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 释迦(释迦治糖尿病)
维C含量是苹果的近6倍,这种水果建议多吃
你见过这样的水果吗?表皮呈现出绿色或浅黄色,由许多凸起的圆形或椭圆形鳞片组成,身上像是被绿色厚鳞片覆盖,整体看起来则像是佛头。
没错,这就是释迦果,曾被 BBC 列为“十大最有营养食物”的第二位。其貌不扬的外表下,隐藏着诸多营养。一起来了解下↓
什么是释迦果?
释迦果,学名番荔枝。因为外形像佛教释迦牟尼的头型,所以被称为释迦果、释迦、佛头果。
释迦果的外形呈圆锥形或心脏形,布满了一个个凸起的疙瘩。可别被它的外表吓到,里面乳白色的果肉十分香甜可口。
虽然大多数人不会吃种子,但一些喜欢将水果二次利用的朋友,可能会把种子当做食材烹调的材料。需要注意的是,释迦果的种子是有毒的,国外一些地区会将其磨碎用作杀虫剂,可见其毒性。因此,要避免食用释迦果的种子。
释迦果的营养很丰富
1 维生素 C 含量高
释迦果具有极其丰富的维生素 C ,每 100 克释迦果中含有 23.6 毫克的维生素 C,是苹果的 5.9 倍。而维生素 C 可以促进铁的吸收,帮助胶原蛋白合成。
2 富含膳食纤维
释迦果富含膳食纤维,有助于促进肠道蠕动,改善消化系统健康。每 100 克释迦果中含有约 4.4 克的膳食纤维,这对于维持肠道健康、预防便秘等具有重要作用。
如果便秘了,不妨试试吃点释迦果这类高纤维的水果。
3 含有多种矿物质
释迦果含有多种矿物质,包括钾、镁、钙、镁等,而这些矿物质对于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至关重要。
4 富含多种抗氧化剂
释迦果富含多种抗氧化剂,如类黄酮、硫酸多糖等,这些抗氧化剂有助于对抗自由基,保护细胞免受损伤,延缓衰老过程。
尽管许多水果都含有抗氧化剂,但释迦果在抗氧化剂种类和含量上均表现出色。
5 能量糖分较高
释迦果的热量和糖分都比较高,所以很多人吃了之后,会感觉“齁得慌”。每 100g 释迦果含有 94kcal 的热量,以及 23.6g 的糖水化合物。这个含量不仅在水果中名列前茅,也要高于大部分热带水果。
吃释迦果,这 3 类人要注意!
1 不适合糖尿病朋友
由于释迦果的糖分高,容易引发血糖波动。因此,糖友尽量不吃释迦果,如果实在想吃,务必注意食用量。
2 给儿童吃时要留心
释迦每个果实可能有 20~40 颗种子,一般这些种子坚硬而有光泽,如果不慎吃到嘴里,可能会增加窒息风险。考虑到5 岁以下的儿童吞咽功能不完善,给孩子吃的时候,需要先把籽儿剔除。
释迦果的籽
3 运动员不能吃
释迦果中微量的去甲乌药碱成分,虽然对普通人无碍,却可能成为运动员赛场外的一道“隐形关卡”。
该成分在国际反兴奋剂机构(WADA)的禁药列表中,可能导致运动员尿检呈阳性。因此,运动员要避免摄入。
图源:世界反兴奋剂条例国际标准禁用清单2023年
如何挑选到好吃的释迦果?
1 一看二摸三闻
首先,观察释迦果的外观。颜色应该是淡绿中带点儿微黄,全黄可能意味着过熟,不黄可能又完全没熟。黑色或紫色的果子,则意味着不再新鲜,甚至可能已经腐烂。
接着,轻轻按压果实,感受其硬度。选择稍微硬实一些的,这样的释迦果更耐储存,也更适合长途运输。
最后,别忘了闻闻香气,新鲜的释迦果会散发出清新甜美的果香,让人垂涎欲滴。如果气味刺鼻或酸臭,那可能是品质不好,不建议购买。
2 保存释迦果,温度是关键
要是刚买回来的比较硬,可以放在常温下等个一两天,变软后食用。如果想尽快熟,可以把释迦果和香蕉放一起密封 24 小时,很快就会成熟。
如果买来的时候已经软了,建议立刻吃掉。吃不完的,可以用保鲜膜包好放冰箱,能保存个 3~5 天。
3 吃释迦果,享受那份甜蜜
等释迦果熟透,软乎乎的,这时候一刀切开,里面那乳白色的果肉看着就让人流口水。
直接吃的话,把成熟的释迦果去皮去籽,直接吃果肉,口感绵密软糯,就像冰激凌一样香甜细腻!还能做成果汁,把释迦果果肉放进榨汁机,加点牛奶制成奶昔,营养丰富又美味。
编辑:文茜婷
资料:科普中国
特别声明:本文经上观新闻客户端的“上观号”入驻单位授权发布,仅代表该入驻单位观点,“上观新闻”仅为信息发布平台,如您认为发布内容侵犯您的相关权益,请联系删除!
