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节食减肥会得糖尿病吗(节食会得糖尿病)

齐鲁壹点 0
文章目录:

两位24岁女孩节食减肥引发「糖尿病」,吃什么吐什么

节食一向是减肥人士最为爱好的选择之一。

不过,有研究表明,对于绝大多数减肥者而言,节食后体重很容易反弹,患中风、心肌梗塞和糖尿病的风险也随之激增,健康受到很大威胁。节食导致体重在短时间内反复上升和下降,会使减肥者因为心脏病发作,包括心肌梗塞,而死亡或过早死亡的几率激增一倍。

看起来,挺吓人的,但最近节食引发糖尿病真的让身边同事“眼见为实”了。

也就前几天,同事带着老母亲去做检查,在病房小住了几天,临床的两位女孩子,年纪都不大,看起来也就20出头的样子,聊起来才知道,俩人都是糖尿病,起因都是节食减肥,还都不满24岁,程度远比同事母亲严重的多,右床的女孩子,已经发病了一段时间才就医,吃什么吐什么,很多人都以为糖尿病是“老年病”“肥胖病”,哪想到过会跟20出头,瘦小的女生有关。

肥胖虽然是糖尿病的祸首,但女性即使还没达到过重或肥胖标准,也得警惕体重增加的危险性,平时就应养成良好的生活与饮食习惯,别总是胖了就节食,瘦点再多吃,使体重上下振荡。而且平时工作不要那么拼命,要“悠着点”。

万事讲究适量,适量少吃,适量运动,适量补充营养,就连吸脂量都有“适量范围”

为安全考虑,一次脂肪抽吸量不能过多。目前国内比较认可的一次脂肪抽吸安全量为3000ml以下,而对于体重较重的求美者,脂肪抽吸量可以放宽到4000ml,而5000ml是一次脂肪抽吸量的极限(国内也有专家认为3000ml是上限)。

而且吸脂量过大,没有合理保留浅层脂肪的女性在35岁以后臀部、腹部都衰老很快,下榻,但现在很多女性却不自知,一味要求抽多狠抽。

合理的皮下浅层脂肪的保留对塑造女性柔美形象和形体美感至关重要。所以,变美时一定不要盲目追求吸脂量,健康匀称的体态美更符合人体美学。

本文内容由壹点号作者发布,不代表齐鲁壹点立场。

两个月瘦了27斤,血糖却达到34.2,为啥不吃主食也会得糖尿病?

在杭州工作的乔女士最近遇到一件揪心事,让她万分后悔,“早知道会变成现在这个样子,当初就老老实实地跑步减肥了。”

乔女士说自己太胖想减肥,朋友喊她一起去健身房锻炼,可是乔女士嫌太苦太累就拒绝了,自己在网上找到了一种“零压力”的减肥方法,那就是生酮饮食 断糖。起初她也有点怀疑,但是看到网友的分享,一个个都变瘦了,自己便下定决心跟着做。为此,她把自己爱吃的甜食和奶茶都戒掉了,还买回来很多牛肉、鸡肉,不吃米饭、面食等碳水等食物。

就这样2个月过去了,乔女士站到电子秤上一秤,她发现自己瘦了27斤,怪不得牛仔裤都变松了,她觉得都是减肥的功劳。可惜好景不长,很快乔女士就出现频繁喝水、上厕所的症状,她心里一咯噔,隐隐觉得不妙,到医院一查,血糖高达34.2mmol/L,而正常人应该在7mmol/L以下。

医生的话让乔女士后悔万分,原以为瘦下来是好事,没想到给自己带来这么大一个麻烦。但是她心中一直有个疑问,为啥不吃主食也会得糖尿病?

生酮饮食 断糖,其实就是高脂低碳水饮食

很多患者错误地以为不吃碳水可以减肥,却不知道不吃碳水意味着什么。碳水为身体供能,如果它的摄入量不足,身体就会想办法通过其他方式供能,这个时候高脂饮食正好参与其中,用脂肪代替碳水供能。

理论上用脂肪供能是可行的,但是它却会带来一个问题,那就是酮体水平升高,后果就是酮症酸中毒,所以,健康的人不适合高脂低碳水饮食,糖友就不更适合了。现在的年轻人为了瘦根本不顾健康,不管是低碳水也好,还是高脂肪,都不是健康的减肥方法,若是长期坚持下去,身体很容易出问题。

不吃主食能减肥,不吃主食能降糖,是我们对主食的误解

我们平常吃的白米饭、面条之类的主食,在食用后血糖确实上升得比较快,但是不能把主食和糖尿病直接挂钩,因为你吃其他的碳水类食物也会产生糖,照样会使血糖升高,所以,即便你不吃主食,也不能帮你降糖。

近几年受减肥的影响,很多人放弃主食,前期确实产生了效果,但是三个月后减肥的效果就减弱很多,有的人控制不住恢复主食,结果发现体重涨得比以前还多。在不吃主食的日子里,你虽然瘦下来了,但是你的消化能力、皮肤代谢能力、毛囊生长能力、抵抗力、记忆力等等都变差了,还会影响月经和情绪。

所以,主食能吃,其他碳水类食物也能吃,重要的是要把握好摄入量,正常人每天吃一碗米饭或一碗面条没什么问题,稍微活动一下就能消耗掉能量,可是如果你不吃,反而会带来各种各样的问题。

减肥没有捷径,不想付出,哪来的回报?

