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如何治疗糖尿病并发症(如何治疗糖尿病口干)

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 0
文章目录:

如何科学应对糖尿病并发症?专家教您这样做

来源:人民网

人们常说:“糖尿病不可怕,可怕的是出现并发症。”糖尿病是一种全身性疾病,其并发症可累及全身各个器官及组织,如果不能及时发现,后果堪忧。

值得庆幸的是,当机体的某一器官出现病变时,一般都会有相应的先兆症状,如果能及时察觉这些早期信号,尽早诊断、及早治疗,就能将并发症的危害降至最低。

什么是糖尿病并发症?

糖尿病并发症分为急性和慢性。急性并发症如低血糖反应、酮症酸中毒、高渗昏迷,这些是必须避免的。慢性并发症和血糖控制程度有关,表现为大血管并发症和微血管并发症。大血管并发症主要发生在心脏、脑还有周围血管中;而微血管并发症主要发生在眼睛,也有的在心脏、肾脏和神经系统中。

如何避免糖尿病并发症?

首先要控制好血糖,可以减轻、延缓并发症。

患者发现血糖升高后,通过饮食、运动、药物把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内,那么并发症的出现几率很小。一型糖尿病如果控制不好,血糖升高五年以后,会陆陆续续出现并发症。二型糖尿病一般发现比较晚,出现症状也比较晚,一旦发现血糖高,就要去查是不是有并发症。

不同年龄对血糖要求不同,60岁以内要求空腹血糖在6以内,餐后血糖在8以内,这样并发症会出现得少或者晚;80~90岁出现并发症则是五到十年以后,预期寿命如果不是很长,血糖就比较宽松。以八十岁左右的人为例,空腹血糖控制在8左右,餐后血糖控制在11~12的范围都是可以的,只要不出现急性并发症就可以。

哪些是糖尿病的高危人群?

(1) 有糖尿病家族史的人群:糖尿病和遗传有关系,如果某人的父母、兄弟姐妹中有人患有糖尿病,其患有糖尿病的风险会增加。因此有糖尿病家族史的人群每年应该定期体检,查一下空腹或者餐后两小时的血糖。

(2) 体重超重的人群

(3) 体重太轻的人群:有些太瘦的人身体发育可能不是很好,胰岛β细胞的功能受损,可能会出现血糖升高。

(4) 有巨大胎儿(胎儿出生时体重大于4公斤)分娩史的人群

(5) 有甲亢、库欣综合征、嗜铬细胞瘤、生长激素瘤等其它疾病的患者

(6) 胰腺疾病患者,如胰腺癌患者、胰岛β细胞瘤患者、胰岛α细胞瘤患者以及肝脏不好的患者都可能会引起血糖升高。

糖尿病并发症需要重视,更需要科学应对。日常生活中,我们应重视自身健康管理,关注血糖健康,糖尿病高危人群更应坚持定期体检,对血糖、尿常规等项目进行检测,防止糖尿病并发症出现。

专家: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谢培凤

本文来自【人民网】,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糖尿病中常见的并发症及应对策略

1.高渗性昏迷:糖尿病患者,要规律、规范用药,不宜随意停用或盲目更换治疗方案。

(1)定期自我监测血糖,保持良好的血糖控制状态。 有口渴、多饮、多尿、乏力、头晕等症状时,尤其是老年糖尿病患者,要及时化验血糖以及肝肾功能、血钾、血钠等电解质情况。

(2)应激情况下如发生感染、外伤、脑卒中、急性心肌梗死发作等,要加强自我血糖监测频率,及时发现过高血糖,及早就医。

(3)糖尿病患者发生呕吐、腹泻、发热等病症以及出汗过多时,要保持适度饮水量,避免引起脱水,同时积极就诊,治疗引发上述症状的相关疾病。

(4)老年人由于机体对口渴的反应不敏感,要注意主动饮水,必要时可记录每日的出入量,便于进行调节,保证充足的水分摄入。

2.酮症酸中毒:糖尿病患者要严格、合理控制血糖。对于正在使用降糖药物者,不能随意减量或中断治疗,尤其是1型糖尿病患者,要坚持应用胰岛素,不要随意减量、突然中断或盲目更换胰岛素治疗方案,以确保血糖处于合理的控制状态。

