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一本通(糖尿病一本通书籍)
疾病防治 科普先行《健康中国 名医在身边》系列丛书发布
如何预防颈椎病?得了高血压一定要终生服药吗?夫妻双方备孕期间需要注意什么?这些与我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都可以在《健康中国 名医在身边》系列科普丛书中找到答案。12月21日下午,《健康中国 名医在身边》系列科普丛书发布会在深圳中心书城举行,深圳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宣传处处长王岭,福田区卫生健康局党组书记、局长、区委卫生工委书记黄舜艳,深圳报业集团、深圳广电集团、深圳出版集团有限公司资产运营分公司领导、广州中医药大学深圳医院(福田)书籍编写代表及各新闻媒体单位等参与本次发布会。线上、线下共20余万市民朋友共同见证了这本融“预防、治疗、保健”三位于一体的健康科普丛书重磅发布。
近年来,由于生活节奏的加快,“亚健康”人群日渐增多,而随着人们健康素养的不断提高,对健康生活的美好向往也成为了许多人的新需求、新期待。
广州中医药大学深圳医院(福田)党委书记张天奉在致辞中提到,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始终坚持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而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更是将“健康中国”作为我国2035年发展总体目标的一个重要方面,提出“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完善人民健康促进政策”,并对“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作出全面部署。
“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看病是我们的职责,而中医最为强调 ‘上工治未病’,这就要求医生不光要治病,还要告诉大家如何不生病、少生病。基于此背景,该套科普丛书便应运而生。” 张天奉书记表示,该套丛书倾注了多名专家学者的心血,是广州中医药大学深圳医院(福田)深入落实《“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发挥中医药在养生保健方面优势,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务,扎实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具体体现。
记者了解到,《健康中国 名医在身边》系列科普丛书由中国科学院院士仝小林、国医大师沈宝藩作序,10余名顶级专家担任主编,广州中医药大学深圳医院(福田)10个专科、100余名医务人员历时四年编写而成。该系列丛书共有11本,共260万字,包括《手到痛除——颈肩腰腿痛一本通》《谈骨论筋——骨科疾病一本通》《防“糖”大计——糖尿病一本通》《迎“孕”而解——孕产知识一本通》《肠痔久安——肛肠疾病一本通》《原来“乳”此——乳房疾病一本通》《护“甲”有方——甲状腺疾病一本通》《非同儿戏——小儿推拿知识一本通》《肺腑之言——呼吸疾病一本通》《眠眠不休——失眠知识一本通》《安心之道——心脏知识一本通》。该丛书入选国家新闻出版署《2020年农家书屋重点图书推荐目录》,入选2021“农民喜爱的百种图书”,荣获2021年科技部颁发的全国优秀科普作品奖。
该系列丛书遴选临床常见病、慢性病,向读者介绍了各类常见疾病的发病情况及危害、与其他疾病的关系以及预防治疗、饮食调养、日常生活注意事项等,以专家的视角和权威观点,用大众喜闻乐见的方式,通过风趣幽默的言语及卡通漫画,将晦涩难懂的术语通俗表达,降低阅读门槛,方便读者获取有效信息,宛如打造“专属家庭医生”。
发布会期间,深圳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宣传处处长王岭,福田区卫生健康局党组书记、局长、区委卫生工委书记黄舜艳,深圳广电集团副总编辑、卫视中心党委书记黄启明,广州中医药大学深圳医院(福田)党委书记张天奉共同为《健康中国 名医在身边》系列科普丛书首发揭幕。
