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糖尿病餐前餐后(糖尿病餐前餐后波动多少正常)

民福康 0
文章目录:

糖友吃饭时能不能喝汤?饭前喝还是饭后喝?来看看有什么差异

很多人吃饭的时候爱喝汤,因为主食是干的,蔬菜和肉也是干的,如果没有做汤喝,总是感觉有些渴,白开水虽然能解渴,但是没啥滋味,所以还是喝汤舒服点。那么,对于糖友来说,吃饭时能不能喝汤呢?会不会对血糖有什么影响?如果能喝,应该放在饭前还是饭后呢?来看看有什么差异。

同事老吴患糖尿病有6年了,今天就在他身上做一个实验。老吴最爱喝的是西红柿鸡蛋汤,做法很简单,主要材料是一个西红柿两个鸡蛋,配料是一把葱和两片生姜,做了一个人的分量。他还做了一碗杂粮饭,用黑米、大米、糙米做的。

在吃饭之前,老吴先测量了自己的空腹血糖是5.8,然后开始吃饭,这次他打算边吃边喝,看看血糖有什么变化。很快一碗杂粮饭和汤吃完了,过了1个小时他测量血糖,吓了一跳,已经达到10.4了,又过了1个小时,他再次测量,数值降了下来,降到8.4。如果他不喝汤,只是单纯吃一碗杂粮饭,2个小时后血糖值是5.7。喝与不喝,差异还是很大的。

和标准(5.5-7.2)相比,老吴的血糖水平总体偏高,但是考虑到他本身就是糖尿病患者,这数值还算可以。

结论:糖友可以吃饭时喝汤,换句话来说,喝汤可以,关键看你喝什么汤,食物才是影响血糖的根本原因。

糖尿病患者喝汤,记住“3喝、3不喝”

有三种汤可以喝:蔬菜汤、菌菇汤、甜汤

糖友喝蔬菜汤是比较安全的,就像上文老吴喝的西红柿蛋汤、菠菜粉丝汤、萝卜汤等等都是可以喝的,清爽不油腻,还能增加饱腹感,对血糖影响不大,而且多吃蔬菜对肠道和血管也有好处。

菌菇汤非常鲜美,可以在里面加上鸡肉丝,有营养,还能补充蛋白质。但是如果你不仅血糖高还伴随着尿酸高,就要少喝点,防止对尿酸产生影响。

很多人爱吃甜食,但是又不敢吃,其实有的食物本身就带有甜味,只要不添加白砂糖,吃一点没什么大问题,比如说银耳汤、绿豆汤、五红汤、红豆番薯汤等等。冬季来一碗热乎乎的甜汤,补血益气、缓解干燥,真是太惬意了。

有三种汤不建议喝:肉汤、勾芡汤、咸汤

冬天很多家庭喜欢煲汤喝,大骨头、一整只鸡慢慢熬,上面一层油脂,闻起来特别香。这种汤不建议糖友喝,因为油脂很多,会增加摄入的热量,经常喝容易发胖。

外面的餐馆烧汤喜欢勾芡,喝起来浓稠口感好,这种汤也不建议糖友喝,因为勾芡少不了要用淀粉,而淀粉对血糖的影响比较大,尽量少喝。

咸汤有很多种,比如说红烧鱼里面的汤、火锅汤底、味噌汤等等,糖友不仅要控制糖分摄入量,盐分同样需要控制,因为患者的血管已经出现损伤,如果长期高盐饮食,会加重血管病变。一定要严格把控盐量,出锅前加少许即可。

汤,饭前喝还是饭后喝呢?有区别吗?

建议饭前喝,可以在汤里面加入颗粒比较大的蔬菜,一边喝一边吃,增加咀嚼次数,比如说藕片、芹菜、竹笋等粗纤维的蔬菜。饭前喝对血糖的影响比较小,如果放在饭后喝,前面已经有了那么多食物做铺垫,血糖本来就在升高,此时你再喝汤,血糖会升得更高,而且还容易吃撑了。

