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 咸菜(糖尿病能不能吃咸菜视频讲解)
糖尿病,少碰这4种升糖早餐,不吃药,血糖也能下降5-6点
我们一直被教育,糖尿病人早餐吃的合理均衡,有助于控制血糖。但是,你的早餐吃的对吗?营养摄入均衡吗?其实,我们日常熟悉的早餐,虽然美味,并不适合糖尿病人食用。我们一起来总结一下:
错误早餐一:馒头 咸菜 白粥
馒头就咸菜配碗粥,是大部分中国家庭喜欢的早餐模式,吃的饱还省事儿。殊不知,这种饮食结构存在的问题很大。因为白粥和馒头都属于主食,都属于碳水化合物,严重缺乏蛋白质、维生素以及其他营养物质,且粥升糖速度很快。而咸菜属于腌制品,盐分含量超标,同样缺少维生素,盐分摄入过量容易诱发高血压、水肿等,增加糖尿病人的并发症几率。
所以,这种早餐不适合糖尿病人。
错误早餐二:豆浆 油条
豆浆油条,无数人的早餐最爱,豆浆香甜可口、油条酥脆软糯。有些人问:豆浆热量低,营养价值高,适合糖尿病人吧?豆浆属于大豆制品,富含丰富的蛋白质,适合糖尿病人饮用。但是豆浆不能加糖哦,否则效果就适得其反了。
油条、油饼之类的食物高热量、高脂肪,烹调方式不健康,即便是身体健康的人都不宜长期食用,更何况是糖尿病人,所以,这个早餐组合也建议糖尿病人放弃。
错误早餐三:小笼包 馄饨
小笼包和馄饨都是由面粉和肉馅做成的,都属于主食,碳水化合物含量高、脂肪高,这一顿早饭吃下来,血糖必然会飙升。更有人喜欢蘸着辣椒油吃,无意中又增加了油脂的摄入,所以,不适合糖尿病人食用。
错误早餐四:汉堡 炸鸡
汉堡炸鸡属于西式早餐,里面肉都是经过炸制的,热量非常高,一不小心就摄入过量了。你知道吗?一个正常大小的汉堡,能量大概在500Kcal,相当于3碗米饭的热量。且这个早餐组合缺乏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等营养,长期食用,容易让人肥胖且营养不良。
另外,炸鸡含有大量饱和脂肪酸,会造成高血脂,诱发动脉硬化,对血糖没有半点好处。
推荐糖尿病人食用的两款经典早餐
2片全麦面包 1个水煮蛋 蔬菜沙拉
(苦菊、圆生菜、紫甘蓝、青椒、小番茄、黄瓜)
推荐理由:碳水化合物、维生素、蛋白质以及膳食纤维都包括了,营养均衡,饱腹感强,不利于血糖升高。
250ML脱脂牛奶 虾仁蒸鸡蛋 1个菠菜玉米菜团子
推荐理由:脱脂牛奶可以帮助减少脂肪的摄入,虾仁也属于高蛋白、低脂肪的食物,但是不要用炸、炒的方式烹饪。
版权声明:图文无关,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女子每天白面包配咸菜,确诊糖尿病,家人痛哭:早就说注意这3点
生活节奏快,简单又省事的饮食似乎成了不少人的常态,早餐随手拿片白面包,配点咸菜,感觉方便又下饭,可偏偏就是这种看似无害的小习惯,日复一日,悄悄埋下健康隐患,现实中,有位女士多年坚持“白面包+咸菜”的搭配,结果突然查出糖尿病,家里人痛心疾首:“不是早就提醒你,饮食要注意那三点吗?”其实,这背后折射的,不只是个人的遗憾,更是许多人对健康信号的忽视,那么,家人苦口婆心反复强调的“那三点”,究竟指的是什么?这些被忽略的小细节,为何能决定一生的健康走向?
别让“白面包+咸菜”成为日常的健康陷阱——那三点到底是什么?
