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 五谷杂粮(糖尿病 五谷杂粮搭配表)
糖尿病患者适合哪些粗粮种类?
糖尿病患者适合多种粗粮种类,这些粗粮富含膳食纤维、低升糖指数(GI)且营养丰富,有助于控制血糖、改善胰岛素敏感性并维持健康体重。以下是适合糖尿病患者的粗粮种类及其特点:
一、全谷物类粗粮
1.燕麦
特点:高膳食纤维(尤其是β葡聚糖),可延缓碳水化合物吸收,降低餐后血糖峰值。
推荐吃法:选择无糖、未深加工的燕麦片或燕麦米,煮粥或搭配牛奶食用。
2. 糙米
特点:保留了谷皮和胚芽,富含膳食纤维和B族维生素,升糖指数低于白米。
推荐吃法:替代部分白米煮成杂粮饭,或与豆类混合煮粥。
3. 荞麦
特点:含芦丁等黄酮类物质,有助于改善胰岛素抵抗,且升糖指数低。
推荐吃法:荞麦面、荞麦饭或荞麦茶。
4. 藜麦
特点:完全蛋白来源,富含膳食纤维和矿物质,升糖指数低(GI≈35)。
推荐吃法:煮成藜麦饭或沙拉,或替代部分主食。
5. 玉米
特点:高膳食纤维,但需注意选择非甜玉米(如老玉米),避免血糖波动。
推荐吃法:蒸煮玉米或玉米糁粥。
二、杂豆类粗粮
1.红豆
特点:高膳食纤维和蛋白质,升糖指数低(GI≈27),可延缓糖分吸收。
推荐吃法:煮红豆粥、红豆饭或制作豆沙(无糖)。
2. 绿豆
特点:富含膳食纤维和植物蛋白,升糖指数低(GI≈27),有助于控糖。
推荐吃法:绿豆汤、绿豆饭或绿豆糕(无糖)。
3. 黑豆
特点:高纤维、高蛋白,富含花青素等抗氧化物质,升糖指数低。
推荐吃法:煮黑豆粥、黑豆饭或黑豆浆(无糖)。
4. 鹰嘴豆
特点:高纤维、高蛋白,升糖指数低(GI≈33),适合糖尿病患者。
推荐吃法:鹰嘴豆泥、煮鹰嘴豆或沙拉。
三、薯类粗粮
1.红薯
特点:富含膳食纤维和β胡萝卜素,升糖指数中等(GI≈54),需控制量。
推荐吃法:蒸煮红薯或红薯粥(搭配其他粗粮)。
2. 紫薯
特点:高纤维、富含花青素,升糖指数略低于红薯(GI≈50),适合控糖。
推荐吃法:蒸煮紫薯或紫薯泥。
3. 山药
特点:含黏蛋白和膳食纤维,升糖指数低(GI≈51.),有助于延缓糖分吸收。
推荐吃法:蒸煮山药或山药粥。
四、其他粗粮
1.全麦面粉
特点:保留麸皮和胚芽,富含膳食纤维和B族维生素,升糖指数低于精制面粉。
推荐吃法:全麦面包、全麦面条或全麦馒头。
2. 小米
特点:高纤维、低升糖指数(GI≈71.,但搭配其他粗粮可降低整体GI),适合煮粥。
推荐吃法:小米粥或小米饭(搭配豆类)。
五、食用建议
1.控制总量:粗粮虽好,但需控制每日摄入量(一般建议占主食的1./3~1./2),避免过量导致消化不良。
2. 搭配食用:将粗粮与细粮、豆类、蔬菜等搭配食用,可进一步降低餐后血糖反应。
3. 注意烹饪方式:避免过度加工(如磨粉、油炸),选择蒸煮、炖煮等低GI烹饪方式。
4. 监测血糖:食用粗粮后需监测血糖变化,根据个体反应调整饮食方案。
许昌裴丹阳:糖尿病调理:中医教你吃对五谷杂粮
【查找证书】
糖尿病饮食管理需兼顾血糖控制与营养均衡,五谷杂粮的科学选择是关键环节。本文从中医理论指导、谷物特性分析和食用策略三方面,系统阐述适合糖尿病患者的杂粮应用要点。
一、中医食疗理论基础
1. 五色入五脏理论
(1)黄色谷物(脾经):小米、玉米性味甘平,归脾经,可健脾和胃,改善糖尿病患者常见的脾虚泄泻(如餐后腹胀、便溏)。
(2)黑色谷物(肾经):黑米、黑豆入肾经,补肾益精,适合糖尿病肾病早期(如微量白蛋白尿)患者,延缓肾功能减退。
(3)红色谷物(心经):红小豆、高粱入心经血分,养血安神,缓解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所致的心悸、失眠。
2. 性味归经应用
(1)寒凉性谷物:荞麦、薏米性寒,归肺、胃经,适合胃热炽盛型患者(表现为多食易饥、口臭),需注意脾虚便溏者慎用。
(2)温热性谷物:糯米、燕麦性温,归脾、肾经,适合脾肾阳虚型患者(畏寒肢冷、五更泄泻),但需控制摄入量以防血糖升高。
