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善人糖尿病(善人讲糖尿病)

界面新闻 0
文章目录:

集体“违背祖训”的神医们,到底是什么来路?

记者 | 马越

编辑 | 许悦

“我翻来覆去地思想斗争一个月,最终做出了一个违背祖宗的决定,把祖传的秘方无偿奉献出来,让药厂批量生产,这样就算我不在了,这个秘方还能继续救人。”

在一个名为《神医宇宙》的网络视频中,30多个“神医”,要么穿着民族服装,要么以业内德高望重老专家身份出现,一本正经地念着上述高度雷同的台词。

所谓的“神医宇宙”,其实是地方电视台虚假广告中经常出现的演员。在2017-2019年期间,这些虚假广告成为了B站鬼畜区的热门素材,被网友用调侃、恶搞的方式解构。这次“神医宇宙”的再度走红,是有人将B站up主“薄凉少年呀”在2020年3月制作的视频搬运到了抖音,再流传到了微博,逐渐引发了破圈效应的讨论。

如果你集中观看这些广告,会发现明显的套路——“神医”们有不同的身份,但都是家中数代行医,为了广大老百姓,经过一个月(或者半个月)的思想斗争,最终做出一个违背祖宗的决定(指将祖传秘方交给工厂批量生产)。而他们或是老中医,或是蒙医,又或者是苗医、藏医,所擅长治疗的疾病从风湿、心脑血管疾病,到高血压、糖尿病,再到哮喘无一不包。

其中最为明显的破绽,则是演员变换不同身份扮演神医专家。其实早在2017年,一个叫“刘洪滨”的老太太就被曝光:3年时间里,这名“专家”以9个不同身份出现在吉林、黑龙江、河南、西藏等多个省级电视台的养生访谈类节目里,推荐的“药品”也五花八门,什么“苗仙咳喘方”“天山雪莲”“老院长祛斑方”“蒙药心脑方”……

被B站网友们集体揭穿的,还有更多伪神医们,比如“雄氏老方”的皇室御医后代雄凤山;草原老蒙医、民间治喘蒙医王、丹神定喘传承人,被当地人称“大善人”的乌仁吉;维医大师、三神定喘传承人阿古力等等。

这些伪神医们,卖得到底是什么药?

界面新闻记者试图从B站、百度贴吧等各种网络素材中,整理出一份“神医与他们代言的药品”名单。

其中打着中医中药旗号的有:“雄凤山”雄氏老方风湿骨康片;“霍一手”霍一手灵耳贴;“刘一手”藏红花大膏药;“刘一毛”长白山欣古捷胶囊;“海一毛”海一毛明目贴;“丁三怪”拔喘膏;“郑三毛”郑三毛前列贴;“周恩起”御生堂壮腰老方;“刘洪斌”:唐通5.0;“张文荣”张氏心脑方;“刘伟”毛根生;“王志今”九千堂化糖老方;“方继红”老根生发汤、36味帝皇养肾丸;“李炽明”一子三叶茶;“袁世平”三联刻棠;“郑国清”苦瓜桑叶片;“唐炳坤”五七降糖药;“郭永洁”仙灵地黄补肾汤;“曲大夫”曲大夫前列腺贴。

打着苗医旗号的有:“刘洪斌”药王风痛方 、苗祖定喘方;“黎凤山”苗祖圣方;“王玲”王氏定喘方;“苗老八”苗仙咳喘方。

打着蒙医旗号的有:“乌仁吉”丹神定喘;“乌仁奇”蒙宝二十五味;“乌仁迪”圣丹定喘 ;“乌恩奇”定喘1号;“阿南吉”蒙药亿列康;“格尔泰”欣沸三宝汤;“刘洪斌”蒙药心脑方;“达日吉”蒙丹抗拴;“吴志强”蒙药定喘方。

还有打着藏医旗号的“索朗次仁”藏福康;“金哈达”通心降压方。甚至还有打着维医旗号的“阿古力”三神定喘。

这些药是真的吗?界面新闻记者登录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官网查询发现,上述产品没有一个有药品登记备案。这也意味着,它们是妥妥的“三无产品”或者说是假药。

