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糖尿病icu(糖尿病icu一般几天出院)

金选医课 0
文章目录:

29岁女子突发糖尿病入ICU,真是喝甜饮料导致的?

近日,广州29岁的林小姐突然出现口干、多饮、腹痛、头晕、乏力等症状,送院后确诊暴发型1型糖尿病,并多脏器出现衰竭,不得不进入ICU抢救。医生称,她入院前几天曾喝十几支甜饮料,平日常喝奶茶。

林女士告诉医生,自己这几天也没吃什么特别的食物,喝过糖水和功能饮料,没有糖尿病病史。很多人疑惑,难道喝得多甜饮料,就会得糖尿病吗?

喝甜饮料会导致糖尿病吗?

我们知道,糖尿病一般分为两类,1型和2型,两者的病因是不同的。

1型糖尿病是自身免疫性疾病,由于自身免疫因素,体内细胞“自相残杀”,胰岛β细胞破坏、胰岛素绝对不足,从而引起糖尿病。一般青少年期起病,发病时多食、多饮、多尿和消瘦的“三多一少”症状明显,或者直接以酮症酸中毒的较重疾病状态发病,只能用胰岛素治疗,所以又被称为“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

2型糖尿病是由遗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而引起的多基因遗传性复杂病,胰岛β细胞逐渐凋亡,胰岛素渐渐分泌不足,或者身体对胰岛素不敏感,所以引起血糖升高。这种类型糖尿病中老年人多见,占所有糖尿病的90%以上,治疗方法除了胰岛素外,还有多种口服降糖药。

但要声明的是,长期喝甜饮、奶茶虽然对身体不好,但并不是2型糖尿病的直接致病原因。存在糖尿病家族史,胰岛β细胞会比较“短命”,再加上经常暴饮暴食,胰岛长期超负荷工作,会导致胰岛细胞加速凋亡,另外肥胖、不运动,身体组织对胰岛素越来越不敏感,就会导致2型糖尿病发病,这是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不是短期内大量喝甜饮料就会得的。

而1型糖尿病是免疫因素引起的,跟喝饮料就更没有关系了。

所以说,喝甜饮料与糖尿病之间有“相关性”,但二者并没有“因果关系”,所以这个新闻有一定的误导性,会让某些人理所当然地认为糖尿病就是喝甜饮料所致的。

何谓暴发型糖尿病?

那么,新闻里29岁的女子患的暴发型1型糖尿病又是怎么回事呢?

暴发型1型糖尿病是日本学者Imagawa于2000年首次提出的。本病发病时,胰岛β细胞在短时间内遭到大量破坏,高血糖症和酮症酸中毒进展亦极其迅速,但糖尿病相关自身抗体阴性,病情凶险,如未及时诊断和治疗,患者可在短期内死亡,属危急重症。

相比起普通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暴发型1型糖尿病有如下几个临床特征:

1、以酮症酸中毒起病,程度比普通1型更严重,伴有电解质紊乱、肾功能受损,部分合并肝功能受损。但糖化血红蛋白常常是正常的,提示发病前三个月没有血糖升高现象。

2、起病时有消化道症状及胰酶水平升高,极易被误诊为急性胰腺炎或胃肠炎而延误治疗。

3、与普通1型相比,暴发型胰岛功能更差,胰岛β细胞功能几乎完全丧失,血糖波动大,也必须依赖胰岛素治疗。

4、发病人群无性别差异;起病年龄不等,1-80岁都可以发病,以青少年和成人居多;妊娠妇女为高危人群。

5、发病机制可能跟遗传、病毒感染、免疫因素相关。

因此,新闻中的29岁女子本身可能就有1型糖尿病的一些病理基础,或基因方面有缺陷,或曾被肠道病毒感染过,或引起了免疫反应,而发病前几天喝十几支甜饮料只不过是一个诱因,是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我国是糖尿病大国,潜在患者高达5亿,无论哪一种糖尿病,都会影响生活质量和寿命,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是我们一生的必修课。#29岁女生被诊断为爆发型糖尿病住ICU##糖尿病#

2岁娃竟因糖尿病住进ICU!孩子有这些症状一定要当心

数据显示,目前我国糖尿病发病率逐渐上升,成人糖尿病患病率达到11.6%,而它的急慢性并发症的发生,也常常让患者的生活质量严重下降,更是患者致死致残的重要原因。其中,被人们称为“小糖人”的糖尿病患儿发病人数逐年增多。

说起谁患了糖尿病

你想到的可能都是些老年人

但现在

你可能会说还有“那谁家的孩子”

前不久,深圳市妇幼保健院

收治了一位年仅2岁的“小糖人”!

