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的新消息(糖尿病的最新消息)
糖尿病可逆转、可停药?专家回应……
近日,“糖尿病可逆转停药” 的消息在网络上迅速传播并引发广泛热议。一份名为 “糖尿病逆转” 的指南声称,通过生活方式干预就能实现糖尿病病情逆转,这一说法让众多糖尿病患者纷纷关注,然而,这背后究竟是真实的科学突破,还是一场概念混淆的误会?
据《美国生活方式医学杂志》发布的首部 “糖尿病缓解” 指南显示,糖尿病与肥胖存在紧密关联。大量研究证据表明,生活方式干预带来的体重降低,不仅能够延缓或预防 2 型糖尿病,还能显著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在特定情况下,甚至可以实现病情 “完全缓解”。此消息在网络上广泛转发后,不少网友在评论区分享自己的 “成功案例”,有人称减重 12 公斤后,餐后血糖降至 6.1,空腹血糖为 5.4;还有人表示减重 35kg 后,空腹血糖从 18 降到了 5.1。
该指南将实现糖尿病缓解的方法总结为 “六大生活方式干预支柱”,即营养、身体活动、压力管理、睡眠、社交联系和避免危险物质。那么,按照这份指南操作,真的能让糖尿病患者实现病情逆转并停药吗?对此,临床医生给出了明确回应,指出这一表述存在严重的概念混淆。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内分泌科主任代喆解释道:“从生活方式干预指南的角度来看,其中所提到的干预方法确实非常科学,值得肯定。但我们必须注意的是,糖尿病在经过生活方式干预后的阶段性改善,不能称之为‘逆转’,准确的说法应该是‘缓解’。” 通过对《“糖尿病缓解” 指南》英文原版与中文翻译的比对可以发现,英文表述为 “diabetes remission”(缓解),而非 “diabetes reversion”(逆转),正是翻译上的差异导致了概念的混淆。
虽然 “缓解” 和 “逆转” 仅有一词之差,但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却意味着截然不同的生活方式。代喆主任进一步说明:“缓解是指在临床上,患者可以通过生活方式干预,在不用药物的情况下将血糖控制良好,但前提是必须持续坚持生活方式干预。而逆转的意思是疾病从根本上好转,患者能够完全像正常人一样,随意吃喝且血糖调控不受影响。”
根据目前的临床医疗技术水平,糖尿病仍然是一种无法治愈的疾病。不过,对于超重肥胖的人群来说,通过正确的行为干预,确实能够改善身体状况。代喆主任强调:“饮食管控对降低食物升糖指数效果显著,能够明显减少降糖药物的使用,控制血糖升高幅度。运动同样是糖尿病管理的重要基石,中国 2 型糖尿病指南建议,每周进行 150 分钟以上中等运动强度为主的运动,这对改善血糖控制、缓解胰岛素抵抗有着重要作用。”
随着《糖尿病逆转指南》的发布,糖尿病管理模式正从被动治疗逐渐转向主动行为干预,这为患者展示了 “医学可控” 的积极前景。但专家特别提醒广大糖尿病患者,一定要警惕将 “缓解” 误读为 “治愈”,切不可因误解而擅自停药。患者在进行生活方式干预时,务必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制定个性化方案,科学管理病情。
记者:童亮、刘方
通讯员:夏萌萌
来源: 经视直播
“不是所有的糖尿病患者都需严格控糖”,新型糖尿病被认定!
