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糖尿病为什么会低血糖(糖尿病为什么会遗传)

闪电新闻 0
文章目录:

糖尿病患者为什么会发生低血糖?

山东省第二康复医院内分泌科(老年康复科)主任葛莹:

随着糖尿病患病率的不断增高,胰岛素制剂和促胰岛素分泌剂的应用也增多,严格控制高血糖不可避免会出现低血糖。常见的低血糖原因主要见于降糖药物应用剂量过大、用法不当、摄食不足和不适当运动等。如果低血糖持续得不到纠正,常不易逆转,严重者甚至死亡。因此,对于糖尿病患者应尽量避免低血糖的发生。

闪电新闻记者 侯俊娟 报道

糖尿病患者为什么会出现低血糖,看完这篇文章你就全明白了

说到糖尿病,很多人脑海中的第一印象就是血液中含糖量过高,但是,大家知道吗,其实糖尿病患者也会出现低血糖。

为什么会出现低血糖呢?

我们先来说一下低血糖的定义,正常人空腹血糖水平应该在70-130mg/dl,也就是3.9-5.9mmol/L,正常餐后两小时血糖应该低于140mg/dl,也就是7.8mmol/L。如果血糖低于70mg/dl(3.9mmol/L)就是低血糖了!

在日常生活中,糖尿病患者发生低血糖的原因很多,主要包括以下几种因素:

1、 饮食

饮食控制得太过严格,主食摄入太少,导致机体没有充足的能量供应,出现低血糖。

2、用药

(1)糖尿病人注射胰岛素的剂量过大,或者口服降糖药过量,导致血糖过分降低;

(2)注射胰岛素后未在规定的时间段内进食,比如短效胰岛素需要立即进食,预混胰岛素需要15到20分钟内进食;

(3)注射胰岛素或者口服降糖药之前运动量过大。

3、日常生活

(1)精神紧张,工作强度大,作息不规律,休息睡眠不好;

(2)蒸桑拿、天气炎热、泡热水澡时间过长均会使胰岛素的吸收高峰提前,血糖下降过快导致低血糖。

低血糖对人体有哪些影响?

当患者出现低血糖的时候会有头晕和全身乏力等不适症状,如果不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供糖急救,后果严重。

如果因低血糖昏迷6小时以上,脑细胞会受到严重的不可逆损伤,可能导致痴呆甚至死亡。

低血糖还会影响心脏功能,会出现心律紊乱、心绞痛或急性心肌梗死。

有研究报道称:“一次严重的低血糖事件或者由此引发的心血管事件所导致的后果,可能会抵消前期维持血糖在正常范围内所带来的益处!”

发生低血糖,如何处理?

1、糖尿病患者一旦发现自己出现疑似低血糖的症状,如果身边有血糖测试仪的话,可以测试一下血糖,先确定一下是否低血糖。如果没有血糖仪,可以在嘴里面先放一块糖,以防万一。

糖尿病患者确定低血糖后,可以通过饮用糖水、果汁或者吃水果糖、饼干等含糖量高的食物,快速提升血糖,纠正低血糖。

2、在吃完含糖量高的食物15分钟之后,再次测量一下血糖,看看血糖数值还低不低了,如果血糖还低的话,应当再次进食。


3、如果低血糖的症状已经消失,但是距离下一餐的时间超过1个小时以上,那么应当再次进食,可以吃的食物有一片面包、一个馒头、5-6块低脂甜饼干、低脂牛奶等等。

4、严重的低血糖会出现神志不清、突发昏迷等情况,家属应当及早送病人去医院就诊。

5、让低血糖的人进食葡萄糖成分高的食物,由于葡萄糖被肠胃吸收的速度最快,能够让血糖在短时间内迅速升高,纠正低血糖的情况。目前市场上有专门的葡萄糖片出售,糖尿病患者可随身携带。

最后小微再次提醒大家,糖尿病患者最好在口袋里备几颗糖果,在低血糖发作时可以吃糖来缓解症状。除此之外,要让自己有足够的睡眠时间,保证三餐都定时定量,也能有效预防低血糖发作。

微信搜索并关注“良知关爱”公众号,获得更多疾病健康知识,我们与您一起拥抱健康。

糖尿病患者昏迷都是因为低血糖?这些知识要掌握

糖尿病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如调理不当、血糖控制不佳(太高或太低)可能会出现昏迷现象,如血糖过高并发的酮症酸中毒昏迷、非酮症高渗性昏迷和血糖过低并发的糖尿病低血糖昏迷。

糖尿病导致昏迷的常见原因和诱因都有哪些?

