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老人脚背肿(糖尿病老人脚背有出血孔正常吗)
为何糖尿病人会出现脚肿?可能和7个因素有关,糖友们注意了
糖尿病是糖代谢障碍和内分泌障碍所引起的代谢紊乱疾病,可诱发多种并发症,对各种器官、神经系统以及血管带来不同程度损伤。有些糖尿病患者还会伴有脚肿症状,这是怎么回事?
1、糖尿病性肾病
糖尿病肾病是引起下肢水肿的主要因素。当肾脏受到损伤时,因为尿蛋白漏出而且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容易引起低蛋白血症而诱发脚肿、腿肿以及眼睑水肿。
2、糖尿病脑血管病水肿
糖尿病可合并脑血管病变,引起偏侧肢体水肿。这是因为神经血管营养发生障碍,静脉血液回流受到一定阻碍或者运行不畅。
3、糖尿病神经病变
因为肢体失去交感神经支配,可扩张末梢血管,让动静脉分流生成,增多血流量,引起双下肢静脉淤血而导致脚肿。另外神经营养障碍也可增加局部毛细血管渗透性,不仅导致脚肿而且伴有脚部疼痛和麻木。
4、糖尿病性心脏病
糖尿病容易并发心血管疾病比如心肌病和冠心病等。一般糖尿病脸肿和心力衰竭有关,最常见的是右心力衰竭,主要表现有脚肿腿肿和颈静脉怒张,去医院做心电图检查时可发现缺血性改变。
5、药物因素
某些降糖或降血压药物会刺激抗利尿激素释放,引起水钠潴留,导致糖尿病伴有脸肿症状。一般水肿发生在用药后,等停药之后脚肿问题就能缓解。
6、糖尿病性甲状腺功能减低
当糖尿病合并甲状腺功能减低时,可引起腿脚肿和脸部水肿,用手指对水肿部位按压时不可出现凹陷性改变,常见的症状有大便干结、身体怕冷、全身无力以及嗜睡等。
7、糖尿病性水肿
身体肥胖的糖尿病运动量少,影响静脉回流而导致脚肿和下肢水肿。手脚水肿排除其他病变可能是肥胖所引起的,只要积极的减轻体重,不仅能让水肿问题消失而且能控制血糖。
温馨提示:
糖尿病脚肿和以上因素有关,另外当营养不良时也会引起脚肿和全身浮肿。不能严格控制饮食,控制每天饮食总热量摄入,合理搭配食物,保证充足营养摄入。选择含微量元素以及膳食纤维丰富食物,不仅能控制餐后血糖升高而且能防止因为饮食单一而导致的营养不良。
糖尿病人下肢水肿?帮你揪出导致水肿5个元凶!
大家都知道糖尿病的发生会导致患者出现各种疾病,其中有一些糖尿病人会出现下肢水肿的现象,这让他们感觉到特别的奇怪,为什么自己只是高血糖,却会出现下肢水肿的现象,其实糖尿病人出现下肢水肿主要是跟以下这几个原因有关系。
糖尿病人出现下肢水肿是哪些原因导致的?
一、肾功能不全
糖尿病人由于长期的高血糖会让自己的肾功能出现损伤,而糖尿病肾病的发生是导致糖尿病人出现下肢水肿的最常见原因,糖尿病人出现肾损害的时候就会让自己身体尿蛋白被大量的漏出,也就会因为肾小球滤过率下降而导致双下肢浮肿的现象出现,严重的还会出现全身性浮肿。
二、心脏疾病
糖尿病人如果自己长期处于高血糖的状态下是很容易并发心脏疾病的,而在心脏疾病发生的时候,严重的患者会因为心功能不全而导致身体的循环出现障碍,从而导致水钠滞留在身体内而让双下肢出现对称性水肿,在出现这种下肢水肿的同时,患者还会出现气促、胸闷、心慌等症状。
三、合并血管病变
糖尿病人因为高血糖容易让自己的血管发生病变,当血管发生病变的时候就会让血管的血液循环受到阻碍,也就容易导致静脉高压的发生,就容易让下肢水肿发生。
四、药物因素导致
有一些降糖药以及降压药物会导致患者出现水钠滞留的现象,从而导致下肢出现浮肿,这种现象一般在停用药物后患者下肢水肿的现象就会得到缓解,如果是因为药物导致的下肢水肿,患者可以咨询医生让医生调整药物剂量或者是更改药物。
五、合并甲状腺功能减低
有一些糖尿病人容易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的现象,在甲状腺功能减退的同时就容易引起下肢性水肿,另外在出现下肢水肿的同时,患者还会出现嗜睡、怕冷、便秘等症状。
温馨提示,糖尿病人如果有出现下肢水肿的现象,不要过于着急,要先找明原因,确定自己是因为什么导致的下肢水肿,这样才能够让自己知道原因后并且采取正确的措施进行治疗,千万不要盲目的相信一些偏方或者药物,这样不仅不会让自己下肢水肿的现象得到改善,还容易让自己的血糖受到影响而不稳定。
人有没有糖尿病,看脚背能知道?糖尿病患者,脚背或有这几种表现
光看脚背就能看出是否患上糖尿病了?最近这个说法在老人中可谓是新的热潮,那么这究竟是人胡编乱造的,还是确有此事呢,让我们跟着同样好奇的苏大妈来一探究竟吧!
