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孕妇糖尿病胰岛素(孕妇糖尿病胰岛素用量多大队孩子没有影响)

内分泌科晏玲 0
文章目录:

怀孕了,血糖高,可以打胰岛素吗?

有些准妈妈们可能会担心,胰岛素对宝宝会有影响,用了胰岛素会上瘾,用上了以后就得一直用了,实际上这些担心都是多余的;胰岛素是大分子蛋白,不通过胎盘,是药物控制妊娠糖代谢紊乱的很好选择,不会对胎儿产生副作用。

图片来源:pixabay

根据《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版)》的推荐,孕妇可以使用的胰岛素类型:包括所有的人胰岛素(短效、中效及预混的人胰岛素)、胰岛素类似物(门冬胰岛素、赖脯胰岛素及地特胰岛素);由于孕期胎盘引起的胰岛素抵抗导致的餐后血糖升高更为显著的特点,预混胰岛素应用存在局限性,不作为常规推荐。

图片来源:pixabay

如果怀孕期间血糖高,而且通过饮食、运动等生活方式改变后,空腹血糖≥5.3 mmol/L,餐后1小时血糖≥7.8 mmol/L,餐后2小时血糖≥6.7 mmol/L,胰岛素就是降糖药的不二选择了。

当然,妊娠期糖尿病需要药物、饮食、运动三者综合管理,单靠某一方面的管理都不能达到良好的血糖控制效果。饮食方面,要控制饮食,定时定量,少吃多餐,每餐饮食按照计划份量进食,不可任意增减,少吃精制糖类的食物;在运动方面,可在医生全面评身体估状况后,根据自身的运动耐受性选择运动方式,一般以徒步慢走、有氧操为主。

图片来源:pixabay

在孕期恰当合理地使用胰岛素能帮助糖妈妈们顺利度过孕期,如果那些经过饮食及运动治疗仍不能很好控制血糖的准妈妈,为了宝宝的健康,尽早使用胰岛素,因为妊娠糖尿病提倡早治疗、早收益。

图片来源:pixabay

需要注意的是,每个孕妇使用的胰岛素种类和剂量都是个体化的,而且随着孕期不同,胰岛素剂量也需要调整,提醒各位糖妈妈一定要按医生的要求定期复诊。

妊娠糖尿病别拒绝胰岛素治疗

指导专家:广东省妇幼保健院内科主任 胡春玲主任医师

黄小姐30多岁了,结婚后因为忙于事业一直不敢生育,眼看都三十出头了,她跟丈夫商量后决定要一个孩子,如愿怀孕后,黄小姐却在一次产检时发现尿糖阳性,经糖耐量试验,她的血糖异常,被诊断为妊娠期糖尿病,医生嘱咐她要注射胰岛素,这让他们夫妻俩都很是担心:这胰岛素治疗的话,会不会伤害到腹中宝宝呢?如果不治疗的话,又会不会有问题呢?

妊娠期糖尿病主要是指在怀孕前没有,而怀孕后才引发的糖尿病,它是由于妊娠期一系列生理变化造成糖代谢异常而引起的。据有报道,其发生率为2%-5%,并且随着女性妊娠年龄的推迟,妊娠糖尿病的发生率有增加的趋势。

妊娠糖尿病如果治疗不及时的话,对孕妇和胎儿的健康是极其不利。对于孕妇来说,妊娠糖尿病可增加母亲出现高血糖、高血压先兆子痫等的发生机会,对于胎儿来说,它可导致流产、胎儿宫内发育迟缓、胎儿畸形、巨大儿、新生儿窘迫综合征、新生儿高胆固醇血症等发生率升高。同时,妊娠糖尿病对母婴的远期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它可导致母婴日后患上糖尿病等慢性病的风险较普通人增大。因此,对妊娠糖尿病切不可坐视不理,应及早发现、及早诊断,及早采取干预措施。

由于孕24-28周开始,胎盘分泌的孕激素、雌激素、胎盘泌乳素等会明显增加,这些激素都有拮抗胰岛素的作用,并且在孕32-34周时,胰岛素抵抗会明显增强,所以,这两个时间段是发现妊娠糖尿病非常重要的时期。通常建议常规产检的血糖监测时间安排在24-28周开始,如果该筛查正常而又有糖尿病危险因素存在的孕妇,如高龄妊娠、有糖尿病家族史、肥胖、曾生育过巨大儿等,则建议在32-34周回来医院再复查。一旦确诊是妊娠糖尿病时,应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

在治疗上,对于一般糖尿病患者来说,一旦确诊后要紧紧围绕“五驾马车”来进行,即“饮食疗法、运动疗法、药物疗法、血糖监测和糖尿病教育”,当然孕妇也不例外,在饮食上要注意碳水化合物、高糖、高脂食物的过多摄入,在运动上,每天适当的运动是少不了的。但是又由于对孕妇这类特殊的人群来说,饮食和运动疗法在一定程度上还是比较有限的,“糖妈妈”们在饮食虽然不宜多吃,但也要满足母婴的能量需求,在运动上,随着孕周的增加,孕妇行动慢慢不便,顶多也只能进行散散步等低强度的运动,难以达到运动疗法的疗效。因此,“糖妈妈”们在适当的饮食控制和运动的基础上,还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药物治疗。

