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足能治好(糖尿病足能治好不)
5年糖尿病史并发脚趾溃烂 医生竟用“水泥”为患者治愈
医生在检查患者。
红网时刻6月8日讯(通讯员 唐思怀 张璋 龙开炳)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糖足一旦发生不好治疗,甚至严重时还会面临被截肢的可能。近日,湖南航天医院创伤骨科用“水泥”成功治愈了一名(Wagner 4级)糖足患者。
刘先生患糖尿病五年,虽一直服用二甲双胍等降糖药物,但却没有改变抽烟、喝酒的生活习惯,也没有对血糖进行日常监测。一个月前,他惊讶地发现右脚脚趾开始溃疡,反复不愈,到后面发黑、渗液。在湖南航天医院创伤骨科,医生唐思怀发现刘先生的血糖比正常值高了2倍多,右足部分坏疽,诊断其为右侧糖尿病足。(Wagner 4级)。考虑病足创面愈合时间长,往往感染致创面进一步加重,便想到用骨水泥控制感染。
对糖尿病足进行彻底清创,联合抗生素骨水泥覆盖创面是一种有效的抗感染、促进创面生长修复的治疗方式。抗生素骨水泥能持续释放抗生素作用于局部,可高效杀菌,缩短了全身抗生素的使用时间,减少了副作用的发生。同时,抗生素骨水泥应用于创面可形成一层诱导膜,该诱导膜能促进创面释放包括抗炎因子、促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等多种因子,从而促进创面内肉芽组织的形成。
与患者沟通后,手术清除坏死足趾,创面应用骨水泥,感染很快得到控制。三周治疗后,创面肉芽形成,无大范围感染坏死组织,创面基本封闭。目前患者伤口愈合良好,未发生伤口感染。
唐思怀提醒:糖尿病足就像它的名字一样,其实是糖尿病的一种并发症,其患病率随着糖尿病患者数量的增多而不断上升,逐渐成为一种流行病,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极其严重的影响。糖尿病患者一定要控制好血糖,要尽早了解糖尿病足的症状有哪些,做到早发现和早治疗。
1、糖尿病足是什么,为什么会诱发糖尿病足?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后期典型并发症之一,是指因糖尿病血管病变和(或)神经病变和感染等因素,导致糖尿病患者足或下肢组织破坏的一种病变。糖尿病足的发生跟糖尿病的病程有关,病程越长,越容易发病。很多糖尿病患者不注意控制血糖,平时不规律服药,不经常监测血糖,导致血糖控制不佳。高血糖引起神经病变和免疫力低下,会导致血管闭塞和狭窄,再加上可能伴有高血压冠心病等并发症,加重了血管病变程度,这些都是引起糖尿病足的主要原因。
2、如果有糖尿病足,脚部会有这些症状。
糖尿病足的早期症状为神经病变和血管病变引起的相关症状,如下肢麻木、感觉减退或消失、皮肤干燥弹性差、皮肤温度下降、色素沉着等。若未能及时、有效的加以控制,将会进展至晚期,出现足溃疡和坏疽。
3、按Wanger分级标准,糖尿病足可分为六级。
Wagner 0级:有发生足溃疡危险因素的足,目前无溃疡。
Wagner 1级:表面溃疡,临床上无感染。
Wagner 2级:较深的溃疡,常合并软组织炎,无脓肿或骨的感染。Wagner 3级:深度感染,伴有骨组织病变或脓肿。
Wagner 4级:局限性坏疽(趾、足跟或前足背)。
Wagner 5级:全足坏疽。
4、针对不同级别糖足,如何治疗?
