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懒(糖尿病懒得动)
糖尿病都是“懒”出来的,医生提醒:四件事,比吃糖还危险
糖尿病,是一种以高血糖为特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目前无法完全治愈,犹如“慢性癌症”。
调查显示,我国目前糖尿病患者已达1.14亿,位于世界第一。
长期处于高血糖状态,会使患者的血管受损,出现血管硬化,从而诱发并发症,损害肾、心、眼、神经、皮肤等部位。
糖尿病都是“懒”出来的!医生提醒:这四件事,比吃糖还危险!
1、不爱运动
如今,“葛优躺”和“北京瘫”已经成为年轻人休息的首先姿势。
但是,医生提醒:“葛优躺”和“北京瘫”并不提倡,因为这种姿势容易使年轻人骨骼畸形。同时,容易罹患糖尿病。
大多糖尿病患者,都是肥胖引起的,而肥胖,就是不爱运动、久坐等原因导致的!
运动可以激发胰岛素的活性,但很多人经常不运动,其时每天运动35分钟或者每周运动4小时可能患上糖尿病的风险下降80%!
2、不爱做饭
如今,越来越多的人喜欢吃快餐,尤其是外卖!很多年轻人家里的厨房已经快几个月没“开火”了!
然而,我们暂且不说快餐、外卖等食物是否卫生,这些商家经常为了经济、增加口感,用的都是便宜的食材,而在调味料上,多放油、盐等重口味食物!
这样的饭菜,属于不平衡膳食,盐分和油脂往往超标,绿叶蔬菜不足。长期饮食热量超标,可导致高血糖、高血脂。
3、不爱起床
如今有很大一部分人,早上不爱起床,爱睡懒觉。这对血糖的影响不大,但是睡懒觉的人,饮食规律就会破坏,这对血糖的影响就大了!
睡懒觉的人,早餐吃不了,午餐吃的就多,而饱食之后,对血糖的控制很不好,容易升高血糖,长期会导致身体肥胖。
若吃了早餐,午餐吃会吃的少,也会对身体控制血糖产生影响。
4、不爱休息
很多人白天上学或者上班时没精神,一到晚上“小宇宙”就开始爆发了,精神抖擞,总觉得自己不玩点什么,对不起自己美好的漫漫长夜。
于是,很多人睡前都会玩很久的手机,甚至会关了灯玩,这对眼睛是非常不好的!
血糖升高时,最易损伤眼睛的血管,产生视网膜病变,加速病变的速度!
此外,有的人玩着玩着,就熬夜了,熬夜对血糖的控制,是非常不利的!
熬夜,会破坏生物钟,使肾上腺素及去甲肾上腺素分泌增多,使血糖增高,还会使血红蛋白带二氧化碳个体增加,导致血液循环减缓,消耗血糖量减少。
一旦“皮肤”出现这4个表现,最好尽快去查一下血糖,糖尿病来了
1、皮肤潮红
照镜子的时候不妨自检一下,如果脸上的皮肤不是因为过敏等原因导致的,长时间的发生潮红,还能明显的看到有血丝,红色层片,就要小心是不是体内的血糖过高了,这类现象比在糖尿病患者当中是很常见的。
除了脸部之外,指甲边上,和小腿上也会出现皮肤发红的症状。自检一下看看,如果长期的潮红不退,很可能就是糖尿病导致的了。
2、足部溃疡
长时间体内血糖过高,对人体的循环和神经都有一定的损害,那么一旦有了伤口,也是很难愈合的。