当地时间4月8日,国际糖尿病联合会 (IDF) 将与营养不良相关的糖尿病认定为一种独立的糖尿病类型,称为——5型糖尿病。
这一认定主要归功于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医学院的梅雷迪思·霍金斯博士的研究和倡导,霍金斯博士强调,“这种形式的糖尿病长期以来被低估且认识不足,患者在确诊后往往生存时间不超过一年。”
航空总医院内分泌科主任方红娟。受访者供图
“过去,与营养不良相关的糖尿病常被称为‘营养不良性糖尿病’或‘热带糖尿病’。在我国,目前这类糖尿病并不常见。然而,由于长期未被单独分类,临床诊断率可能较低,随着新分类的推广,预计这一疾病会得到更多的关注。”4月9日,航空总医院内分泌科主任方红娟在接受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采访时表示,这类患者通常存在营养状况差、年轻化、并发症多、诊断延误、治疗难度大等特点,因此一旦确诊,往往生存期较短。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高珊也告诉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根据国际糖尿病联合会的最新认定,5型糖尿病区别于传统1型、2型及其他特殊类型,表现为长期营养不良导致代谢功能衰竭,血糖异常与多器官损伤共存,好发于青少年,在特点和治疗上也和其他类型糖尿病有较大区别,此前,在一些医疗水平欠发达地区,容易出现分型不精准,过度胰岛素治疗的情况。”
方红娟进一步介绍,5型糖尿病的表现有极度体重减轻与消瘦,这与大多数2型糖尿病的肥胖特征形成鲜明对比;血糖波动较大,由于营养不良导致胰岛功能受损,血糖控制困难,容易出现高血糖或低血糖;此外,患者常伴有消化吸收障碍,部分患者伴随慢性腹泻、胃轻瘫、食欲不振等胃肠道症状;并发症发展迅速。
“目前,国内此类分型病人并不多,并且在临床认定中,医生也会有所区分,但是此次新分型的认定,可以更加推动该类型糖尿病临床诊疗标准化,避免误诊为2型糖尿病或其他代谢性疾病,还可促进针对营养不良相关糖尿病的病理机制研究和靶向治疗开发。”高珊提醒,该认定也提示公众,一旦确定此类糖尿病,要避免极端控糖,不应过度限制饮食,需保证营养均衡,关注全身健康。
来源: 健康时报
我国糖尿病患者已超2亿!以“防”为先,糖尿病逆转与医学减重联盟成立
2025年最新数据显示,我国糖尿病患者人数已超2.23亿,患病率达13.67%,且呈现年轻化趋势。与此同时,肥胖、代谢综合征等危险因素持续攀升,给国民健康带来巨大挑战。
在为期三天的浦南医院第十届内分泌代谢病学术论坛暨2型糖尿病与肥胖逆转探索研究学术会议及学习班上,与会人员致力于以“防”为先,通过“筛查、预防、诊断、治疗、康复、保健”六位一体实现糖尿病及肥胖全生命周期管理,打造代谢性疾病管理新范式。
记者从会上获悉,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南京市中医院、四川省广安市人民医院、江苏省省级机关医院、上海市奉贤区青村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上海市浦东新区迎博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上海市浦东新区潍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上海市浦东新区沪东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全国10家医疗机构成立糖尿病逆转与医学减重联盟。
联盟将通过制定糖尿病逆转及减重章程、探讨糖尿病逆转规范操作流程等,在全国各地共同开展“糖尿病缓解”的综合管理和探索,推动糖尿病逆转领域的科研创新、临床实践及公众教育。
浦南医院内分泌科常务副主任、糖尿病逆转与医学减重联盟牵头单位负责人刘连勇表示,联盟成立后,首要任务是凝结盟内专家智慧,共同制定糖尿病逆转管理的院内、院外标准操作流程(SOP),并发表专家共识,明确逆转路径和治疗规范。
会上还发布了由“临床专家医师、营养师、运动康复师、心理咨询师、健康管理师、中医康复师、药师”组成的“七师共管”模式。该模式旨在帮助糖前期患者不进入糖尿病期,短病程的糖尿病患者实现减药或停药,长期病的糖尿病患者延缓并发症发生,并帮助部分肥胖合并高血压、高血脂、高尿酸血症、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逆转代谢异常,重获健康。
“我们在往年‘六师共管’的基础上增加了‘药师’。许多糖尿病患者基础性疾病多,服药种类较多,临床药师对患者服药后的药物血液浓度、药物互作用、药物不良反应等开展日常监测和随访,从而指导病人更加合理规范精准用药。”刘连勇表示。
会上,邹大进名医工作室举行揭牌仪式。工作室将通过“传帮带”的方式将糖尿病及代谢性疾病方面的经验教授给更多浦南医院内分泌科医生及世博医联体内的全科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