属于Wagner 0级的患者,通常通过降血糖,抗血小板,扩张微循环等治疗以及避免外伤、穿鞋磨损等措施预防足部溃疡的发生,一般1级及部分2级糖尿病足通过药物等基础治疗及伤口换药能够使溃疡愈合。长期不愈合的2级及3、4级糖尿病足通常需要行手术治疗。发展成Wagner 5级糖尿病足需行截肢手术。
中大医院:新型细胞疗法让糖尿病足神奇“自愈”
糖尿病足溃疡是糖尿病患者最严重并发症之一,采用传统疗法,溃疡常迁延不愈,重者甚至有截肢的风险。近日,记者了解到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内分泌科应用国内最新的细胞疗法---自体脂肪来源的血管基质成分为其进行创面治疗,开启了一条神奇的“自愈”之路。
58岁的刘大妈(化名)患糖尿病已有10余年。5月前,因一次修脚不慎导致右前足底皮肤出现米粒大小的破溃,先后就诊于多家医院,但溃疡始终无法愈合。久而久之,米粒大小的破溃扩大至鸡蛋大小(约5厘米*6厘米),不少医院建议她赶紧进行手术,截除部分足趾。1月前,刘大妈抱着最后的希望,通过网络找到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内分泌科糖尿病足病中心,并进行就诊。
中大医院糖尿病足病团队在充分评估患者病情后为其制定了个体化诊治方案,应用国内最新的细胞疗法---自体脂肪来源的血管基质成分为其进行创面治疗。一周左右患者创面就明显缩小,一个月不到创面就完全愈合,避免了截趾的痛苦。
为什么该疗法能让难治性糖尿病足溃疡神奇“自愈”呢?中大医院内分泌科殷汉副主任医师介绍说,自体脂肪来源的血管基质成分(SVF)是脂肪组织经过酶消化去除成熟脂肪细胞后得到的一个细胞群体,包括脂肪来源的干细胞、内皮细胞、基质细胞及巨噬细胞等,可通过多向分化、抗炎、分泌多种生长因子等机制促进组织修复、再生,最终实现创面“自愈”。
据了解,中大医院糖尿病足病中心从1年前开始,就在省内率先开展应用自体脂肪来源的血管基质成分(SVF)治疗糖尿病下肢溃疡的临床研究,先后成功治愈多例难治性足溃疡。此外,SVF还可用于烧伤创面、脂肪移植及神经骨关节病等的治疗,在临床上显示了非常好的应用前景。
(王倩)
大爷溃烂不愈的糖尿病足,竟被医生用“水泥”治好了!
#岳阳头条##岳阳县人民医院#
11月9日,又到了刘爷爷换药的时候了,71岁的爷爷看到自己脚上慢慢长好的皮肤大大松了口气!
在岳阳县人民医院把这溃烂发臭的脚给治好了,刘爷爷满脸笑容、发自内心的不断念叨:科室技术好、邹医生厉害呀!
2个多月前,患糖尿病快10年的刘爷爷右脚被轧压,脚背大块皮肤撕裂、脱落。在岳阳县人民医院神经脊柱手外科治疗,经前期清创、缝合后进行创面自体植皮治疗。
如果不是糖尿病患者,创面恢复并不难,但多年的糖尿病使刘爷爷足部的血管、神经、微循环均存在一定障碍,血液和营养很难到达创面,虽积极抗炎、抗感染,但伤口一直无法完全愈合,这让刘爷爷和家人头痛不已,难开笑脸。
主管医师邹亮副主任医师在和患者和家属沟通后,决定用一种特制水泥来修复创面!
在经负压引流(VSD)吸出坏死组织以及脓液后,促进创面肉芽生长,为放“水泥”创造条件。
▲VSD引流术后
引流几天后,创面干燥、无出血,可见大量肉芽生长,已具备放“水泥”的条件了。清创后,取混合抗生素的骨水泥调制成橡皮泥状,均匀覆盖在创面。
邹亮副主任医师介绍:抗生素骨水泥应用于慢性创面修复及糖尿病足是近年的新技术。创面被充填、覆盖、隔绝,在保护创面骨质、肌腱等软组织的同时诱导自身生物膜形成,同时创面直接给药,抗生素浓度可达到静脉给药的数十倍,且释放周期长达3周以上,可以非常有效的控制伤口感染,促进创面愈合。
盖上这“水泥”后,刘爷爷惊讶的发现,之前一动就痛,一点都不敢动的右脚竟然可以走路了,这也太神奇了!受伤后就没怎么笑过的爷爷,嘴角压不住的上扬,高兴、真高兴......
在继续降糖、抗凝、消肿止痛后,刘爷爷带着“水泥”出院了,医生嘱咐,在家好好控制血糖,休养一段时间后,根据创面恢复情况可植皮。
10月25日,复查时创面恢复良好,神经脊柱手外科继续为刘爷爷行自体腹部取皮 创面植皮手术。
被刘爷爷称赞的神奇的“水泥”其实是骨粘固剂,系骨科医用材料,因其外观、性状颇像建筑装修用的白水泥,被俗称为“骨水泥”。
混合了抗生素的骨水泥因其机械强度高、骨传导性好、抗感染能力持久,近年来应用于糖尿病足难愈合慢性创面的治疗取得了非常好的疗效。
传统糖尿病足难愈创面需多次清创、抗炎等治疗,周期长、费用高,还存在因长期感染控制不佳导致截肢的风险。抗生素骨水泥膜诱导术大大降低了糖尿病足患者截肢率,降低了住院费用,缩短了住院周期,疗效显著,是一种性价比非常高的治疗方式。
来源:岳阳县人民医院 神经脊柱手外科
关注@湖南医聊,获取更多健康科普资讯!
(编辑Y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