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糖尿病足箱(糖尿病足cli)

上游新闻 0
文章目录:

糖尿病足不要怕,大足区人民医院有高招

近日,大足区人民医院内分泌科收治了一名患者,张强(化名),糖尿病病史接近20年,长期糖尿病导致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右侧下肢疼痛、麻木、水肿,同时因足部皮肤破溃,导致糖尿病足,伤口迁延不愈,曾往返多家医院,没有好转。

患者足部皮肤破溃示意图

患者入院后,通过胰岛素泵等手段有效控制血糖。双下肢CTA血管造影发现患者的下肢存在糖尿病血管病变,下肢血管狭窄,导致肢体红肿胀痛。由于患者患病时间长,病情较重,基础情况不好,经过医院糖尿病足多学科(MDT)联合会诊,决定行血管介入治疗。

手术在重医附一院血管外科成军教授及内分泌科副主任杨建军医师的主导下,通过股动脉小小的针眼,导丝、导管直接到达血管狭窄部位,以球囊扩张血管,并放置支架,使血流再通,一个小时之内就成功开通了堵塞。术后当天,患者的右侧下肢血管病变麻木胀痛得到有效缓解,第二天能够正常行走。创面经过换药后愈合效果也比较明显,大大缩短住院时间,在减轻患者经济和精神负担的同时,提升了患者生活质量。

血管介入治疗变化图

大足区人民医院内分泌科自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糖尿病足的综合管理和防治。目前为大足区重点学科,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内分泌代谢病学科联盟科室。率先在大足区成立糖尿病足诊治中心,治愈多例复杂糖尿病足患者,切实减少了截肢和致残率。近年来,在原西南医院内分泌科吴绮楠教授带领下,开展了多项新技术新业务,包括下肢血管介入、负压吸引、富血小板凝胶治疗糖尿病足等,在重庆市处于领先地位,获得了各级科研基金的支持和医疗成果奖。

在糖尿病足的防治方面,科室有独立的换药室和处置室,有高质量的英国糖尿病足诊断箱、动脉硬化检测系统、神经病变感觉阈值检测系统等设备,可进行下肢血管多普勒超声检查和踝肱压和神经病变的检测,并配备真空负压吸引装置和超声清创设备,拥有较高诊疗水平和丰富的临床经验。

相信依靠技术精湛的专科医学人才队伍,科学地应用先进设备和种类齐全的诊断、监测和治疗手段,结合持续深入的糖尿病教育,医院内分泌科在医疗技术和服务上一定能上新台阶,为更多的糖尿病患者带去福音,为成渝两地的健康事业保驾护航。(文图/顾雨桐)

糖尿病患者看过来|德州市中医院焦鹏:战“疫”期间需这样做好居家管理

在新冠疫情发生后,糖尿病患者居家如何做好自我管理,保持血糖稳定。德州市中医院东院区内分泌科专家焦鹏从情绪管理、血糖控制、指导用药等方面,给您支招。

NO.1

做好心情管理 避免焦虑情绪

如果没有出现发烧、干咳等典型的症状, 身边也没有确诊或疑似的病人,而且也很少外出,被感染的可能性是非常小的,不要过度恐慌和焦虑。有些患者知道自己是健康的,但是还是控制不住担心,那就试试转移注意力的办法,找一件事情让自己长时间投入去做,通过这些方式来改变过于恐惧的心理。在此提醒患者正确对待疫情,重视但不紧张,以自娱自乐的方式,放松心情。

NO.2

重视生活方式 合理膳食营养

饮食控制在糖尿病治疗五架马车中占非常重要的地位,尤其是现在居家状态,运动量少的情况下尤为重要。

如何做到科学合理饮食:

①每日主食200-400克,以粗粮为宜。

②餐餐有蔬菜,每日300-500克,深色蔬菜占1/2以上,其中绿色菜叶不少于70%。当血糖控制较好时,可在两餐之间吃低升糖指数水果,每次在100-200g左右,并适当减少下一餐主食量。

