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吃避孕药(糖尿病吃避孕药的危害)
糖友,这些药您得躲远点!
糖尿病患者,有效控制血糖十分重要。有些药物如激素、利尿剂、烟酸等,可能会引起血糖升高,从而对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对于这些药,糖友应尽量避免服用。
激素类药物
包括糖皮质激素、避孕药、生长激素等,可引起血糖升高。糖皮质激素可促进糖原异生、减慢葡萄糖的分解和减少机体对于葡萄糖的利用,从而使人体血糖水平升高和糖耐量降低。避孕药可减少外周组织对于葡萄糖的吸收,升高血糖。生长激素和胰岛素在功能上是相互拮抗的,长期使用生长激素,可使外周组织产生胰岛素抵抗,从而升高血糖。
β-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拟交感神经类药物
如沙丁胺醇,在使用时可能会促使储存在肝脏和骨骼肌的糖原分解,导致血糖升高。然而,采用雾化吸入的方式给药时,其对血糖造成的波动会相应变小。
烟酸
又称为维生素B3,在起到降低血脂作用的同时,会增加胰岛素抵抗,抑制组织对于葡萄糖的利用,从而产生一定的升血糖作用。另外,目前临床上发现他汀类药物在降低胆固醇的同时,有引起血糖升高的趋势,这可能与他汀类药物会损伤患者的胰腺β细胞,进而间接引起胰岛素分泌减少有关,但这点似乎还缺少相对明确的循证医学依据。
降压药
降压药中的利尿剂与β受体阻滞剂均可影响患者的血糖水平。噻嗪类利尿剂如氢氯噻嗪对糖耐量影响较大,对β细胞有毒性作用,在导致患者出现低血钾的同时还会抑制胰岛素的分泌,因而糖尿病患者应当尽量避免使用噻嗪类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如倍他乐克,会通过抑制胰岛素的分泌及组织对于葡萄糖的利用而诱发机体血糖升高,糖尿病患者应当慎用。
免疫抑制剂
如环孢素A、他克莫司等,可能会导致患者的胰岛细胞坏死、空泡样病变,从而引起胰岛素分泌减少,并增加机体胰岛素抵抗,从而使血糖升高,而且这种升血糖的不良反应与用药时间、剂量密切相关。
抗精神病类药物
氯丙嗪、氟哌啶醇、三氟噻顿、氯氮平、舒必利、奥氮平、利培酮等可导致患者产生胰岛素抵抗,降低胰岛β细胞的反应性,从而引起血糖升高,其中氯丙嗪升糖作用最为明显。但通常情况下此类药物并不会引起严重的高血糖样不良反应。
蛋白酶抑制剂
如奈非那韦、沙奎邦韦、茚地那韦等,在抗HIV病毒治疗且维持较长时间后,可能会诱发高血糖症。患者应在治疗之前和第一年治疗中每间隔3~4个月检测基础血糖水平,若血糖稳定,才可以逐渐减少检测的次数。
化疗药物
如铂类、环磷酰胺等可对胰岛β细胞造成一定的伤害,从而使得胰岛素分泌减少,引起血糖的升高。此外,异烟肼、利福平、加替沙星、胺碘酮、甲状腺激素等药物也可以引起血糖的升高,其中人工合成的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加替沙星还可能会引发血糖水平紊乱。
事实上,药物引起的血糖升高与药物的剂量、用药时间、给药途径、患者的个体差异密切相关。糖尿病患者在控制血糖的过程中,一定要尽量避免使用这些可能会诱发血糖升高的药物;若必需联合用药时,更加应当注意给药剂量和对血糖的影响,定期检测血糖是最为有效的手段,并适当调整降血糖药物的品种与剂量。此外,密切注意药物与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尤其是那些可能会影响降糖药代谢的酶诱导剂或酶抑制剂,根据患者的基础水平和实际情况去调整药物剂量,合理、安全用药。其实,上述情况对于血糖水平处于临界状态的人群而言,同样有意义。
文/上海瑞金医院药剂科副主任药师 石浩强
编辑/ 管仲瑶
原创声明:以上为《健康报》原创作品,如若转载须获得本报授权。
点击下方图标,您的赞是对我们最大的支持!
