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海带糖尿病(海带糖尿病人吃有好处吗)

王主任健康科普 0
文章目录:

医生直言:糖尿病患者若经常吃海带,要不了多久,或出现4个变化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意在科普健康知识请知悉;如有身体不适请咨询专业医生,喜欢的朋友可以关注一下,每天分享健康小知识,做您的线上专属医师。

哎,说起这“海带”啊,我得先叨叨几句,您别嫌我啰嗦。咱们这年头,吃啥都得讲究个“门道”,不是说你看着青的就是菜,绿的就是健康。

有些东西,它看着清清爽爽,实则“暗藏杀机”;而有些像海带这样,滑溜溜、黑黢黢,看起来不起眼,甚至还有点“腥气”,却是个被低估的宝贝,尤其是对咱们这些有糖尿病的老伙计来说,它可是个“出力不讨好”的老实人。

这海带,不声不响地躺在那儿,看着懒洋洋的,其实骨子里比谁都勤快。它不像人参、燕窝、鲍鱼那样“出身名门”,也不靠“包装营销”博眼球,但它干的活儿,件件都是实打实地帮你养命。

今天我就跟您掰扯掰扯:糖尿病患者要是常吃海带,不出半年,身上可能悄悄发生四个“变化”。

咱这不是吓唬人,是有理有据的。我得慢慢说,您也慢慢听,咱们边听边想。


一、胰岛素的“脾气”可能会好点儿

您知道吗?胰岛素这玩意儿,就像个脾气爆的管家,糖一多,它就跟打了鸡血似的满屋子跑,累得气喘吁吁。有时候还罢工,说:“你爱咋滴咋滴,我不管了!”

糖尿病其实很多时候不是“糖太多”,而是这“管家”不听话了,叫胰岛素抵抗。

但海带这东西,对胰岛素有点“劝架”的本事。为啥?它含有一种叫“岩藻多糖”的成分,能帮你改善胰岛素敏感性。

简单说就是,它像个会说话的“和事佬”,跟胰岛素说:“大哥,别急,人家不是故意的,你走个流程就好了。”结果胰岛素也不发火了,血糖就慢慢稳下来。

这不是我信口开河,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就在研究这个,发现海带中的膳食纤维和褐藻多糖,能减少胰岛素抵抗的发生率,对2型糖尿病有积极作用。

所以啊,这第一件事儿,就是——血糖的“脾气”可能会平稳不少。


二、肠道里的“老街坊”会热闹起来

肠道啊,就跟老胡同似的,住着一群邻里街坊,有好有坏。糖尿病患者的肠道菌群,常年“拆迁”,好菌少了,坏菌多了,消化吸收一塌糊涂,血糖控制也跟着拉垮。

但海带这东西,太“养人”了。它那丰富的可溶性纤维质,简直是肠道菌群的“烟火气”。你一吃,它进了肠道就开始“招兵买马”,叫来了一帮益生菌朋友,比如双歧杆菌、乳酸杆菌,齐刷刷地在你肠道里“开店营业”。

这肠道一热闹,营养吸收也就顺了,血糖波动也能变小。

而且你别小瞧这点事儿,2023年《中华糖尿病杂志》就说了:改善肠道菌群结构,是未来糖尿病管理的新方向。而海带这种粗中有细的食物,就是那“钥匙”。

别看它黑黢黢的,进了肚子却是个“调解员”。


三、血脂这根“歪脖子树”,也可能被扶正

有糖尿病的人,往往血脂也不老实。甘油三酯、低密度胆固醇,一个比一个“调皮”。这时候你要是光盯着血糖看,那就跟“头疼医脚”一样没用。

海带里头那点褐藻胶、岩藻黄素,是血脂的“清道夫”。就像你家抽油烟机里抠出来那层油垢,海带吃进去就在你血管里“刮刮刮”,把那点坏胆固醇一点一点给你清理出去。

再说个小冷知识:日本人心血管病发病率低,是因为他们海带吃得多。日本厚生劳动省的2020年报告显示,日本人平均每周摄入海藻类食品超过120克,是咱们的3倍,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率却比我们低了约40%。

这不是迷信,是饮食结构的力量。所以第三个变化就是——血脂可能被“劝服”,不再闹幺蛾子。


四、体重可能“偷偷”往下掉

哎,说到这事儿,我得感慨一句:糖尿病肥胖患者,减肥不减糖,那就是“耍流氓”!

