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发性的糖尿病(继发性的糖尿病会遗传吗)
六类情况会引起继发性痛风
年近六旬的伍大妈,患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AML)已8年,一直在进行定期化疗。近日,伍大妈因急起双下肢疼痛、全身散在出血性斑疹、尿少,急诊入院。医生检查后诊断为继发性痛风并肾功能不全。家属不解,伍大妈既往没有痛风病史,又没有痛风症状,为什么会被诊断为痛风呢?
医生解释说,痛风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原发性痛风有一定的家族遗传性,约20%的患者有阳性家族史。而继发性痛风是继一些疾病后出现的高尿酸血症,尿酸盐结晶沉积(痛风石)所致的特征性急、慢性关节炎不典型,除慢性肾功能衰竭所致继发性痛风起病缓慢外,多数起病较急,病情严重,肾受累多见,甚至会发生急性肾衰竭。
那么,哪些原因会引起继发性痛风?实际上,任何继发性高尿酸血症均可引起继发性痛风,最常见的病因有六方面:
一、细胞过量破坏性疾病,如溶血、烧伤、外伤、化疗、放疗、过量运动等,均可使体内尿酸生成过多,继而出现痛风。
二、细胞增殖,如白血病、淋巴瘤、骨髓瘤、红细胞增多症等,细胞增殖可能导致尿酸生成过多,从而继发痛风,还可发生尿酸盐肾病、肾功能不全。伍大妈就是因为白血病并接受化疗,由于瘤细胞的大量崩解,释放出细胞内容物和代谢产物——高尿酸症等而致肾功能不全。
三、普通人高嘌呤饮食或过量饮酒都可能造成尿酸生成过多,继发痛风。
四、肾脏排泄尿酸减少,如肾衰竭、酮症酸中毒、铅中毒伴肾脏病变者会出现肾脏排泄尿酸减少的情况。尿酸排泄减少,则可继发痛风。
五、各种原因引起的酸中毒。当乳酸或酮酸浓度增高时,肾小管对尿酸的排泌受到竞争性抑制而排出减少,均能导致高尿酸血症,诱发急性痛风性关节炎。
六、药物,如氢氯噻嗪、柳酸盐类、吡嗪酰胺等,可造成尿酸排泄减少,从而继发痛风。
一旦被确诊为高尿酸血症,就需要像控制血压、血糖一样进行长期管理。同时还需要防范各种危险因素,如高血压、糖尿病、代谢综合征问题。大量饮水可促进排尿,帮助尿酸排出。喝水首选苏打水,可碱化尿液,帮助尿酸排出。喝白开水也可以。
文/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急诊科教授 罗学宏
图/源自网络
以上为《健康报》原创作品,如若转载须获得本报授权。
你知道吗?这3种糖尿病或许可以自行恢复的
大部分人都知道,得了糖尿病之后要长期服用降糖类药物,必要量时还要注射胰岛素。但不知除了这种需要长期服药的糖尿病之外,还有一种假性糖尿病,这种类型的糖尿病,有时甚至不需要长期服药就可以自行恢复。
那么有几种假性糖尿病可以自行恢复呢?