2012年,济宁晚报就报道称,家住汶上县的翟先生在电视上看到一则乌仁迪推荐的圣丹定喘广告后买来服用,不料服用一个多月后病情非但没有改观反而急剧恶化,广告中的救命药,差一点就成了害人的致命药。

虚假医药广告大行其道,早在几年前就有媒体曝光称,医药广告片制作已经形成了完成的产业链,有专业的配音网站、演员经纪代理,甚至全套制作的广告公司,3D动画、健康讲座、剧情广告五花八门。有人专门成立电视购物公司,从药厂购入“药品”并更名,再通过传播公司到电视台做养生节目推广,一旦有人来电话,就有经过培训的导购用事先排练好的话术大肆兜售。

根据澎湃新闻的说法,一段20分钟左右的片子,涉及专家、主持人、观众和患者等角色,报价各不相同,总预算大概10万元。

地方电视台成为虚假医药广告的重灾区,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它的受众决定的。地方电视台虽然在全国的辐射能力弱,但它们了解本地观众,在地方的影响力更强。而热爱地方台的老年观众,更是医药广告想要精准定位的人群。

虚假医药广告很明显是违法的。2015年实施的新《广告法》明确规定,电视台不得以介绍健康、养生知识等形式,变相发布医疗、药品、医疗器械、保健食品广告。也就是说,无论专家真假、专题片是否标明“广告”,只要是变相医药广告,就已经违法了。

2016年,《关于进一步加强医疗养生类节目和医药广告播出管理的通知》发布,严禁医疗养生类节目以介绍医疗、健康、养生知识等形式直接或间接发布广告、推销商品和服务。

在2017年的“刘洪斌事件”之后,国家工商总局网站曾经公布了13个被查处的违法广告案例,涉及“刘洪斌”的共有8个,包括天津市广播电视台发布的“天山雪莲”“明目二十五味丸”广告、河北省魏县广播电视台发布的“唐通5.0”“康谷丹舒筋活络丸”广告、辽宁省北镇市广播电视台发布的“唐通5.0”广告、山东省兰陵县广播电视台发布的“唐通5.0”广告、宁夏广播电视台发布的“老院长祛斑方”“龙舒泰地龙胶囊”广告等。罚款8000元-20万元不等。

尽管法律规定明确,但涉及虚假医药广告的实际执行中,要破除这个巨大的利益链条并不容易。整治最常见的监管方式是取缔、查封、下架,但恐怕目前这些处罚力度和造假者的获利相比,还远远不够。

75秒 | 山东好人——耄耋老人刘奉阁 :生而奉献 时刻牢记

齐鲁网济南3月5日讯刘奉阁,1938年9月生,中共党员,宁阳县工商银行老干部党支部书记、奉阁志愿团团长。他53年如一日,把“做人以德为本,奉献当先”作为自己的座右铭,他忠于党,一生奉献退而不休;热心肠,走到哪好事就做到哪;做公益,一个人带领“一群人”服务社会。刘奉阁先后荣获山东省“模范老人”、泰安市道德模范、泰安市“文明市民”、泰安好人等荣誉称号。

“走到哪里,好事就做到哪里”

他是群众身边的“活雷锋”。1964年,刘奉阁大学毕业分配到宁阳县农业银行,正赶上洪涝灾害,他主动申请到受灾最严重的公社营业所工作。到各村工作时,遇到谁家的孩子上不起学,他就解囊捐助;谁家有病人没钱治疗,他就请医煎药送医院。工作头两年没给家里寄过一分钱,每月供应的细粮都送给病重的老人小孩吃。正因为做了这些善事,村里敲锣打鼓把写着“活雷锋刘奉阁”的大镜子从乡下几十里路送到县城来,“活雷锋”也由此而得名。

做好事在周围人眼里“出了名”。1999年,刘奉阁听说济宁老家修路,主动送去7200元钱,在他的带动下,村民们踊跃捐款,终于把村里北路修起来。2001年,刘奉阁的母亲患病,他回到老家精心伺候,当时村里的南路泥泞不堪,时年60多岁的刘奉阁看在眼里、急在心上,每天他都抽空整修低洼不平的路面,整整修了3年才将路垫平,村“两委”专程赠送了“大善人刘奉阁”的功德匾。岱岳区一名白血病患者没钱治病,他捐款;宁阳一名大学生换骨髓,他奉献爱心;同事的孩子患糖尿病换肾,他拿出来6千多;汶川、玉树大地震,他带头捐款6千多元……最近为庆祝十九大胜利召开,又向组织缴纳了3千元特殊党费。

