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糖尿病打胰岛素还吃药(糖尿病打胰岛素对身体有伤害吗)

Dr冯 0
文章目录:

专家解疑:打胰岛素了,就可以不吃药了吗?

本文1896字 阅读3分钟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为了方便大家阅读理解,部分故事情节存在虚构成分,意在科普健康知识,如有身体不适请线下就医。


“我都开始打胰岛素了,还吃什么药?”这句话,很多糖尿病患者在医院诊室里说过。甚至还有人认为,吃药是“轻微的糖尿病”,打胰岛素是“重症”的标志,一旦开始打胰岛素,就可以把药停了。

这种理解不但不准确,还可能害了自己。今天我们就来讲清楚:打胰岛素,到底能不能不吃药?

胰岛素不是“最后一步”,也不是“替代品”

很多人以为胰岛素是“药物都不管用了,才用的最后手段”。其实这是误解。胰岛素并不是药物无效后的“救命稻草”,而是一种基础治疗手段。

尤其是一些2型糖尿病患者,早期就可能因为血糖太高、症状明显、或特殊情况(如感染、手术)而短期或长期使用胰岛素。打胰岛素≠病情更严重,≠可以停药。

药和胰岛素,是“搭档”不是“对手”

糖尿病是一种复杂的慢性疾病,不同的治疗方式是互相配合的。

口服药物有很多种,比如二甲双胍、磺脲类、GLP-1受体激动剂、SGLT2抑制剂等,它们的作用机制各不相同,有的促进胰岛素分泌,有的改善胰岛素抵抗,有的则控制肝糖输出。

胰岛素的作用是直接补充身体缺乏的胰岛素。在临床上,医生常常会联合使用口服药和胰岛素,这样可以:

更好地控制血糖

减少胰岛素用量,降低低血糖风险

减缓并发症的发生

你可以把胰岛素和口服药当成“左右手”:一个发力不够,另一个来帮忙,缺一不可。

有些人可以停药,但得是医生说了算

也不是说所有打胰岛素的人都必须吃药。有些患者在特定情况下,确实可以只用胰岛素治疗,比如:

  • 1型糖尿病患者:胰岛β细胞基本失功能,必须依赖胰岛素,口服药效果有限。
  • 妊娠糖尿病:为了胎儿安全,常用胰岛素控制血糖,不建议用口服药。
  • 短期高血糖应急处理:比如感染或术后,临时用胰岛素“压住血糖”。

但这些都属于特殊情况,而且是否需要口服药,都要医生根据具体血糖数据、并发症风险、胰岛功能等因素来判断。不是你自己以为血糖稳了,就随便把药停了。

擅自停药,后果可能很严重

很多人发现血糖降下来了,就自行停药或停胰岛素,认为“好了”。但糖尿病不是感冒,它不会被“治愈”,只能控制。关键是:血糖好,是因为你在打针吃药。你一停,血糖反弹得更厉害。

而长期高血糖会悄悄损伤身体多个系统,引发视网膜病变、肾病、神经病变、心血管事件等并发症。一些患者就是因为频繁停药、换药,导致血糖像过山车一样波动,比一直高血糖还可怕。

胰岛素不是“越打越依赖”?

还有人说:“一旦打胰岛素,就停不下来了。”这句话也不是完全对。胰岛素并不会让人“成瘾”,也不会“废掉胰腺”。相反,如果你的胰岛功能还有一部分,合理使用胰岛素反而能减轻胰腺负担,延缓功能衰竭。

部分患者在初期因为血糖太高,医生会建议短期使用胰岛素,等血糖控制稳定后,再慢慢减量或换回口服药。也就是说,打胰岛素≠终身打胰岛素,关键是听医生的,不是自己随便决定。

胰岛素治疗,要不要吃药,看这三点

第一,看病情阶段。初期的2型糖尿病患者,可能只吃药就够。但到了中后期,胰岛功能下降,单靠吃药不行,就需要加上胰岛素。

第二,看血糖控制情况。如果吃药控制不住,或者血糖波动太大,胰岛素是更可靠的方式,有时还需要联合使用口服药。

第三,看身体条件。比如肾功能不好、有心血管病史、肥胖,医生可能会选择不同的药物组合,有时还会用胰岛素配合其他辅助药物一起用。

控糖是一场“持久战”,不是“打完一针就完事”

糖尿病的治疗核心,是长期、平稳地控制血糖,而不是追求短期“降糖快”。不管是吃药、打针、运动,还是饮食调整,都不是“互相替代”,而是“互相补充”。你该做的,是:

按时服药

规律打针

定期监测血糖

和医生保持沟通

不是哪个方法厉害就单靠哪个,而是合力稳住血糖,保护器官,延缓并发症。

最后提醒一句:别轻信“糖尿病断根”的谣言

网络上总有人说什么“某某药根治糖尿病”“吃某种草药不用打针”,这些几乎都是骗人的。糖尿病目前还不能治愈,但能很好地控制。

只要听医生的话,科学合理控制血糖,很多患者可以健康地活到老。真正该怕的,不是打针,而是血糖失控。

写在最后

打胰岛素≠可以不吃药。药物和胰岛素,是治疗糖尿病的两种重要方式,不是非此即彼,而是互补搭配。想要对抗糖尿病,不靠“勇气”,靠的是科学、耐心和坚持

如果你正在打胰岛素,别急着停药;如果你还在吃药,也别排斥胰岛素。听医生的,比你自己猜的,更靠谱。

参考文献:①.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S].中华医学会出版社,2021.
②.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糖尿病基层诊疗指南(2023年版)》[Z].2023.

