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糖尿病可以吃葫芦瓜吗(糖尿病什么可以吃)

妙手医生 0
文章目录:

糖尿病人注意了!专家教你用“吃”来控糖

指导专家

唐建东

郑州市中心医院高新区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副主任医师

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糖尿病发病率越来越高。毫不夸张的说,日常饮食生活对于糖尿病的控制非常重要,是治疗糖尿病的首要手段。 如何正确、健康的饮食呢?

关于主食

首选:燕麦、荞麦、糙米、玉米、红薯等粗粮;豆类也是不错的选择,首选红豆和黑豆。

谨慎选择:精米、精面,以及各种粥类,消化快,容易转化成糖。

每日主食摄入量,女性一般为4-5两,男性为6-7两。主食一定要少吃多餐。

关于蔬菜

首选:苦瓜、魔芋、紫菜、洋葱、黑木耳、南瓜、藕、山药(淮山),以及各种叶类蔬菜。

不宜多吃的蔬菜:胡萝卜、豆芽、西葫芦。

关于肉类

首选:鱼肉、鸡肉、瘦猪肉、鸭肉、兔肉、驴肉。这些肉类虽然适合食用,但还是建议是要控制摄入量。

不适宜吃:动物内脏、蟹黄、鱼卵、鸡皮、猪皮、猪肠等。

关于烹饪方式

最好清炖 、水煮 凉拌;尽量少放盐,放酱油就不放盐,以淡为主。

忌辛辣、忌咸食。

关于水果

请优先选择:桃子、李子、杏、枇杷、橙子、柚子、柠檬、菠萝、草莓。

谨慎选择:香蕉、石榴、甜瓜、橘子、苹果、梨、荔枝、芒果。

禁止食用:红枣、红果(山楂)、桂圆、西瓜、柿子、哈密瓜、葡萄、冬枣、干枣、蜜枣、黄桃。

这些零食也尽量少吃:花生、瓜子、核桃、松子、甘蔗;柿饼、葡萄干、杏干等果脯。

每日水果的数量不超过250克即可。吃水果的时间尽量放在饭后一个小时(两餐之间)。

正确饮食原则

1、适量进食

糖尿病人的饮食不能一味减少,而是以“适量”为宜。长期进食过少,糖尿病人的体质就会越来越差,抵抗力低下,容易引发其他疾病。糖尿病患者每天的进食量应该保证正常生活和工作劳动的需要,在此前提下,如果血糖增高,可以加用抗糖尿病药物来控制血糖。

进食规定饮食量后仍觉饥饿,可食南瓜、荞麦片、玉米粉、新鲜蔬菜、豆制品等充饥,不可擅自增加米、面等主食。

2、多吃粗粮

血糖居高不下者,不妨用粗粮代替细粮。通常情况下,选择粗、细粮均可。忌食芋头、甜薯、藕、马铃薯等含淀粉量多的食物。

3、吃水果请适量

吃水果最好是在两餐之间或睡前用为宜,既不至于血糖太高,又能防止低血糖发生。将水果的热量计算在总热量之内。如果进食水果量较大,则应从总的饮食中扣除这部分热量。换而言之,就是要减少主食。

4、限制盐的摄入

糖尿病患者和其他人一样,要避免进盐过多,钠盐摄入过多容易引起高血压,目前我国居民包括糖尿病患者大多进盐过多(平均每日10g左右),因此对糖尿病患者特别是已合并高血压者应严格限制盐量。

5、忌辛辣

糖尿病患者多消谷善饥、烦渴多饮,阴虚为本、燥热为标,而辛辣食品如辣椒、生姜、 芥末、胡椒等性质温热,易耗伤阴液,加重燥热,故糖尿病患者应忌食这类调味品。

6、戒酒

在服用降糖药的同时,如果饮酒,可使血糖骤降,诱发低血糖,影响治疗。此外,乙醇可以加快降糖药的代谢,使其半衰期明显缩短,影响药物的疗效。因此,糖尿病患者必须忌酒。

7、戒烟

吸烟百害而无一利,烟碱可以刺激肾上腺髓质激素分泌,诱使血糖升高;吸烟可导致外周血管收缩,影响胰岛素和其他降糖药在血液中的运行和吸收。吸烟能诱发血管痉挛,损害血管内壁,而糖尿病又易于合并动脉粥样硬化和心脑血管疾病。