第一种: 三年内的糖尿病
有些糖尿病患者,患病之后很好地控制住了血糖,而且经过三年的养护之后,血糖已经恢复到了正常,这类糖尿病属于假性糖尿病,三年之后一般就不需要长期服药了。这种糖尿病大多是由于肥胖或者不良的生活习惯导致的,只要改善了习惯,一般是可以得到逆转。
第 二种:生活方式糖尿病
有些人之所以会患上糖尿病,并不是因为胰腺出现了问题,而是因为生活习惯不正确,或者工作太繁忙导致的。对于这类患者只要改变生活方式,并且平时注意养生,一般血糖可以自行恢复到正常,因此这种糖尿病也属于一种假性糖尿病。这类疾病一般会发生在肥胖而且患有三高的人群当中。
第三 种: 继发性糖尿病
糖尿病分为两种,一种是原发性糖尿病,一种是继发性糖尿病,如果患者是原发性糖尿病,那么则需要长期服药后或者注射胰岛素进行治疗。但如果是继发性糖尿病,那么一般则不需要长期服用,因为这种疾病是由于后天因素引起的,比如其他疾病,例如急性胰腺炎。这种疾病会使胰腺受到损伤,从而影响胰岛素的分泌,最终导致血糖升高,因此由于这种疾病引发的糖尿病在胰腺恢复正常之后,病情也会自然消失。
无论患有的是哪一种糖尿病,都不能够忽视病情,即使患上的是假性糖尿病,在血糖没有稳定之前也不可以擅自断药,除此之外还要注意自己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饮食要以清淡为主,这样可以有效避免肥胖的发生,平时最好养成按时运动的好习惯,这样不仅能够预防肥胖,还能够让胰腺慢慢恢复健康。此外平时要尽量避免熬夜,因为熬夜会打乱人体的内分泌,从而影响胰岛素的分泌,最终导致病情加重,最好每天在11点之前入睡,这样既可以预防糖尿病的病情加重,也可以让各个器官能够更好的进行自我修复,从而减少各种疾病的发生几率。
糖尿病皮肤瘙痒,咋用中药治?
糖尿病
皮肤瘙痒症是临床常见的糖尿病并发症,临床表现为以皮肤瘙痒为主,或伴有继发性抓痕、结痂、色素沉着及继发湿疹样和苔藓样变等,亦可为糖尿病的首发症状。在西医积极控制血糖的基础上,配合中药汤剂可有效缓解糖尿病皮肤瘙痒症。
糖尿病皮肤瘙痒可分为局限性瘙痒和全身性瘙痒。局限性皮肤瘙痒常属于中医的“阴痒”、“肛门作痒”等,全身性皮肤瘙痒可归为中医“风瘙痒”、“痒风”等范畴;若抓破皮肤,血痕累累,则称为“血风疮”。中医学认为,糖尿病皮肤瘙痒的病机是本虚标实,虚实夹杂,多以血瘀风动为标,以肝、脾、肾亏虚为本,临床治疗时大致分成五种证型。
风热郁滞肌肤证
突起风团、丘疹、瘙痒、灼热等,周身皮肤瘙痒剧烈,病情缠绵,皮肤肥厚呈苔藓样变,舌红,苔薄黄,脉弦细。治法:解表清热,消风止痒。方药:乌蛇祛风汤加减。
血热动风证
手足瘼癃,皮肤掀红瘙痒,剧者搔破后可有血痕,受热痒增,遇冷痒减,伴有口干、心烦,夏季高发,舌红,苔薄黄,脉滑数。治法:凉血清热,消风止痒。方药:止痒熄风汤加减。
阴虚血燥证
皮肤干涩,瘙痒,抓痕,血痕满布,舌红,苔薄或少,脉弦细。治法:养血润燥,消风止痒。方药:当归饮子加减。
下焦湿热证
小便淋漓灼痛,皮肤瘙痒,好发于下身,舌红,苔白腻或薄黄腻,脉弦滑。治法:清热祛湿,消风止痒。方药:龙胆泻肝汤加减。
瘀血内阻证
局部出现青紫肿块、疼痛拒按,皮肤瘙痒剧烈,抓破后乌血流溢,皮疹呈暗红色,散布全身,或凝聚结块,或融合成片,舌质暗,苔薄,脉细涩。治法:活血化瘀,消风止痒。方药:桃红四物汤加减。
链接:外治瘙痒亦有方
穴位注射:对外阴瘙痒者,可取会阴、血海(双侧)、肝俞(双侧),用异丙嗪做穴位封闭。
苦参酒外洗:苦参、百部、野菊花、凤眼草、樟脑,将前四味药装入大口瓶内,加入75%酒精(或白酒)5000mL泡7天后去渣,然后加樟脑溶化后备用。用毛笔外涂瘙痒处。若女性外阴瘙痒,可用苦参、蛇床子、石榴皮、明矾水煎后洗患处。
文/空军总医院皮肤科 徐丽梅
图/源自网络
以上为《健康报》原创作品,如若转载须获得本报授权。点击下方“阅读原文”自助获取转载授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