糖尿病“吃药好”还是“打胰岛素”好,医生一次说清楚

糖尿病“吃药好”还是“打胰岛素”好,医生一次说清楚

对于糖尿病人来说,这个问题还是比较纠结的,有人说打胰岛素太早了,慢慢胰腺分泌胰岛素的功能就消失了,不用则退化。有人说胰岛素没有副作用,吃药对肝肾不好,长期吃药胃肠道也受不了。不同的说法,听起来似乎都有道理。

但是在具体的糖尿病的治疗中,就要因人而异:

有的人服用少量药物就可以把血糖很好的稳定住,这种情况下,是可以选择药物治疗,毕竟胰岛素的费用要高些,少量的降糖药也不会对身体造成多少副作用。

有的糖尿病人血糖非常高,通过饮食控制依然血糖不能正常,药物也增加到了一定量,这种情况有可能是胰岛功能衰退,不能正常分泌胰岛素,必须采取胰岛素治疗,药物已经失去了作用。

还有一种是胰腺可以分泌胰岛素,但是分泌胰岛素的量,加上降糖药,血糖稳定性较差,这时候就可以选择胰岛素和降糖药联合用药,增加少量胰岛素即可让血糖稳定好。

糖尿病“吃药好”还是“打胰岛素”好,医生一次说清楚

糖饮食 血糖高降糖百科 2022-05-27 07:19 发表于河北

对于糖尿病人来说,这个问题还是比较纠结的,有人说打胰岛素太早了,慢慢胰腺分泌胰岛素的功能就消失了,不用则退化。有人说胰岛素没有副作用,吃药对肝肾不好,长期吃药胃肠道也受不了。不同的说法,听起来似乎都有道理。

但是在具体的糖尿病的治疗中,就要因人而异:

有的人服用少量药物就可以把血糖很好的稳定住,这种情况下,是可以选择药物治疗,毕竟胰岛素的费用要高些,少量的降糖药也不会对身体造成多少副作用。

有的糖尿病人血糖非常高,通过饮食控制依然血糖不能正常,药物也增加到了一定量,这种情况有可能是胰岛功能衰退,不能正常分泌胰岛素,必须采取胰岛素治疗,药物已经失去了作用。

还有一种是胰腺可以分泌胰岛素,但是分泌胰岛素的量,加上降糖药,血糖稳定性较差,这时候就可以选择胰岛素和降糖药联合用药,增加少量胰岛素即可让血糖稳定好。

糖尿病一旦开始打胰岛素,还能改口服药吗?

前段时间,一个粉丝在文章下留言说自己母亲前段时间诊断为糖尿病,住院使用了胰岛素,想问问以后还能停胰岛素,改口服药吗?我想这也是很多使用胰岛素糖友关注的问题,今天就聊一聊。首先明确一下,1型糖尿病是胰岛β细胞破坏导致的胰岛素绝对缺乏,起病较急,病情严重,所以一旦确诊,需要终生使用胰岛素。我们今天讨论的是占糖尿病90%以上的2型糖尿病。

大家都知道,很多2型糖尿病只需要口服药即可把血糖控制达标,不需要注射胰岛素。但出现以下情况是需要使用胰岛素治疗的。1.2型糖尿病出现了严重的急性或慢性病并发症;2.血糖水平较高的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如糖化血红蛋白≥9.0%或空腹血糖≥11.1 mmol/L;3、正在接受降糖药物治疗持续3个月以上,出现血糖明显升高、血糖波动较大或出现高血糖症状甚至酮症的2型糖尿病患者;4、2型糖尿病胰岛素β细胞明显衰退者。以下分情况和大家说说。

第一种情况:2型糖尿病出现急性或慢性病并发症,使用胰岛素病情稳定后,较小量胰岛素即可维持血糖控制达标,可以更换口服药物。

第二种情况:新诊断2型糖尿病血糖较高者,经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高血糖毒性解除后,可停用胰岛素改口服药。因为早期2型糖尿病并不是胰岛素缺乏,甚至会出现高胰岛素血症,出现高血糖主要是出现了胰岛素抵抗。

第三种情况:2型糖尿病胰岛素β细胞明显衰退者,胰岛素和C肽分泌明显不足者,这种情况已和1型糖尿病接近,无法停用胰岛素。

通过以上介绍,大家应该知道了,2型糖尿病是否能够停用胰岛素,最根本是看尚存的胰岛β细胞是否还有一定分泌胰岛功能,需要查C肽和胰岛功能,在医生评估指导下决定能否停用胰岛素。#秋日生活打卡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