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阳痿的治疗(糖尿病阳萎的治疗方法)
糖尿病合并阳痿,应该如何应对?联合搭配好,效果提升不止一点点
糖尿病性勃起功能障碍(ED)是糖尿病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统计数据显示,2型糖尿病的男性患者中,有超过52%存在不同程度的勃起功能障碍,且多表现为反应差、起效慢、药物依赖性强的特点。糖尿病性 ED 的发病机制复杂,主要涉及神经损伤、血管内皮功能障碍和氧化应激三大核心机制。这些机制相互作用,共同导致勃起功能的严重损害。
神经损伤是糖尿病性ED的主要诱因之一。高血糖通过激活多元醇通路,导致神经水肿和变性。在多元醇通路中,葡萄糖在醛糖还原酶的作用下转化为山梨醇,山梨醇在细胞内积累,引起渗透压升高,导致神经细胞水肿和变性。这种神经损伤不仅影响神经传导功能,还进一步加剧了勃起功能障碍。
血管内皮功能障碍在糖尿病性ED中也起着关键作用。高血糖导致内皮细胞产生的一氧化氮(NO)减少,NO 是介导血管舒张的重要信号分子。NO通过激活鸟苷酸环化酶(GC),使环磷酸鸟苷(cGMP)水平升高,从而引起血管平滑肌松弛和血流增加。然而,糖尿病患者的 NO-cGMP 信号通路受损,导致 cGMP 水平下降,血管舒张功能减弱,进而影响勃起功能。
氧化应激也是糖尿病性ED的重要机制之一。高血糖导致活性氧(ROS)生成增加,ROS 通过氧化损伤内皮细胞和神经细胞,进一步加剧血管内皮功能障碍和神经损伤。氧化应激还通过抑制 NO 合成酶(NOS)的活性,减少 NO 的生成,从而削弱 NO-cGMP 信号通路的功能。
在男科领域,他达拉非和西地那非是两种广泛使用的磷酸二酯酶5(PDE5)抑制剂,主要用于治疗勃起功能障碍(ED)不少患者困惑不解:血糖控制也达标了,为何性功能却迟迟不见恢复?
西地那非作为高选择性 PDE5 抑制剂,通过阻断环磷酸鸟苷(cGMP)水解酶活性,使海绵体血管平滑肌细胞内 cGMP 浓度升高 3-5 倍(附件 6 药代动力学研究)。该过程激活 cGMP 依赖性蛋白激酶(PKG),促使钙离子外流通道开放,导致平滑肌细胞舒张和动脉血流量激增。
一、不见恢复的原因
健康人群:服用 50mg 剂量后,1 小时内达到 5.2μmol/L 血药浓度峰值,阴茎血流增速达基线值 280%,勃起硬度评分(EHS)≥3 分的有效率可达 82%。
糖尿病患者:持续高血糖导致晚期糖基化终产物(AGEs)蓄积,使 eNOS 活性下降 40%-60%,NO基础合成量仅为健康人群的 1/3。血管内皮存在神经性损伤,使胆碱能纤维密度降低 65%,海绵体压力传感信号传导延迟>300ms。
双重打击导致西地那非的 cGMP 增效机制被严重削弱,50mg 剂量下糖尿病患者 EHS≥3 分比例仅 38.7%,且作用时间缩短至健康人群的 2/3。
这种 "高血药浓度 - 低组织利用率" 的矛盾现象,造成糖尿病患者需更高剂量才能达到同等疗效,但不良反应发生率却增加 2.1 倍。
二、剂量调整、联合用药的临床决策
在糖尿病合并阳痿的治疗领域,单一药物治疗往往存在局限性,而联合用药成为了寻求更有效治疗方案的关键突破点。其中,依帕司他与维生素D、E的协同增效作用备受关注。
依帕司他是一种醛糖还原酶抑制剂,其在修复神经损伤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依帕司他能够特异性地抑制醛糖还原酶,减少山梨醇的生成,从而缓解神经细胞的损伤,逐步修复神经功能 ,这一修复过程是一个相对缓慢但持续的过程。
基于糖化血红蛋白分层:①HbA1c<7% 者,25mg 规律用药联合按需 50mg 追加;②HbA1c 7%-9% 者,需联用依帕司他(150mg/d)恢复神经传导;③HbA1c>9% 者,优先强化血糖控制后再启动 ED 治疗。该方案使糖尿病患者治疗有效率从单药治疗的 41.3% 提升至联合治疗的 76.8%(P<0.01)。
这里说句题外话,很多人正常人,也就是没有糖尿病等基础病的人群,也会陷入了“吃猛药就应该立马恢复”的期待,但真实情况远比这复杂。如果你担心猛药带来的一些副作用,也可以试试中成药循序渐进所展现出的独特优势。例如茸参益肾胶囊,从中药的成分及作用机制来看,其温补肾阳,填补肾精,益气固精,可用于肾阳不足、命门火衰所致的腰膝冷痛、神疲乏力、畏寒肢冷、夜尿频多等症。
总而言之,联合用药为广大ED患者提供了一种新的、更有效的治疗选择,有望帮助他们改善生活质量,重拾自信和健康。随着后续研究的不断深入和应用范围的扩大,相信它将为更多受ED困扰的男性带来福音。
刚确诊糖尿病就出现阳痿,他应该何去何从?
