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糖尿病能不能玉米(有糖尿病的人可不可以吃玉米)

仁心科普 0
文章目录:

玉米的功效!医生实话:糖尿病患者常吃玉米,降低几种并发症风险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意在科普健康知识请知悉;如有身体不适请咨询专业医生。

你可能没想到:糖尿病患者不但能吃玉米,而且经常吃,还有可能降低并发症风险。听起来是不是有点“反常识”?

不少人一听到“玉米”,第一反应是“含糖高”“升血糖快”,糖尿病人碰也不能碰。但真相并非如此。玉米并不是高糖之源,而是血糖友好型主食之一。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明确指出,玉米属于全谷物。和白米白面不同,它保留了胚芽和麸皮,升糖指数低、膳食纤维高、营养密度强。对糖尿病人来说,不但不是“禁忌”,反而是“推荐”。

玉米是“升糖炸弹”?恰恰相反!

很多人把玉米当作“甜食”,其实是错把味道当指标。玉米的升糖指数大约在55左右,远低于白米饭(约83)和馒头(约88)。

升糖指数(GI)是反映食物对血糖影响的指标,低GI食物升血糖慢,是糖尿病人饮食的重点。玉米不仅GI低,还富含可溶性膳食纤维,可以延缓糖的吸收速度,使血糖波动更平稳。

根据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发布的《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糖尿病饮食控制的关键之一,就是选择低GI、高纤维的主食,玉米正好符合。

玉米不是“淀粉堆”,是天然的血糖缓冲剂,很多人一听“淀粉”,就条件反射地排斥,其实淀粉也分“好坏”。

玉米中的淀粉属于抗性淀粉,在小肠中难以被吸收,会进入结肠发酵,有利于肠道菌群稳定,减少胰岛素抵抗。还有研究发现,抗性淀粉的摄入可以改善糖耐量,降低胰岛素水平,帮身体更好地控糖。

不仅如此,玉米还含有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如维生素B1、B6、镁、锌等,这些都是糖尿病人容易缺乏、但又非常关键的营养素。补足这些,能帮身体维持正常代谢,减缓并发症的风险。

每天一点玉米,可能远比你想的“补”得更实

糖尿病人为什么容易出现并发症?根本原因是血糖波动大、血管受损快。而玉米的组成特性,恰好能在多个层面起作用。

保护血管。玉米富含玉米黄质、叶黄素等天然类胡萝卜素,是天然抗氧化剂。它们有助于延缓血管硬化、减缓视网膜损伤,有利于预防糖尿病的眼病、心脑血管并发症。

稳定血脂。玉米中的植物固醇可以干预胆固醇吸收,改善血脂异常,降低动脉粥样硬化风险

促进肠道健康膳食纤维刺激肠道蠕动,防止便秘,间接减轻胰岛负担。肠道好,血糖控制也会更顺。

这些看似普通的食物功能,其实正是糖尿病人最需要的支持系统。而玉米,正是这样一种“被误解”的食物。

玉米虽好,但吃法不对会白吃,甚至吃反

玉米的健康价值,不代表可以“无限量吃”。关键在于控制量、选对种类、做对方式。煮玉米棒子比玉米面健康。

玉米棒子保留了完整结构,消化慢。而市面上一些玉米馍、玉米粥、玉米糊,经过精细加工,食纤维已大量流失,血糖反应就会变快。

每天吃半根到一根玉米即可,约50克干重,作为主食的一部分,与粗粮、杂豆、绿叶蔬菜搭配食用,血糖更稳定。

需要注意的是,糖尿病人不建议把玉米当做蔬菜来吃,它是主食的一种,要算进每日总碳水摄入中。

还有一种常见误区是吃甜玉米、加炼乳、撒白糖,这种吃法血糖飙升,等于把“好粮食”吃成“血糖炸弹”。

不是每种玉米都适合糖尿病人,关键看这一点

现在市场上玉米品种繁多,有糯玉米、甜玉米、普通黄玉米。糖尿病人更适合吃黄玉米或老玉米,因为它们更接近全谷物形态,淀粉结构复杂,升糖更缓慢。

而糯玉米黏性强、消化快,升糖速度高于普通玉米;甜玉米则含较多天然糖分,虽然口感好,但不利于控糖老年糖友牙口不好,可以煮熟后切粒拌菜吃,避免整根啃咬。

玉米能吃,但别忘了控量和配比玉米不是灵丹妙药,但确实是糖尿病人可以放心吃的主食之一。关键不在于吃不吃,而在于吃多少、吃什么样、怎么吃。

每天一小段玉米,配合富含蛋白质和蔬菜的饮食结构,远比高价保健品更实在别再让“误解”剥夺了你应得的健康饮食选择。血糖稳定,不靠禁食,而靠科学搭配。

参考文献:

①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J]. 中华糖尿病杂志, 2021, 13(4): 315-409.