可减肥哪有那么容易?这时候,海带又来了。它低热量、高饱腹感,吃一碗下去,顶得上你吃两个馒头的饱,但摄入热量却低得多。它那点膳食纤维,还能减慢糖类吸收速度,不让血糖飙升。

你吃得少了,饿得慢了,血糖不冲了,体重它自然就往下掉了。

这就好比你家水缸漏水,你不光得补缸底,还得关小水龙头。海带就是那个“关水龙头”的聪明人。

别小看这一点点瘦下去,体重每减少1公斤,胰岛素抵抗就可能下降7%,这可是国家糖尿病中心在2024年发布的数据。


可别高兴太早,海带虽好,也得“讲规矩”吃!

说了这么多好处,我得泼点冷水:海带也不是“万能钥匙”,更不是吃了就能逆天改命。

它含碘量高,甲状腺功能不全的人要控制;肾功能不全的人也得慎重,别“海带吃多了,肾脏先罢工”;还有那加工的腌制海带,盐分高得吓人,吃多了血压非飙不可。

所以:吃海带,得吃得明白、吃得聪明——新鲜的、少油少盐的、不过量的,每周2-3次,每次一小碗,刚刚好。


结语:海带不是灵丹妙药,但它能让糖尿病这场“慢性拉锯战”少点火药味

我常在门诊跟病人说:“咱们这糖尿病,就是个脾气坏的室友,赶不走的。你得学会跟它共处,别老想着‘治好’,而是‘管住’。”

海带,就是你厨房里那个不声不响、默默帮你“管住室友”的小帮手。

它不贵,不稀奇,却值得你重新认识它。

如果你看到这儿了,那我就不客气地说一句:

点个赞,留个言,转给你身边有糖尿病的朋友,别让“吃海带”这件小事,埋没在一锅油腻腻的饭菜里。

关注健康,别等到“病入膏肓”才想起“那谁说过海带好”——我就是“那谁”。下次聊点更冷门的,咱们不见不散。


参考文献:

[1] 李志勇, 周敏, 刘晓丹. 海藻多糖对糖尿病小鼠胰岛素抵抗的改作用研究[J]. 食品科学, 2024, 45(3): 122-128.
[2] 国家糖尿病中心. 2024中国糖尿病防治年度报告[R]. 北京: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2024.
[3] 张静, 杨慧, 刘琳. 海带多糖对高脂血症大鼠的调脂作用[J]. 中国食品卫生杂志, 2023, 35(4): 502-507.


得了糖尿病肾病,不想恶化成尿毒症,记住这4招,能保命

糖尿病肾病是由高血糖引起的,所以控制糖尿病肾病不发展的最关键一点就是合理饮食,那么到底该如何饮食呢?记住这4招能保命。

1、限制蛋白质摄入

高蛋白饮食可以加重糖尿病肾病的早期高滤过改变,因此对已有大量尿蛋白、水肿和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宜采取限量保质的原则,建议慢性肾病患者在慢性肾病处在1-3期时,每日摄入0.75克/千克标准体重的蛋白质量,慢性肾病5、6期的(未透析)的患者,每日摄入0.6克/千克标准体重的蛋白质量,没有其他临床营养治疗的患者,建议每日到蛋白质摄入量最低不低于30克。

2、少量进食高嘌呤食物

由于大量嘌呤在机体内代谢会加重肾脏负担,因此应严格限制食用高嘌呤食物,而芹菜、菠菜、花生、鸡汤、各种肉汤、猪头肉、沙丁鱼及动物内脏等都含有大量嘌呤,应严格限食,瘦肉中也含有嘌呤,在食用时可以先将肉在水中煮一下,弃汤食用。

3、限制钾摄入量,避免高血钾

适当限制钾的摄入,因为糖尿病肾病极易出现酸中毒和高钾血症,一旦出现,将诱发心律失常和肝性脑病,因此每日因控制钾的摄入量低于1500毫克,油菜、菠菜、韭菜、番茄、海带、香蕉和桃子等含钾量高的食物应当适当限制。

不过,糖尿病患者若每日尿量大于1000毫升且血清钾浓度正常,则不必限制钾的摄入,一般可以随意选择蔬菜和水果,若出现低血钾,则应多吃含钾量高的食物。

4、摄入充足维生素、微量元素

补充维生素B、维生素C和锌、钙、铁等微量元素,可以对肾脏起到保护作用。

糖尿病患者宜吃的家常菜

【糖尿病患者宜吃的家常菜】首先蔬菜的选择,最主要的原则就是含糖低,常见的叶类、茎类、瓜类、甚至花类的蔬菜可以灵活的选用,如菠菜、油菜、小白菜、大白菜、油麦菜;菌藻类的食物,如鲜蘑、香菇、海带、木耳;含糖量高的蔬菜主要是根类的蔬菜如土豆、山药、芋头等就要少选用。当然,家常菜仅有蔬菜是不够的,也要搭配上蛋白质类的食物,包括各种肉、水产品、蛋类、豆制品等。(来源: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