在书籍分享会环节,四位新书参编专家进行了知识科普分享。心血管科专家张天奉教授介绍了高血压、心梗发病的特点以及缘由,教给大家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去进行自我评估、预防和识别;针灸推拿科专家冯军教授从中医药角度,分享了秋冬季节科学养生、保健的小技巧,内涵丰富,具体实用;妇科专家马文君医生针对有备孕需求的人群,讲解了生活中的“能”与“不能”,同时介绍了广中医深圳医院(福田)妇科门诊能够提供的专业支持;肛肠科专家于林冲医生结合临床案例,解答了部分网友关心的痔疮问题。四位专家的精彩分享为大家提供了丰富的帮助信息,也为患者阅读书籍提供了生动的开篇指引。
据悉,该套科普丛书发布之后,广州中医药大学深圳医院(福田)将通过多种形式、渠道把科普丛书的内容传播到千家万户,让每个人都能成为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为打造民生幸福标杆、建设首善之区作出更大贡献。
采写:奥一新闻记者 李姗姗
降糖减肥就用这些药
小编导读
糖尿病的危害大家都有所了解,其实有这么一种常见现象,和糖尿病的发生存在非常密切的关系,那就是“肥胖”。根据调查,中国糖尿病患者的特点是超重和肥胖比例都很高,而且二者在发病机制上也有共同之处。中医如何从整体出发既降糖又减肥?有哪些方药是临床首选?今天为大家一一介绍。
2型糖尿病和肥胖有共同的发病机制,即胰岛素抵抗,在治疗上两者更是相互影响,互为因果,表现在大部分降糖治疗措施(如胰岛素和磺脲类降糖药)可加重患者肥胖程度,反过来肥胖又增加了胰岛素抵抗,进一步影响降糖治疗效果,使血糖难以达标。
肥胖也是糖尿病肾脏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可导致慢性肾脏病的进一步恶化。减轻体重有利于减少蛋白尿,延缓肾功能衰退进程。因此,针对2型糖尿病合并肥胖患者,在降糖的同时加强体重管理,对于预防糖尿病并发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唐咸玉教授归纳临床所见,认为2型糖尿病合并肥胖患者多气虚、痰湿,或少动,或不节口欲,存在“脾虚湿滞”的体质基础;加上现代社会生活方式的改变及各种压力的增加,使肝失疏泄,导致气机不畅,亦在糖尿病发病中起关键作用。
此外,通过文献研究及回顾性临床分析发现,脾虚、肝郁、气滞、痰湿均为2型糖尿病合并肥胖的高频中医证型,归纳总结出脾虚湿滞不仅是2型糖尿病合并肥胖患者的体质基础,更成为贯穿本病发生、发展乃至导致糖尿并发症的核心病机,而肝失疏泄、气机不畅是其重要发病条件,从而提出扶脾理肝法治疗本病。
扶脾固本,即从“后天之本”入手,强调正气亏虚在2型糖尿病合并肥胖发病中的主导作用,重在健脾、运脾以固护根本。扶脾的目的既是治疗糖尿病,也是治疗肥胖的体质因素,俾脾土运化得健,则湿浊痰瘀可去。扶脾包括了“健脾”“运脾”“醒脾”等手段,“健脾”还有补脾气、养脾阴、温脾阳之分,临床需要灵活运用,随症加减。
理肝法之根本在于调畅气机。肝有易郁、易火、易虚的特点,即以疏肝、清肝、养肝之法,使肝之条达顺畅,恢复其生理功能。肝气条达,气机调畅,则脾升胃降,肾藏肺降,升降有序,气血津液输布正常,血糖才能自然下降,病变从而得到控制。而气机调畅,则邪有去路,痰湿、水饮、瘀血等各种病理产物亦可随之而去。
临床具体用药
补脾气有人参、党参、黄芪、白术;养脾阴可选黄精、山药、扁豆;温脾阳有干姜、炒白术、熟附子;运脾可选用厚朴、苍术、茯苓;醒脾可选用木香、砂仁、佩兰、藿香;注意扶脾各法均有侧重,临床上不应截然分开,可联用使用。遣方上可选用四君子汤、理中丸、参苓白术散、补中益气汤加减。
疏肝之药可选木香、香附、五灵脂、芍药、青皮、川楝子等,肝火偏旺加炒黄连、栀子、赤芍、牡丹皮;养肝阴可选用生地黄、熟地黄、沙参、麦冬、当归、枸杞子、何首乌、女贞子、墨旱莲等。方可选逍遥散、小柴胡汤、加味四逆散之类,使枢机运转,气机开阖升降自如,而诸症自除。如此,气机得以正常运行,痰饮、瘀血等病理产物亦可随之而去。
中成药治疗
1.防风通圣丸
[功效]解表通里,清热解毒。
[适应证]实证的单纯性肥胖症伴大便秘结。
[用法]每次6~12g,每日2~3次。剂量依各人耐受情况可有所加减,
以大便通畅、每日1~2次为要。
2.降脂减肥片
[功效]滋补肝肾,养益精血,扶正固本,通络定痛,健脾豁痰,明目生
津,润肠通便。
[适应证]各型高脂血症、单纯性肥胖等。
[用法]每次4~6片,每日3次。
3.参苓白术丸
[功效]健脾、益气。
[适应证]脾虚湿痰型肥胖症,症见体倦乏力、食少便溏。
[用法]每次6g,每日3次。
4.一清胶囊
[功效]清热燥湿,泻火解毒。
[适应证]胃热湿阻、热重于湿的肥胖症伴大便秘结。
[用法]每次2粒,每日3次。
糖尿病一本通除了肥胖,糖尿病还有很多常见的合并症与并发症,如何进行科学管理、中医药特色治疗?就看这本书——
10类糖尿病相关疾病
全方位健康管理指导
糖尿病健康管理重磅新书!