综上所述,糖友平时吃饭喝一碗汤是可以的,虽然上升速度很快,但是2个小时后会下降,如果你喜欢喝汤,尽量选择蔬菜汤、菌菇汤,对血糖的影响比较小,还要记得放在饭前喝。

糖尿病患者可以吃水果吗?不建议选择餐前餐后

一般成年人要求是空腹血糖在6.1mmol/L以下,餐后2小时血糖在7.8mmol/L以下,但是这个目标不是定死的,对于刚刚确诊、病程比较短的年轻患者,应该严格按照正常人的标准控制血糖,对于年纪比较大的糖友这个目标可以适当放宽,对于已经有并发症或者合并其他疾病的糖尿病患者,这个控糖标准也需要放宽。===PEI_PAGER_PEI===

血糖控制比较好的糖友可以选择在餐后2小时或者两餐之间,适当吃一点水果,也可以在进行体力劳动感觉到饥饿的时候吃水果,当作能量补充。不建议在餐前或餐后立刻吃水果,避免短时间摄入过多的碳水化合物,引起餐后血糖忽然飙升,加重胰岛的负担。===PEI_PAGER_PEI===

可以吃一点含糖量偏低的水果,例如柚子、番茄、樱桃、苹果、梨、橘子、草莓、橙子、猕猴桃、菠萝、李子等。有几种水果含糖量较高,建议糖友们尽量少吃,例如香蕉、葡萄、荔枝、甘蔗。

同是降糖药 服用时间有差别

王师傅患有糖尿病,他服用降糖药后,血糖仍然居高不下。医生问了他服药情况后得知,尽管王先生按照规定剂量服药,但是没能在规定的时间服药,所以药物治疗未能达到预期效果。

原来,王师傅服用的是一种名叫“优降糖”的降糖药,应该在饭前30分钟服用。可是,王师傅是一家单位的安装工,经常外出为客户服务,感到饭前服用不方便,于是就在饭后服用。生活中,可能很多糖友和王师傅一样,并不知道各种降糖药的服用时间有所不同,分为饭前、饭后、进餐时、空腹等时间,不能“张冠李戴”,否则降糖作用会减弱。

也有的糖尿病患者服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降糖药,需要在不同时间服用,感到比较麻烦,于是放在一起服用。如80岁高龄的张老太患有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多种慢性病,每次需要服用10多种药,其中有两种降糖药,一种需要餐前服用,另一种需要用餐时服用,张老太为了避免漏服药品,把每次需要服用的10多种药品放在一个药盒里,都在饭后服用,这样的做法很不合理,除了降糖作用会降低,还有其他药物同时服用,有可能抵消药物之间的作用。

下面列出各类主要口服降糖药的服用时间,以便读者掌握。

饭前服用的降糖药

分为两类:一类是饭前30分钟服用,另一类是饭前5至20分钟服用。前者有优降糖、达美康、美吡达等,这类降糖药主要通过刺激胰岛β细胞发挥作用,宜在饭前30分钟服用。后者有诺和龙、唐力等,虽说也是作用于β细胞,但作用机制与优降糖等不尽相同,因为这类药起效快,作用时间短暂,餐前30分钟或进餐后给药可能引起低血糖,故应在餐前5至20分钟口服。

饭后服用的降糖药

有二甲双呱等,该类药能够渗透胃黏膜,引起胃部不适,饭后服药,可避免药物对胃的刺激,可能引起恶心、呕吐、腹胀等症状,而在餐中或餐后服可减轻副作用。

进餐时服用的降糖药

有拜糖平、倍欣等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这类药如果在饭前或者饭后服用,起不到应有的降糖功效。其主要作用是促使饭后血糖值下降,它们需要膳食中含有一定的碳水化合物(如大米、面粉等)时才能发挥效果,因此应与第一口饭同时嚼服,才能延迟和减少小肠内碳水化合物分解为葡萄糖。

空腹服用的降糖药

有胰岛素增敏剂,如吡格列酮等。由于此类降糖药作用时间较长,一次服药,降糖作用可以维持24小时,故每日早餐前服药一次即可。空腹口服这类药物时,30分钟后开始起效,两小时后可达到血药峰浓度。如果进食后再吃药,会将血药峰浓度时间推迟到3~4小时,因此这类药一般适宜在清晨空腹时服用。

由此可见,服用降糖药应严格按照医生的嘱咐,同时仔细阅读说明书,有的药物与药物之间服用还应相隔半小时左右,患者不能贪图方便而把不同的药物同时服用,这种“囫囵吞枣”式的服药方式,会导致药物作用事倍功半甚至产生副作用。

文/邬时民

来源: 北京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