这个年50岁的患者是在1年前刚刚被确诊为Ⅱ型糖尿病,不过他没有对糖尿病进行过科学治疗,仅听从他人建议通过一些食疗偏方及健身等方式来降糖,过程中也未检测过血糖。 结果,半年前的一次同房中无端就出现了突然疲软的症状,随后的数次同房过程中疲软问题反复出现,并伴有勃起不坚的症状,后在当地医院被诊断为糖尿病性ED。 由于他想要彻底治愈ED,加上认为西药有毒、副作用,服用后会产生依赖性,所以并未听从医生让其口服pde5抑制剂的治疗建议,转而在自行服用中成药的同时,想通过阴茎假体植入手术来治疗ED。 虽然目前国内阴茎假体植入手术病例中,糖尿病ED患者达到 1/3强,但对于轻度ED,除非患者不适合药物等其他方法,否则临床上一般不会建议其进行手术治疗。 很明显,这位患者只是对当前常规化诊疗有着很大的误解,同时想要治愈的心理太过迫切,因此在为其制定治疗方案前,必须进行适当的科普宣教。 最终,这位患者对国内及欧美的勃起功能障碍指南等介绍的规范化治疗方案有所理解,并在口服pde5抑制剂、负压吸引、低能量体外冲击波及手术等方法中选择了冲击波疗法。 于是,先给他制定了每周1次,每次20分钟,先期治疗4次(一个疗程)的治疗方案,同时要求他及时到内分泌科,根据医生的建议对血糖进行药物调控,因为血糖如未得到合理控制,会对治疗效果产生影响。 由于冲击波治疗的周期较长,为了维系夫妻感情,所以同时建议他在治疗期间如有需要,可在同房前半小时服用50mg西地那非一片。
此外,建议患者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还须注意以下2点:
1、保证充足睡眠,避免过度劳累。
2、由于糖尿病本身也会导致ED加重,所以应科学看待,切勿对糖尿病进行不规范的诊疗。 在第3次治疗后,患者自述晨勃次数有所增加,勃起硬度也有所改善,治疗第4次后,国际勃起功能问卷-5(IIEF—5)评分结果为22分,此时口服西地那非的剂量调整为25mg仍可获得较为满意的夫妻生活。 第6次治疗结束时,患者的勃起硬度评分为3级,但不够持久;不过2个疗程结束后的一个月,患者自述不用药也可正常完成夫妻生活;半年后回访,患者不用药物仍然也可正常同房。
糖尿病性阳萎,中医病机与治疗办法分享!
在中医理论中,糖尿病性阳萎(ED)被视为一种复杂的病理状态,它不仅涉及到糖尿病本身带来的气血失调和脏腑功能受损,更与男性的生殖健康息息相关。今天和大家分享一下,糖尿病性阳萎的病因病机,以及治疗办法;
糖尿病性阳萎的病因病机主要包括四个方面:
1. 命门火衰:在中医理论中,“命门”被视为人体生命之火的源泉,主宰着人体的生殖和生长。糖尿病患者长期消渴,阴虚火旺,久而久之会损伤到肾阳,导致命门火衰,从而影响男性的緈功能,出现阳萎症状。
2. 心脾两虚:糖尿病患者在病情长期控制不佳的情况下,容易思虑忧郁,损伤心脾。心脾两虚,气血化源不足,宗筋失养,也是导致阳萎的一个重要原因。
3. 湿热下注:糖尿病患者体内湿热内生,下注宗筋,导致宗筋弛纵,从而引起阳萎。这种类型的患者往往伴有下肢酸困、舌苔黄腻等症状。
4. 肝失疏泄,气滞血瘀:在中医看来,肝主疏泄,调畅气机。糖尿病患者肝失疏泄,气机不畅,容易形成气滞血瘀的病理状态,从而影响宗筋的濡养,导致阳萎。
针对以上病因病机,中医采取辨证论治的方法,具体如下:
1. 肾阳亏虚,命门火衰型:对于这类患者,中医主要采取温补肾阳、补益命门的治疗原则。常用的中药方剂有右归丸、赞育丹、扶命生火丹、壮火丹、全鹿丸等。这些方剂能够温补肾阳,恢复命门之火,从而改善阳萎症状。
2. 心脾两虚型:对于心脾两虚型的糖尿病患者,中医主要采取补益心脾、益气养血的治疗原则。常用的中药方剂有归脾汤、七福饮等。这些方剂能够补益心脾之气,改善气血化源不足的情况,从而缓解阳萎症状。
3. 湿热下注型:对于湿热下注型的糖尿病患者,中医主要采取清热利湿、通利水道的治疗原则。常用的中药方剂有四妙散或龙胆泻肝汤加减。这些方剂能够清热利湿,消除体内的湿热邪气,从而改善阳萎症状。
4. 肝失疏泄,气滞血瘀型:对于这类患者,中医主要采取疏肝解郁、理气活血的治疗原则。常用的中药方剂有四逆散加减。这个方剂能够疏肝解郁,改善气机不畅的情况,同时活血化瘀,改善宗筋的濡养状况,从而缓解阳萎症状。
总之,中医对于糖尿病性阳萎的治疗强调了辨证论治的原则,针对不同的病因病机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通过温补肾阳、补益心脾、清热利湿、疏肝解郁等多种手段的综合应用,中医能够有效改善糖尿病患者的緈功能状况,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我是中医博士王树鹏,大家有糖尿病等疾病的相关问题,欢迎在评论区留言给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