但是,又由于孕妇在用药上是需要非常谨慎的,普通糖尿病患者可以用的口服降糖药,如磺脲类、双胍类、糖苷酶抑制剂等,已有研究报道它们会对胎儿的生长发育造成不良影响,因此,孕妇应尽量避免使用口服降糖药。而胰岛素是目前认为用于妊娠期控制血糖的最佳选择,不过在实际工作中,却会碰到不少的“糖妈妈”们,她们一听到需要用胰岛素治疗时,就担心会造成胰岛素依赖,或是担心注射的胰岛素会对宝宝造成伤害而对胰岛素的治疗非常抗拒。其实,胰岛素不仅降糖作用可靠,可恢复胰岛B细胞的调节功能,提高肌肉转换葡萄糖体系功能和增加对胰岛素的敏感性,而且它作为一种大分子蛋白,不会通过胎盘屏障而对胎儿造成不良影响,是目前治疗妊娠糖尿病最安全、最有效的方法。

对于有妊娠糖尿病的孕妇,还是建议尽早开始使用胰岛素,并一直持续到分娩,越早使用,对母婴的健康越有利。而且在整个孕期,医生还会根据孕妇的个体差异、孕期进展、血糖情况等情况,对胰岛素的量做出调整。一般来说,随着分娩结束后,拮抗胰岛素的激素水平迅速下降,其胰岛素的需要量也会明显减少,到最后,大部分产妇的血糖都可回到正常水平,这时她们就可停用胰岛素了,胰岛素的使用并不会对孕妇内源性胰岛素的分泌造成远期影响,即不会造成所谓的胰岛素依赖。

孕期患上糖尿病?可能是这4个原因导致的,教你简单4招调理

糖尿病是现在的富贵病,但是这种病也是有生理性的,例如妊娠期糖尿病。

妊娠期糖尿病是指女性怀孕前未患有糖尿病,而在怀孕期间出现血糖含量异常的现象。一般分泌后这种症状就会逐渐消退。

而妊娠期糖尿病却容易造成流产、早产和死胎等严重危害,而且还可能会造成羊水过多和增加巨大儿的概率。另外,还会导致分娩过程中出现难产和产伤,造成分娩时间延长,从而引起宫缩乏力性出血。所以,孕妇治疗妊娠期糖尿病至关重要。

一、为什么会患上妊娠期糖尿病?

1、身体需糖量增加

本身怀孕后,胎儿就需要大量的能量,因此母体就需要在短时间内摄取足够的葡萄糖,以满足身体和胎儿发育的需要。

2、肾脏的排泄增加

在怀孕期间,肾脏的滤过率会有所增加,所以肾小球的滤过率也被迫增加,但是肾小管对糖的重吸收利用没有相应的增加,因此会导致过多的糖类从尿液中排出,达到糖尿病的标准。

3、激素作用

妊娠后,母体内的雌激素以及孕激素都会有所增加,而这领个激素都会增加母体对葡萄糖的利用,进一步刺激葡萄糖的生成,这都会导致血糖的升高。

4、食量增加

怀孕之后,为了保证孕妇的营养,会盲目的进食补充营养,导致摄入的能量过多,而过多的葡萄糖除了会转化成脂肪储存起来,还会导致血糖升高。

二、患上妊娠糖尿病怎么办?

妊娠期糖尿病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症状,在了解发病原因后,可以进行对症治疗。

1、定期孕检

过高的血糖对孕妇和胎儿都不好, 所以需要定期孕检,发现异常可以及时处理。

2、控制饮食

孕妇应该严谨遵守饮食规律,每天摄入足够定量的营养素。摄入过多,易导致血糖升高,摄入过少,也会影响自身和胎儿的发育。所以饮食管理的要求与其他类型糖尿病不同,均衡饮食,并且保证有效控制血糖是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饮食管理的关键。

(1) 最好以蔬菜、谷物(尤其是全麦)及豆类来补充碳水化合物的摄入,注意在早餐中获取足够的碳水化合物。

(2) 吃瘦肉、脱脂乳及低脂酸奶、干酪补充蛋白质,避免高脂饮食。

(3) 摄入足够的膳食纤维(全谷物、水果、豆类及蔬菜),有助于维持血糖平衡。

(4) 少吃含有较多糖类添加剂的食品 。

(5) 口渴喝水,尽量少喝果汁及碳酸饮料。

(6) 少食多餐(如每天6小餐,间隔均匀)。

3、适量运动

适量运动是健康妊娠的重要组成部分,患有妊娠期糖尿病的妈妈适量运动还可以帮助自身的胰岛素更好地工作,是帮助控制血糖的有效途径。

4、药物治疗

经过严格的饮食管理和运动疗法,血糖仍不能有效控制时,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可以在医师的指导下接受胰岛素治疗。

版权声明:图文无关,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