皮肤会经常出现干裂的现象,足部如果出现溃疡,可能就会造成足部的逐渐坏死,给愈合带来一定的难度,如果脚上长时间的伤口无法愈合,就要考虑是不是因糖尿病的信号了。
3、皮肤上起疱疹
糖尿病患者的初期,皮肤上会出现一些疱疹,看起来这种疱疹就像灼伤性的疱疹一样,但疱疹的周围有红晕,一般在手指、脚趾、手足的背面或者底部边缘有这样的疱疹。
单个或者多个的出现,几周类会自愈,但是反复出现,如果是这样的状况,就得赶紧就医检查了。
4、皮肤瘙痒
有些糖尿病患者,可以出现全身或者局部皮肤干燥脱屑,常有剧烈痒感,而且持续时间比较长。
冬天皮肤比较干燥,如果每天洗澡的话可能会造成皮肤干燥。但是也不排除是因为糖尿病的神经病变导导致的,可能全身瘙痒,也可能局部瘙痒。
生活中,坚持“两个一”,帮助控血糖,防并发症
第一个:一份硒元素
补硒可增强人体的体液免疫功能、细胞免疫功能和非特异性免疫功能,从而整体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这对处于免疫功能低下状态的糖尿病患者,无疑是增加了一道抗感染及预防并发其它疾病的坚固防线。
其实无论你血糖高或低,都可以吃一些含硒的食物,如海产品,黑米等。
如果家里条件还不错的可以选择一些我国富硒地区产的纯天然富硒农产品,如富硒安康的紫阳毛尖,一些富硒米等,富硒地区的紫阳毛尖等农产品,可以快速补硒,并且没有副作用。
第二个:一套“降糖操”
1、原地踮脚
两脚与肩同宽,以每分钟65-75次的频率,反复踮起后脚跟,提起的速度快一点,在最高点停留一下,反复做200次左右,可有效改善血液循环。
2、上肢拉伸
双手的十个手指,交叉向上,伸过头顶,上臂尽量夹住两个耳朵,保持十秒钟放下,休息两秒后,反复拉伸上肢,可以向上、向下、前后左右,6个方向拉伸,这个动作可以调动原本静态的肌肉、关节等部位,从而血液中含氧量大大增加。
3、举重
有哑铃的可以举哑铃,没有可以拿一本书或者一瓶水,举到左右耳之上的位置即可,每周锻炼两到三次,每次15到20分钟,这样可以增加肌肉的容量储存,降低血糖水平。
4、揉腹部
双手叠放在腹部,按照每分钟30次的频率,顺时针按揉腹部,手可以稍微用力,每次三分钟以上,这样不仅可以改善血糖,还可以改善便秘。
通过以上几个小动作,可以消耗能量,增加肌肉重量,而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这样血糖自然就降了。
坚持做,效果更佳哦!
版权声明:图文无关,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糖尿病多是“懒出来”的?这4个习惯更危险!小妙招学起来
前几天,可可一小伙伴来吐槽,说是家里两个亲阿姨,一个几年前就已经得了糖尿病,另一个前段时间也查出了血糖高,还有个姨夫也是高血糖,真怕哪天爸妈也得了糖尿病……
如今,糖尿病已经是常见的代谢性疾病了,在我国的发病率也已将近1.2亿,相当于每10个人里面就能找出1个糖尿病患者。
可别小看糖尿病,它可谓“气焰嚣张”,控制不好会带来心梗、脑梗、尿毒症、视网膜病变等一系列致死致残的问题,甚至还有一定的遗传风险!
