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糖尿病起包(糖尿病起包化脓图片)

家庭医生在线 0
文章目录:

糖尿病的皮肤病很严重?糖尿病的并发症,容易引发这六种皮肤病

随着健康意识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对糖尿病有了初步的了解,大多数人都知道糖尿病最可怕的地方是会引发各种并发症,促使多个器官受到累及,这其中也包括皮肤。经临床统计发现,尿病患者大约有50%以上会出现皮肤病变。

糖尿病容易引发哪些皮肤问题呢?

1、 皮肤感染

血糖处于比较高的状态时,皮肤组织的含糖量也比较高,会使皮肤成为霉菌、细菌以及病毒生长和繁殖的适宜环境,另外糖尿病患者的免疫力相对比较差,因此很容易发生皮肤感染的情况。据统计发现,大约有1/3的糖尿病患者会合并出现皮肤感染的情况,其中以真菌感染性皮肤病最为常见,大多是由于念珠菌感染导致的。

2、 皮肤瘙痒

大约有1/5的糖尿病患者会出现皮肤瘙痒的情况,且由于糖尿病引发的瘙痒比较顽固,一般的药物得不到明显的效果,只有血糖慢慢得到控制之后,瘙痒才会逐渐的减轻。同时瘙痒的程度与血糖值的大小成正比,一般血糖值越高,瘙痒的情况越严重。因此当糖尿病患者出现顽固的皮肤瘙痒时,最好监测一下血糖。

3、 糖尿病坏疽

糖尿病坏疽在糖尿病引发的并发症当中相对比较严重,因为患者常常会伴有大动脉闭塞和阻止溃疡。一般患上糖尿病坏疽的病人都是因为血糖长期没有得到有效的控制导致的,比如病程比较长、患病之后依然吸烟、经常不服药或者擅自停药的病人。

4、 糖尿病性大疱病

糖尿病性大疱病也是糖尿病比较容易引发的一种并发症,具体表现为:手脚无故出现像烫伤一样的水泡,两个星期之后水泡会慢慢的干燥并结痂,而且还不会留下疤痕。另外糖尿病性大疱病一般不会带来明显的症状,虽然水泡当中含有浆液,但是周围并不会出现发炎的症状。糖尿病性大疱病大多会发生在糖尿病病程比较长的患者身上。

5、 糖尿病性黄色瘤

糖尿病性黄色瘤也是糖尿病比较容易引发的一种皮肤疾病,这种疾病大多会发生在病人的脸部、膝部、肘部、背部和臀部的皮肤上面,患病部位会出现成群的黄色丘疹以及小疙瘩,而且丘疹表面比较有光泽,摸起来稍微比周围的皮肤硬一些。

6、 糖尿病性皮肤潮红

糖尿病性皮肤潮红也是糖尿病容易引发的一种并发症,此类患者的脸上会突然出现特殊的玫瑰色潮红斑块,如果病情比较严重,掌跖上也会出现玫瑰色的皮疹。这种类型的皮肤病大多是由于糖尿病患者毛细血管弹性比较差或者异常扩张导致的。

温馨提示

因为糖尿病很容易引起各种类型的皮肤疾病,因此糖尿病患者要针对皮肤进行保护,首先要保证皮肤清洁,其次要避免皮肤受损,另外还要针对皮肤进行保湿,建议洗澡之后涂抹润肤霜。当皮肤出现不适时,也要及时地到医院进行检查和治疗。

家庭医生在线专稿,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空腹血糖在7.5-8.0之间,是糖尿病吗?是否还有逆转的可能?

罗马不是一天修成的,糖尿病也不是突然到来,在糖尿病来临之前,其实患者还有一个“暂停开关”和“逆转按钮”可以按,也就是我们今天要说的主题——糖前期。如果患者能抓住这个时期,就能避免迈进糖尿病这道门槛。

空腹血糖在7.5-8.0之间,是不是糖尿病?

胡大娘有点揪心,上一次体检结果不太好,血糖超过7.0了,她不知道自己是不是得了糖尿病,但是从结果出来那天起,她就感觉自己吃不下饭,甜的东西一口不敢吃,人都瘦了一圈。胡大娘的老伴觉得这么下去不是一回事,还是到医院问问医生吧,于是就有了以下这些对话。

胡大娘:“医生,我空腹血糖值这个结果,是不是糖尿病?”

医生:“虽然你的空腹血糖超标了,但是餐后血糖没有超标,暂时还不算糖尿病,另外,你的糖耐量在正常水平以下,这是一个好消息。不过,目前的情况还是有点危险,如果不注意控制的话,接下来很有可能发展成糖尿病。”

判断是不是糖尿病,不是单凭某个血糖值,还要看糖耐量、症状,所以大家看到自己血糖上升时先不要紧张,糖前期相当于一个警钟,还有挽回的余地,接下来怎么做才是关键。

医生反问胡大娘:“现在是否出现三多一少症状?”