② 中国营养学会.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 人民卫生出版社.

玉米立大功!医生实话:糖尿病患者常吃玉米,降低6种并发症风险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意在科普健康知识请知悉;如有身体不适请咨询专业医生。

真正拖垮糖尿病患者的,往往不是血糖本身,而是那些悄无声息的并发症。你想不到的是——玉米,竟然能帮忙“挡住”它们。

听起来是不是有点离谱?在很多人眼里,玉米是主食,是淀粉,是升糖的“帮凶”。但你可能不知道,在控制量和合理搭配的前提下,玉米反而是糖尿病患者饮食结构中不可忽视的一员大将。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明确指出,糖尿病患者应以全谷物、杂豆类为主食基底,适当减少精制米面比例。玉米,正是推荐的全谷主食之一。

玉米不是“升糖元凶”,而是“血糖平衡器”

很多人一听玉米是“淀粉类”,就直接打入冷宫。但你知道吗?玉米的升糖指数(GI)只有52~58,属于中低GI食物。这意味着,它升高血糖的速度比白米饭慢得多。

而且玉米富含膳食纤维,能延缓碳水吸收,让血糖上升更平稳。吃玉米和吃面条的区别,就像缓慢爬坡和坐电梯冲到顶。

别小看这点“慢”,对糖尿病患者来说,它能帮助减少餐后血糖波动,降低胰岛素压力。

常吃玉米,或有助降低6种并发症风险

糖尿病真正可怕的不是高血糖,而是高血糖长期“腐蚀”身体后引发的多种并发症。血管、神经、视网膜、肾脏……几乎没有一个系统能幸免。而玉米的营养成分,在这些“薄弱环节”上,竟然能派上用场。

降低心脑血管病风险。玉米富含植物固醇和维生素E,有助于降低血脂、保护血管内皮。《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2》指出,糖尿病人群中心血管病患病率远高于普通人。玉米中的抗氧化成分,能帮血管“减压”。

减少糖尿病肾病风险。糖尿病肾病是导致透析的主要原因之一。玉米含有一定量的镁和钾元素,有助于调节血压、保护肾小球功能。搭配低盐饮食,作用更佳。

有益眼睛健康。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致盲主因之一。玉米中的叶黄素和玉米黄质,对视网膜有保护作用。尤其是深色玉米,含量更高,是天然的“护眼盾牌”。

改善便秘和肠道微生态。糖尿病患者常因饮食单一、运动少而便秘。玉米的膳食纤维能增加粪便体积,刺激肠蠕动。

更重要的是,可溶性膳食纤维还能“喂饱”肠道益生菌,帮助调节肠道菌群,对二型糖尿病有积极影响。

有助控制体重,减轻胰岛素抵抗。糖尿病控制的核心之一是体重管理。玉米富含纤维和饱腹感强,合理摄入有助于减少总热量摄入,避免暴饮暴食。对减轻胰岛素抵抗有一定作用。

抗氧化,延缓慢性并发症进程。玉米中的花青素、酚酸类物质具有抗氧化作用,可减少高血糖状态下的氧化应激,延缓血管、神经的糖化损伤过程。

吃玉米,不是靠“多”,而是靠“对”