1、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患者在某种因素影响下,导致胰岛素分泌不足,引发高血糖、高血酮、脱水、酮尿、代谢性酸中毒、电解质紊乱等综合征,严重代谢紊乱导致患者体内有大量酮体蓄积。

诱因:急性感染、治疗不当、饮食失控、胃肠道疾病等是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诱发因素。

症状:患者会有糖尿病症状加重(如多尿、口渴),胃肠道症状(如恶心、呕吐、食欲减退),呼吸频率加快、呼气中有烂苹果味、休克、脱水、意识障碍等症状,严重时患者会出现昏迷。

2、糖尿病非酮症性高渗昏迷

由于机体的应激情况导致体内胰岛素相对不足,胰岛素反调节激素(如胰高血糖素)不适当分泌增多及肝糖释放增加导致严重高血糖。该病多见于老年人,平均发病年龄在 60 岁以上,夏季多发。

诱因:

①应激与感染:如脑血管意外、急性胰腺炎、手术等应激反应,呼吸道感染以及泌尿系统感染最容易导致糖尿病非酮症高渗透性昏迷发生。

②饮水不足:多见于老年人,尤其在夏季人体出汗较多,但由于老年人口渴中枢不敏感,饮水量不足,因而容易导致血液浓缩及血浆渗透压升高。此外,生活不能自理或昏迷的患者也常常存在饮水不足的情况。

③失水过多:如高热、严重呕吐、腹泻或不适当应用利尿剂、脱水剂等。

④摄糖过多:病人由于不知道自己患有糖尿病而饮用大量甜饮料或进食高糖食物,致使血糖显著升高。

⑤药物因素:如糖皮质激素、β受体阻滞剂及部分利尿剂等可引起血糖升高,胰岛素泵使用者因胰岛素泵出现故障(如导管堵塞)而未被及时发现,亦可导致本病。

症状:多尿、多饮、失水,无明显酮症,随病程进展而逐渐加重,各种精神神经症状相继出现,患者会迅速进入昏迷和半昏迷的状态。

3、糖尿病低血糖昏迷

成年人空腹血糖浓度低于2.8mmol/L或糖尿病患者血糖值≤3.9mmol/L即可诊断低血糖,严重低血糖会发生昏迷。

诱因:胰岛素用量过大或口服降糖药用量过大而进食少;运动量增加了,但没有相应增加食量;食量减少了降糖药物没有适量减少。

症状:饥饿乏力,头昏头痛,冷汗淋漓,心慌气短,心动过速,视物模糊,周身发抖,甚至精神错乱,行为异常,嗜睡昏迷。

糖尿病导致昏迷该如何预防?

加强糖尿病知识的教育和健康检查,早期发现早期治疗,50岁以上的老年人应定期检测血糖。确诊有糖尿病的病人,应正规服药,控制饮食,加强运动,严格控制血糖水平。

控制各种诱发因素,积极治疗各种感染,对血透、腹透、应用甘露醇脱水等治疗时,应注意是否有脱水现象,及时监测血糖、尿糖。

注意诱发药物应用,如利尿剂、糖皮质醇、普萘洛尔(心得安)等。

改变不良生活习惯,避免熬夜、吸烟、酗酒。

平时定时监测血糖,如出现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非酮症性高渗性昏迷、糖尿病低血糖症等前期表现时,及时测下血糖。

若出现血糖过高或过低时要及时处理及随诊,如果患者意识尚清醒,并能吞咽的话,那么对于低血糖性昏迷最有效的办法是让患者喝甜水或吃糖块、甜糕点之类。由于糖尿病引起的昏迷,除了低血糖的原因外,血糖显著升高还可引起昏迷,所以在昏迷原因不清楚时不要随便给病人喂食糖水,以免加重病情。而且给意识不清的病人喂糖水容易造成呛咳甚至窒息。

若患者意识已经丧失,应将病人放平,平卧头侧向一边,解开衣领,保证呼吸道通畅,清除呕吐物,防止误吸引起窒息。

糖尿病患者发生昏迷时,若不及时抢救,很可能有生命危险,应及时呼叫“120”就医。

本文由复旦大学附属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主任医师张学敏进行科学性把关。

来源: 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