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糖尿病 淤血(糖尿病淤血特征性表现)

中医庞志勇医生 0
文章目录:

血热血瘀,导致血糖升高!一张方,解热降浊,请你细品

我今天说一说肝胃郁热型糖尿病,其病机为血热、血淤,导致血糖升高。

这种类型的糖尿病,发生率很高,普遍有口干口苦、便秘、失眠、焦虑这些特点。

怎么理解呢?结合一个医案。

门诊上曾有位病史7年的糖尿病患者,女,43岁,是名人民教师。

平时一直吃拜糖平,控糖也比较好。

但因为近几个月工作压力大,再加上饮食上吃太多油腻食物,导致体重上升,血糖上升。

口干口苦、牙齿前后还掉了2颗,明明喝了水,还是觉得咽喉干。

晚上睡不好,大便干结、小腿酸软、脾气焦躁。遂诊。

刻诊:

舌嫩红、苔黄腻、舌下络脉迂曲。

调理思路:清肝泄胃、解热降浊。

辨证后开方:

柴胡、黄芩、大黄、丹参、牛膝、地龙、降香、瓜蒌皮、清半夏、生石膏、天花粉、黄连、赤芍、知母。

一共开了7剂,水煎服,早晚各一次。

二诊:

空腹血糖降到14mmol/L,而且患者口干、口苦、睡眠差的问题改善了,但舌仍红苔黄腻。

于是在原方基础上做调整:去丹参、牛膝、地龙、降香、加用桑白皮、桑叶、茵陈、虎杖、鬼箭羽等。

又调理了2月,在测血糖,空腹血糖稳定在5.5~6.9mmol/L,餐后2小时血糖稳定在9.7~11mmol/L

三诊:

上面说的口干口苦、大便干结、小腿酸软、脾气焦躁等都没了,诸症消失,且舌淡红,苔薄白。

糖化血红蛋白7.4%,血糖得到了有效控制。

说下开方的思路:

方中用了黄连、知母、赤芍、鬼箭羽等通泄降浊;

因为郁热入血,导致舌下络脉迂曲,用丹参、地龙、降香等配合知母、赤芍,活血化瘀、行气通络;

最后用桑叶、桑白皮、虎杖实现三焦同治。因为糖尿病史长,所以配伍中药材用量适当多些。

友好提示:文中方剂仅作为科普,如有需要,请在专业中医人士辨证下加减运用,切勿盲目套方。

3味中药,一次解决糖尿病人阴虚、痰湿、瘀血,血糖稳稳当当

很多糖尿病患者为了控制血糖,经常不敢吃饱饭,靠挨饿来降血糖,有时候不小心多吃一口饭,血糖就蹭蹭往上涨,增加降糖药,又怕控制不好了低血糖,这样更危险。血糖忽高忽低像过山车,患者更容易出现并发症。

其实,治疗糖尿病,单纯控制血糖只是治标不治本。从中医角度看,糖尿病血糖不稳主要有三大病机:阴虚、痰湿、瘀血。阴虚导致虚火上炎,口干舌燥;痰湿阻滞,导致气机不畅;瘀血阻络,影响血液循环和营养物质输送。要想稳定血糖,必须同时解决这三个问题。

经过几十年临床实践,我发现三味药的组合效果尤为显著:生地黄、黄连、丹参。这三味药分别对应了阴虚、痰湿、瘀血三大问题,可以说该解决的都能解决。

生地黄性寒味甘苦,是滋阴降火的要药,专门针对阴虚燥热,能够生津止渴,是用于治疗糖尿病“三多一少”症状的关键药物。

黄连苦寒,善清热燥湿,除痰浊,特别适合痰湿内蕴、湿热困阻的糖尿病患者,能够从源头上调理脾胃,减少痰湿生成。

丹参甘苦微寒,可以活血化瘀、通络止痛,对于血瘀型糖尿病患者尤为适用,能够改善微循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我曾接诊一位58岁的糖尿病患者,患病有9年,近两年血糖波动极大,空腹血糖时高时低,降糖药已经加到最大剂量,还是控制不稳定。同时还出现了双眼视物模糊、下肢麻木刺痛、皮肤瘙痒等并发症状。我观察到他面色晦暗,舌质紫暗有瘀点,舌苔厚腻,舌体胖大有齿痕,脉弦滑,四诊合参,辨证为阴虚内热、痰湿内阻、血瘀络滞。

治疗上,我以生地黄、黄连、丹参为主药,再加入熟地黄、山药、山萸肉滋补肝肾;配以黄芪、党参补气健脾;用石斛、麦冬增强养阴生津的效果;加入茯苓、泽泻、陈皮健脾利湿;桂枝、赤芍温通经脉;全方以滋阴降火、化痰祛湿、活血通络为治疗原则。

患者服药一段时间后,血糖波动明显减小,各不适症状有所缓解。继续服药一段时间,直到不适症状几乎消失,停药,一年后随访,患者血糖一直较为稳定,症状也未见复发。

需要提醒大家的是,这三味药药性较强,一定要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使用,不可盲目服用。

糖尿病,多半是肾阴亏虚、瘀血内阻了,名老中医一张验方解决

糖尿病是现代常见的一种慢性疾病,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第三大病症,糖尿病以血糖升高为主要特点,如果血糖一直控制不好,很有可能会并发其他各种疾病,对生命健康产生巨大的威胁。

之前有这样一位患者,男,52岁,患糖尿病4年多,来找我看诊的时候,跟我说,我能不能把降糖药断了,一吃降糖药就放屁,一个接着一个,完全不给人活路。

患者自述口干口渴明显、特别想要喝水,吃得多饿得快,浑身无力,气短懒言,五烦心热,小便混浊,手脚还有麻木的情况,舌头伸出来一看,舌质暗,舌苔白,舌底脉络暗红粗长,脉弦细涩。

当时根据患者情况,开了一方,见:地骨皮、赤芍、僵蚕、苍术、丹参、枸杞。

同时叮嘱患者降糖药减半,先服用15天看看,患者反馈,自己放屁减少了,没那么自己能够明显感觉没那么容易饿了,口渴也减轻了,精神也变好了,血糖也有所下降,于是让患者把西药停了,继续调理1个月,患者症状都消失了,血糖下降到正常水平。

患者情况很明了,患者吃了降糖药就忍不住放屁,这种情况比较简单,主要是因为西药有副作用停掉就好了,但患者本身血糖控制不好,不能一下停掉,于是先让他西药减半,再加上患者有口渴、多食、易饥、五烦心热等症状,还需要滋阴清火、活血化瘀等,把患者的症状改善了。

方中地骨皮降血糖、清肺降火、凉血止血,赤芍清热凉血、化瘀,僵蚕息风止痉、祛风止痛、化痰散结,苍术祛风散寒、燥湿健脾,丹参祛瘀止痛、活血通经、清心除烦,枸杞养肝明目、补肾益精、补血安神。合用滋阴补肾、活血化瘀。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每个人的情况不同,病因病情也不尽相同,请在专业中医师的辨证下使用此方,切勿胡乱自行用药,以免贻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