胡大娘:“暂时没有。”

除了血糖指标,临床上也会结合患者的症状进行判断。

患者猛灌水、肚子扛不住饿,想小便,一定要敲响警钟,看看自己有没有变瘦。

一般吃得多身上应该会长肉才对,可是现在却体重往下跌,这种反常现象要引起重视。

胡大娘:“我接下来应该怎么做呢?”

医生:“合理膳食,多吃粗粮,少吃精米细面,把日常饮食控制好,科学减重,可进行慢跑、骑车等运动,戒掉烟酒,规范用药,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定期检查血糖、尿液、心电图、B超等项目,预防并发症。”

仅用半年时间,胡大娘“逆转”糖前期,她是怎么做到的?

不再下馆子,自己在家动手做饭

胡大娘和老伴两个人都不喜欢做饭,平时很喜欢下馆子吃,但是饭馆里的菜油盐糖比较多,吃起来不太健康。她现在都是在家做饭,买了很多豆子、全谷物、粗粮,每天三顿饭换着吃。还跟着视频学习做杂粮馒头、全谷物面条。不过她没有把米面完全抛弃,合理搭配营养更全面,自己的肠胃也可以慢慢适应。

胡大娘分享了自己的一日三餐,朋友们可以参考:早餐会吃两个杂粮小馒头,再加一些凉拌菜,有时也会自己做鸡蛋饼吃。中午也会吃半碗杂粮饭和半个红薯,两盘时令菜和一份瘦肉,她爱吃虾仁、鱼丸、鸡胸肉,热量比较低。晚餐比较简单,有时一碗凉粉,有时两三个素菜包和杂粮粥。

控制饮食的时候大家要走出两个误区:

其一是拒绝一切糖,碳水也会转化,什么糖都不吃是不切实际的,应该是限制人工糖,也就是零食、包装食品中额外添加的糖,例如饼干、巧克力、饮料等,这些患者应该少吃。

其二是顿顿吃粗粮,可能会营养不均,而且它的口感比较粗糙,一下子吃太多太猛肠胃会难受,还是少量、慢慢添加比较好。

早晚都去运动,选择骑自行车

胡大娘身材较胖,做其他运动都觉得累,骑车比较适合她,能够控制速度快慢,正好她每天早上要去买菜,可以骑车去,来回一趟差不多三十分钟,人也不会太累。每天骑车让她感觉心情放松,生活节奏慢了下来,而且身体得到锻炼,消耗不少热量。

经常运动帮助我们控制身材,不会过于肥胖,还能消耗热量减掉赘肉,同时能够加快血糖消耗,改善胰岛功能,避免过多的糖分积压在体内。可以说运动对糖前期患者非常重要,应长期坚持。

没有放松血糖监测,三个月查一次心脑肾

胡大娘没有像其他人一样,医生说不是糖尿病就完全松懈了,相反她感觉自己心中的那根弦更紧张了,因为如果她没有把血糖控制好,接下来十有八九会发展到糖尿病,她比其他人要付出更多精力。

也正是因为她充分认识到疾病的严重性,所以她严格检测指标,每周都复测血糖,同时还重视心脑肾等部位的检查。

中老年人血糖升高其实很正常,因为到了这个年龄段活动量少了,很多人还很胖代谢也比较慢,很容易发展到糖前期,不过,到糖前期还为时不晚,只要能加强管控,尽快把血糖降下来,之后会恢复健康。

其实,不应该在发现血糖出现问题后才干预,平时就应该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尤其是到了四十岁往后,发现自己慢慢发福了,饭量渐渐增大了,这个时候应该提醒自己注意控制。健康的秘诀其实就在日常生活中,认真对待自己,身体会越来越健康。

参考资料:

[1]糖尿病前期易被忽视 健康的生活方式是预防关键·新华网.2018-11-14

[2]在糖尿病前期“逆转”!务必做好这5点.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2022-04-24

[3]糖前期?如何守住抵御糖尿病的最后一道防线?·医食参考.2018-06-09

甜!甜!甜!甜出糖尿病怎么办?

甜!甜!甜!

这个夏天看了甜甜的剧,

喝了甜甜的奶茶,

高甜虽好,可不要过量哦!

北京协和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李玉秀为我们讲解糖尿病那些事!

1.糖尿病并发症竟有千万种,种种致命?

2.这几个并发症最“要命”!

3.糖尿病并发症也会挑人?

4.并发症,怎样才能躲开你?

1、糖尿病并发症竟有千万种,种种致命?

夏天到了,大家都爱喝奶茶,“我们喝的不是奶茶,是快乐!。”

但是听说一杯奶茶等于二十包糖?口感特别好的饮品会加大我们对糖的摄入量?