还因病情危急

进了儿童重症监护病房

2岁女童出现明显变化

多食多尿精神不好

妙妙(化名)今年2岁出头

原本是个活泼好动的小姑娘

去年11月

她开始出现了一些明显的变化

↓↓↓

食欲非常好

总是主动要喝水

夜里频繁要尿尿

还尿了好几次床

直到12月1日

妙妙开始变得昏昏沉沉

精神状态十分不好

晚上突然感觉

呼吸困难喘不上来气

家长赶紧带着她来到了深圳市妇幼保健院

医生为妙妙做完检测以后

发现她的血糖严重超标

重度脱水

酮症酸中毒

妙妙当天就被确诊了糖尿病

医生还发现

妙妙精神萎靡

呼吸急促、眼窝凹陷

已经重度脱水

还出现了酮症酸中毒症状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是由于糖尿病患者病情加重时,血糖明显升高,胰岛素分泌不足,引起糖、脂肪、蛋白质三大物质代谢紊乱,导致酮体生成过多,造成严重后果的糖尿病急性并发症。酮症酸中毒是糖尿病患者最常见的急性并发症。

于是妙妙就被安排进了

PICU(儿童重症监护病房)

陆喜燕

深圳市妇幼保健院儿科副主任医师

她在PICU进行了一个晚上的补液,做了维持电解质的平衡和胰岛素的治疗之后,血糖就下降到了比较稳定的水平。第二天生命体征比较稳定了,便转到内分泌专科进行治疗。

脱离生命危险

仍需长期注射胰岛素

经过救治

妙妙脱离了生命危险

如今已经顺利出院

但遗憾的是

她可能一辈子都需要

注射胰岛素来维持生存

娃出现“三多一少”症状

及早就医检查

近年来

深圳市妇幼保健院儿科内分泌专科

就经常接诊到这样的“小糖人”

医生介绍

儿童糖尿病主要分为

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和特殊类型糖尿病

其中前两种最常见

1型糖尿病,即由于体内胰岛素绝对缺乏而引起的疾病,这种类型的糖尿病在青少年中比较常见;

2型糖尿病,它是由于相对胰岛素缺乏以及胰岛素抵抗引起的,这一类型在中老年人群中比较常见。

1型糖尿病诱因复杂

基本无法预防

所以早诊断、早干预十分重要

三多一少

2型糖尿病可以预防

正确引导孩子饮食习惯

而2 型糖尿病

最重要的危险因素是

肥胖

这是完全可以预防的

父母要正确引导孩子的饮食习惯

鼓励孩子多吃健康的绿色蔬菜和新鲜水果

限制孩子食用

会导致体重过度增加的

含糖食品和饮料

比如果汁和奶茶

如果家族中有糖尿病遗传倾向

或者宝贝是个“小胖墩”

一定要定期带娃检查血糖、尿糖

总而言之

预防儿童糖尿病

最重要还是形成

良好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

↓↓↓

首先,提倡平衡膳食,避免过多热量摄入 ,少食高糖、高脂肪的食品,多食富含纤维素的天然食品,如谷类、水果和蔬菜。

其次,要养成良好的就餐习惯 ,吃饭细嚼慢咽,有助于减轻儿童消化系统的负担,使得人体能够更加充分地消化和吸收来自于食物中有益的营养素。并且,在缓慢的咀嚼过程中可以明显增加饱腹感,减少食物的摄入总量。

再有,督促孩子进行体育锻炼, 可以根据孩子的喜好来选择体育锻炼的种类,游泳、跑步、快走等均可,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孩子身体强壮、免疫力强,还可以预防肥胖和糖尿病。

