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脾丸糖尿病(归脾丸糖尿病人能吃吗)
中医新语丨王鹰:缓解思虑劳心——归脾丸
济南市民族医院门诊部主治中医师 王鹰
提到“归脾丸”,大家第一反应:这应该是治疗胃肠消化系统疾病的药吧。有这样想法的人就小瞧它了,它不但能治脾胃病,心慌、失眠、神经衰弱、出血症、更年期综合症、妇科月经不调等等都能治。下面详细了解一下吧。
归脾丸源于千古名方归脾汤,最早记载于宋代医学大家严用和的《济生方》,由黄芪、龙眼肉、人参、白术、酸枣仁、茯苓、木香、炙甘草组成,明代御医薛立斋《校注妇人良方》在原来的基础上加了当归和远志,这使药方具有了益气补血,健脾养心的功效,非常适合现代一些思虑过度、劳伤心脾的人调理身体。
我们来看看归脾丸的成分吧,其中党参、白术、茯苓、炙甘草为四君子汤,中医界称之为补气祖方,再加上黄芪更增强了补气之力,奠定了补脾补气的基础,补脾益气以生血;龙眼肉和当归在补气的基础上能更有效的补血养血;酸枣仁和远志可以养心安神,减少心神的消耗;少量木香振奋脾气,使气结得解,补而不壅,滋而不腻,更好的发挥补气补血的作用。这是个补气生血,补脾养心的方剂。
现代人生活节奏快,很多人都是整日操心劳力,或者熬夜贪玩,耗费心神,又缺乏运动,不懂节制和保养,很容易出现气血不足的情况。比如有的人稍微一活动或者劳动就会出现心慌,自觉心脏咕咚乱跳,气短,容易疲劳,四肢疲乏无力;有的人失眠,越劳累就越失眠,或者睡眠浅,做梦多,易惊醒,整夜处于半梦半醒的状态,起床后头晕头昏,记忆力差,浑身倦怠乏力,干什么都没有精神;有的人会有鼻出血、牙龈出血、咳血、皮肤瘀斑、紫癜、便血、妇女崩漏、月经淋漓不尽等等脾不统血导致的各种出血症状,“统”是统摄、控制的意思,脾气亏虚,不能统领固摄血液,血液不能在血脉内运行,溢出脉外而出血;有的人经常没有食欲,不想吃饭,吃了饭后饱胀不消化,胃肠功能低下或者紊乱,便秘或者腹泻,或者腹泻便秘交替出现;有些年轻女性爱美,节食减肥,身体瘦弱,精神不济,面色苍白或者萎黄,说话有气无力,语声低微,月经不规律,月经提前量多色淡,月经后淋漓不尽。这些人通常伸出舌头一看,舌头胖胖的,湿漉漉的,边缘有较深的齿痕,舌苔淡白或少苔。凡是有上述症状,都可以找归脾丸来帮忙。
大家可能还听说过同仁堂的人参归脾丸,与归脾丸的主要区别在于:它用的是人参,归脾丸用的是党参。人参大补元气,复脉固脱,补脾益气,生津养血,安神益智,药性偏温;党参健脾益肺,养血生津,药性平和。所以人参健脾丸作用强于归脾丸,药性更温热。
总结一下,不管是归脾丸还是人参归脾丸,都可以治疗心脾气血不足所致冠心病、心律失常、高血压、慢性胃炎、胃溃疡、胃肠功能紊乱、再生障碍性贫血、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甲状腺功能紊乱、神经衰弱、妇科月经病、带下病、更年期综合症等等疾病。现在的人们一直忙着挣钱,杂事繁多,耗伤心神的地方特别多,经常用点儿归脾丸保养一下吧。
最后提醒一句,因为归脾丸属于温补类中成药,药性偏温热,人参归脾丸热性更大,所以外感高热、体质偏热、内火旺盛的人忌用,如果大家觉得自己不能确定是否属于归脾丸的适应症,那就找专业的中医师咨询吧。
医师简介:王鹰,硕士研究生,主治中医师,2008年毕业于山东中医药大学七年制中医学专业,跟随全国名老中医张鸣鹤教授及宋绍亮教授系统学习中西医结合治疗风湿免疫系统疾病,毕业后一直从事心病科(老年病科)中西医临床工作10余年,先后获得东营市中医经典临床应用竞赛个人一等奖及团体二等奖、济南市中医临床经典应用竞赛个人二等奖及团体二等奖,参加山东省五级中医药师承教育。担任济南市中医药学会心病、高血压、治未病专业委员会委员,中西医结合脑血管病及呼吸专业委员会委员。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律失常,心力衰竭,高血压、眩晕、焦虑状态,神经衰弱等心脑血管常见病;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风湿免疫系统疾病;高尿酸血症、高血脂症、糖尿病等慢性代谢性疾病、以及老年人常见慢性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疾病。
1个中成药,健脾胜过归脾丸,补肾强过地黄丸,糖尿病治疗常用!