3种水果自带“二甲双胍”?每天换着吃,或有助于稳血糖
►
本文2040字 阅读4分钟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为了方便大家阅读理解,部分故事情节存在虚构成分,意在科普健康知识,如有身体不适请线下就医。
你可能听说过“二甲双胍”是降糖的“王牌药”,但你知道吗?生活中,有些水果竟然自带“天然版二甲双胍”属性。它们不是药,却可能在悄悄帮你调节血糖。
很多人一提到水果就担心“糖分太高”,怕一口吃下去血糖飙升。但你真了解水果里的糖吗?你知道有些水果,反而可能是糖尿病前期或糖友的“朋友”吗?
今天就来扒一扒——3种被研究证实有助于稳血糖的水果,它们怎么吃才更安全、更有效?
第一种:“天然降糖王”——番石榴说到番石榴,很多人第一反应是“清甜多汁”,但它其实不仅低糖,还富含膳食纤维和多酚类物质,关键是,它真的能“降糖”。
2023年发表在《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的一项研究指出,番石榴叶提取物具有类似二甲双胍的作用机制,可以激活AMPK通路,促进葡萄糖代谢、提高胰岛素敏感性,从而起到稳血糖的作用。
而番石榴果实中的类黄酮、槲皮素等抗氧化物,也被发现有延缓餐后血糖上升的潜力。
它的优势在于:
低GI:血糖生成指数约为20~25,远低于香蕉、葡萄等高糖水果;
高纤维:每100克含膳食纤维5.4克,有助于延缓糖吸收;
富含维C:增强抗氧化能力,改善代谢环境。
怎么吃?建议连皮吃,但要彻底清洗干净。每天半个中等大小的番石榴即可,不宜过量。糖尿病人最好在两餐之间食用,避免与主食同吃。
第二种:“果中药王”——山楂别小看小小一颗山楂,它的“降糖潜力”早被中医和现代医学双重认可。
山楂在中医中属“消食化积、活血化瘀”的良药,而现代研究则发现,山楂中的多酚类、黄酮类、三萜类成分具有促进胰岛素分泌、改善胰岛素抵抗的作用。
2022年《中草药》期刊刊登的一项动物实验表明,山楂提取物能有效降低糖尿病模型小鼠的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与二甲双胍作用路径相似,均涉及AMPK激活通路。
更重要的是,山楂还可以降低血脂、改善微循环,对于糖尿病并发症有一定防护作用。
第三种:“东南亚的降糖宝”——释迦果(番荔枝)注意事项:
生吃慎重:山楂酸性强,胃不好的人、空腹时不宜吃;
推荐方式:糖尿病人可以将山楂煮水、泡茶,每次3~5片即可;
干山楂片优于蜜饯:后者多含糖分,反而升糖。
释迦果听起来陌生,但它的科研表现可不含糊。根据2021年《食品科学》一项研究,释迦果中富含乙酰化多糖和抗氧化物质,具有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增强胰岛素敏感性的作用,在动物实验中能显著降低血糖和改善糖耐量。
尤其是其中的乙酰化阿魏酸成分,被认为可能是释迦果降糖活性的关键物质。
此外,它还含有丰富的钾、镁、锌等微量元素,这些均与葡萄糖代谢和胰岛素信号调节通路密切相关。
水果可以吃,但要“聪明吃”但也要提醒:
释迦果含糖量适中,不属于高糖水果,但也不能多吃;
糖尿病人建议一次吃1/4个中等大小的释迦果;
最好与蛋白质或膳食纤维同食,进一步平稳血糖曲线。
很多糖友因为害怕水果升糖干脆戒掉水果,其实这是不必要也不科学的。
中国营养学会在其《糖尿病膳食指南》中明确指出:糖尿病人并不是不能吃水果,而是应该选择低GI、高纤维的种类,并控制摄入量和时间。
为什么这些水果有“类二甲双胍”效应?怎么吃水果更稳血糖?记住这3点:
选择低GI水果:如番石榴、柚子、蓝莓、草莓、苹果等;
控制总量:每日摄入量建议控制在150~200克之间;
最佳时间段:两餐之间摄入最稳妥,避免空腹或睡前吃。
