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足视频(糖尿病足视频作品介绍)
糖尿病足知多少?快收藏这份护理全攻略
糖尿病,这一常见慢性病,大家并不陌生。但是,因糖尿病引起的足部并发症——糖尿病足,因高截肢率和高死亡率正在成为威胁糖尿病人生活质量的重大隐患。长沙市中医医院(长沙市第八医院)医生提醒,预防和治疗糖尿病足刻不容缓。
什么是糖尿病足?
糖尿病足,就是糖尿病患者因神经病变、血管病变和感染等因素导致的足部病变。这些病变不仅会影响患者的足部感觉和运动功能,还会导致足部皮肤破损、溃疡甚至坏疽,严重时甚至需要截肢。
糖尿病足的症状有足部疼痛、麻木、灼热、局部红肿、疼痛、发热等;有些患者表现为足部畸形,如爪形趾、足弓塌陷等;还有些表现为足部皮肤干燥、脱屑、瘙痒、水疱、溃疡等。
糖尿病人应如何预防糖尿病足?
要做好糖尿病足的防治,首先应严格控制血糖、血压、血脂。另外,足部破损可以说是“倒下的第一张多米诺骨牌”,因此,对于每个糖尿病患者,做好足部的保护至关重要。
足部的保护工作需注意以下几点:
清洁鞋袜要选对:做好脚部清洁,鞋子要宽松、透气、合脚,不穿高跟鞋或尖头鞋,袜子选纯棉、浅色、宽松的,既吸汗又能尽早发现脚部破溃。
每日检查不可少:每天仔细检查双脚是否有异常,细致到每一个脚趾缝,一旦发现有红肿、水疱、脚气等,积极就医。若皮肤干燥,及时涂润肤膏,防止皲裂,注意避开溃疡伤口。
擦干趾缝很重要:洗完澡或洗完脚,要用柔软、吸水性好的干毛巾擦拭干净,尤其要擦干趾缝之间的水。
避免外伤与烫伤:洗脚水以37-40℃为宜,浸泡5~10分钟即可,以防脚部被烫伤。禁用热水袋、火炉给脚取暖。修剪趾甲时采取平剪,使用锉刀锉平边缘,切勿剪出伤口。
正确剃脚底老茧:到医院寻求专业医护人员帮助,在严格消毒情况下,修除胼胝(老茧)、鸡眼等,不要自行处理。
保护足底防破溃:保护足底,不要赤脚行走;如有皮肤破溃,即使是小的水疱、伤口也要重视,及时到医院由医生进行专业处理。
适当运动促循环:适当运动有助于降低血糖,减轻体重,促进血液循环,预防糖尿病足发生。
保护血管要戒烟:长期吸烟容易造成下肢血管病变,诱发或加重糖尿病足。
定期筛查不能少:没有糖尿病并发症的糖尿病患者,至少要每年做一次糖尿病足筛查;有周围神经病变的,则需要每6个月筛查一次,而如果已经合并血管病变,则每3个月左右就需要到正规医院复诊。(通讯员 向建南)
打麻将抠脚进重症监护室!六个动作教糖友们防范糖尿病足
11月3日下午,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烧伤科主任、硕士生导师周忠志及团队来到快乐老人大学湘府校区为学员讲解糖尿病足预防治疗讲座。
红网老年频道讯(通讯员 刘宇航)近几年,糖尿病发病率越来越高,而糖尿病患者比其他人群发生足病的机率多15-20倍。糖尿病足对于人们的足部健康也构成了非常严重的威胁。 11月3日下午,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烧伤科主任、硕士生导师周忠志及团队来到快乐老人大学湘府校区,围绕《糖尿病足(糖尿病性皮肤溃疡)的预防及治疗》展开讲解,现场为学员们进行中医艾灸、刮痧、拔火罐。
一个抠脚的小伤口,也能引发糖尿病足大危害
糖尿病足是一类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外周血管病变基础上,由于足外伤、感染等引起的严重下肢病变的总称。最常见后果就是慢性足溃疡、截肢至残,甚至可能危及生命。“人在患上糖尿病之后,可能就会容易引发各种糖尿病并发症,尤其是老年人更要注意。”课上,周忠志首先从糖尿病足的概念开始,向学员们分析糖尿病足发生的原因、危害性。
日常生活中,长期血糖控制差、穿不合适的鞋,足部卫生保健差、足溃疡等等,都是诱发糖尿病足的危险因素。周忠志医生提醒患有糖尿病的老年朋友,要及时发现糖尿病神经和血管病变的情况,例如,脚发凉、怕冷、皮肤苍白或青紫、脱毛、水肿等症状,需要定时进行相关检查。
