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杂粮饭(糖尿病杂粮饭最佳配方表)
「疾病营养」糖尿病治疗膳食主食杂粮米饭介绍及饮食指导
中国临床营养网(lcyycc)
2型糖尿病的饮食指导
作者介绍:
龚沺沺
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营养科营养医师
2013年至今一直从事临床营养工作,曾在第三军医大学附属新桥医院临床营养科进修。从事妇产科工作3年。
擅长:孕期营养及妊娠期糖尿病的营养支持及饮食指导。
门诊电话:8609318
糖尿病是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长期共同作用而导致的一种慢性、全身性、代谢性疾病。患者常有糖、脂肪、蛋白质等代谢紊乱。临床上可出现因高血糖和糖尿所致的三多一少及糖尿病并发症症状,糖尿病控制不佳者可造成残废或危及生命。
糖尿病患者中2型糖尿病的比例更多,患病率也不断增长。其原因有:
①遗传因素;
②饮食中动物性食品的能量、蛋白质和脂肪量迅速增加,运动量则明显减少,使更多人具备了患糖尿病的社会经济条件;
③糖尿病患病率随年龄的增长而急剧增加,故我国糖尿病患病人数也在迅速增多;
④诊断率的提高使糖尿病的发现率也在不断提高;
⑤不健康的生活模式也是引起糖尿病患病率急剧增加的重要原因。
营养治疗
1.糖
①健康膳食中应包括来自全谷类、蔬菜、水果及低脂含糖的食物。
②正餐和加餐中所含糖类的总量较糖类的来源或种类对血糖的影响更为重要。
③蔗糖与等能量的淀粉相比并不更大程度的升高血糖水平,糖尿病人不必禁用蔗糖和含蔗糖的食品,但应计算在糖类的总量之中。
④在每日允许摄入的用量之内,使用经批准的非营养性甜味剂是安全的。
2.膳食纤维
使用大量的纤维对血糖和血脂带来有益效果。我国营养学会推荐膳食纤维的摄入量每日30g,或每千卡13g。
3.蛋白质
胰岛素与胰岛素抵抗对蛋白质代谢异常的程度较葡萄糖代谢要少,在2型糖尿病中已证明中度高血糖会增加蛋白质转换,提示蛋白质的需要增加。研究显示,摄入蛋白质并不增加血糖浓度,此外,摄入蛋白质能增加胰岛素应答,但不升高血糖浓度。蛋白质不能用来治疗急性低血糖或预防夜间低血糖。
4.脂肪
①2型糖尿病患者中甘油三酯的水平显著升高,发生冠心病的几率也随之增加。故糖尿病人必须重视调脂治疗,而临床试验的表明,调脂治疗可显著降低患者发生心血管事件的风险。资料显示,饱和脂肪酸供能每升高1%,血清低密度脂蛋白约升高2%,反之,饱和脂肪酸供能每减少1%,血清低密度脂蛋白约降低2%。饱和脂肪酸的来源主要有动物油脂、肥肉、禽类皮下脂肪、黄油、奶油、全脂奶等。
②反式脂肪同样也能升高低密度脂蛋白水平,故摄入宜降到最低限度,建议少用氢化植物油制成的人造黄油、起酥油及其制品。
③单不饱和脂肪酸用以代替饱和脂肪酸,可降低血清低密度脂蛋白水平而不降低高密度脂蛋白,也不增加甘油三酯。建议单不饱和脂肪酸供能比为10%~14%。来源主要有野茶油、橄榄油、菜籽油等。
④多不饱和脂肪酸可使低密度脂蛋白降低,高密度脂蛋白略有降低,建议多不饱和脂肪酸供能比为8%~10%。主要来源有玉米油、红花油、葵花籽油、花生油、大豆油、亚麻籽油、芝麻油、核桃油等。
⑤对于高甘油三酯血症及高密度脂蛋白过低的患者,出之低密度脂蛋白外,还要把减轻体重作为主要目标,高甘油三酯血症患者应适当限制主食。
5.能量
肥胖为产生胰岛素抵抗的重要因素,所以超重的2型糖尿病患者首先要减轻体重。研究表明,2型糖尿病患者体重丢失后能减轻胰岛素抵抗,改善血糖、血脂与血压。
《中国临床营养网》编辑部
本站动态栏:
截止到 2017 年 12 月 17 号上午 8:00 时,本平台关注人数为:144763。更多信息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查看。
糖尿病人饮食实操指南,赶快学起来
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成人糖尿病食养指南(2023年版)》。该指南充分发挥现代营养学和传统食养的中西医优势,将食药物质融入合理膳食中,辅助预防和改善糖尿病。
糖尿病和我们日常饮食的关系到底是怎样的?面对日益大众化的糖尿病,我们日常生活中要如何饮食才能保证身体健康呢?下面两篇文章就为大家解读糖尿病患者到底应该怎么吃。
这3种食物糖尿病人往往不敢吃,但万万不能少
不合理的饮食结构也会导致糖尿病的发生,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一提到某些食物就提心吊胆不敢吃,实际上这也是一些误区,比如下面这三大类食物,就是典型的“日常不敢吃,但万万不能少”的食物。
第一种:主食不能少
即使对于糖尿病患者,主食也是一个“好帮手”,而非“破坏王”。
没有主食,能量就有一个大的缺口。主食是糖尿病人的朋友而不是敌人。主食是糖尿病患者的能量基础。只有把主食吃对吃好了,血糖才能控制住。
为什么这样说呢?