“只要我能帮的,我就要帮”

他是群众身边的主心骨。退休那年冬天的一个深夜,一阵嘭嘭的敲门声把他惊醒,一位手足无措的老太太泣不成声地说:“老刘快不行了”。“老刘”是一位离休老干部,患有严重的肺结核病。刘奉阁急匆匆跑到病人家里,把病人背到人力三轮车上,因为自己不会骑这种三轮车,只能推着车子一路小跑奔向三里地外的医院。病人去世时儿女不在身边,刘奉阁顾不上传染,挽起袖子就给死者穿衣整容,让这位老人干干净净地一路走好。2017年7月的一天晚上,刘奉阁刚吃了两口饭就被小区门卫的老伴叫走,泣不成声地说老吴不行了。刘奉阁随即呼叫120把病人拉到医院,病人抢救无效后为逝者净身、整容、穿寿衣,随车送至三十里外的殡仪馆,身心疲惫的刘奉阁回到自己家时,已是次日凌晨。

刘奉阁对少年儿童更是倍加关爱。10年前,他就在暑假给小区的学生们举办“少儿花朵拳剑学习班”,他自费造剑三十多把,组织孩子们集中做作业,一块学习拳剑,在学习班上给他们讲雷锋的故事,教育他们向先进模范人物学习,教导孩子们成为国家栋梁。2012年他被聘为宁阳县第一小学校外辅导员,定期到学校讲历史、讲传统,传递革命精神。

“人要有劲头,奉献不能停步”

刘奉阁年轻时就做小区志愿者,一年365天热心服务居民。家属院200米长的胡同,他一扫就是30年;大院里绿化美化不够,他到几十里外的山上将千块石头一一驮回,用五年时间砌成一座“祥和山”。退休后的刘奉阁更是“名正言顺”地把“副业”揽在了身上:治安巡查员、水电义务维修员、调解员、情绪疏导员、卫生管理员……“他是我们的‘父母官’,大家伙都信任他、拥护他。”共事多年的老伙计张兆忠说。在刘奉阁的倡导下,2005年家属院成立了居民管委会,由老党员任楼长,10多年仅物业费就节省30多万元。现在,谁家闹矛盾了,谁家需要帮助了,都直接到管委会来求援。

2013年,由退休老同志组成的奉阁志愿团成立了,成员最大82岁,最小51岁,刘奉阁任团长。志愿团有一本《功德薄》,记录着志愿团及成员所做的每一件好事,现在已经密密麻麻记录了1000多件。2016年,刘奉阁发动志愿团成立了以救命、救灾、助残、助学为主题的慈善基金会,他率先捐款5千元,其他成员捐款均在千元以上。为了维护城市形象,2017年奉阁志愿团主动参与到县城环境整治工作中,他们与环卫工人一起清扫路面、捡拾垃圾。现在,志愿团已有135名成员,刘奉阁实现了从一个人做好事到带动“一群人”做奉献的重大转变。

“人退休,思想不能退休,活到老,学到老,‘储蓄’到老。”

为丰富退休老人的精神文化生活,刘奉阁创办了宁阳县老年大学分校,建立老年人活动站,成立夕阳美艺术团,吸收有文艺特长的30多名团员,每年到社区、部队、学校和广场公益演出40多场。他还带领奉阁志愿团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融入文艺创作,编排小品、戏曲等文艺作品50多个,《不忘党恩、永跟党走》、《喜庆十九大》等节目思想性、教育性强,成为每次必演的保留剧目。

刘奉阁一直把读书作为一种生活方式,每天不管有多忙,他总是坚持学习两小时,仅退休后的20年就写下了60多万字的读书笔记。他57岁还考取拿到了省委党校本科文凭。他撰写的《真情奉献余热》等十余篇论文在全国、省、市研讨会上做过经验介绍,特别是在“两学一做”期间,他先后在泰安多地上党课、上政治理论课。他创作编写的“山东琴书”、“三句半”等作品累计有35篇、20多万字。

如今,刘奉阁已步入耄耋之年,可他依然在忙碌着。“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刘奉阁老人用一颗爱心义务为群众服务,贡献着余热,播撒着文明,他的晚年就像夕阳余晖,红透了一片天,照亮了美好人间。

我拿什么拯救自己?

