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糖尿病 肾虚(糖尿病肾虚是阴虚是阳虚)

中国糖尿病同伴 0
文章目录:

糖尿病高血糖伤肾:这些信号表明肾虚了,要如何科学补肾护肾?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长期高血糖不仅会影响心血管、神经系统,还会对肾脏造成损害。许多糖尿病患者容易出现肾虚的症状,如腰膝酸软、乏力、夜尿频多等。那么,糖尿病患者为什么易肾虚?又该如何科学补肾护肾呢?本文将为您详细解答。

一、为什么糖尿病患者易肾虚?

糖尿病肾病的影响

长期高血糖会损害肾脏的微血管,导致糖尿病肾病的发生。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早期表现为微量蛋白尿,晚期可能发展为肾功能衰竭。

肾气不足

中医认为,糖尿病属于“消渴症”范畴,多与肺、脾、肾三脏功能失调有关。肾为先天之本,糖尿病患者由于长期疾病消耗,容易出现肾气不足,表现为肾虚。

代谢紊乱

糖尿病患者常伴有血脂异常、高血压等代谢问题,这些因素会加重肾脏负担,导致肾功能下降。

药物影响

部分降糖药物或长期用药可能对肾脏产生一定的副作用,进一步加重肾虚。

二、肾虚的常见表现

糖尿病患者如果出现以下症状,可能提示肾虚:

腰膝酸软、乏力;

夜尿频多,尤其是夜间起床次数增加;

头晕耳鸣、记忆力减退;

畏寒肢冷,手脚冰凉;

男性可能出现性功能减退,女性可能出现月经不调。

三、如何科学补肾护肾?

补肾护肾需要从生活方式、饮食调理、运动保健等多方面入手,以下是一些实用的建议:

1. 控制血糖,保护肾脏

定期监测血糖:将空腹血糖控制在4.4-7.0 mmol/L,餐后血糖控制在<10.0 mmol/L,糖化血红蛋白(HbA1c)<7%。

合理用药: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对肾脏影响较小的降糖药物,如DPP-4抑制剂、SGLT-2抑制剂等。

定期检查肾功能:每3-6个月检查一次尿微量白蛋白和血肌酐,早期发现肾脏损害。

2. 饮食调理,补肾养肾

优质低蛋白饮食:适量摄入优质蛋白质(如鱼、蛋、瘦肉、豆制品),减少肾脏负担。每日蛋白质摄入量控制在0.8-1.0 g/kg体重。

多吃黑色食物:中医认为黑色入肾,黑豆、黑芝麻、黑米、黑木耳等食物有助于补肾。

补充抗氧化食物:如蓝莓、紫甘蓝、胡萝卜等,有助于减轻肾脏氧化应激。

低盐饮食:每日盐摄入量控制在5 g以下,避免加重肾脏负担。

多喝水:每天饮水1500-2000 mL,促进代谢废物排出,但肾功能不全者需遵医嘱控制水量。

3. 中医调理,补肾益气

中药调理:在中医师指导下,使用补肾益气的中药,如枸杞子、山药、黄芪、熟地黄、杜仲等。

食疗方推荐

黑豆核桃粥:黑豆50 g,核桃仁30 g,粳米100 g,煮粥食用,补肾益精。

枸杞山药汤:枸杞子15 g,山药100 g,瘦肉适量,煲汤食用,补肾健脾。

4. 适度运动,强肾健体

太极拳:太极拳动作舒缓,能够调节气血,增强肾脏功能。

八段锦:尤其是“两手攀足固肾腰”动作,有助于补肾强腰。

散步:每天坚持30分钟散步,促进血液循环,增强肾脏代谢功能。

5.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避免熬夜:熬夜会耗伤肾精,建议每晚11点前入睡,保证7-8小时睡眠。

节制房事:过度房事会耗损肾气,糖尿病患者应适度节制。

戒烟限酒:吸烟和饮酒会加重肾脏损害,应尽量避免。

6. 心理调节,舒缓压力

长期压力会导致肾气耗损,糖尿病患者应学会放松心情,保持乐观心态。

可以通过冥想、深呼吸、听音乐等方式缓解压力。


四、注意事项

避免滥用补肾药物

补肾药物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避免自行服用不明成分的保健品,以免加重肾脏负担。