相信很多人都听过一句话,肾为先天之本,脾胃后天之本,脾肾这两个脏腑啊,可以说是糖尿病人最关键的两大脏腑。
脾虚呢,最典型的表现就是身体乏力、食欲不振,脾气亏虚了,首先糖尿病人吃饭吃不香了,而且消化不良,身体气血亏虚,所以看起来气色也不是很好,面色发黄或者苍白。而且因为脾主四肢肌肉,脾气亏虚的糖尿病人呢,往往四肢肌肉无力,身形呢,也是偏瘦的,而且干吃不胖。
糖尿病继续往下发展,病久及肾,所以肾虚的糖尿病人呢,普遍都是确诊糖尿病5年以上了,肾气亏虚了,肾精亏虚,糖尿病人也会出现腰膝酸软、头晕耳鸣、早泄遗精、疲劳乏力等表现。
那么糖尿病人都知道,什么虚了就要补什么,但问题就出在,很多糖友呢,也知道要补,却没有掌握正确的方法,我就发现很多来我门诊就诊的糖尿病人,他们自己乱买药来吃,因为他们一提到健脾,就去买归脾丸,一提到补肾,就去买六味地黄丸,但实际上,我认为脾肾这两个脏腑啊,完全可以同时补,那么在这么多中成药当中啊,刚好有一个,脾肾同补,这个方子的名字呢,也非常直接,就叫脾肾双补丸。
脾肾双补丸啊,这个方子呢,用到了太子参补气,那么在健脾益气方面呢,用到了莲子肉、砂仁、橘红这几味药材,在补肾固精方面呢,首先用到了五味子、车前子、菟丝子这三子,补肾涩精,山药在补肾的同时,还能起到补肾固精的作用,补骨脂、肉豆蔻、巴戟天、山茱萸这几味药材呢,大补肝肾。
所以啊,脾肾双补丸这个方子呢,大补脾肾,它本身也是糖尿病治疗中的常用方,我经常在这个方子的基础上啊,结合患者的自身状况,再进行加减化裁,比如对于腰腿酸软、下肢麻木酸疼、冰凉怕冷的糖尿病人呢,我还会在方子里加入杜仲啊、锁阳啊这种温补肾阳的药材;对于脾胃功能特别差,消化不良、食积的糖尿病人呢,我会在方子里还加入鸡内金这种消食导滞的药材。
但糖尿病人一定要在中医的指导下用药,自己不要擅自用药。
名方归脾丸、健脾丸,有何区别?脾胃不适如何选择?医生为你总结
“老板,给我拿一盒健脾丸。”
“先生,不好意思,健脾丸明天才会到货,要不你试下它的兄弟产品?” 店员给进店的小王拿了一盒归脾丸。
“这个药比健脾丸适应症更广,长期服用不但可以健脾,还能补气养血。”
听着店员“天花乱坠” 的吹捧,小王半信半疑地买了几盒回家,准备尝试下这种药是否真的有那么神奇。
然而小王服用了一段时间,也没见到太大的效果,但又好像有点效果,所以小王怀疑这种药没有健脾丸有效。
而真相却是,虽然归脾丸和健脾丸是兄弟产品,名字也差不多,但这两种药却有着非常明显的不同。
两种药虽然都属于补益类丸剂,但是,归脾丸和健脾丸却有很大的不同。
归脾丸
归脾丸由党参、远志、黄芪、白术、当归、茯苓、大枣、木香、甘草、龙眼肉、酸枣仁组成,主要用来补益气血、健脾养心,适用于心脾气血两虚所导致的各类病症,如心悸、眩晕、乏力、健忘失眠、月经过多等。
健脾丸