因为如果没有主食做保护,热量就主要来源于脂肪和蛋白质,很多蛋白质会像柴火一样被燃烧掉,起不到营养作用,再加上糖尿病患者往往不敢多吃,本来蛋白质就可能摄入不足,再被用来供能,长期如此,会带来脱发、皮肤状态变差、肌肉松弛、免疫力下降等问题。
那么,吃哪些主食对血糖控制有利呢?
必须和大家说明的是,没有食物具有直接降血糖的作用,食物本身具有能量,在被人体消化吸收的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导致血糖升高。
不过,有的食物升血糖快,而一些主食升糖幅度比较小,比较平缓,更适合糖尿病人食用。
糖尿病患者可以选择全谷物和杂豆类等含膳食纤维丰富的主食,消化速度和升糖速度都比较慢。
如果习惯吃大米,可在米饭中适当加点红豆、绿豆、芸豆、燕麦米、荞麦等食材,这样不仅升糖速度变慢,营养也更丰富。
第二种:水不能少
一些糖尿病患者会有意识减少饮水,在他们看来,“多饮”会造成“多尿”。
其实,这是一种误解。
糖尿病的多饮是由于血糖浓度过高,迫使身体增加尿量以排出过多的糖分,而尿排得多,身体丢失水分过多,才不得不多喝水,这是身体的一种自我保护措施。
简而言之,是“多尿”引发“多饮”,而非“多饮”导致“多尿”,搞清了这两者的关系,自然也就会走出“害怕饮水”的误区了。
糖尿病患者也应养成定时、定量饮水的好习惯。
心肾功能正常、没有特殊禁忌的糖尿病患者,每日饮水量不要低于1500毫升。如果糖尿病患者处于缺水状态,血糖可能因此大幅度升高,导致血浆渗透压增高,其结果是高渗性尿量增多,致使身体内的水分进一步丢失,形成恶性循环。
喝什么水最好?毫无疑问,最佳饮品就是白开水。
大量研究表明,白开水的安全性、纯净度、穿透性都很好,希望大家都以白开水作为饮品的一个最主要的来源。
第三种:水果不能少
水果中有三宝:维生素、无机盐、膳食纤维。鼓励人人食用,包括糖尿病人。
对于患糖尿病的朋友,吃水果需要遵循以下2个基本原则。
基本原则一:血糖平稳
如果空腹血糖控制在7毫摩尔以下,餐后两小时的血糖控制在11毫摩尔以下,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7.0%以下。这三个条件满足的时候,那么享受水果的前提就成立了。
相反,如果近期血糖控制不够平稳,忽高忽低,经常波动,则不具备吃水果的前提。
基本原则二:控制好量
糖尿病人吃水果要选择好种类。对于糖分在15%以下的水果,可适量选用:如西瓜、甜瓜、草莓、樱桃、苹果、雪花梨、柑橘、柚子、桃子、李子、杏、哈密瓜、猕猴桃、菠萝等。
其实,大部分水果都处于低血糖负荷,即使患糖尿病的朋友,在血糖平稳的基础上,可以放心作为加餐食用。吃的时候必须控制好量。每天吃水果的量最好控制在150-200克之间,并且要放在两餐之间吃。
文/于康(北京协和医院临床营养科教授)
知识链接
控制血糖,饮食牢记“四个要”
要控制血糖,应该吃什么?怎么吃才科学?应急总医院(原煤炭总医院)内分泌科主治医师韩旸来支招。
每日要规律吃三餐 可加餐2-3次预防低血糖
糖友一定要饮食规律,定时定量。一天至少吃三餐,两餐之间的间隔应该是4-5个小时。注射胰岛素的患者或易发生低血糖的患者,需要在三主餐之间加餐2-3次,可从三主餐中取出部分食物进行加餐,这是预防低血糖的有效措施。
并且在吃饭的时候一定要细嚼慢咽,有利于消化吸收。早餐建议早晨6-8时进食,因为早晨8点以后所有的升糖激素开始作用,对血糖影响很大。睡前如果饿了,可定时小吃,防止夜间低血糖发生。注意不要随意加餐,在总量不变的前提下,加餐宜选用低糖蔬菜,比如黄瓜、西红柿等,餐后血糖控制在10mmol/L内的糖友可以适当进食水果,时间选择在两餐之间进食。一定要吃新鲜应季水果,也不要榨汁,因为果汁纤维素含量低,不仅没有饱腹感,还会迅速升高血糖。