(3)平性谷物:糙米、藜麦性平,归脾、胃经,适用广泛,尤其适合老年糖尿病患者(脾胃功能较弱者)长期食用。
3. 升降浮沉理论
(1)升浮类谷物:小米、燕麦具升提之性,可改善气虚下陷症状(如乏力、脱肛),但升糖速度较快,需搭配沉降类食材。
(2)沉降类谷物:绿豆、薏米性沉降,清热利湿,辅助降低血糖血脂,适合湿热体质患者(体胖多痰、舌苔黄腻)。
(3)双向调节谷物:山药、芡实既能健脾固肾(升清),又能收敛精微物质(降浊),适合气阴两虚型患者(口干、乏力、蛋白尿)。
二、五谷杂粮科学选择
1. 低升糖指数(GI)谷物优先
(1)燕麦(GI=55):富含β-葡聚糖,可延缓胃排空,建议选择钢切燕麦(非即食型),每日50g煮食,降低餐后血糖波动。
(2)黑米(GI=42):含花青素抗氧化,与糙米按1:1混合煮饭,GI值可降至50以下,适合胰岛素抵抗患者。
(3)荞麦(GI=54):芦丁成分改善血管弹性,适合糖尿病合并高血压者,可制作荞麦面条(每日80g干重)。
2. 高膳食纤维谷物重点
(1)糙米(纤维3.4g/100g):保留米糠层,促进肠道蠕动,建议粗加工(少打磨),与红薯(GI=54)搭配食用,纤维摄入量可达每日25g目标。
(2)藜麦(纤维7g/100g):全蛋白谷物,含完全蛋白(人体必需氨基酸齐全),适合素食糖尿病患者,煮粥时加少许亚麻籽(Omega-3脂肪酸)。
(3)薏米(纤维2g/100g):利水渗湿,与赤小豆按2:1煮水,辅助改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所致的肢体水肿。
3. 功能性谷物精准搭配
(1)苦荞:黄酮类物质(芦丁)含量达2-3%,可增强胰岛素敏感性,建议制成苦荞茶(每日10g泡水),避免与降糖药同服(可能增强低血糖风险)。
(2)鹰嘴豆:植物蛋白含量达20%,升糖指数仅30,磨成豆泥替代部分主食,适合糖尿病合并肾病(需优质低蛋白饮食者)。
(3)青稞:β-葡聚糖含量达6-8%,优于燕麦,可制作青稞馒头(搭配酵母发酵降低GI),适合高原地区糖尿病患者。
三、科学食用方法与禁忌
1. 搭配原则与比例
(1)粗细粮1:3混合:如25g小米 75g糙米煮饭,既保证口感又控制升糖速度,总碳水化合物摄入量按每公斤体重5-6g计算(如60kg患者每日300-360g)。
(2)谷豆组合:红豆、绿豆等杂豆占比20%(如100g杂粮饭中含20g杂豆),提升蛋白质利用率(如大米 红豆的蛋白质生物价接近肉类)。
(3)餐次分配:采用“少食多餐”模式,将每日谷物总量分为5-6餐(如早餐30g、上午加餐15g、午餐45g等),避免单次摄入过多。
2. 烹饪方式优化
(1)避免过度糊化:煮粥时减少水量(米水比1:5)、缩短熬煮时间(控制在30分钟内),或加入5%的魔芋粉(可溶性纤维)降低粥的GI值。
(2)优先蒸煮烤:避免油炸(如炸燕麦片GI从55升至75),推荐蒸杂粮窝头、烤全麦面包(烤箱180℃烤15分钟),保留更多抗性淀粉。
(3)凉食更控糖:米饭、面条冷却后抗性淀粉增加(如凉米饭GI从73降至50),夏季可制作杂粮凉面(搭配黄瓜、鸡肉丝)。
3. 食用禁忌与监测
3.1禁忌人群:
(1)糯米(GI=73):糖尿病合并胃轻瘫者慎用,易致胃胀、血糖骤升;
(2)甜玉米(GI=55 vs 糯玉米GI=72):选择普通玉米,避免糯性品种。
3.2特殊情况处理:
(1)运动前:可适量食用低GI谷物(如1片全麦面包 10g花生),预防运动性低血糖;
(2)饮酒时:避免空腹食用谷物,可先吃杂粮粥垫胃,减少酒精对肝糖原代谢的干扰。
(3)动态监测:每次调整谷物种类或摄入量后,连续3天监测餐后2小时血糖(如从燕麦换为藜麦时),若血糖波动>2mmol/L,需调整食用量。
四、中医体质调护方案
1. 阴虚燥热型(常见于糖尿病早期)
(1)推荐组合:糙米30g 薏米20g 绿豆10g,煮杂粮饭,搭配苦瓜炒蛋,清热滋阴。
(2)禁忌:忌食温热性谷物(如糯米、燕麦)及辛辣调料(辣椒、花椒)。
2. 气阴两虚型(常见于糖尿病中期)
(1)推荐组合:小米25g 山药20g 芡实15g,煮粥食用,补气滋阴,改善乏力、口干。