和伴侣一起减肥——研究发现和伴侣一起减肥效果比自己一个人减肥高了近3倍。他/她可以帮你加油打气,可以负责监督,可以和你相互合作,比如说背靠背扭转、交替前屈式等等。

多喝水促进减肥——“胖子喝口水都胖”这句话是假的,事实上多喝水能帮你减肥,首先它能补充水分,让你感觉肚子饱了,还能促进代谢,增加排泄次数。平时喜欢喝饮料的人应该改成喝白水,或许能让你更快变瘦。

减重运动排行榜——排在第一位的是跳绳,只需要你准备一根绳子即可,每天跳15分钟。排在第二位的是快速跑,可以在操场上进行,最后400米冲刺跑。第三是动感单车,可以在健身房进行,以快速骑半分钟,再以中速骑半分钟。

最后一点,你应该了解自己是否真的需要减肥

体重指数=体重(kg)除以身高(m)的平方

算出的结果超过24才需要减重,如果符合标准,就不要为了迁就自己的审美去减肥了,身材匀称健康才是最好的。另外,你也可以通过自己的腰围尺寸来判断是否需要减肥,男85厘米,女80厘米,若是超过这两个数字就要减肥了。

总之,大家在减肥前应该先判断一下自己胖不胖,如果不胖何必去减肥?然后要学会正确的减肥方法,不要盲目断食、节食,在进行任何一种饮食模式前,都要对它的概念有所了解,以免走进认知误区,最后受苦的是自己的身体。

节食减肥,有可能“瘦”出这种病

提到脂肪肝,

很多人觉得那是胖人“专属”。

直到拿到了体检报告才惊呼

“我这么瘦,怎么也得了脂肪肝呢?!”

肝脏是人体负责代谢和排毒的器官。

一般来说,当食物进入人体后,

多余的脂肪会被囤积在肝脏、腹部等位置,

一方面可以帮身体防寒保暖,

另一方面,当体内能量不够时,

这些脂肪可以燃烧,为身体提供能量。

在肝组织中,约有3%到5%的脂肪。

如果脂肪含量超过了这个范围,

就可以判定是脂肪肝。

“胖人才得脂肪肝”

这话也对,也不对。

体胖者确实容易得脂肪肝,

但脂肪肝不是肥胖者的专利,

瘦子也有可能得。

根据《中国脂肪肝防治指南》的数据显示,

我国成人脂肪肝患病率达12.5%到35.4%。

其中,约20%到25%的脂肪肝患者是不胖的,

也就是瘦型脂肪肝。

瘦人为啥得脂肪肝?

有三个误区要注意了

减肥方法不当

有人为了减轻体重,

保持身材而过度节食,

使身体长期处于饥饿状态。

一来二去,

身体内没有足够的营养元素和葡萄糖,

只能调动其他部位的脂肪和蛋白质,

将它们转换成葡萄糖。

这些物质需要肝脏将其转换成热量,

如果这些物质太多,

肝脏“加班”也完成不了,

只进不出,在肝脏内滞留,

就会产生脂肪肝。

所以有的人看起来不胖,

但却得了脂肪肝。

过度饮酒

俗话说:“酒要少吃,事要多知。”

酒精对于肝脏的伤害非常大,

乙醇会在肝细胞里面进行代谢,

将乙醇变成乙醛、乙酸。

长时间大量的饮酒会加重肝脏负担,

超出肝脏的承载能力,

导致肝细胞损伤和死亡,

让脂肪在肝脏内沉积,

从而形成(酒精性)脂肪肝。

对于喜欢喝大酒且出现脂肪肝的人,

即使再瘦,也要戒酒和就医了。

糖尿病

一些糖尿病患者,体型会很消瘦。

脂肪肝也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因为患上糖尿病时,

肝脏的脂代谢紊乱,

使肝细胞中的甘油三酯、极低密度脂蛋白的合成和排泄不平衡,

即脂肪合成增多,氧化减少,

引起脂肪在肝内过多堆积,

形成脂肪肝。

要预防脂肪肝,

日常饮食要均衡,

少吃高油、高糖、高脂的食物,

多吃蛋白质和纤维,

尽量不要长期饮酒;

坚持适量体育运动,

促进体内的脂肪代谢;

遵从医嘱服药,

看清使用说明书,

避免药物伤肝;

定期体检,

因为脂肪肝很可能是其他病的症状。

排查一下其他健康问题,

有利于防范脂肪肝。

撰文:雷嚯嚯

版式:郝佳惑

来源:央视网《事说新语》栏目

来源: 央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