水果摄入总量要控制在每天100-200g以内,相当于普通人水果摄入量的一半。加餐零食也可适量吃一些坚果,如核桃、杏仁、开心果、扁桃仁等,以每天30-50g为宜,计算好总能量,同时减少正餐中油脂的摄入。
食物要多样 避免偏爱某一种食物
糖友一定要做到饮食多样化,不能偏爱某一种食物,否则长期会导致血糖逐步升高,也会出现营养不良。按照合理比例,要广泛摄入各类食物,包括谷类、动物性食物、蔬菜、水果、豆类、奶类和油脂,才能达到营养均衡,满足人体各种营养需求。具体来说,每日食谱可细化成——
每日1袋牛奶、200-250g碳水化合物(包括谷类、水果、蔬菜、豆类);
每天3个单位优质蛋白(1个优质蛋白=猪肉1两=鱼2两=鸡蛋1个);
每天500g蔬菜;
多摄入鸡蛋、牛奶、豆制品,最好每天都不要缺;
每日摄入约50克瘦肉;
每周进食2-3次海鱼,这些食物都含有丰富的优质蛋白质。
研究发现,如果想控制好血糖,蛋白质的摄取非常重要。血糖允许的情况下可以适当吃水果,宜选择苹果、梨、橘子等含糖量相对较低的水果,少吃香蕉、大枣、荔枝、柿子等含糖量相对较高的水果。黑色食物也是糖友的首选,比如乌鸡低脂肪、低糖、高蛋白,很适合体质弱且畏寒怕冷的糖友食用。还有香菇和黑芝麻,硒含量丰富,而硒有着与胰岛素相同的调节糖代谢的生理活性,有助于降低血糖。
碳水化合物要选择复合型 每餐主食不超过100克
每餐主食不要超过100克,多吃玉米、红薯等粗粮,在控制总热量的前提下,碳水化合物应占总热量的60%左右。在日常饮食中,糖友应选择复合碳水化合物,尤其是富含高纤维的蔬菜、豆类和全谷物。糖友主食特别推荐红薯或紫薯,大米饭升糖指数为87,而红薯升糖指数为54。和同等重量大米相比,红薯热量只有大米29%,膳食纤维约是大米的2倍。红薯替代米饭能减少热量摄入,减少血糖波动。杂粮饭也是糖友很好的主食,因为杂粮饭富含膳食纤维、B族维生素及矿物质元素,咀嚼感强,有助于平稳血糖,控制体重。煮杂粮饭(1:2)要比煮白米饭(1:1-1.3)多加些水,煮出来的米饭体积更大,同样的一碗饭,摄入的能量会更小。像红豆(杂豆)、糙米等吸水慢的谷物,需要提前1小时浸泡。
食物要清淡 吃油建议选择植物油
糖友的饮食原则以清淡易消化为主,选择少油少盐的清淡食物。烹饪宜选用植物油,如玉米油、葵花子油、花生油、豆油等,这些质量较好的植物油中都含有较丰富的多不饱和脂肪酸。这些脂肪酸能够帮助胆固醇的正常运转,避免胆固醇的沉积,对控制血糖有积极作用。另外,还有一些清淡饮食的注意事项要提醒大家:
一定要限制盐的摄入,每天食盐的摄入量应限制6g以内,6g一般指一个啤酒瓶盖铺平的量;
多吃绿叶蔬菜,比如菠菜、油菜、青菜等,以及胡萝卜、洋葱等,坚持每天吃500克以上;
不要吃油炸性食物和辛辣刺激性食物,比如油条、油饼、麻辣烫都不要吃;
尽量不要吃地瓜、土豆、粉条、芋头等含淀粉很多的食物;
尽量控制无糖糕点的摄入量,虽然这类食物不含蔗糖,但是蛋糕是淀粉做的,制作过程中会用很多油,也会产生热量,不能随便多吃。
文/莫鹏(应急总医院)
来源: 北京青年报
糖尿病患者主食应该怎么吃?
【糖尿病患者主食应该怎么吃?】1.粗细搭配。粗粮占全天主食的1/2或1/3。胃肠功能差或老年人每天粗杂粮占1/3即可;2.避免油炸、油煎的主食。油炸、油煎的主食会额外摄入更多的能量和油脂;3.食物的温度不要太高,即主食做熟了,凉一凉再吃,有助于降低餐后血糖。至于每天主食分配比例,一般情况下,我们将每天的主食类按下面两种比例进行分配,糖友们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其中的一种:1.早、中、晚餐各占1/3,即三餐均分;2.早餐占1/5,午、晚餐各占2/5。(来源:北京小汤山医院)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