周忠志讲了一个真实的病例,一位老人在打麻将时抠脚,当时没在意,结果第二天住进了重症监护室。由于糖尿病患者血糖过高,抠脚容易造成病菌滋生,引起伤口感染。我们不要小看些伤口感染,一旦得不到及时医治,会导致组织坏死、溃疡,严重时甚至需要截肢。”周忠志医生现场讲述了一个糖尿病患者由于边打麻将边抠脚,住进了医院的例子,以此告诫学员们引起重视,注重足部保养。
“我妈妈一直患有糖尿病,长期在控制血糖。今天来上中医养生课,就想听听专家的建议。”听闻这次中医养生课主题是糖尿病,湘府校区声乐班的学员吴阿姨,专程带着85岁高龄的母亲也来听讲座,听起周忠志医生对糖尿病的讲解,也深有体会。
控制血糖,重视足部护理,预防糖尿病足
除了控制血糖治疗,改善下肢血运等治疗糖尿病足的方法之外,周忠志医生还重点介绍了如何预防糖尿病足,将足部护理视为生活的组成部分,防患于未然。为学员们示范提脚尖、掂脚尖、弯膝、座椅运动等等锻炼动作,促进下肢血液循环,有效预防糖尿病足。
周忠志医生提醒大家,如果你有糖尿病,为了预防足部疾病的发生,一定要牢记:全面控制血糖及代谢异常,每天自我检查双脚,正确的足部卫生保健,选择一双舒适的糖尿病鞋,至少每年到医院检查一次糖尿病足部并发症,并及时联系糖尿病专科医生,才能有效预防糖尿病足的发生。
课后,周忠志医生为大家把脉问诊,学员们也十分踊跃的与医生交流健康问题。中医附一专家团队们将带来的艾条,插入艾灸盒内点燃,放在腿部慢慢熏灸,亲自为学员们进行艾灸保健。施了艾灸的许多学员都表示“施灸后感觉暖暖的,很舒服。”,“艾灸能提高身体的抗病能力,好处很多,我以前也常常在家中自己做艾灸,这次来听中医养生课收获真多。”快乐老人大学学员孙阿姨说道。
链接:六个小动作促进下肢血液循环
1.提脚尖:脚尖提起、放下,重复20次,试着以单脚承受全身力量来做。
2.掂脚尖运动:抓紧椅子,掂起脚尖,提起、放下,同时掂脚尖围椅子走数圈。
3.弯膝:手扶椅子,做10次弯膝运动,越低越好,背部保持挺直。
4.座椅运动:双臂交叉胸前,坐下、起立重复10次。
5.上楼梯运动:掂脚尖、快速走上楼梯。
6.抗衡运动:面向墙,双手低住墙,双手的高度不宜超过肩膀高度,双脚伸直在后,双臂弯。曲,身体挺直,身体向前靠,重复做10次。
湘府校区联系人:万老师15116331110
更多精彩养老资讯,欢迎下载时刻新闻客户端,点击导航条“ ”,添加“老年”页卡,即可每天获得最新养老资讯、产业动态、人物风采以及精彩故事。
视频|如何预防糖尿病足?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患者因长期血糖控制不良而导致的一种严重并发症。它涉及足部神经病变和/或血管病变,这些病变使得足部对于损伤的感知能力下降,容易发生溃疡,且愈合过程缓慢。如果不及时得到妥善处理,糖尿病足可能会导致感染、坏疽,甚至需要截肢。
糖尿病足的早期症状可能包括疼痛、麻木、灼热感、针刺感或蚂蚁爬等异常感觉,以及对割伤、烧伤、磨破、水疱等损伤的敏感度下降。因此,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识别这些症状并及时就医至关重要。
为了预防糖尿病足的发生,以下是一些关键的预防措施:
1、血糖控制:严格控制血糖水平,以降低糖尿病足的风险。
2、日常检查:每天检查双足,特别是足底、趾间及变形部位,注意任何异常。
3、足部卫生:勿使用温度过高的热水泡脚,保持足部干燥,涂抹润肤霜以防止皲裂。
4、修剪趾甲:平剪趾甲,避免剪得过深,以减少受伤风险。
5、合适的鞋袜:选择透气、舒适、不压迫脚趾的鞋子和袜子。
总的来说,糖尿病患者应遵循“全面控制血糖,每天自查双脚,做好足部卫生,穿着舒适鞋袜,定期医院筛查”的原则,以维护足部健康。一旦发现异常,应立即就医,以免延误治疗。通过这些措施,糖尿病患者可以有效地预防糖尿病足的发生,享受更健康的生活。
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内分泌科副教授 王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