第一现场、壹深圳客户端记者:方应彬

来源: 深广电第一现场

糖尿病老人并发6种“要命病” 两进ICU三下病危通知 抢救16天

患糖尿病25年六旬老人并发6种“要命病”

两进ICU三下病危通知抢救16天脱险

医生:全因血糖控制得不好

●肺炎

●感染性高热●肢体坏疽●消化道出血●心衰

●呼吸衰竭

生活报讯(江丽波 宁宇 记者 霍营)哈市62岁的田阿姨是一名糖尿病患者,有着20多年的糖尿病史,由于血糖控制得不好,田阿姨先后患上了脑梗、冠心病、双下肢血管闭塞,没想到不久前旧疾未愈,又添多种“要命病”,她因肺炎、感染性高热、糖尿病肢体坏疽、肝硬化消化道出血、心衰、呼吸衰竭,两次住进I CU,三度下达病危通知,连家人都一度认为“无力回天”了。日前,在医院感染免疫科,医护人员经过16天的紧张抢救,田阿姨成功闯过一个个难关,转危为安,最终顺利出了院。

三下病危通知持续40℃以上高热

田阿姨患2型糖尿病25年,血糖总是起伏不定,并发症也接踵而至。最近这些年,田阿姨先后得了脑梗、冠心病。今年2月,田阿姨因双下肢血管闭塞,想去做手术。没想到,还没等手术,她的身体状况就急转直下,因胸腔积液导致呼吸困难,被转入I CU治疗。在I CU期间,又出现心衰,三根血管发生了堵塞,最后安装了心脏支架。由于病情危重,医生两次下达病危通知书。6月25日,田阿姨被转入急诊EI CU治疗,医生又一次下达病危通知书。由于肝硬化导致消化道出血、持续40℃以上高热,田阿姨被转入感染免疫科治疗。

家属都认为没救了医生说有一线生机

据感染免疫科主任介绍,田阿姨入院时意识不清,肺炎、全身皮肤多处缺损、糖尿病肢体坏疽、双下肢血管闭塞、肝硬化消化道出血、感染性高热……在如此严重的病情面前,连家属都认为没希望了。对此,医生进行了综合分析,“患者是由感染导致的全身问题,只要把感染控制住,也许能争取到一线生机。”医生始终认为患者有恢复的可能,有生的希望。“只要有一线希望,我们就要尽最大努力。”听到医生的话,绝望的家属激动得热泪盈眶。

16天精心救治老人闯过一道道难关

抢救随即展开,医生联系内分泌、骨科、心内等相关科室会诊并认真研究每次会诊意见。在入院查体时,医生们发现,田阿姨左手腕关节有个一元硬币大小的缺损,右足有杯底大小皮肤缺损,骶尾部还有个面积很大的Ⅱ级压疮。田女士这一身“伤”,让医护人员付出了大量心血。为了防止患肢继续恶化,医生们每天坚持换药,大热天穿着隔离服,每次都大汗淋漓。护士长带领护士们每天定时给田阿姨翻身、叩背、皮肤护理、管路护理,即使是周末,也要特意来医院看一看老人。

在大家的精心救治下,6月27日,一直昏睡不醒的田阿姨终于清醒了。此后,田阿姨病情逐步好转,血糖控制住了,感染、肺炎、高热控制住了,肢端坏疽、心衰、消化道出血控制住了……在医护人员的全力救治下,田阿姨跨过一道道难关。7月3日,田阿姨各项指标良好,吃上了一个月来的第一口食物。7月11日,家人为痊愈的田阿姨办理了出院手续。出院时,田阿姨紧紧握着医护人员的手,激动地说:“没想到我还能活过来,感谢你们的救命之恩!”

医生说法:这么重的感染全因血糖控制不好

原本就是单纯的糖尿病,但由于血糖一直控制得不好,田阿姨先后患上了多种并发症,从而引发严重的感染,差点丢了性命。医生说,田阿姨这个病例非常具有代表性,合并慢性基础疾病的糖尿病患者一旦发生感染,往往比正常人更加严重,如果就诊不及时往往会导致多种并发症甚至死亡。生活中,糖尿病患者一定要控制好血糖,防止各种并发症的出现,同时注意个人卫生,一旦病情有变,第一时间到医院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