③肉类食物以鱼禽为主,蛋类和畜肉适量吃,肥肉少吃,加工肉类尽量不吃。

④每餐定时定量。进餐顺序应先吃蔬菜。

⑤保持充足饮水量,每天1500-2000ml,每次少量、有效饮水,限制含糖饮料的摄入,不建议饮酒。

⑥肾功能不足的患者,遵医嘱控制蛋白质摄入量。

NO.3

加强运动锻炼 增强身体素质

运动锻炼在糖尿病生活方式管理中占重要地位,由于疫情期间不能外出活动,无其他基础建议居家开展适宜的中低强度的运动,以“微微出汗、微微乏力、微微心慌”为有效运动的标准。

①每周至少150分钟(每周运动5天,每次30分钟)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

②每周2次肌肉训练,如深蹲、俯卧撑、举哑铃等。

③增加日常身体活动,减少静坐时间。

④餐后60-90分钟开始运动最佳。

⑤血糖控制极差且伴有急性并发症或严重慢性并发症时,不应采取运动治疗。

NO.4

坚持治疗不停药 避免血糖波动

①按医生要求持续治疗和管理糖尿病,争取达到血糖和血压控制的满意目标:空腹血糖4.4-7.0mmol/L,非空腹血糖<10.0mmol/L;收缩压<130mmHg,舒张压<80mmHg;老年患者的血压目标可适当放宽至收缩压<150mmHg,舒张压<90mmHg。

②备齐药物、按时足量服药。最近很多患者出现降糖药物和胰岛素短缺,但是对医院有顾虑不来就诊的情况,这是不可取的。德州市中医院做好了全面环境消杀、分诊引导等工作,给您提供了安全的就医环境,内分泌科门诊及糖尿病慢性病医保照常取药。患者可以就医前电话了解就诊医院情况和流程,做好预防,尽可能减少在医院的逗留时间。从公共场所返回之后,要用洗手液或香皂流动水洗手。

NO.5

出现问题莫惊慌 做好规范就医

自我检测血糖和血压,观察病情变化,根据情况主动就近就医。

①及时就医:血糖和血压控制不满意,或与平时相比,自感病情加重,及时联系医生远程调整用药方案,如通过远程调整效果欠佳,则应在做好个人防护的条件下前往医院就诊。

②紧急就医:出现以下危机情况,及时联系医生或立即去就近医院就诊。空腹血糖≥8mmol/L或餐后血糖≥12mmol/L,血糖≤3.9mmol/L;收缩压≥180mmHg和/或舒张压≥120 mmHg;意识或行为改变、呼气有烂苹果样丙酮味、心悸、出汗、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痛、有深大呼吸、皮肤潮红;持续性心动过速(心率超过100次/分钟);有其他的突发异常情况,如视力突然骤降、足部损失或溃疡等。

另外,家里降糖药、胰岛素、血糖试纸、防疫用的口罩,酒精,温度计等物资缺乏的糖友,如果不方便出门购买,应及时向身边的人寻求帮助。

科室链接

东院区内分泌科简介

——国家级中医重点专科

内分泌科(糖尿病科)是国家级重点专科,技术力量雄厚,诊疗设备齐全,中医特色突出,治疗糖尿病及并发症疗效显著。现有高级职称专家4名,硕士研究生2名。承担着山东中医药大学、滨州医学院的临床教学任务。牵头成立了德州市糖尿病协会,德州市医学会糖尿病专业委员会,德州市中西医结合学会内分泌专业委员会。

经过多年的临床实践,研制出治疗糖尿病及并发症的系列中药制剂,有效的提高了糖尿病的中西医诊疗水平。科室配有糖尿病足诊断箱、糖尿病足治疗仪、NycoCard ReaderⅡ多功能全定量特定蛋白金标检测仪、多功能艾灸治疗仪、经络导平治疗仪等中西医诊断、治疗设备。依托先进的诊断治疗设备,对糖尿病并发的心脑血管病、糖尿病神经病变、糖尿病足、糖尿病肾病、糖尿病眼底病变、糖尿病并发的胃肠病变、皮肤病变等进行规范的诊断和治疗,诊疗效果好。

