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糖尿病的征兆是什么(早期糖尿病的征兆女)
糖尿病早期的几大症状 早发现早预防
说到糖尿病,很多人都认为只有中老年人才会患上该疾病,但根据数据显示,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也患上了糖尿病,因此即使再年轻,我们也要需要引起重视,做好预防措施。
该如何预防糖尿病?出现哪些症状预示着糖尿病的发生?别着急,接下来就为大家解答这几个问题。
哪些症状可以预示糖尿病的发生
糖尿病的病因是由于体内的胰岛细胞出现功能障碍,引起胰岛素分泌下降,从而引发了一系列症状。
而糖尿病在前期时常没有症状出现,但是如果出现了以下症状,就需要注意了,这些症状有很大概率是糖尿病造成的。
01
尿多
尿多是糖尿病的主要症状之一,糖尿病患者之所以会出现尿多的情况,是因为患者的体内胰岛素功能出现异常,导致身体的组织器官无法有效使用葡萄糖,从而导致血糖浓度增高。
而血糖浓度增高会使尿中的糖含量也升高,尿液渗透压也因此变高,人体的水分就会被吸入到尿液之中,引起患者出现多尿的症状。
02
喝得多
由于尿多的症状,患者体内的水分会大量丢失,导致细胞内发生脱水,进而刺激渴觉中枢,令患者产生口渴感,从而增加了患者的饮水量和饮水次数。
因此,喝得多和尿多是互相关联的,喝得多也会促进排尿增多,反之亦然。
03
吃得多
如果得了糖尿病,患者会很容易感到饥饿感,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有两个,一个是患者体内的糖分利用过快,引起组织细胞处于饥饿的状况,从而引起患者的饥饿感。
另一个原因是胰岛素分泌不足,导致细胞无法有效使用糖分,进而刺激了大脑的饥饿中枢,引起患者出现饥饿感,但是进食后往往没有饱腹感,导致患者会不断进食。
04
体重下降
糖尿病患者尽管食欲和食量正常,甚至增加,但体重下降,主要是由于胰岛素绝对或相对缺乏,机体不能充分利用葡萄糖产生能量,致脂肪和蛋白质分解加强,消耗过多,呈负氮平衡,体重逐渐下降,乃至出现消瘦,一旦糖尿病经合理的治疗,获得良好控制后,体重下降可控制,甚至有所回升,如糖尿病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体重持续下降或明显消瘦,提示可能代谢控制不佳或合并其他慢性消耗性疾病。
05
乏力
在糖尿病患者中亦是常见的,由于葡萄糖不能被完全氧化,即人体不能充分利用葡萄糖和有效释放出能量,同时组织失水,电解质失衡及负氮平衡等,因而感到全身乏力,精神萎靡。
06
视力下降
不少糖尿病患者在早期就诊时,主诉视力下降或模糊,这主要可能与高血糖导致晶状体渗透压改变,引起晶体屈光度变化所致,早期一般多属功能性改变,一旦血糖获得良好控制,视力可较快恢复正常。
如何预防糖尿病
由于糖尿病的发病率在逐年升高,因此做好预防工作就显得很有必要,而预防糖尿病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进行。
☆控制高糖类物质的摄入
想要避免患上糖尿病,我们在饮食上就需要严格控制糖类的摄入,避免造成血糖升高。
在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的高糖食物有蛋糕、饼干、雪糕、冰淇淋、山楂片、糖果、果味饮料等,这些食物要严格控制食用量。
☆适当进行锻炼
很多人喜欢一直待在椅子上、沙发上或是床上,而不花点时间进行锻炼,而缺乏锻炼会增大糖尿病的风险。
因此,想要预防糖尿病,就需要每天抽出时间进行锻炼,帮助增强身体的抵抗力和免疫力。
如果有以上症状发生,需要及时采取治疗手段。
而预防糖尿病的方法也很简单,只要做到控制糖量的摄入和多加锻炼,就能起到不错的预防作用,同时还可定期体检,从而掌握自己的身体状况。
来源: 吉林12320
糖尿病8个早期信号,此类人群高危!速自查
早上奶茶、中午火锅、晚上宵夜
高油高糖的饮食习惯
不健康的生活作息
多重社会因素带来“甜蜜负担”
慢性疾病“盯”上年轻人!
目前
我国拥有世界上最多的糖尿病患者
2021年我国糖尿病发病人数超过400万人
患病总人数超过1.41亿人
患病率高达10.6%
占全球糖尿病患者总数的四分之一
值得注意的是
我国糖尿病知晓率仅为36.5%
(图片来源于网络)
01
糖尿病发病正年轻化!
糖尿病年轻化加剧,甚至儿童也不能幸免。
我国糖尿病患者的发病年龄趋于年轻化
18至29岁人群中患病率为5.0%
30至39岁为6.5%
40至49岁则高达11.1%
我国10岁至19岁的青少年
2型糖尿病发病率每年增高26.6%
没有患上糖尿病
并不意味着就绝对安全
更多的人正处于糖尿病前期!
据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数据统计
大约每10个成年人中就有1人是糖前期
小医提示
糖尿病不仅引发血糖升高,更容易引发并发症,损害心血管、肾脏、神经等,导致四肢麻木或疼痛,严重时可致足部溃疡甚至截肢,并可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造成糖尿病患者失明,影响视力,甚至导致失明。
具有下列任何一个及以上的糖尿病危险因素者,一定要提高警惕、及早筛查,防患于未然。
(图片来源于网络)
02
如何预防糖尿病?