《糖尿病中西医健康管理全书》
内容全面:大到治疗方案、名医名家治疗经验,小到如何吃、如何动、出现哪些症状要重视、多久要去复诊等日常生活细节,书中都有介绍。患者的常见问题和困惑也能在书中找到专业解释。
中西合璧:结合国内外最新的相关指南、建议、专家共识及专科医生的临床经验,融合糖尿病健康管理理念,全面介绍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病因病机、诊断标准、治疗方案。重点介绍名医辨证治疗经验,并提供多种易学可行的中医保健方法,发挥中医“调养”慢性病的独特优势。
融合出版:本书为融合出版图书,扫描书中二维码可获得多重增值数字资源,有名家亲授的糖尿病健康管理讲解视频、糖尿病风险测试、糖尿病知识问答、血糖监测日记、读者交流圈……更多惊喜来书中扫码发现!
版权声明
本文部分内容选自《糖尿病中西医健康管理全书》(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唐咸玉主编),最终解释权归原作者所有,由悦读中医推荐发表,封面及文中图片来源于摄图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糖尿病全程防控“一本就够”,监测、食疗、运动等全覆盖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何丽娜 通讯员 汪夏颖
作为国际公认的主要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之一,糖尿病已经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和亟待遏制的公共卫生问题,糖尿病防控任重道远。
近日,浙江省预防医学会会长,内科学教授叶真主编的《糖尿病预防与控制》新书首发式在浙江举行。
主编叶真
叶真告诉潮新闻记者,近年来,国内外糖尿病防治研究进展迅猛,更多关于糖尿病及其慢性并发症预防、诊断、监测及治疗的循证医学新证据不断涌现,有关糖尿病的指南、共识等也不断更新。然而目前,国内鲜有“糖尿病预防与控制”方面的学术著作。《糖尿病预防与控制》一书的出版,组织国内临床、疾控、营养、运动、心理、中医等领域的专家集体参与编写,突出预防为先的理念,丰富了相关学术研究。
叶真向省糖尿病防治办公室赠送新书。
叶真从中西医结合角度,创新性地提出了糖尿病五级防治体系的概念,即全人群、全疾病周期地关注一般人群(无病),高危人群(未病),糖尿病前期(欲病),糖尿病期(已病),糖尿病并发症(变病)。其指导思想来源于《内经》“未病先防,已病防变,瘥后防复”的理论,即预防疾病的发生,防止疾病的发展和防止疾病的复发,蕴含了“预防就是治疗””治疗也是预防”的深邃思想。
书中介绍道,长期饮茶和咖啡,可以有效降低2型糖尿病的发病风险;糖友可以根据自己的饮食喜好制定24小时膳食处方;糖尿病并发症患者,可以随身携带糖果、巧克力等速效碳水化合物缓解低血糖症状,建议每周吃2次金枪鱼、三文鱼、鳗鱼等富含脂质的鱼类,缓解视网膜病变的发生等,可以看出,该书给出了糖尿病全疾病周期健康管理的具体指导意见。叶真表示,糖尿病在每个阶段都应该是可防可控的,该书恰好覆盖了膳食、运动、心理、监测、药物等多领域的权威科学知识,每个领域均有相关的学术论文、临床数据等作为支撑,可以很好地指导全人群正确认识和科学应对糖尿病的全流程防控。
当然,叶真强调,预防和控制糖尿病最重要的是改善生活方式。世界卫生组织(WHO)将影响健康的因素归为气候、医疗、社会、基因、生活方式五类,其中生活方式占比60%。《糖尿病预防和控制》详细地介绍了糖尿病与饮食、运动、肥胖的关系,给出了生活方式的改善建议。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其中“糖尿病中医预防”章节写得妙趣横生,生动地阐释了糖尿病五级防治体系的理念,并介绍了糖尿病人适合吃的药膳,起居养生的方法,太极拳、八段锦、易筋经、五禽戏传统运动等,对糖尿病人建立更加健康的生活方式很有帮助。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