虽然和归脾丸只有一字之差,但是健脾丸在成分上就跟归脾丸有所不同了,健脾丸是由白术、人参、黄连、木香、甘草、神曲、砂仁、山楂、麦芽、白茯苓、陈皮、山药、肉豆蔻13种药剂组成,具有健胃和脾、消食止泻的作用,适用于脾胃虚弱所致的食少难消、饮食不化、倦怠乏力等,尤其是消化不良的小孩,用健脾丸效果十分显著。
由此可见,归脾丸和健脾丸不论是成分还是作用,又或是适用人群都是不一样的,事实上随着对归脾丸的不断深入研究,还发现了它的多种新用途。那么,归脾丸有哪些新用途?
归脾丸是《济生方》中非常经典的方剂,同时作为临床常用到的中成药之一,归脾丸除了传统的用途以外,还能治疗以下六种疾病。
首先,归脾丸的组成成分中除了有当归、大枣和龙眼肉等补血药,还有远志和酸枣仁等养心安神的药物,所以在治疗气血两虚型的神经衰弱的患者也能达到很好的效果。
其次,近年来,临床研究发现,不论是窦性心动过缓还是阵发性心动过速,服用归脾丸一段时间后,都能有明显减轻的效果,这是因为归脾丸能够调节心律不齐。
此外,气血两虚型更年期综合症患者往往会出现情绪烦躁等症状,服用归脾丸,更年期综合症能够得到一定的减轻,甚至有些患者服用1~2个疗程后,能够达到痊愈的效果。
第四,一般来说,脑外伤综合征是以西药治疗为主,但归脾丸辅助西药治疗脑外伤综合征患者,更有利于脑外伤综合征的患者恢复。
第五,归脾丸可以治疗气血两虚型冠心病。气血两虚型冠心病患者在服用归脾丸一段时间后,胸闷和胸痛的症状会渐渐消失,食欲增加的同时身上的淤点也会得到痊愈,甚至有些患者日常生活也可以得到恢复。
第六,归脾丸在治疗十二指肠溃疡时也能达到显著的效果,所以临床上也会用归脾丸治疗十二指肠溃疡。
不过要注意的是,归脾丸也不是人人都能用的。那么,什么人不适合用归脾丸?
俗话说,是药三分毒,归脾丸再好,也不是所有人都能用。淮安市妇幼保健院中医科副主任医师马希贵表示,孕妇、小孩、过敏体质的人建议别用。
其次,有感冒、腹泻、高血压、糖尿病或是痰湿、淤血、阴虚脉数的人都不适合服用归脾丸。所以服用归脾丸一定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千万不要自行服用。
总的来说,不论是哪种药,在服用之前,都要先了解清楚适应证,千万不要盲目服药,否则不但没有效果,还可能会“雪上加霜”、“火上浇油”。#健康热力计划##谣零零计划##用药科普遇见药师#
参考资料:
[1] 居正.归脾丸与现代应用[J].《家庭中医药》,2015:37-37.
[2] 刘德泉.健脾丸、归脾丸不是一种丸[J].家庭健康,2013:28-28.
[3] 王绪前.健脾丸小儿用,归脾丸大人服[J].养生保健指南:中老年健康(中),2013:67-67.
未经作者允许授权,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