它们的共性在于:含有天然多酚类、黄酮类、膳食纤维等成分,而这些恰恰是现代研究中被发现对AMPK通路具有激活作用的活性物质。
AMPK(5’AMP活化蛋白激酶)是细胞能量代谢的“总指挥”,一旦被激活,能促进葡萄糖利用、脂肪氧化、胰岛素敏感性提升。
而这正是二甲双胍的主要作用机制之一。也就是说,这些水果虽然不是药,但通过天然成分的“调节力”,在某种程度上模拟了二甲双胍的路径,从而起到了“辅助控糖”的效果。
但别误会:水果不是药,不能替代治疗虽然这些水果表现出了一定的“药理活性”,但它们本质上仍是膳食调节的一部分,不能代替正规降糖药物。
特别是已经确诊糖尿病的患者,饮食调节只是控糖方案中的一环,还需配合药物、运动、监测等多方面管理。
最关键的点在于:吃对、吃少、吃准时,而不是盲从某种“神奇水果”。
写在最后:稳血糖靠的不是一种食物,而是日积月累的选择血糖管理,说到底是一场“长期战役”。水果不是敌人,只要选得对、吃得巧,它们完全可以成为你的“控糖小助手”。
番石榴、山楂、释迦果,虽然只是水果,却有数据、有机制、有研究支撑。与其盲目排斥,不如科学接纳。
稳血糖这件事,从吃对一口水果开始,也许比你想象中更简单。
参考文献:
王鑫等. 番石榴叶提取物对2型糖尿病大鼠降糖作用机制研究.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23年第29卷第4期.
刘珊等. 山楂提取物对糖尿病小鼠的降糖作用及机制研究. 《中草药》, 2022年第53卷第23期.
陈宇等. 释迦果中活性成分研究及其降糖活性评价. 《食品科学》, 2021年第42卷第10期.
中国营养学会. 《糖尿病膳食指南》, 2020年版.
\u0026#34;糖分炸弹\u0026#34;释迦果逆袭!曾被嫌弃太甜,今成网红养生神器
"齁甜!吃一口血糖飙升!"
这个被老饕们戏称为"甜过初恋"的热带水果,最近竟然在养生圈杀出重围!释迦果含糖量高达25%,甜度是荔枝的2倍,却让控糖达人们疯狂打call——秘密就藏在它的"反差萌"里!
- 2000年前:南美土著眼里的"神之果实",玛雅人用它祭祀太阳神。
- 600年前:郑和下西洋带回的"番荔枝",因太甜被列为贡品
- 2023年:小红书博主带火"冷冻吃法",抖音播放量破3亿!
- ✔️ 低GI值:虽然甜,但血糖生成指数仅54(苹果36,西瓜72)
- ✔️ 抗性淀粉:未熟果含大量抗消化淀粉,肠道益生菌的"超级口粮"
- ✔️ 钾含量王炸:每100g含618mg钾,是香蕉的2.5倍!
专家建议:选青黄相间带鳞斑的果,放软后冷藏2小时再吃,甜度减半,营养翻倍!
- 看鳞片:自然熟的鳞片间距大,人工催熟的挤成"菠萝头"。
- 闻果香:有淡淡奶香的才是树上熟,刺鼻香精味的快跑!
- ✋ 摸软硬:微软带弹性的最佳,硬如石头的可能泡过膨大剂。
神仙吃法:解锁5种隐藏吃法避坑口诀:"不买全黄果,不选铁疙瘩,远离香水味"。
- 1️⃣ 冰淇淋平替:冷冻2小时,勺子挖着吃。
- 2️⃣ 酸奶杀手:果肉拌无糖酸奶,秒杀奶茶店。
- 3️⃣ 养生果酱:加柠檬汁熬煮,抹全麦面包绝配 。
- 4️⃣ 火锅新宠:涮椰子鸡火锅,比荔枝还惊艳。
- 5️⃣ 微醺特调:果肉 朗姆酒 冰块,夏日限定鸡尾酒。
❗ 果皮上的黑点不是霉变,而是天然花青素结晶。
❗ 释迦籽磨粉可做天然去角质膏。
❗ 台湾培育出"苹果释迦",甜度降低40%,价格翻3倍。
❗ 泰国人用未熟果炖咖喱,竟吃出海鲜味!
台湾台东:世界顶级释迦产地,年创汇超10亿美元。
海南三亚:国产释迦逆袭,甜度吊打进口货。
越南:疯狂嫁接种植,却因滥用激素被欧盟拉黑。
吃货忠告:认准"台东凤梨释迦"和"三亚大目释迦"地理标志!
(温馨提示:糖尿病患者建议咨询医生后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