节前,我的“糖尿病之敌”公众号有糖友留言:患1型糖尿病快6年了,一路走来不知道有多心酸,换了多少次工作。走到今天,视网膜突变,早期白内障,大腿浮肿,尿蛋白2个+。

有人告诉我糖尿病可以治愈,不用胰岛素,也不影响正常生活,我也会相信。 7月份到今天,2个月的时间,我屡次上当。

第一个,卖华芝产品的,告诉我,用他们的产品,可以治愈糖尿病,第二个,称食疗专家,又是一个卖产品的。

第三个,A(化名)养身馆养疗的,一个熟人开的,说是免费给我床位体验,对身体,对浮肿会有很大帮助,A约我见过几次面,还没去养身馆时,我跟A说过,免费让我体验,我心里会过意不去,当时A说,看我比较困难,所以他也就尽量帮我,当时就向我要了我的病史资料。

那时我心里想的是,人家好心见我困难,肯帮我,我给人家留一份对他将来的发展有帮助的资料并没有什么,同时我也告诉他,身体好转,一定好好报答他。

今天是我在养身馆“睡床”体验的第四天,睡醒了与A在聊这几天的感觉,A的另外一个女性朋友,过来了解了我的情况,然后却说,让我办会员卡,说老板开这个店要租金要人工,要开销,当场的A没有吭声,我随口应付了几句,便离开了这家养身馆。

回宿舍的路上,我忍不住泪水的倾打,无法再分清,人善人恶,却也笑自己,愚蠢到这种地步,到最后却什么也没有了,我该如何拯救自己?

看到这里,我无法不心情沉重,这位糖友的情况值得关注,但是,也确实存在一些自身的问题:

1、 缺乏糖尿病知识,1型糖尿病,终身需要胰岛素治疗,是基本的常识,相信这位糖友现在也开始意识到了,要拯救自己,掌握必要的糖尿病知识是必须的,我接触的糖友中,有很多久病成医的模范,同样也存在不少跟这位糖友一样情况的例子。所以,我给这位糖友的第一条建议——花些时间学习糖尿病知识,掌握一些必要的知识和技能,这不是老调重弹,而是真正的生存之道。

2、不要相信治愈的“神话”,大把花钱买各种号称可以治愈的“神药”上当,是糖友们普遍遇到的情况,我曾经以为只是缺乏知识和经验,只要掌握一些鉴别假药、保健品的知识和经验就可以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

一位糖友跟我说:“其实有些药品和保健品,我明知道可能是假的,我也会买”。

我非常惊讶:“那是为啥呢?”

“我买的其实不只是药,是一点希望“

我沉默了好久,这种迫切的心情我很能理解,但是只要糖友们还有这种碰运气的侥幸心理,假药们就会改头换面,层出不穷的继续下去,或许他们卖的就是安慰剂,药品名就是“信我者得希望“。

3、轻信他人和完全不相信别人是两个极端,从这位糖友的情况来看,先是过于轻信他人,受过伤以后,开始走向另一个极端,这个问题没有亲身经历过的人给出建议或许都是站着说话不腰疼。在这里,我不想对这位糖友说一些CCTV上常说的所谓“正能量“,但是学会分辨真伪、学会识人确实是在这个社会生存的必修课。

只不过,这个世界上确实还是存在爱你、关心你的人,对你存有善意的人,想想,如果你的世界里最后只剩下了怀疑和冷漠,那么接下来的生活里还会有温暖和快乐吗?那是多么可怕的人生啊。所以,还是要相信,有值得相信的人。

人必自助而天助之,拯救自己,最终还是要靠自己,必要的知识、长期的坚持和阳光的心态,缺一不可,我衷心希望这位糖友能走出低谷,重获健康快乐的人生,我会和很多跟你一样的糖友们在微信群里等待着你的到来。

请加入我们,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我们和你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