中医治疗糖尿病的优势

明显改善临床症状:服用中药或配合中医适宜技术外治法,常可迅速改善口渴、乏力、肢体麻木、视物不清等临床症状。

有效防治并发症:糖尿病心、脑、肾并发症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足等,已成为糖尿病致盲、致残、致死的主要原因,中医通过辨证论治,整体调节,明显改善病变的进展和恶化。

整体调节作用:中药既有降低胰岛素抵抗作用,又有保护胰岛B细胞的功能,调节血脂,改善微循环的作用。对糖尿病前期患者,在生活方式干预的同时,加用中医药治疗,可有效降低糖尿病的患病率。

专家简介

焦鹏,东院区内分泌科主任,副主任医师,兼任山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糖尿病专业委员会委员、山东省中医药学会糖尿病专业委员会委员、德州市糖尿病协会秘书长等,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及糖尿病并神经病变、糖尿病并肾病、糖尿病并眼病、糖尿病足、甲状腺疾病、高脂血症、痛风、肥胖症等疾病。

坐诊时间:名医堂5诊室周五上午;东院区内分泌科专家门诊周一、四上午。

东院区地址:德州市经济开发区天衢东路1165号中医院,乘18路公交车中医院站下车

门诊:二楼西侧

病房:二楼西侧

电话:0534—2725049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通讯员|左天普 陈静

编辑|石少军

糖尿病足,一个伤不起的狠“脚”色!

“糖尿病”人人都知

毕竟有数据显示

我国成年糖尿病患者总数近1.3亿

位居全球第一

糖尿病作为“无声的杀手”

其并发症累及多个器官

致死率高,严重影响健康!

而糖尿病足

可能是其中最让糖尿病患者担心的并发症

糖尿病足呈现“三高三低”特点:

即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致死率

低诊断率、低治疗率、低知晓率

所以面对糖尿病足

一定不能大意!

什么是糖尿病足?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糖尿病血管病变、感染还有外伤引起的,发生不同程度感染、溃疡和坏疽,增加截肢风险,严重影响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的疾病。

据统计:我国50岁以上糖尿病患者糖尿病足发病率达8.1%,糖尿病足溃疡患者年死亡率高达11%,而截肢患者死亡率更高达22%。

• 轻度糖尿病足:一般无明显症状,容易忽视;

• 重度糖尿病足:可导致严重的溃疡、感染、血管疾病、神经病变性骨折,甚至截趾截肢。

哪些情况容易出现糖尿病足?

  • 既往有足溃疡史
  • 周围神经病变和自主神经病变
  • 缺血性血管病变和周围血管病变
  • 足部畸形
  • 糖尿病的其他慢性并发症
  • 鞋袜不合适

重点来了

糖尿病足该如何防治?

糖尿病足的防治,首当其冲的就是严格控制血糖!

1

预防足部破损

足部破损可以说是“倒下的第一张多米诺骨牌”,因此,对于每个糖尿病患者,做好足部的保护工作都是至关重要的。尤其对于已经存在糖尿病末梢神经病变者,这一点更为关键。

因为这类患者很可能已出现破损,但自身毫无感觉。足部的保护工作需注意以下几点:

1、做好足部检查工作。每日必须仔细检查脚上是否有细微的损伤,如擦伤、裂伤、水疱等,要特别注意检查脚趾缝及脚底;

2、要穿松、宽、软的布鞋或透气的皮鞋,避免穿凉鞋或高跟鞋。保持鞋的干燥,可同时几双鞋轮换着穿;

3、每日用温水及中性肥皂洗脚,水的温度不超过40℃。绝对禁忌热水烫脚!