苏阿姨一向喜欢早晨的散步,尤其是和一群邻居老友聚在一起,大家边走边聊聊家长里短,交换些最近热门的养生知识,别提有多快乐了。
今天的气氛似乎不同,话题也围绕着一些比较严肃的健康问题展开。王大娘正在和李大伯讨论自己家里一个亲戚的病情。王大娘叹气道:“我儿子去年还告诉我,糖尿病不仅仅是高血糖那么简单,很多并发症都能折磨人的。你看,那个小丽,之前都没注意,结果去年脚背的皮肤又红又肿的,还发烫,后来去医院,医生说那就是糖尿病的表现。”
“是吗?”苏阿姨听她这么一说,心里不免有些疑虑。
“难道糖尿病还能从脚背上看出来?”苏阿姨低声嘀咕道。
王大娘点头道:“对啊,去年我自己就有点担心,走路多了感觉不得劲儿,感觉脚背有点痛,还有点麻木的感觉,后来去医院检查才知道是血糖高了。而且持续的时间还不短,真是吓了一跳。”
“那我得赶紧看看自己的脚背。”苏阿姨自言自语地说道,脸上露出了些许忧虑。她蹲下来,低头看了看自己的脚背。可她脚背上并没有明显的变化,皮肤仍然是健康的肤色,只是略微干燥。
王大娘察觉到苏阿姨似乎在纠结,便开口提醒道:“不过你也别太担心,给我治病的医生说过,光看脚背也不一定就能判断糖尿病。毕竟不是每个糖尿病人都会出现这些症状,很多时候,血糖控制不好的情况下,脚部才会发生这些变化,最保险的还是去医院做检查。”
一路上,苏阿姨心里盘算着,虽然自己的脚背看上去没有特别明显的问题,但真的像王大娘说的那样吗?要不自己去医院看看,说不定医生能发现些问题。
她想,若能早早知道,自己也好提前控制饮食,避免糖尿病的进一步发展,于是她当机立断决定马上去医院看看。
苏阿姨坐在医院的候诊区,终于点到了她的名字,坐在医生对面的苏阿姨说道:“医生,我听说糖尿病能从脚背看出来,你看我这脚背,有没有问题?”边说边顺势脱下了鞋子,卷起裤脚,露出自己已经不再年轻的双脚。她低下头,示意医生检查自己的脚背。
医生没有第一时间就观察苏阿姨的脚背,而是先给她纠正观念,“糖尿病确实会在脚部产生一些变化,但这只是糖尿病可能引发的并发症之一。脚背变化,比如肿胀、疼痛、麻木、发烫等等,往往是糖尿病患者因为长期高血糖,造成的周围神经病变,或者是合并感染的缘故。”
苏阿姨听着点了点头,“还真是王大娘说的那样啊,不过,医生你先看看我的脚背,看看有没有问题,没有问题的话我也是更放心一些。”
医生仔细观察了一会儿,最后说道:“苏阿姨,你的脚背目前没有明显异常,不用过于担心哈。”
苏阿姨松了一口气,“那就好,那这就说明我是不是没有糖尿病呢?”
医生摇了摇头,轻声道:“不一定。糖尿病的诊断不仅仅依赖于脚背的变化,脚部问题只是糖尿病的一部分,真正的诊断还是要看血糖水平。糖尿病患者的早期症状可能并不明显,很多人只是偶尔会感觉口渴、尿频,或者没有精神,甚至有些人并没有明显的不适,直到并发症出现,才会发现。”
“哦,那就说我现在应该做个检查是吗?”苏阿姨稍微有些紧张,心里不禁再次担心起自己的健康。
“苏阿姨,上了年纪之后,可以定期测一下血糖,监测自己的健康状态。”医生点头道,“脚背的变化虽然能作为提示,但它并不是糖尿病的决定性标志;异常表现是糖尿病诊断的依据之一,但还需要借助辅助检查,比如说空腹血糖等指标,综合来看,才能准确判断你是否存在糖尿病。”
苏阿姨听后,决定立即进行血糖检测,心想:“反正医生都说了,检查一下才更安心。”她站起身,准备离开诊室去做检查。
检查结果出来后,苏阿姨再次回到诊室,医生接过来仔细查看了一番。
“苏阿姨,你的血糖检测结果显示,空腹血糖值偏高。”医生语气中没有过多的惊讶,“不过,你的数值还未达到糖尿病的诊断标准,属于糖尿病前期,不用过于担心,现阶段也不用急着服药,我们先通过调整饮食、增加运动量等生活干预方式看看,血糖能不能恢复到正常水平,如果血糖没有明显改善的话,我们在考虑服用一些药物来控制血糖水平。”
“除此之外,如果你有任何其他不适,也要及时告诉医生。比如说:没劲儿、吃的多还瘦、喝水多、去厕所的次数多、看东西模糊等等,都要提高警惕,都可能是糖尿病的一种警示。”
“哦,原来是这样。”苏阿姨恍然大悟,“所以不单单看脚背,也得观察其他方面。”
医生点头补充道:“没错,真正诊断糖尿病,症状、检查结果都要考虑到,并且,糖尿病是一个慢性疾病,需要通过长期的管理来控制,可别因为几乎没有症状,或者是症状很轻就不重视了,真要到糖尿病并发症阶段,后悔都有点来不及了,比如心血管疾病、肾脏疾病等。所以,早期发现,早期干预是控制糖尿病发展的关键。”
“你的情况虽然目前只是糖尿病前期,但如果能通过改变饮食和生活习惯,增加运动,避免暴饮暴食,并保持正常的体重,是有可能延缓甚至避免糖尿病的发生的。”医生最后补充道。
苏阿姨听后,心里松了一口气:“那就好,看来我还是得从生活习惯上开始改变,控制一下体重,多做点运动。”
苏阿姨在医生的指导下,觉得自己清楚了很多。走出医院时,她心中有了更多的决心,要从改变饮食和生活方式开始,尽早控制血糖,避免糖尿病的发展......
#冬日生活打卡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