(2)调理:可加黄芪5g煎水后煮粥,增强补气效果(需监测血压,避免升高)。
3. 痰瘀互阻型(常见于糖尿病并发症期)
(1)推荐组合:荞麦30g 红小豆20g 山楂10g,磨成粉蒸窝头,活血化瘀、祛湿化痰。
(2)辅助:每日用荷叶10g、决明子5g泡水,促进脂肪代谢。
4. 脾肾阳虚型(常见于糖尿病晚期)
(1)推荐组合:燕麦30g 黑豆20g 核桃10g,打浆饮用,温肾健脾,改善五更泄泻。
(2)禁忌:避免寒凉性谷物(如荞麦、绿豆)及生冷食物(如刺身、冰饮)。
结语
糖尿病患者的五谷杂粮选择需融合中医辨证思想与现代营养学,通过“辨体质、选谷物、巧搭配、控量法”实现精准饮食管理。建议在营养师指导下制定个性化方案,结合血糖监测动态调整,同时关注谷物的四气五味与归经特性,达到“寓治于食、防治结合”的目的。未来,随着功能性谷物(如富含抗性淀粉的新型玉米品种)的研发,糖尿病饮食管理将更具针对性与有效性。
襄城县中医院脑病二科主治医师 裴丹阳
这些“粗粮”让血糖飙升,很多人还在天天吃
很多人觉得
粗粮升血糖较慢
适当吃粗粮有利于控制血糖
事实上
粗粮选不对或吃不对时
一些粗粮甚至可以称为“伪粗粮”
升糖速度比大米、白面等细粮还要快
这些粗粮 吃了血糖更不稳定
01
口感糯糯的粗粮
吃起来口感糯糯的谷物升糖速度较快,比如大黄米、小黄米、糯玉米、黑糯米等,升糖速度甚至接近白米、白面。
如果需要控制血糖,一定不要大量喝小黄米粥,更不能只用粥当早餐或晚餐,粥也不能熬太烂,同餐要搭配富含蛋白质和膳食纤维的食材,比如牛奶、大豆制品、杂豆、蔬菜等,还要注意把主食放在最后吃,这样对血糖更友好些。
02
“精细化”的粗粮
粗粮打糊糊时要谨慎,很多人喜欢把粗粮打成粉,然后用水冲成糊喝,觉得方便又营养。“打粉”的这个动作,会让食物的升糖指数升高。
建议:
豆浆和牛奶里含蛋白质、脂肪、钙等多种营养物质,用它们冲粗粮糊,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延缓升糖速度,而且口感和营养也更好。
这些粗粮 实际是“伪”粗粮
- 成分不对的粗粮
由于真正的全麦食品口感和味道比较粗糙,市面上的一些标注着“全麦”的网红面包/馒头、麦片、饼干等,实际可能粗杂粮的含量很少,或是添加了大量糖、油等配料来减少口感的不适,不但会升糖快,还可能会增加体重。
在选择粗粮制品时,一定要查看配料表,尽量选择全麦或粗粮排在第一位的食品,同时挑选少油少糖的版本。
- 有馅的欧包
最近大热的欧包,其实是一种以杂粮面粉为原料制成的面包,主要包括糙米粉、全麦粉、燕麦粉等,具有健康、营养的特点。但现在市面上的欧包,为了适配人们的口味,大部分都是有馅的,比如添加了奶酪、奶油、黄油和白砂糖等,这种欧包的外皮确实是粗粮,但是馅料不是,并且因为含有糖内馅,欧包整体热量增加,无法很好地控制升糖和热量。
- 奶茶里面的“粗粮”
燕麦、青稞、红豆、芋圆这些奶茶小料,一般在制作过程中,为了调整口感,会加入大量糖或糖浆熬制,堪称热量炸弹。
真正的粗粮 吃了能稳定血糖
粗粮相较于白米、白面,含有更多膳食纤维、丰富的维生素B族及微量元素,如锌、铬、铁等。粗粮的加工程度比较低,多了这些营养素,因此可以改善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提高饱腹感,还可以改善糖尿病患者的便秘和血脂问题。
虽然粗粮有益,但老年人不能过量食用。由于粗粮膳食纤维丰富,过量食用会加重胃肠道负担。一般来说,一天中粗粮占所有主食的1/3到1/2即可。
建议将粗粮均匀地分配到一日三餐里,不要全部集中在某一餐。有些人群晚上吃粗粮后难消化,躺平到床上后可能会出现反酸,这种情况晚上可以少吃或者不吃粗粮。
【粗粮可分为三大类】
全谷物类:包括小米、燕麦、高粱等。
杂豆类:比如红小豆、绿豆。
薯类(根块类蔬菜):例如红薯、土豆,由于含有较多淀粉,也被归为粗粮。
责任编辑:赵汗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