但糖尿病也是属于可防可治的疾病,积极采取生活干预,不仅能预防,甚至能逆转糖尿病!甚至很多人的糖尿病,可能都是“懒出来”的……
一、 人越懒,越容易得糖尿病
1 懒得动
出门就有车,高层有楼梯,上班久坐,下班后躺沙发……这应该是很多人的真实生活写照。但如此一来,很容易越来越懒得动,也是糖尿病的诱发因素之一。
Ⅱ型糖尿病被认为是一种缺乏运动的疾病,超过80%的Ⅱ型糖尿病患者与肥胖及身体惰性有关。
长时间不运动,身体得不到有效的锻炼,胰岛素活性也无法顺利激发。这样一来,胰岛素利用就会发生缺陷,身体所摄入的糖分无法被顺利地代谢和分解,很可能造成血糖值越来越高。
而长期不动又会导致肥胖,这又进一步增加了糖尿病的风险。
2 懒得做饭
随着工作节奏的加快,以及生活水平的提高,外出就餐、点外卖的人群占比越来越高!很多年轻人家里的厨房已经快几个月没“开火”了。
但好吃的食物背后往往是多加了2-3倍的油,大量糖、盐、味精等调味品,一不小心热量就超标了,久而久之,体内脂肪超标胰岛功能也就会受影响;
另外,快餐的食材构成中,蔬菜、豆类、全谷物占比较少,造成钾、镁、维生素B、维生素D等普遍缺乏,导致“隐性营养不良”,使得人体能量代谢发生障碍。
3 懒得起床,不吃早餐
如今有很大一部分人,早上不起床,爱睡懒觉。这看似对血糖没有影响,但会破坏饮食规律,对血糖的影响可就大了!
不吃早餐容易导致生物钟的紊乱,继而影响糖代谢——外周生物钟会对饮食量及饮食时间做出反应,调节机体的消化与吸收、内分泌系统分泌功能等,维持糖脂代谢的规律与平衡。
既往有研究发现,饮食不规律,如:不吃早餐或常吃夜宵的行为与糖化血红蛋白的升高,以及午餐和晚餐后的高血糖状态密切相关。
4 懒得体检
在临床上,糖尿病被分成一型和二型,无论是哪一型都有一定的遗传概率。尤其是有糖尿病家族史的人所生育的子女,更容易患上糖尿病。
所以,直系亲属中有糖尿病患者的人,不仅要养成定期监测血糖值,到医院体检的习惯,最好从小就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二、一旦出现5个异常,尽快查血糖
除了典型症状“三多一少”,即吃得多、喝得多、尿得多、体重的减少外,糖尿病来袭时还可能会有以下表现:
①皮肤潮红
如果脸上的皮肤不是因为过敏等原因导致的,长时间的发生潮红,还能明显的看到有血丝、红色层片时,就要小心是不是血糖过高了。
②皮肤干燥、瘙痒
如果没有皮肤性疾病,但涂抹身体乳等保湿产品,也没办法缓解干燥的皮肤问题时,需要考虑血糖的影响。
糖尿病发痒部位多集中在手脚和小腿,女性则可能伴有外阴瘙痒。
③视力变化
血糖升高会引起体内液体的变化,导致视力不稳定。
视力变化大多表现为视力会下降或眼前出现黑影,不过也有少部分人表现为视力突然变好甚至不需要佩戴眼镜。
④伤口久不愈合
糖尿病患者免疫功能差,加之高血糖有利于致病菌生长,常导致尿路感染、皮肤感染和阴道炎症等,久难痊愈。
⑤睡眠障碍
很大一部分的2型糖尿病患者有轻度或中度的睡眠呼吸紊乱,且多表现为睡眠呼吸暂停。
白天感到疲倦嗜睡、夜晚睡觉鼾声过大的人最好进行血糖检测。
三、简单易学的小妙招,轻松控血糖
下面几个是可可为“懒人”整理的、简单有效的控糖方法,希望糖友可以学起来:
1 在家就能做的运动
研究表明,不论何种强度的运动,均能降低糖尿病发病风险。如果每天都进行规律的运动,糖尿病发病的相对危险性可下降15-60%。而若是将有氧运动和抗阻运动相结合,则能达到最好的降糖效果。
下面几组动作是专家专为糖尿病患者设计的,简单易行,在家就能做:
①动作一:扩胸伴脚后点
手拿弹力带,平举胸前,扩胸的同时一只脚往后点地,每次做20次。
