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型糖尿病需要治疗吗(2型糖尿病需要每天测血糖吗)
得了糖尿病,也可以不打针、不吃药?专家共识:2型糖尿病可缓解
在浙江省人民医院中西医糖尿病肥胖门诊,很多都是专程从外省飞来找蔡玉群医生的。这些患者因为被糖尿病纠缠数年而苦不堪言,如今通过个性化治疗后变得轻身如燕。那么,究竟是什么方法实现了糖尿病逆转?
本期特邀浙江省人民医院中西医糖尿病肥胖专科主任医师蔡玉群、浙江省立同德医院国际医疗中心副主任李宏春,和您一起关注血糖健康,远离糖尿病。
01
中西医结合治疗
个性化控制血糖
通过中西合结合的方式,改善糖尿病患者体内的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分泌,就有可能最终实现不打针、不吃药地控制血糖。
蔡主任讲述,中药对患者的体质有调节作用。
许多1型糖尿病患者在接受中药治疗后,体内的胰岛素水平有所上升,这意味着患者的胰岛功能有了一定的恢复。
蔡主任在治疗中很少使用西医调节血糖的药物,而是通过改善患者肠道的吸收功能,增加肠道对蛋白质、维生素的吸收,达到降血糖的目的。
在治疗中,糖尿病患者还需要做食物不耐受检测。
根据患者对不同食物的血糖分泌情况,可以选择出最适合患者日常生活进食的食物。
这种治疗方法可以帮助患者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平稳血糖,减少反复就医。
02
不打针不吃药
生活质量大幅提升
长期应用胰岛素针,不仅造成皮肤损伤,对患者的精神状态也有影响,大大降低生活质量。
而截至目前,蔡主任的团队已经医治了1500多例糖尿病患者,其中80%的患者在接受治疗后可以停针减药,血糖控制平稳。
患者中有一位94岁的高龄老太太,已有48年的胰岛素治疗史,她在接受蔡主任的治疗后,也做到了停用胰岛素。
当然,并非所有患者都能通过接受中西医结合治疗实现停药。如果胰岛细胞皆已坏死,目前则需要一直使用胰岛素来控制血糖。
一般而言,患者在接受中西医结合个性化治疗后一周,便可减量或者停用胰岛素。
接受治疗约三个月后,基本就可以停掉中药。
血糖受到内分泌的综合调节作用,因此,在治疗过程中,医师会帮助患者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
除了选择患者喜爱、又适合患者体质的健康食物,还会调整患者的睡眠状态。
03
指南共识明确指出
2型糖尿病可缓解
美国生活方式医学会发表共识强调,饮食干预是逆转成人2型糖尿病的首选措施。
2021年9月30日,中国第一版《缓解2型糖尿病中国专家共识》正式发布,明确指出符合条件的糖尿病是可以缓解的。
糖尿病患者并不是必须都要用药,符合条件的患者在经过治疗后,完全有可能实现停针减药,并且维持血糖平稳。
不过,停药也并不意味着糖尿病已经被治愈,遗传因素、胰岛功能受损的情况依旧存在。
虽然目前糖尿病无法彻底治愈,但治疗的总体目标是可以达成的,患者可以在停药或减药的情况下维持血糖稳定,改善生活质量。
(养生大国医)
2型糖尿病的治疗中,二甲双胍,是个重要的“配角”
有朋友和华子说,他患2型糖尿病十多年了,一直在用二甲双胍,但是他认识不少的新糖友,治疗方案中已经看不到二甲双胍的身影了,这是为什么?华子告诉他,因为在2型糖尿病的治疗中,二甲双胍的地位下降了。
目前的治疗用药,主要使用对心血管有较好保护作用的GLP-1受体激动剂以及SGLT-2抑制剂。二甲双胍则作为“配角”,与上述降糖药物联用,而不是主要治疗用药了。不过部分2型糖尿病的老患者,因为用药习惯,仍然在使用二甲双胍。
高血糖对机体的损伤,主要是容易造成心肾损害。传统的糖尿病治疗,是以降糖为主,而现在对糖尿病的治疗,是在降糖的同时还要重视对心脏、肾脏的保护。
在相关临床研究中,GLP-1受体激动剂(艾塞那肽、利拉鲁肽、度拉糖肽、司美格鲁肽等)以及SGLT-2抑制剂(达格列净、恩格列净、卡格列净、艾托格列净等),在降糖、减轻体重的同时,有较好的心肾保护作用。
二甲双胍虽然有很好的降糖作用,临床应用也有60多年的历史,但是在心肾保护的证据上却略逊一筹,所以临床地位下降了,把降糖药的“神位”让了出来。
对于合并有动脉粥样硬化,心力衰竭、肾功能不全等心肾损害的2型糖尿病人,现在推荐使用GLP-1受体激动剂或SGLT-2抑制剂作为一线治疗药物。
没有合并心肾损害,但是超重的2型糖尿病人,也推荐使用GLP-1受体激动剂以及SGLT-2抑制剂进行治疗。因为两者在降糖的同时还有明确的减重作用。二甲双胍虽然也有减重作用,但并不显著,其更多是因为胃肠刺激、影响食欲导致的体重减轻。
没有合并心肾损害,也没有超重的2型糖尿病人,可以使用二甲双胍治疗。空腹血糖受损、糖耐量异常等糖尿病前期,也可以使用二甲双胍,有可能延缓2型糖尿病的发生。