警惕肾功能不全

如果出现水肿、乏力、食欲减退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检查肾功能。

个体化调理

每个人的体质和病情不同,补肾护肾的方法应因人而异,建议在医生或营养师的指导下制定个性化方案。

五、要点总结

糖尿病患者由于长期高血糖和代谢紊乱,容易导致肾虚和肾脏损害。通过控制血糖、合理饮食、适度运动、中医调理等方式,可以有效补肾护肾,延缓糖尿病肾病的进展。同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保持乐观心态也是保护肾脏的重要措施。

肾脏是人体重要的代谢器官,保护肾脏就是保护健康。希望每一位糖尿病患者都能科学补肾护肾,远离肾虚困扰,享受健康生活!

糖尿病?其实就是肾虚了!一个良方,解决消瘦、口渴、尿多

“让你终身服药的人,一定治不好你的病,早晚还会给你治出新的病来。”
我和很多患者聊过,比起大家说中医是骗子,更多人怕的是人心太黑了。
就拿糖尿病来说,在绝大部分人眼中这和高血压一样,是不治之症,只能终身服药。我只想说,这世上哪来那么多不治之症,不过是黑心的人,想发财的人太多了而已。

记得之前,来了一位糖尿病的患者,当时她已经患糖尿病有6年的时间,看了好几个的医生,也用了很多药,但是尿糖还是没有办法转阴。
患者自述主要爱喝水,不喝水就会感觉口渴,小便多且浑浊,倦怠乏力,心慌,而且还越来越瘦。我再一看患者的舌脉,发现舌质淡胖,舌苔白厚,脉象濡缓。

这个患者的糖尿病(中医谓之消渴),就源于肾虚。

根据她的情况开方:熟地,淮山药,山萸肉,牡丹皮,茯苓,泽泻,制附子,骨碎补,肉桂粉(冲),桑螵蛸,金樱子。
结果如何?患者服用以后,尿浑、口渴、乏力等现象都有了很大改善。血糖和尿糖都有所回落。遵原方,稍作加减,继续投用。到最后,患者的空腹血糖基本趋于正常值,体重也明显增加。

现在,我们来看看这里的道理。

我们的肾,负责水液的代谢,乃人体的三大水官之一。中医对消渴的认识,有上消、中消和下消的区别。肾虚者,往往就属于下消。
肾主水液的代谢和输布。肾阳虚弱,体内的津液得不到温煦,就不能输布到四肢百骸,所以患者会口渴。

肾凭借其自身的气化之能,可以将体内的津液水分进行再利用,使之可以被五脏所摄取。现在,肾阳虚弱,津液水分得不到充分利用,直驱而入膀胱,这就导致患者尿量特别多。

肾,主封藏。体内的精微物质,如果离开了肾的封藏之能,就会外泄。患者得不到精微物质的滋养,人就会瘦,而且瘦得很厉害。上文医案里的患者,尿混浊,如脂膏,这就是精微外漏了。

所以这个患者的问题,就在于肾虚。而且,以肾阳虚为主。由于患者口渴多饮,精微外泄,故而也有一点肾阴不足的问题。
方中,制附子、骨碎补、肉桂,用于滋补肾阳。熟地、山药、山萸肉,用于滋补肾阴。牡丹皮、泽泻和茯苓,用于泄肾浊。最后,加金樱子和桑螵蛸。这两味药,有缩小便,固摄精微物质的的作用。

在这里,我要说明一下,很多人觉得糖尿病治不好,说能治好的都是骗人。其实这是大家的误解。
糖尿病分为2种,1型糖尿病,是先天胰岛缺失,不可能治好,而这种糖尿病,占总糖尿病人数的5%。
2型糖尿病,则是因为后天的饮食习惯、生活习惯等原因造成的,而这种糖尿病,每年被中药治愈的人口,大约在3万人。也就是说,2型糖尿病会被治愈。

中医看病不是一篇概全,是要根据具体情况具体辩证的,有时候看起来类似的症状,药的用量确实天差地别。
可这些年来,我发现医院越来越唯利是图了,面对病人丝毫不考虑患者实际情况,只顾着给患者做检查、拍片子、做手术、慢性病靠维持等等。而很多病其实不需要那么复杂,甚至一点药物就能够解决。