其实,很多人以为主食无非是填饱肚子,殊不知,“白面包”这种精加工面食,每一口都像是在给身体“加负担”,和粗粮、全麦食品比起来,白面包缺乏纤维和营养,升糖速度极快,就像给血糖踩了一脚油门,而“咸菜”虽然开胃,但长期高盐饮食,对胰岛功能是一种持续伤害,久而久之,血压、血糖都可能失控,家人反复强调的三点其实就是:
第一,少吃精制主食,比如白面包、白米饭,要尝试全谷物、杂粮做主食,给身体一点缓冲;
第二,控制盐分摄入,不管咸菜还是腌制食品,吃多了不仅让血压飙升,还容易影响胰岛素的敏感性;
第三,关注饮食多样性,不能总吃一样的东西,长期单调饮食,不仅营养失衡,还容易让代谢系统出现大问题,简单说,就是别让饮食只顾方便和口味,忽略了身体真实的需求,可惜很多人总觉得“我还年轻,没事”,等到身体发出“红灯”时,才发现已经悔之晚矣。
为什么“简单饮食”成了慢病温床?
放眼生活,越来越多的人为了图省事,早饭随便对付,午饭外卖一份,晚饭再凑合两口,像“白面包+咸菜”这种搭配,并不罕见,可是,看似简单,其实暗藏玄机,首先,过多的精制碳水很容易让胰岛素分泌跟不上,时间一长,胰岛素“罢工”,糖尿病就悄然降临,其次,长期高盐饮食不止让血压变高,现代研究已经证实,高盐环境下,胰岛素的作用也会打折,等于“雪上加霜”,再有,营养单一会让身体缺乏保护机制,比如缺乏膳食纤维、维生素等,身体调节血糖的能力大打折扣,换句话说,每天一成不变的饮食模式,就像是在用“同一把钥匙”反复去开一扇锁,迟早会出问题,这其实也是现代社会慢性病频发的根源之一,我们追求效率,却忽略了健康的“底线”,到最后,花更多的时间和金钱去治疗,反而得不偿失。
饮食误区外,还有哪些隐藏的糖尿病风险?
其实,导致糖尿病的因素,从来不是某一顿饭、某一个食物那么简单,饮食问题只是冰山一角,背后还藏着许多不被重视的风险点,比如,久坐不动,运动量低,让身体变成“能量仓库”,脂肪和糖分堆积越来越多,胰岛素的负担越来越重,再比如,很多人压力大、作息紊乱,长期熬夜,激素水平波动,也会影响血糖调节,有些人觉得,自己没有吃很多甜食就不会得糖尿病,其实这是很大的误区,糖尿病最怕的,不是一天吃了多少糖,而是长年累月的“生活惯性”出了问题,健康,其实就是那些看似不起眼的小事累积起来的结果,只盯着一顿饭,忽略了整体生活状态,就很容易掉进慢病的陷阱。
糖尿病并不是某一餐的惩罚,而是生活习惯长年累月的“账单”,如果说“白面包+咸菜”只是一个缩影,那么它背后反映的,是我们对日常饮食和健康管理的忽视,家人的提醒也许唠叨,但那些看似简单的“三点”——主食选择、盐分控制、饮食多样——其实正是我们身体最基础的保护伞,愿每个人都别等到健康亮起红灯,才想起改变,从现在开始,主动关注自己的每一餐、每一天,用行动把健康握在自己手中,这才是真正对自己、对家人负责的生活态度。
糖尿病人怎么吃?(食谱来啦)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饮食越来越丰富,但是所谓的富贵病也接踵而来,糖尿病就是典型的富贵病、吃出来的毛病。这种在古代只有在王公贵族、达官贵人中流行的病,现在已经悄悄走进我们每一个人。
糖尿病在中国已经成为继心血管疾病和癌症之后的第三大致死疾病,我国已经成为全球糖尿病第一大国,且患病率呈倍数增长,但是我国糖尿病患者的知晓率、治疗率及达标率都很低。
《糖友厨房》是专门为无严重并发症的2型糖尿病糖友设计的一日三餐搭配参考图,并列出了一些通俗、易操作的搭配方法,旨在让糖友对于自己该怎么搭配食物一目了然。
注意:图片为饮食种类参考,具体饮食量应根据身高体重以及每日活动量来决定。
糖尿病饮食即健康饮食,所以此菜谱对于没有糖尿病的家人及糖尿病高危人群同样适用。而高尿酸血症、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病、妊娠糖尿病、1型糖尿病等特殊情况的患者应详细咨询主管医师或营养师以制定个体化饮食方案。