肯定会的!奶茶、饮料喝多了会导致糖和热量的摄入增加。那么喝多了就会得糖尿病吗?这不是绝对的。

糖尿病是综合因素引起的,最主要的引起因素是热量多了。如果再加上天生有一些糖尿病的易感基因这就很容易得糖尿病了。

糖尿病不可怕,最可怕的是糖尿病的并发症!如果糖尿病没有并发症,实际上是不需要治疗的。治疗糖尿病的最核心的目的是为了最终能预防并发症。

糖尿病并发症非常多,从头到脚都可以出现糖尿病的并发症。

糖尿病并发症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急性并发症,一类是慢性并发症。

慢性并发症又包括很多种,第一种是大血管的并发症,像冠心病、脑中风、脑血栓和脑出血等;第二种是微血管的并发症,比如眼睛、肾脏周围神经病变。总之,血管能到的地方都能发生糖尿病的并发症。

急性并发症比较急,比如因为血糖高带来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还比如说低血糖是糖尿病的急性并发症之一。

酮症酸中毒发起病来十分凶险,发病的时候血糖非常高。

很多年轻人平时不太注意,血糖高了也不去医院,结果喝了大量的饮料,导致血糖继续升高,就会导致急性并发症的症状,比如恶心呕吐、甚至昏迷。如果抢救不及时,死亡率也会很高。

慢性并发症是长期积累下来的。糖尿病病程长,慢慢的,高血糖就会损伤各种器官,可能会出现眼底出血、尿蛋白、肾病等症状。

糖尿病的急性并发症很容易识别和处理。但慢性并发症是病变的积累过程,是长期累积的损伤,等发现的时候通常是没有办法解决的。我们很容易忽略慢性并发症但实际上它的危害是特别大的。

糖尿病自然状态下患病年限越长,出现并发症的几率越高。如果认真地控制,定期地检查,并发症的几率就会减小。

糖尿病的并发症可防可控,所以对糖尿病特别强调早期的预防的措施。

当然啦,如果糖尿病过于严重了是不能控制的。

2、这几个并发症最“要命”!

新英格兰杂志发表了一项研究结果,该研究由全球25个国家的研究人员共同完成,调查了82万余名糖尿病人将近十年的资料,其中已经有10万人死亡。从研究资料中显示:糖尿病病人致死的病因主要是并发的心血管疾病、中风、癌症、肝肾内脏疾病和各种传染性疾病。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非常重要的一个并发症,在医院可以通过检验尿蛋白来识别糖尿病肾病。

尿蛋白呈现阳性了,如果能除开其他原因,通常认为已经得了糖尿病肾病。

如果已经得了,通常不需要等到有症状。如果出现了高血压、浮肿等症状,病情一般已经到比较后期的阶段了。

一般在早期的时候进行筛查,尽早发现尿蛋白异常。早期还有一些办法控制,到了晚期就很难处理了。

糖尿病导致视力出现问题?医学上叫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在晚期还可能出现失明。一旦诊断为糖尿病,每年需要去看眼科医生。

糖尿病的并发症很多,每个人的状况不一样,出现的并发症也不尽相同,尽早就医是最可靠的方法。

3、糖尿病并发症也会挑人?

有些人的容易得并发症,而有的人却不会。这和控制血糖和管理生活的方式密切相关。

对于糖尿病患者的饮食控制要求是总热量要控制,配比要合理。

只要把血糖控制了就不会得并发症了?并不完全是。控制血糖是很重要的,但是控制血糖是一个非常难的过程,很难做到把血糖控制到跟正常人一样的水平。控制血糖最终是为了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大血管的并发症,比如心血管、脑血管,需要综合管理各种因素,除了血糖的因素参与,还有血压、血脂、肥胖、静坐的生活方式,都会参与到大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里边。

糖尿病患者一方面要控制饮食,另一方面要运动起来,静坐的生活方式对我们整个健康是不利的,对糖尿病患者更加不利。

4、并发症,怎样才能躲开你?

躲开并发症有难度,但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还是能够绕开的。

首先就是要有很好的生活规律,这主要体现在饮食上。饮食方面要注意合理搭配。

糖尿病患者适宜少吃多餐。

同时要注重吃饭的速度,细嚼慢咽。吃得慢,肠道的激素分泌得越好血糖上升得就慢。

水果作为加餐来用。糖尿病患者是可以吃水果的,但是要控制量。

除了生活规律、饮食合理,运动也有很重要的作用。建议多做有氧运动,比如跑步、爬山、走路等。

也要有无氧运动,增加阻抗的力量,增加肌肉含量。

看了这么多是不是对糖尿病有了更多的了解呢?高甜虽好,可是要适量哦!只有适量才能甜甜美美生活一辈子呢!

转载自“湖北卫视饮食养生汇”公众号#清风计划# #我的养生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