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指征(糖尿病的诊断指标是什么)
糖尿病早期症状
一且现在生活中有不少的疾病越加猖狂起来,给人们的健康生活制造了巨大的侵害,让人们纷纷感到苦不堪言。其中iga肾病的发病率就非常的高,不少的患者不幸落入疾病虎口,使得自己万分痛苦。治疗iga肾病最新治疗方法是什么?专家介绍,面对iga肾病的袭击,当然得及时治疗。iga肾病的治疗不能够拖延,而在治疗上药物是常用之方,且已经有不少的药物存糖尿病早期症状-最新播报 在。
糖尿病肾病发展到后期也会引发慢性肾衰竭一部分人可出现糖尿病早期症状-最新播报 肾脏并发症特别是青年型或I型糖尿病患者可出现蛋白尿这常常是肾脏受累的个指征。糖尿病早期症状-最新播报 出现肾脏病的糖尿病患者大约一半在5年后发生肾功能衰竭而糖尿病的其他并发症如网状内皮系统、血管系统糖尿病早期症状-最新播报 和神经系统并发症也可同时出现。
慢性肾炎常见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哪些?慢性肾炎是一种较为严重的慢性疾病,对人们的日常生活造成巨大的影响,为了治疗慢性肾炎,患者们都寻找了很多的治疗方法,那么接下来就给大家介绍一下慢性肾炎常见的治疗方法有哪些,希望能给大家带糖尿病早期症状-最新播报 来一定的帮助。
肾病综合症具有一定的危害性,其发病常有高脂血症及血液高凝状态,故易引发冠心病。有人报告肾病综合征病人的心肌梗塞发生率比正凡人高8倍。冠心病已成为肾病综合征死亡原因的第三因素糖尿病早期症状-最新播报 (仅次于感染和肾功能衰竭)。
大家若是出现肾衰竭的症状,务必要在时间就医,不然随着病情发展,后果是不堪设想的。如果您体检时检查出一些患肾脏病的迹象,千万不可掉以轻心,您可能当时感觉不到身体哪里异样,肾衰竭在处于最初阶段时,是没有任何症状的,但是当肾脏功能接近完全丧失时,患病症状会非常明显,所以经常进行尿液和血液检查非常重要的。
糖友10种情况须住院诊治
在内分泌科门诊,常有糖友拒绝住院治疗。“能吃药就不打针,能打针就不住院”成了不少糖友的控糖准则。究竟什么情况需要住院治疗?姜星(化名)的故事或许能给糖友提个醒。
患病两年多,他拖出糖尿病肾病
两年多前,姜星确诊了2型糖尿病。“肯定是太胖了,体重减下来就没事了。”姜星不断给自己心理暗示,把医生建议住院治疗的话当成了耳旁风。他也没有服药,仅通过运动、调整饮食来控糖。后来,眼瞅着血糖像坐过山车一样波动,他怕一旦吃药就停不下来,就不断寻找偏方。其间,他几次因低血糖晕倒……直到最近,他出现了眼、手、脚踝等部位严重水肿,连站立都困难,才来就医。这时,他已是糖尿病肾病中晚期了,离透析治疗只有一步之遥。
如血糖波动大,需住院系统检查
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景华院区内分泌科主任付留俊说,姜星如果确诊时能住院规范治疗,现在应该可以和患病前一样生活。如果因低血糖晕倒后能及时住院规范控糖,其生活质量也可以保证。
付留俊介绍,糖友血糖高或是血糖波动较大,可不单纯是需要药物降糖的事儿,很多关联问题在门诊上无法解决,需住院系统检查和治疗。
例如,医生要通过相关检查了解糖友的具体分型、胰岛功能是否良好、有无急慢性糖尿病并发症、是否有其他疾病合并症等,这些信息都需要通过短期住院来获得。同时,控糖不佳的糖友,住院还可以缓解突发症状,通过相关检查,充分了解病情,学会规范控糖方法,培养控糖良好习惯等。
出院后,糖友参照住院期间的亲身体会,可以从被动治疗者变成治疗的积极参与者,对控糖大有裨益。
遇到这些情况,糖友必须住院
付留俊说,糖友是否需要住院,主要看其症状和相关指征。部分糖友对住院检查治疗有抵触情绪,可能错过最佳治疗时机,带来不可逆的严重危害。付留俊提醒,根据中国医师协会内分泌代谢科医师分会、中国住院患者血糖管理专家组颁布的《中国住院患者血糖管理专家共识》,符合以下情况的糖友一定要住院。
1.新诊断的1型糖尿病。
2.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需进行慢性并发症筛查或评估,或血糖较高需考虑胰岛素强化治疗。
3.新诊断的糖尿病患者,不能明确分型,需入院进一步明确分型。
4.糖尿病妊娠或妊娠糖尿病,遵医嘱住院检查治疗。
5.糖尿病合并急性并发症,如糖尿病酮症或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血糖高渗状态和乳酸酸中毒伴高血糖等。糖尿病合并各种严重慢性并发症,如各种神经病变、视网膜病变、肾病、糖尿病足溃疡伴或不伴感染等。
6.血糖控制差或不稳定,经门诊调整治疗不达标。
7.病程长,需进行慢性并发症筛查或评估。
8.糖尿病合并各种应激状态,如心脑血管意外、创伤、感染和手术等。
9.围手术期血糖不达标。
10.糖尿病合并肝、肾、心、肺等多脏器功能不全。
找记者、求报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点情报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体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糖尿病日:向肥胖宣战!糖尿病并非不可治愈,大幅减轻体重或是治疗核心
今天是联合国糖尿病日。中国成年人糖尿病发病率高达11.2%,2型糖尿病占绝大多数,是名副其实的世界第一糖尿病大国。根据权威医学杂志《柳叶刀》估计,中国三分之一的人口处于糖尿病前期,而肥胖则是成年人2糖尿病最主要的病因和危险因素。
教育和预防糖尿病,从向肥胖宣战开始!