1
合理膳食
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高纤维食物能有效帮助血糖保持稳定,规律进食。
2
积极运动
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如快走、慢跑、骑自行车等)。
3
规律作息
戒烟限酒,不熬夜,保证充足睡眠,避免久坐,按时吃早餐,多喝水,劳逸结合等。
4
控制体重
肥胖是糖尿病重要危险因素。体质指数控制在18.5-23.9kg/㎡之间,同时避免腹型肥胖,男性腰围要小于90厘米,女性腰围要小于85厘米。
5
定期检查
早期筛查,提前预防。每年体检,就像是定期排雷,能尽早发现异常,积极应对。
03
警惕糖尿病早期八大信号!
一旦确诊糖尿病后
人生是否就是灰色?
其实,不需要过度恐慌
通过合理的饮食、适量的运动
必要的药物以及持续的血糖监测
你可以像朋友一样,与它和谐共处!
预防胜于治疗!以下糖尿病早期八大信号:
(图片来源于网络)
来源: 央视财经中国好医生
糖尿病的8个征兆,吃饭时间很重要,这点要记牢!
糖尿病是现代人常见的疾病。身体的一些表现可能是糖尿病的信号,我们要学会识别,及时发现,而且,在生活中也要养成良好的习惯,对糖尿病进行预防,这样大多数患者其实都能得到较好的控制。
可能是糖尿病的8个征兆
1
体重骤降
要是短时间内没特别原因体重就突然减了4.5公斤以上,那么就有可能是糖尿病找上门了。
2
视线模糊
视线模煳其实是2型糖尿病的早期警讯,因为当血液中血糖高,就会改变晶状体与眼睛。在发现自己视线扭曲怪异时,不要觉得一切都没事,就一定要重视起来,赶紧去医院看医生!
3
胃口变大
无来由、又不断变大的胃口也是另一个怪异却常见的糖尿病症状。因为胰岛素在肌肉、脂肪与其他组织中会运作不太顺畅时,胰脏就会释放更多胰岛素,而高量胰岛素水平会刺激头脑,让你感到饥饿。所以当你的饥饿感很重,吃得很多时就要小心了。
4
伤口难愈合
糖尿病会对身体产生影响,导致疮或伤口的愈合时间比较久。
5
疲劳感
如果你的身体分泌的胰岛素不足或甚至完全分泌不出胰岛素,身体就会没有能量,也会让你感觉比以往还要累。
6
脚步疼痛或麻痹
脚步疼痛或麻痹可能只是血液循环不良,但若不是这些原因,那就有可能是糖尿病的信号。因为糖尿病会造成的神经损伤,导致脚痛或麻痹的感觉,这种感觉就会往上扩散。
7
尿频
如果你一个晚上就要起3次,那就要引起注意了,这可能是糖尿病的信号!因为糖尿病会造成血糖升高,身体就会想要制造更多尿液把糖分排掉,所以你会比一般人还要频繁地跑厕所。
8
常常口渴
有了尿频症状,你也会越来越口渴,就会比较常跑厕所、尿得多。因此也会变得很容易口渴,喝得多。
糖尿病可防吗?
答案也是肯定的。
国际上中国著名的大庆研究明确显示:健康良好地生活方式完全可以预防糖尿病的发生。
上个世纪70年代以前,中国成年人群糖尿病患病率不足1.0%,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综合国力的提高,人民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短短20-30年间,糖尿病在中华大地上如春笋般的滋生成长并迅猛扩散,具有泛滥成灾之势。上世纪80或90年代的糖尿病尚属于“富贵病”,然而到了2000年后,就明显平民化、大众化了。
现如今,我们亦不能回到从前了。美味佳肴能不享受吗?肯定不能!转行做体力劳动可行吗?肯定不行!
那么该如何防止糖尿病发生呢?需要做到以下十点:
1.适当调整适合自身的生活方式,避免久坐;
2.讲究“慧吃慧动”,防止体重超重与肥胖;
3.适当运动,依据自己喜好选择合适的运动项目;
4.避免长期熬夜,保证充足睡眠时间;
5.定期释放生活工作压力,具体方式依据自己嗜好而定;
6.偶尔结伴外出旅行,放飞自己心情;
7.定期化验血糖:包括餐前、餐后与随机血糖、糖化血红蛋白;
8.定期检测血脂谱,避免脂毒性诱发糖尿病;
9.定期测血压,防止发生代谢综合征;
10.与医务人员成为好朋友,了解医学常识,交换意见与个人想法。
吃饭时间很重要
2023 年 6 月刊发在《国际流行病学杂志》的一项研究发现,与 8 点前吃早餐的人相比,9 点后吃早餐的人,患 2 型糖尿病的风险增加 59%。研究人员表示,因为不吃早餐会影响血糖和血脂控制,以及胰岛素水平。
研究分析了超 10 万名成年人,平均年龄为 43 岁。研究发现,早上 8 点之前吃第一顿饭、晚上 7 点之前吃最后一餐,可能有助于降低 2 型糖尿病的发病率。如果晚餐较晚才吃也会稍微增加 2 型糖尿病的风险。
所以,大家一定要注意自己的生活习惯,时时刻刻关注自身健康。
以上图文等内容源于网络整理,版权归原创者及原出处所有,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来源: 约见名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