在2型糖尿病的治疗中,有相当一部分人使用单一药物并不能有效控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不能达标,需要两种或是更多的降糖药物联用才可以。
二甲双胍的降糖效果好,价格低廉,不易引起低血糖,对肝肾的安全性高,仍然是个优秀的降糖药物,在降糖药物的联用中是个重要的“配角”,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
二甲双胍可以与GLP-1受体激动剂、SGLT-2抑制剂、DPP-4抑制剂、α糖苷酶抑制剂、胰岛素增敏剂、葡萄糖激酶激动剂、胰岛素促泌剂、胰岛素等药物联用,可以增强对血糖的控制,同时拥有较好的安全性。
总结一下,在2型糖尿病的治疗中,因为各种新药不仅可以降糖,还有很好的心肾保护作用,所以二甲双胍的地位下降了。不过二甲双胍仍然是一种廉价优质的降糖药物,并没有离开降糖治疗的大舞台,可以作为重要的“配角”,与其他的降糖药物联合用药。
药物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对用药有疑惑,请咨询医生或药师。我是药师华子,欢迎关注我,分享更多健康知识。
二甲双胍“出局”了吗?2型糖尿病首选药物,应该用什么?
有位糖尿病友跟华子说,他看到一则消息,说“神药”二甲双胍不神了,不再是2型糖尿病患者的首选治疗用药了。他一直在服用二甲双胍,以后还能不能吃了,如果不吃了要换成什么药?
华子告诉他,这个消息他只看到了一半。治疗2型糖尿病时,二甲双胍的地位并没有动摇,但是“长江后浪推前浪”,近几年研制出的糖尿病新药,在2型糖尿病(T2DM)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的预防中,会发挥比二甲双胍更好的心血管保护效果。
关于二甲双胍“出局”的消息并不是“空穴来风”,起因是欧洲心脏病学会(ESC)与欧洲糖尿病研究协会(EASD)联合制定的《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指南》、《ESC心血管疾病预防临床实践指南》中提出建议:
“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或心血管高危的2型糖尿病患者,首选胰高糖素样肽-1(GLP-1RA),或选择钠-葡萄糖共转运体-2抑制剂(SGLT-2i)。”
“合并慢性肾脏疾病(CKD)、或是合并射血分数减少心力衰竭的2型糖尿病患者,推荐首选SGLT-2i。”
以上只是上述《指南》中的一部分建议,之后还有一条建议:“不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或心血管高危的2型糖尿病患者,以及不合并慢性肾病或心力衰竭的2型糖尿病患者,仍建议将二甲双胍作为一线降糖药物。”
美国糖尿病协会(ADA)的推荐:“二甲双胍作为2型糖尿病的一线降糖药物,只要患者可以耐受并且没有禁忌证,应持续使用二甲双胍,必要时加用其他降糖药物。”
“对于有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或高危因素,或是有肾病、心衰的2型糖尿病患者,应将SGLT-2i或GLP-1RA纳入降糖治疗方案中。”
对以上术语进行解释,通俗地说,以前治疗2型糖尿病只有二甲双胍一种选择,但是现在多了两种选择,在不同条件下,选用不同的药物可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1、二甲双胍:如果只有2型糖尿病,但没有心、肾方面的疾病,可以作为首选药物,服用后只要没有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就要一直吃。如果单用二甲双胍控制不好血糖,可以加用其他降糖药物。
2、GLP-1RA:常用药物有利拉鲁肽、度拉糖肽、艾塞那肽等药物。如果有ASCVD或是高危因素(如患有冠心病、心肌梗死、脑梗塞、颈动脉斑块等),或是有肾脏疾病、心力衰竭等疾病,同时又患有2型糖尿病时可以作为首选用药。
3、SGLT-2i:常用药物有达格列净、恩格列净、卡格列净等药物。患有肾脏疾病或心力衰竭的2型糖尿病患者,建议作为首选。同时也可以用于有ASCVD以及高危因素的2型糖尿病患者首选用药。
总结一下,二甲双胍仍然是治疗2型糖尿病的首选用药,但是合并有心血管疾病、肾脏疾病的2型糖尿病患者,可以选择GLP-1RA、SGLT-2i两种药物作为首选用药。三种药物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联合用药。需要根据患者不同情况,由医生进行选择用药。对用药有疑惑,要咨询医生或药师,我是药师华子,欢迎关注我,分享更多健康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