↓↓↓
杨金奎:糖尿病妇女能吃避孕药?
一般来说,口服避孕药是育龄期女性首选的避孕方法之一。但对于糖尿病育龄期期妇女,则要慎吃避孕药。
直接明了的说,避孕药对糖尿病有不利影响。
避孕药是女性激素类(雌激素、孕激素)药物,这些药物对人体的糖、脂代谢均有一定影响。都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导致血糖升高、血脂异常及胰岛素敏感性下降。特别是,有些避孕药中含有高剂量的孕激素,可导致血糖升高,加重糖尿病病情。
此外,一些糖尿病妇女已经存在程度不同的血管病变。长期口服避孕药,有可能增加这些糖尿病心血管和脑血管病的发病风险。所以,有糖尿病的女性应该慎重使用口服避孕药。
若有些患糖尿病的女性已经习惯选择口服避孕药避孕,则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服药。同时,还要注意监测血糖水平,尤其在开始使用避孕药1-2个月内,一旦发现血糖水平升高,要及时就诊,必要时可能要增加降糖药剂量。并且,在医生指导下调整饮食、运动。同时,要注意监测糖化血红蛋白、血压、血脂水平。并且,今后还要按医生的要求定期复查。糖化血红蛋白每3个月复查一次。
糖尿病妇女宜采取屏障型避孕措施,比如使用避孕套。或者,在妇科医生指导下选择合适的避孕方法。
原创首发 媒体转载需得到本人同意。微信公众号搜索:yang-jin-kui 或 杨金奎教授北京市糖防办主任,查阅内分泌相关医学科普知识。
杨金奎
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北京同仁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北京市糖尿病防治办公室主任;首都医科大学内分泌代谢学系主任;中国医师协会全科分会副会长.民盟中央委员,北京市人大代表.
女糖友少用避孕药
(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内分泌科 谭晓娟)目前关于避孕药和糖尿病的关系,学术界已经有不少组织和团体在关注、在研究了,虽然最终研究尚有争议。不过对糖友来说,使用避孕药还是慎重为好,最好用避孕套或阴道隔膜等工具避孕。
现在学术界比较公认的是,避孕药的确会使部分女性糖耐量降低、并增加其胰岛素抵抗,从而引起血糖高。美国一个临床研究曾调查了2741名女性及其配偶的避孕方式,发现使用激素避孕方法(即避孕药)的女性妊娠期糖病发生风险增加43%,而使用隔断避孕法的女性糖病风险则降低21%。
已经患糖病的女性,若继续服用避孕药很可能会使血糖不好控制,所以建议用避孕药的女糖友加强监测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此外避孕药会使凝血功能亢进,增加血栓形成危险而糖友一般会存在不同程度的血管损害和病变,如长时间口服避孕药,可能会进一步增加心血管和脑血管的发病危险。
尤其是糖尿病合并肾病的患者,血液黏滞度本来就比一般人高,如果再使用避孕药,会进一步增加血液黏滞度,可能导致糖尿病肾病的恶化。
此外,避孕药中孕激素对血脂蛋白代谢产生影响,会加速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发展;雌激素作用使凝血功能亢进,以致冠状动脉硬化者易并发心肌梗死,还会使血压升高,诱发脑出血。
同时,女糖友也不宜采用节育环避孕。曾有报告显示,糖友因血糖较高,组织中易出现酸碱失衡腐蚀子宫内的节育环,使避孕效果受到影响。
从糖友的健康和生活质量角度来说,建议糖友采用阻隔避孕法。尤其是女糖友,最好使用避孕套或阴道隔膜等工具来避孕。
对于无法避免使用避孕药的女糖友,在使用避孕药物期间,需要注意监测血糖,这不仅仅局限于口服避孕药,子宫内放置的药物避孕环等药物性避孕药器械也可能对血糖有影响。摘编自《健康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