力问题,是生理机制在搞鬼。

但好消息是,一旦戒烟,身体的修复能力比你想象的要强

戒烟20分钟内,心率和血压就会下降;12小时内,一氧化碳水平恢复正常;3个月内,血液循环明显改善;1年内,心脏病发作风险降低一半。

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这些改善能让你少进医院几次,少截一个脚趾,少装一个支架。

戒烟的过程很煎熬,尤其对糖尿病患者来说,更是“戒烟 控糖”的双重挑战。但不戒,代价更大。看过太多“后悔”的病人,他们在住院时才说:“早知道就听医生的。”可惜,“早知道”三个字,医院里听得太多,没用。

有时候,医生的“碎碎念”,不是唠叨,是因为真的看过太多被烟拖垮的好人。你可以说自己命硬,但别拿命试探科学。糖尿病 吸烟=定时炸弹,每抽一口,炸药多一份。别等到失明、截肢、洗肾那天,才明白这不是危言耸听。

最后一句话送给那些还在犹豫的糖友:你不是戒不掉烟,你只是没看到它真正拿走了你什么。不是戒烟难,是住院更难;不是烟让你爽,是它让你痛。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有身体不适,请咨询专业医生。喜欢的朋友可以关注一下,每天分享健康小知识,做您的线上专属医师。

参考文献:

[1]王建军,张杰,刘晓晨.吸烟与2型糖尿病发病风险关系的Meta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23,26(11):1341-1346.

[2]李婷婷,周文君,刘佳.吸烟对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及并发症的影响[J].中华糖尿病杂志,2024,16(02):114-118.

[3]张红艳,高志强,胡晓峰.吸烟对降糖药物代谢的影响及机制探讨[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24,40(04):351-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