很多人听说玉米好,就一股脑吃下去,甚至把白米饭全换掉。但糖尿病的饮食讲究“控总量、控比例、吃多样”。吃玉米也要讲究方法。

第一,要控制量。一根中等大小的玉米约含30克左右的碳水化合物,换算成主食,大概相当于一两米饭。吃了玉米,就要减少其他主食。

第二,选对品种。糯玉米含糖量高,升糖指数也偏高,不推荐。推荐甜玉米或普通黄玉米,尤其是深色紫玉米、彩色玉米,抗氧化物更多。

第三,吃整粒,不打碎。整粒玉米升糖慢,玉米糊、玉米糊粉、玉米汁等加工品,升糖速度会大大加快,不建议糖友频繁食用。

第四,搭配蛋白质、蔬菜一起吃。这样能进一步延缓血糖爬升,还能增强饱腹感。比如早餐来一碗玉米 鸡蛋 炒青菜,远好过单吃一碗白粥。

玉米虽好,这几类糖友要“绕道”

不是所有糖尿病患者都适合大量吃玉米。如果你属于以下几类人群,吃玉米前一定要注意。

血糖控制不稳定者:空腹血糖经常超过8.0mmol/L,或餐后血糖超过11.0mmol/L的人群,建议先稳定血糖,再逐步引入玉米。

晚期糖尿病肾病患者:需控制钾摄入,玉米中钾含量较高,应遵医嘱适量食用。

合并胃肠功能差者:玉米膳食纤维较粗,易引起腹胀、消化不良,建议选择煮软一点的玉米或适当减少量。

参考文献

①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J]. 中华糖尿病杂志, 2021, 13(4): 315-409.
② 中国营养学会.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22.

玉米营养多多,糖尿病人能吃吗?医生:注意3个细节,放心吃

玉米是一种比较多见的粗粮类作物,所含有的营养成分非常丰富,尤其是维生素的含量,是小麦以及稻米的五到十倍。而且玉米当中含有非常多的核黄素、粗蛋白、纤维素等成分特别丰富,对人体健康有着极好的保健效果。所以在日常生活当中,有不少人都喜欢吃一些玉米,包括糖尿病患者。但是,也有不少人担心,糖尿病患者吃玉米会导致血糖升高。那么,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讲,到底能不能吃玉米呢?

糖尿病可以吃玉米吗?

玉米当中含有的粗纤维、蛋白质、可溶性纤维以及维生素和各类矿物元素非常丰富,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讲,能够起到促使体内糖代谢的作用。而且在玉米当中含有的皂苷类物质,有着一定的辅助降糖功效。另外,在玉米当中所含有大量的不饱和脂肪酸,可以降低血液当中胆固醇含量,达到预防动脉粥样硬化以及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等疾病的作用。

所以说,糖尿病患者是可以吃玉米的。只要糖尿病患者在吃玉米的时候,记住以下三个细节,就不会使得血糖值升高。

糖尿病患者吃玉米要注意些什么?

一、当成主食食用

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讲,一日三餐一定要控制好食物总热量的摄入。如果在进食之前,或者在进食之后,把玉米当成零食来食用,而在进食的时候依旧维持原来的量,就会导致进入机体内的总热量增加,从而影响到血糖值的稳定。所以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一旦食用玉米,就要将主食的量减掉,才不会导致主食进食之后血糖上升的情况。

二、注意烹饪方法

肾病患者可以适当的吃一些水煮玉米,或者是将玉米与一些杂粮面混合,做成一些面饼或窝头食用。如果将玉米做成一些含糖或含盐零食,或者是与一些肉类搭配煲汤的话,这种烹饪方法制作出来的玉米热量非常高,不适合糖尿病患者食用。另外,也不要将玉米做成玉米粥。玉米粥很容易被肠道吸收,很容易出现进食之后血糖值快速升高的现象。

三、避免食用水果玉米

在水果玉米当中含有的糖分含量特别丰富,而且还含有大量的淀粉。这些糖分和淀粉进入糖尿病患者体内,就会导致血糖值在短时间内快速升高。这种玉米当中的粗纤维含量比较低,所含有的营养成分很容易被肠道吸收。糖尿病患者食用的话,就会出现进食之后血糖值快速飙升不易控制的现象。

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讲,每天可以适当的吃一些玉米,但要记住以上三个细节,就不会导致血糖值升高,对于心脑血管还有着一定的保护功效,可以达到避免患上一些糖尿病并发症的作用。另外,糖尿病患者在吃玉米的时候,要适当搭配一些蔬菜食用,不要一次性大量进食玉米。否则,不但会导致血糖值不稳,还会导致体内缺乏一些营养元素,对健康反而不利。

来源: 健康周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