全球3个糖尿病患者有1个来自中国
大流行的根源是肥胖
根据最新的流行病学研究结果,全球新发的糖尿病患者近1/3来自中国,中国的的糖尿病发病率从1980年的0.82%用不到40年的时间翻了10余倍,目前仍在不断增加。
与糖尿病大流行同步的是中国人口的肥胖率,2021年《柳叶刀》杂志发表的最新中国肥胖研究数据提示,超过一半的成年人面临超重(体重指数BMI>24kg/㎡,体重/身高2)和肥胖(BMI>25kg/㎡)问题,成年人平均BMI已经达到了24.4kg/㎡。
拥有东亚人种特有的腹型肥胖和“易糖”体质,中国的肥胖大流行对糖尿病的高发病率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同时还带来了高血压、睡眠呼吸暂停、高血脂、痛风、心脑血管疾病等多种慢性疾病的逐年高发,对国民健康造成的巨大的影响。“管住嘴,迈开腿”,远离肥胖是糖尿病的最重要的预防手段。
糖尿病并非不可治愈
大幅减轻体重可能是治疗核心
在传统观点中,糖尿病是需要终生治疗的慢性疾病,只能控制,无法治愈。大多数糖尿病患者在严格控制饮食的同时都需要与降糖药物或胰岛素相伴终生。
2021年美国糖尿病协会(ADA)发布专家共识,将停止使用药物治疗后至少3月血糖仍能维持正常(糖化血红蛋白<6.5%)定义为糖尿病缓解,而目前减重手术被认为是维持糖尿病缓解最持久的治疗方法,是摆脱终生服药或注射胰岛素的重要治疗手段。
无独有偶,近日,5位国际著名糖尿病领域专家在《柳叶刀》杂志联合发文,建议将”体重减轻≥15%”作为部分2型糖尿病患者的“初始主要治疗目标”纳入糖尿病的诊疗指南。这一观点一改以往以血糖为中心的管理方法,转而关注糖尿病的上游,提出以体重为中心的治疗策略,有望带来更加广泛和持久的收益。
该建议也立刻获得了欧洲糖尿病研究协会(EASD)、美国糖尿病协会(ADA)在内的国际糖尿病组织的积极回应,而目前唯一能够常规达到体重减轻≥15%效果的仅有减重代谢手术这一种治疗手段,在成为2型糖尿病标准治疗方案的十多年以后,减重手术在糖尿病治疗领域的地位可能再次大幅提升。
减重手术治疗糖尿病
不止是减肥和降糖
早在2009年,减重代谢手术就进入了美国糖尿病协会《糖尿病临床治疗指南》,2012年权威医学杂志《新英格兰》发布重磅研究成果,提示对于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减重手术的治疗效果优于强化降糖药物治疗,随后的2013年《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开始推荐减重手术指标2型糖尿病,2014年中国《肥胖2型糖尿病外科治疗指南》发布,并在2019年更新第二版。
目前研究认为,减重代谢手术对胰岛素抵抗的缓解以及对GLP-1和肠道菌群的调解作用从基本病因层面起到持久的疗效。
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减重代谢手术已完全微创化,目前国内主要开展的手术方式包括腹腔镜下胃袖状切除和腹腔镜下胃旁路手术,对肥胖和胰岛功能尚存的糖尿病患者有良好的治疗效果,近年来新近的SADI-S术式(腹腔镜下胃袖状切除联合单吻合口十二指肠回肠转流术)更是肥胖2型糖尿病的克星,疗效更佳显著和持久。
肥胖患者从减重手术获得的收益并不仅仅是控制血糖,肥胖患者还常常伴有高血脂、高血压、高尿酸、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睡眠呼吸暂停、心脑血管疾病等代谢相关并发症,而减重手术在持久有效减轻体重的同时,对肥胖合并的代谢疾病都有良好的疗效。减重代谢手术是目前唯一能够长期有效控制体重以及治疗肥胖相关代谢疾病的治疗手已获得广泛认可。
【链接】
我是糖尿病患者
我是否适合做减重手术?
根据2019年《中国肥胖和2型糖尿病外科治疗指南》,16-65岁胰岛功能尚存的2型糖尿病患者,BMI>27.5kg/㎡就建议推荐接受减重手术治疗,胰岛功能可以通过在医院抽血化验来评估,一般来说,糖尿病的患病时间越长,胰岛功能损害越大,5年病程以内的2型糖尿病大多数胰岛功能尚存。
对于BMI在25kg/㎡到27.5kg/㎡之间的患者,如果糖尿病需要长期药物控制,并且合并高血压、高血脂等其他代谢紊乱,也可以考虑接受减重代谢手术治疗。
男性腰围>90cm和女性腰围>85cm也是减重手术的重要指征之一。
肥胖是成年人2型糖尿病的重要病因,肥胖和2型糖尿病互相促进,加重代谢综合征和多种并发症的发生,严重危害身体健康。远离糖尿病,从控制体重开始,治疗糖尿病,也从控制体重开始!
作者:杨珵璨 王兵(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普外科医生)
编辑:储舒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