(1)当伴有严重感染、外伤、脑卒中、急性心肌梗死发作等应激状况时,要密切监测血糖、尿糖、尿酮体,血糖明显升高时,要及时就医;对原用口服降糖药物者,要暂时改用胰岛素治疗,以防糖尿病酮症的发生,并对相关疾病进行积极治疗。

(2)病情相对稳定的糖尿病患者,若出现明显口渴、疲乏无力、多尿多饮、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头痛、肌肉酸痛、剧烈腹痛等症状时,要警惕糖尿病酮症或酮症酸中毒,应尽快到医院行血糖、尿酮体等检查,及时诊治。(via 北京地坛医院)

来源: 北京12320在聆听

名医大讲堂今天开讲啦:糖尿病并发症怎么预防?

今天

近200个人

在成都传媒大厦9楼

进行了一场

“甜”蜜之约

❤️❤️❤️

糖友在现场

这是糖友家成立以来的

第一次线下活动

糖友排队等候中

除了免费查血糖

糖友接受血糖监测

糖化血红蛋白检测

糖友接受糖化血红蛋白检测

当然,还有糖友们最期待的环节

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

内分泌代谢科主任

黄斌

为大家带来的健康知识讲座

📚

讲座围绕着糖尿病并发症这一主题展开。黄斌说,糖尿病之所以可怕,不仅仅是因为它会伴随患者终身,更是由于多种的合并并发症。

黄斌教授讲课

糖尿病并发症的种类很多,影响着糖友的全身,从头到脚,从内到外,每个地方都有可能受到损伤。

脑细胞功能障碍

糖尿病病人患老年痴呆的很多,而且早期很难发现。

牙齿松动、牙龈红肿

心肌梗塞

糖尿病患者发生心肌梗塞常常是无痛的,因此很难被发现。因此,糖友应该定期做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如果发现冠状动脉狭窄,就要及时治疗。

肺结核

由于生活的改善,肺结核的发病率较以前有所降低,但糖尿病很容易合并肺结核。

男性勃起障碍

目前,糖尿病发病有年轻化的趋势,越来越多的中年人患病,ED成了大问题。如果男性糖尿病患者早期发现勃起障碍,及时治疗,就可以恢复性功能。

糖尿病足

黄斌介绍,许多糖友最害怕的就是糖尿病足。患了这种病非常痛苦,严重时需要截指。

糖友认真做笔记

以上提到的病症,仅仅是糖尿病并发症的一小部分。除了这些慢病并发症,还有急性的糖尿病并发症,例如酮症酸中毒、乳酸酸中毒等等,死亡率非常高。黄斌说,急性并发症的发生和管不住嘴、随意停药、不坚持查血糖等等相关。

在讲座中,黄斌指导糖友们如何辨别糖尿病并发症的早期表现。学习自我发现的方法非常重要,因为及时发现、及时治疗,许多并发症是可以治愈的。

接下来,在问答环节中,黄斌对现场糖友们提出的治疗、生活方面的问题,进行了详细的解答。

糖友提问

如果您不想错过这些机会

↓↓↓

听专家讲座、免费做检测、和糖友交流等等

请继续关注糖友家

参与我们的活动😁

一个小提醒

下一次活动时间是

2月27日

主讲人

四川大学华西医学院内分泌科

田浩明教授

不在现场的糖友

通过以下方式加入我们

第一时间获得糖友家的最新消息!

加入糖友家

关注成都商报四川名医

请在对话框内输入关键词“糖尿病圈”

系统将自动回复你添加方式

按指示进入群内,与医生在线交流

ID:scmingyi

关注┃成都商报四川名医

*欢迎分享┃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内容合作,请致电:028-86780845

本文记者:王柳

本文摄影:郭敬之

本文编辑:王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