4、保持足部透气、干燥,预防脚癣。一旦发现脚癣,第一时间治愈;

5、预防冻伤;

6、修剪指甲、胼胝或鸡眼时要严防损伤。

2

预防感染

感染是糖尿病足进展的真凶,也是医生最终决定能否保住肢体的关键性因素。

预防感染需做到:

1、注意个人卫生,尤其是足部卫生和鞋袜的卫生;

2、避免甲沟炎、脚气继发感染的发生;

3、糖尿病患者建议不要去没有资质的场所修脚;

4、一旦足部出现损伤,尽早就医,切忌自行应用刺激性消毒液(如碘酒等)清洁伤口。

3

预防糖尿病血管病变

充足的血液供应是机体抵抗外来入侵的关键,也是各种伤口得以愈合的基本条件。所以对糖尿病患者,血管的通畅是糖尿病足外科治疗首要关注的焦点。

对于糖尿病血管病变的预防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定期检查下肢动脉。糖尿病一经诊断,即应完善下肢动脉超声检查,了解下肢血管情况。如下肢动脉血流通畅,在血糖控制平稳的情况下,建议每年行1~2次血管超声检查;必要时可行CT动脉造影或介入动脉造影检查;

2、避免足部组织受压,要穿宽松的鞋子,袜腿不要勒得太紧;

3、如果存在足部畸形,尤其是畸形导致足部局部受压严重时,应予矫正;

4、在控制血糖的同时,严格控制血压、血脂,明确存在动脉硬化的患者,建议加用抗血小板聚集治疗(小剂量阿司匹林);

5、适当的运动在控制血糖的同时还能保持血管的通畅以及促进侧支血管的建立。

想要进行糖尿病足早筛?

或许这个诊断系统可以帮到你

佛山市第二人民医院内分泌科在佛山地区率先引进微循环成像神经电生理诊断系统,填补了糖尿病足病早期筛查及辅助诊断的空白。

内分泌科应用微循环成像神经电生理诊断系统,临床价值高,得到了受检者的一致好评, 同时显著提升专科对糖尿病足的早期诊断及治疗率,有效减轻个人及社会医疗费用负担。

服务人群:

主要服务于糖尿病患者

适用范围:

1、糖尿病足病早期筛查

2、 糖尿病患者微循环、神经元损坏程度评估

3、 糖尿病足患者治疗效果评估

作用原理:

微循环成像神经电生理诊断系统通过交感神经和微循环血氧成像可以实现对糖尿病足疾病的早期筛查诊断。

微循环成像检查:利用近红外线照射患者检查部位,结合图像采集系统从而得到检查受检部位的不同波长血氧含量图像分析局部循环情况。

电生理系统检查:利用刺激信号装置进行末梢神经感知度、神经元测试。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严重的慢性并发症之一,治疗难度大, 周期长,费用高,针对适用人群应用微循环成像神经电生理诊断系统能早期、准确识别被检查者局部微循环及末梢神经情况,从而实现糖尿病足病的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防病于未然,减轻家庭个人及社会经济负担。

佛山市第二人民医院内分泌科

我院内分泌科创建于1994年,并于1998年成立糖尿病中心,经过20多年努力,目前科室开放床位28张,月门诊量达5000人次,月均住院量100人次,平均住院日7.8天。拥有医护人员18名,其中经验丰富的专科医生9人,高级职称6人,博士及硕士共3人。目前科室拥有胰岛素泵、动态血糖监测仪、病区内血糖管理系统、糖尿病足筛查箱、空气波压力治疗仪、低频脉冲治疗仪等设备。曾获佛山市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是内分泌专业研究生和规培生的培训基地。

专科特色:

(1) 在佛山市率先开展自体富血小板血浆凝胶技术治疗难治性糖尿病足病,累计治疗糖尿病溃烂创面达200多例,在糖尿病足病治疗方面有丰富的经验;

(2)对初发的2型糖尿病患者 (HbA1c >9% ),积极开展胰岛素强化治疗,使许多患者得到一定时间的缓解,部分在长达10年时间内不用任何药物治疗;

(3)与我院眼科合作,早期发现并综合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佛山市第二人民医院全媒体团队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