微信公众号:妙手健康;微信号:Drmiaoshou

(编辑:香蕉姐)

夏天常吃瓜中药不用抓,糖友必吃的5种瓜,清凉解暑,有助控糖!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意在科普健康知识请知悉;如有身体不适请咨询专业医生,喜欢的朋友可以关注一下,每天分享健康小知识,做您的线上专属医师。

每年一进伏天,身边人就开始犯愁:天气一热,血糖就容易波动。尤其是糖尿病人,稍不注意,血糖就跟着气温上蹿。

医生说要清淡、要控糖、要注意饮食结构……可这么热的天,谁还想吃油腻的饭菜?于是,“吃瓜”成了很多人夏天的救命操作。不是八卦那个“吃瓜”,是字面意义上的、真正能清热解暑的瓜。

有人说,“夏天常吃瓜,中药不用抓”,这话虽有点夸张,但也不是毫无根据。

特别是对于糖友来说,有些瓜不仅能解渴,还能帮助平稳血糖,关键是吃着舒服,不用太多烹饪技巧,凉拌、炖汤、煮水都行。

问题是,瓜类品种那么多,能吃的、该吃的、该少吃的,到底怎么选?今天就挑出5种特别适合糖友夏天吃的瓜,说清楚它们的健康价值、怎么吃、吃多少合适,别再稀里糊涂瞎吃一通。

第一种,苦瓜,你可能已经听腻了,但它真的值得反复强调。

苦瓜的苦,不是白苦的。它含有一种叫“苦味素”的成分,虽然听起来不讨喜,但这个东西对于帮助胰岛功能维持是有一定作用的。

别怕它苦,切片焯水再凉拌,加点蒜末、醋、亚麻籽油,清淡又开胃。苦瓜也别吃太多,一周吃两三次就够,吃多了反而对胃不太友好。空腹吃苦瓜有点刺激,最好饭后吃。

第二种,冬瓜,它是夏天的“消暑神器”。冬瓜本身几乎不含脂肪,热量极低,膳食纤维含量却不低。

对糖友特别友好的一点是,它能帮助身体“去湿气”,尤其是在南方那种湿热环境下,吃点冬瓜汤,整个人都能轻松不少。

冬瓜皮其实比瓜肉更“利水”,但味道有点草,有条件的话可以连皮煮汤。记住,冬瓜不建议跟高脂食材一起炖,比如五花肉,这样会破坏它的“清凉感”。

第三种,黄瓜,这个真的是“百搭瓜王”。黄瓜90%以上是水,不仅补水,还富含钾元素,能协助调节体内钠钾平衡,间接稳定血压和血糖。糖友如果经常口干舌燥,出汗多,吃点黄瓜是不错的选择。

生吃、凉拌、炒菜都行,但别用糖醋黄瓜那种腌制方式,里面糖和盐都超标。黄瓜早上吃比晚上好,晚上吃太多容易肚胀,特别是肠胃敏感的人。

第四种,西葫芦,有些地方叫它美洲南瓜、角瓜,低调得很,却是控糖界的隐形高手。它的膳食纤维种类丰富,尤其是可溶性纤维,对糖的吸收速度有调节作用。

西葫芦炒鸡蛋、蒸着吃、做汤都适合,口感清淡,适合长期搭配主食。一个小细节:西葫芦炒的时候火不能太猛,炒老了纤维反而流失掉。

糖友可以用它替代部分主食,做成西葫芦丝、加鸡蛋煎饼,既饱腹又低负担

第五种,南瓜,很多糖友以为南瓜“太甜”,不敢吃。其实事情没那么简单。

南瓜的甜味主要来自天然的胡萝卜素和果糖,它的血糖生成指数偏中等,但因为含有丰富的果胶和抗性淀粉,能延缓糖的吸收。

关键是量和搭配,不要每顿都吃一大碗南瓜饭,一小块南瓜炖豆腐、蒸蛋、煮粥,都是不错的选择。特别要提醒,南瓜和米饭一起吃时,得相应减少米饭量,它本质上还是个“碳水”。