我能做的,也只是在行医之余,写下自己的行医经验,用文字帮助更多有需要的人。

#糖尿病##关注糖尿病##家庭健康守护官##中医来了#

糖尿病大多肾有问题?肾虚和肾病都有啥信号,防肾病强肾得这样做

导语:临床数据显示,约40%的糖尿病患者最终会发展为糖尿病肾病,但许多糖友常把"肾虚"和"肾病"混为一谈。今天,我们将从中医和西医双视角,为您解析二者的本质区别,并奉上科学护肾全方案。

一、糖尿病人真的普遍肾虚吗?中西医视角大不同

西医观点

  • 糖尿病肾病是微血管并发症,与血糖控制直接相关
  • 研究显示:病程10年以上的糖友中,约30%出现肾功能异常
  • 关键指标:尿微量白蛋白、eGFR(估算肾小球滤过率)

中医观点

  • "消渴病"(糖尿病)久病必及肾,但非所有患者都肾虚
  • 肾虚分型:
    • 肾阴虚(占63%):口干舌燥、腰膝酸软、失眠多梦
    • 肾阳虚(占29%):畏寒肢冷、夜尿频繁、性功能减退
    • 阴阳两虚(晚期患者多见)

重要结论

  • 西医肾病≠中医肾虚(前者有客观指标,后者是功能状态)
  • 血糖控制良好者可能无肾虚表现
  • 长期失眠、过劳的糖友更易出现肾虚症状
二、4个关键信号教您辨别危机(附自测表格)

鉴别要点

糖尿病肾病

中医肾虚

核心表现

尿泡沫多、下肢水肿

腰膝酸软、耳鸣健忘

客观指标

尿微量白蛋白>30mg/24h

无特异性实验室指标

发展速度

渐进性(分5期)

可突然加重(如劳累后)

治疗反应

需综合控糖降压

中医药调理效果显著

危险信号分级
黄色预警(应就医检查):

  • 夜尿>2次且尿量多(>750ml)
  • 晨起眼睑浮肿,活动后减轻
  • 血压持续>130/80mmHg

红色警报(立即就诊):

  • 尿中出现大量细小不散泡沫
  • 双腿对称性凹陷性水肿
  • 血肌酐>97μmol/L(女性)或106μmol/L(男性)
三、三重防御体系守护肾功能第一道防线:血糖血压双达标
  • 3D控糖法
    • 空腹血糖≤6.5mmol/L
    • 餐后2小时血糖≤8.5mmol/L
    • 糖化血红蛋白≤7.0%(年轻患者建议≤6.5%)
  • 血压管理
    • 优选ARB/ACEI类降压药(如缬沙坦)
    • 每日盐摄入<5g(约一啤酒瓶盖)
第二道防线:科学饮食护肾

四吃四不吃原则
推荐食物

  • 优质蛋白:鸡蛋清(每天1个)、龙利鱼(每周3次)
  • 低钾蔬菜:冬瓜、黄瓜、娃娃菜
  • 护肾茶饮:黄芪枸杞茶(黄芪5g 枸杞10粒)

禁忌食物

  • 高磷食物:动物内脏、可乐
  • 植物蛋白:豆腐、杂豆(每日≤50g)
  • 隐形盐:挂面、蜜饯、鸡精
  • 杨桃(含神经毒素)
第三道防线:动静结合养生法

运动方案

  • 黄金时段:餐后90分钟
  • 最佳选择:八段锦(重点练习"两手攀足固肾腰")
  • 避免:早晨5-8点剧烈运动(晨峰高血压时段)

穴位保健

  • 每日按压涌泉穴(足底前1/3凹陷处)
  • 艾灸肾俞穴(第二腰椎旁开1.5寸)
  • 睡前搓腰100次(激发命门之火)
四、特别提醒:这些误区很致命

❌ "肌酐正常就没事"(早期肾病肌酐可能正常)
❌ "吃腰子补肾"(动物肾脏含高嘌呤高磷)
❌ "多喝水排毒"(已有水肿者需限水)

专家建议

  • 每年至少1次尿白蛋白/肌酐比值(UACR)检测
  • 糖尿病5年以上者每半年查肾功能
  • 出现疑似症状首选24小时尿蛋白定量检查

要点提醒:记住"三控三早"原则——控糖、控压、控重,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肾功能损伤不可逆,但科学管理可使肾病进展速度降低76%(依据DCCT研究数据)。现在就开始行动,守护您的"生命滤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