说明:本菜单中所提及的食物重量均为生重。
- 控制每日摄入所有食物提供的总热量,以达到或维持理想体重;
- 平衡膳食,选择多样化、营养丰富的食物
- 限制饱和脂肪摄入量、适量选择优质蛋白质,应多吃一些大豆类蛋白
- 适当放宽对主食类食物的限制,讲究粗细搭配,减少或禁忌单糖及双糖的食物
- 高纤维膳食,多吃一些含膳食纤维丰富的菌藻类及魔芋食品等。多选择血糖指数低的食物,坚持副食荤素搭配,不偏食,不挑食
- 减少食盐摄入,每天最好在5克以下,做汤、做菜尽量少放或不放盐
- 坚持少食多餐,进餐定时定量,还要细嚼慢咽,交替进餐,间断进餐
- 多饮水,限制饮酒
- 尽量选择鱼、禽或瘦肉,减少不可见的脂肪摄入
- 腊肉、香肠、火腿应仅用一点来调节口味,因此类食品中的能量很高
- 烹调肉类等含油食物时尽可能少用油
- 在选择奶制品时,应该选用脱脂、低脂或低乳糖产品
- 适当增加膳食纤维摄入,用粗粮代替一半细粮,可以让富含纤维富含纤维的食物与高碳水化合物食物混用。
主食
粗细搭配,每餐必食,3至8两(因人而异),七八分饱
一般情况下,成人的每日主食量不能低于3两
注:因红薯、土豆、山药、芋头、莲藕等蔬菜淀粉含量较多,故归入主食类,大约2 ~3两此类食物 = 半两主食。
蔬菜
推荐每天食用1-1.5斤蔬菜
早晨3两
中午“3-2-1原则”
3两叶类蔬菜, 2两瓜类蔬菜, 1两菌藻类
晚餐食物内容可参考午餐
叶类蔬菜
白菜、菠菜、芹菜、韭菜、圆白菜、油麦、生菜、茼蒿、紫甘蓝、空心菜、豌豆苗、芥蓝、莼菜、菠菜、苋菜、芹菜等
瓜类蔬菜
绿豆芽、柿子椒、苦瓜、蒜薹、芦笋、菜花、西兰花、黄豆芽、茭白、冬笋、茄子、西红柿、黄瓜、洋葱、丝瓜、西葫芦、冬瓜、莴笋等含糖低的食物;
菌藻类
香菇、金针菇、蘑菇、木耳、海带、裙带菜、紫菜等
蛋白质
肉
推荐每日食用1~3两瘦肉
各类肉类推荐排名
兔肉>鱼虾>去皮鸡鸭鹅>牛羊>猪肉>排骨>火腿
蛋
煮鸡蛋1个/天或者蛋清2个
奶
脱脂/低脂牛奶1杯或豆浆一杯或酸奶一小杯
豆制品
豆腐1~2两/天(不吃油炸豆腐泡)
水果
每日4两/一个拳头大小
在血糖平稳时,两餐之间食用,
选择水分大的水果
调味品
油
25g(小瓷勺2.5勺,如吃一小把坚果则去一勺油,不吃油煎油炸等含油多食物)
盐
<6g(炒菜最后放盐,不吃咸菜及腌制品)
生熟食物换算方法1两大米:生重50克,熟重(米饭)130克;
1两面粉:生重50克,熟重(馒头)75克;市售馒头100克是指实际用面粉100克(2两)
1两肉食:生重50克,熟重35克;
60克带壳鸡蛋(1个大)=50克豆腐干=100克(2两)豆腐=20克无糖奶粉;
50克瘦肉(1两)切成肉片(20片)、肉丝(50丝)、肉块做熟后大约4-5块;
10克油大约1小瓷勺;
6克盐大约1啤酒瓶盖;
图源网络
参考文献
1.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3年版)[J]. 中国糖尿病杂志,2014,08:2-42.
2.陈灏珠 林果为. (2013). 实用内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3.向红丁.(2012). 糖尿病怎么吃. 青岛:青岛出版社
4.陈伟. (2003). 糖尿病一日三餐巧搭配. 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5. 于康 李宁 马方 陈伟. (2008).临床营养治疗学. 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