②动作二:前后小步跑
往前跑一步再往后跑一步,每次做20次。
③动作三:侧跨步拳击
左脚侧前方跨一步的同时,身体重心前移,同时左臂击出一拳,然后一起收回,右侧重复动作。一共做20下。
④动作四:弓箭步
迈出左脚,双手叠放在大腿上,利用自身体重,蹲下去收回来,做20下。提示:如果有膝关节不适的要注意量力而行,不要勉强。
⑤动作五:脚跟脚尖走直线
脚跟连着脚尖走30米或者30秒往返,双手可以叉腰或抱胸,如果不能保持平衡,可以伸开双臂保持平衡。
对于想控制血糖的人,推荐在晚餐1小时后再进行运动,此时运动对餐后血糖降低作用效果最好。
2 多吃膳食纤维
众所周知,为了控制血糖,高血糖者都需要科学控制饮食,但很多人往往只控制了总体的热量,而忽视了纤维素的摄入。
同等重量的食物中,纤维素含量高了,也就意味着碳水化合物低了,更有利于血糖的控制。
高纤维素饮食不仅能增强饱腹感,还能减缓碳水化物的吸收,有利于平稳血糖,降低糖化血红蛋白。
《2020最新糖尿病指南》鼓励糖尿病人增加纤维素的摄入量,而且不少于25~35g/d。
魔芋、红果干、松蘑、茭白、笋、冬菇、银耳等食物都富含纤维素,在控制总摄入量的前提下,糖友可适当多吃。
3 晒太阳
晒太阳时,人体内会合成维生素D,它与糖尿病的发生和发展有密切关系。
一方面,维生素D可以帮助提升血钙,而胰岛素分泌过程中需要钙离子。换句话说,维生素D可以促进胰岛素分泌,增加胰岛素的敏感性;另一方面,维生素D能改善肌肉组织吸收葡萄糖的能力,也能辅助降血糖。
4 补足睡眠
睡眠和糖尿病的关系也非常密切。睡眠不好,会使胰岛素和抵抗素的平衡关系发生改变。研究发现,睡眠低于7小时,患糖尿病的风险增加9%;睡眠超过8小时,患病风险增加14%。
专家表示,每天7—8小时是最正常的睡眠时间。
5 糖尿病前期预防代茶饮
日常除了多喝水,也可以试试中药代茶饮,对于预防高血糖和平稳血糖有着不错的效果:
糖尿病前期预防代茶饮
药材:山药、麦冬、葛根。
山药有行气温中、消食健脾、辅助降糖的作用;麦冬生津止渴、辅助降糖,葛根生津止渴、有助于扩张血管。这三味药都是药食同源的,可以长期饮用,适合糖前期患者调节血糖,以及有糖尿病风险的人群做提前预防使用。
用法:取适量药材,煮水代茶饮即可。
来源:我是大医生官微
糖友家丨越懒越易得糖尿病,这是真的!
白天坐在电脑前
晚上回家窝在家里看电视
一个星期都运动不了一回……
这样是很容易得糖尿病的!
怎么预防和治疗?
坚持运动!
人越懒,越容易得糖尿病
2型糖尿病被认为是一种缺乏运动的疾病。
超过80%的2型糖尿病患者与肥胖及身体惰性有关。
如果持续 6 个月不运动,体重、腰围、体内脂肪分布、血脂均呈现不同程度的增加,而胰岛素敏感性和身体健康指数均呈现下降趋势,这样就导致一个后果——发生糖尿病的危险性大大增加,尤其是 2 型糖尿病。
若是你又懒,还恰好携带有糖尿病的遗传基因,那么患糖尿病的几率就更大了。
运动能有效预防糖尿病!
运动能改善糖耐量异常和空腹血糖受损状态,可以显著降低糖尿病发病。
坚持≥30分钟/天的轻度或激烈运动,均能降低糖耐量异常进展为糖尿病的风险。
对空腹血糖受损者,运动能明显降低其进展为糖尿病的可能。
如果每天都进行规律的运动,糖尿病发病的相对危险性可下降 15%~60%。
以下的糖友暂时不适合运动
• 血糖很高或波动明显
• 眼底出血、视网膜剥离及青光眼
• 糖尿病肾病
• 血压明显升高
• 有严重或新发心脏病
• 明显糖尿病神经病变
• 糖尿病足
• 糖尿病急性并发症
• 严重肺气肿通气/ 换气障碍
• 新近发生过血栓、经常有脑供血不足
• 急性感染如上呼吸道感染、泌尿系统感染
• 妊娠、腹泻、呕吐等
什么时候运动好?