除了这五种瓜,其实还有一些“边缘瓜”也值得一提,比如丝瓜、佛手瓜、笋瓜……这些瓜类在不同地区有不同的吃法,水分含量高、热量低,是夏天饮食的天然调节器。

当然,吃瓜归吃瓜,糖友也不能把希望都寄托在“靠吃瓜控糖”上。更重要的是整体饮食结构、饮食顺序、进食时间的安排。

比如,先吃蔬菜再吃主食,能缓解血糖上升速度。或者合理搭配蛋白质食物,比如鸡蛋、豆腐、鱼,既增加饱腹感,又不容易血糖波动。

很多人吃饭顺序乱七八糟,主食一上来就猛吃,结果餐后血糖飙升,不是没原因的。

再说说瓜类的保存问题。夏天气温高,瓜类特别容易坏,尤其是切开的瓜,放冰箱也不能超过24小时。

吃不完的瓜最好尽快处理,比如煮熟分装冷藏。生瓜切开后别直接用保鲜膜包着放冰箱,那样容易滋生细菌。保持食材新鲜,比吃再多“健康食物”都重要。

还有人问,吃瓜会不会“寒凉”?这确实是个中医上常提的问题。体质偏寒的人,比如经常腹泻、手脚冰凉、舌苔湿腻的,确实要适量节制,或者用姜片、枣片去中和。

苦瓜、冬瓜这类“寒性”瓜,尤其别空腹吃。平衡体质,比一味追求“降糖”更重要。

很多人吃瓜的时候爱撒点盐,说能“提味”。这个习惯其实要因人而异。糖友本身就要控制钠摄入,撒盐太多会影响血压,间接影响肾功能。如果实在想提味,用香醋、柠檬汁、香草调味更好。

说到底,吃瓜这件事,说简单也简单,说复杂也复杂。关键是吃得对、吃得巧、吃得刚刚好。

夏天是个特别适合调整饮食结构的季节,热让人自然减少油腻食物的摄入,身体也更愿意接受清爽、富含水分的食物。这时候把“瓜类”安排好,不仅有助于血糖平稳,整个人的状态也会轻盈不少。

最后再啰嗦一句,糖尿病不是单靠“吃什么”就能管理好的,吃只是基础中的基础。运动、睡眠、情绪,每一个环节都能拉高或拉低血糖。

夏天容易烦躁、睡不好、懒得动,这些都会让血糖管理更难。所以吃瓜虽然好,但别光盯着“吃”,得把生活一起调整。

参考文献:

1. 陈霞. 冬瓜的营养价值及其在糖尿病饮食中的应用分析[J].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21,42(5): 187-189.

2. 刘萍. 黄瓜对糖尿病患者饮食控制的作用探析[J]. 中国健康营养, 2020, 30(2): 115-116.

3. 马云鹏. 多种瓜类食物在夏季控糖饮食中的应用价值[J]. 中国食品安全与营养, 2022, 23(10): 89-91.

糖尿病患者为什么宜多吃西葫芦?

西葫芦是一种低热量、低脂肪、低糖的蔬菜,是糖尿病患者优选的食物。并且其营养丰富,含有蛋白质、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尤其是西葫芦富含的维生素C,有增强胰岛素的作用,能调节糖代谢。西葫芦皮薄、肉厚、汁多,可以炒食、做汤或制作馅料。

西葫芦怎么做好吃?

原料:西葫芦400克、猪瘦肉100克

调料:葱花、植物油、生粉、酱油、盐各适量

做法:

(1)西葫芦洗净,去皮,切成片;猪瘦肉洗净,切片,加生粉、酱油腌渍片刻。

(2)锅入油烧热,下肉片大火翻炒至肉片断生,盛出。

(3)锅入少许油烧热,下西葫芦片炒熟,放入肉片翻炒,快熟时加少许盐调味,撒上葱花炒匀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