到底应该早晨运动还是晚上运动,目前还缺乏有利的证据,对于普通人,没有必要找特别的时间,什么时候感觉舒服都可以。
但是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还是建议三餐之后再运动。
最重要的是不能空腹运动,尽量避免低血糖的出现。
要坚持运动,持之以恒,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怎么运动?
• 每周3~5次,每次30分钟左右的中等强度运动
• 进行中等强度运动时心率应该达到最大心率的60%~70%
• 自我感觉:周身发热、微微出汗,但不是大汗淋漓
什么是中等强度?
这里给大家一些参考标准:运动时心跳呼吸加快、但不急促,没有明显的疲劳感。
常见的运动
散步、慢跑、骑自行车、游泳、健身操、太极拳、广场舞等,还可选择球类活动,如乒乓球、保龄球、羽毛球等都可以。
运动注意事项
培养规律定时定量运动的习惯。
不要在饥饿或饱食时运动。
运动前应加餐或减少用药,再测一测血糖,若是血糖高,则不宜运动。
运动时应该随身携带糖尿病救助卡、糖果、点心等,以防发生低血糖
有任何不适(如心慌、冒虚汗、全身乏力、憋气、下肢疼痛等)都应立即停止运动,必要时就近就医,以免发生意外。
觉得意犹未尽
还有不少谜团解不开?
别!
着!
急!
8月12日,来糖友家
成都市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内分泌科 主治医师 余洁
将与你面对面交流
她本次讲座的主题是
《糖尿病的饮食运动治疗》
如何提问?
不能到现场的朋友现在也能参与啦
小康妹儿会提前在病友圈搜集问题
届时余洁医生会在现场给予解答
8月12日当天还可收看现场直播
参与糖友家的方法
关注成都商报四川名医
点击微信公众号首页
左下角“糖友家”
即可参与糖友家活动
线上与线下互动
福利来啦!
这是自今年1月成立以来
“糖友家”举办的第十四期名医大讲堂
除了听讲座,参与此次活动的
糖友们将享受到
怡成免费血糖检测
8月12日,我们不见不散!
活动介绍
活动时间
8月12日
下午2:00签到
下午2:00-3:00免费血糖检测
下午3:00-4:00讲座
活动地点
书院西街1号亚太大厦四楼成都商报四川名医健康教育基地
到达路线
地铁:3、4号线 市二医院站 B出口
公交:3路 蜀都大道红星路口站
报名方式
1.已参与过往届糖友家活动的糖友,可凭糖友家参与证,当日直接前往现场参加活动。
2.首次参加糖友家活动的糖友,可通过以下两种方式报名:
微信:关注成都商报四川名医微信公众号,点击首页左下角“糖友家”栏目,在弹出来的页面中点击【本周活动预告】,按照提示报名即可。
↓↓↓
电话:拨打028-69982575(上午9:40-下午6:00)报名。
直播观看方法
1、病友圈观看:在四川名医糖友家(1、2、3、4、5、6群),四川名医心血管圈,四川名医肾脏圈中,准时点击小康妹发送的直播链接观看。
2、如何加入病友圈:关注成都商报四川名医微信公众号,在底部对话框输入关键词“糖友家”、“心血管圈”、“肾脏圈”,按照提示入圈。
ID:scmingyi
关注┃成都商报四川名医
*欢迎分享┃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内容合作,请致电:028-86780845
本文记者:谢语嫣,部分参考丁香医生
图片来源:123RF等
本文编辑:谢语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