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糖尿病 血管堵塞(糖尿病血管堵塞严重怎么办)

中医黄俊臣主任 0
文章目录:

高血糖悄悄伤血管?1.4 亿糖友必看的4 个控糖妙招,护血管防并发症

我们国家现在糖尿病病人已经高达 1.4 亿,糖尿病前期的人更是达到了惊人的 3.5 亿。

很多人可能不理解,不就是血糖高一点吗?不疼不痒的对人能有什么影响?

但实际上,空腹血糖大于 7.0mmol/L ,血糖就会持续伤害血管壁,造成血管的炎症反应。大约 5-10 年的时间就可能会造成血管斑块甚至堵塞糖尿病肾病等一系列的健康问题。

打个比方,如果健康的人血液就像自来水是干净的,长期血糖升高的人就相当于把自己的心脏、肾脏、大脑都泡在污水里面,泡着泡着自然而然就会出现健康问题,严重者甚至会发生心梗、脑梗。所以哪怕是空腹血糖刚刚超过 6.1mmol/L 的糖尿病前期人群也一定要注意监测血糖,控制好血糖。

其实想要远离糖尿病的危害,远离心梗、脑梗,一定要做好下面 4 点工作。

第一,吃对药。

绝大多数人都是 2 型糖尿病,简单说这种糖尿病是因为身体没有办法充分利用血糖而引起的胰岛素抵抗造成的。

在糖尿病的药物治疗与调理中,除了规范使用西药,结合中医进行中药调理也能起到很好的作用,中医认为糖尿病的核心病机多与阴虚燥热、气阴两虚、脾肾不足等相关,治疗以滋阴润燥、益气养阴、健脾补肾等为主要原则。中西结合,二者相辅相成,能更好助力血糖控制与身体机能改善。

第二、勤监测血糖。

每个人的血糖对于药物食物的反应都不一样,有的人吃个桃子血糖都不会波动,有的人喝杯牛奶就会引起血糖的巨大变化。所以发病初期大家最好做一个 24 小时监测血糖的检查,可以发现自己血糖变化的规律。

并且一定要检查糖化血红蛋白的指标,它能反映过去三个月血糖平均水平,尽量把它控制在 7% 以下。

第三、要控制饮食。

糖尿病病人一定要多吃绿叶菜、粗粮这类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能大幅减缓食物吸收变成血糖的速度,减轻胰腺的负担。吃饭的时候也要掌握先吃菜再吃肉,最后吃米饭的这种原则,能让血糖波动减少,有利于血糖的控制。

第四、减体重。

肥胖是糖尿病病人胰岛素抵抗的一个重要原因,适度运动合理减重有助于改善血糖,对改善血糖波动起到很好的缓冲作用。

做好这四点,相信大部分人的血糖都能控制好。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个真实医案:

患者张先生,52 岁,3 年前体检发现空腹血糖 7.8mmol/L,诊断为 2 型糖尿病,但近半年出现明显乏力、口干欲饮、多食易饥,且服药后常感胃胀、恶心,遂来就诊。

现症见:空腹血糖 8.2mmol/L,糖化血红蛋白 7.6%,体型偏胖,乏力明显,稍活动即气短,口干多饮,多食易饥,大便偏干,舌红少津,苔薄黄,脉细数。

西医诊断:2 型糖尿病;中医诊断:消渴(气阴两虚兼燥热)。

治疗方案:益气养阴、清热润燥

开方:黄芪,党参,麦冬,五味子,生地黄,玄参,知母,葛根,山药,茯苓,炙甘草

生活调护:嘱患者控制饮食,遵循 “先吃菜、再吃肉、最后吃主食” 的顺序;每日适度快走 30 分钟,减重减脂。并且要定时检测血糖。

服药 1 个月后,患者胃胀、恶心症状消失,乏力、口干明显缓解,空腹血糖降至 6.8mmol/L,糖化血红蛋白 7.1%;

继续调理3个月血糖稳定在 6.2左右,诸症基本消失。

中医讲究辨证施治、一人一方,不标明克数也是对患者的负责。以上分享仅供参考,不可盲目套用,以免药不对症,对身体造成更大的影响。

糖友只盯血糖不管心血管,血管堵了才后悔,4类药救命

陈叔上个月差点没命了。60岁的他,得了糖尿病五年,平时觉得自己血糖控制得还行,谁知一场心梗直接把他送进了医院。医生一句话让他愣住了:“你这血管堵得厉害,都是糖尿病惹的祸。”

糖友最怕的不是血糖高,而是心血管病偷偷找上门。2024版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说得清楚,超过一半的糖友,最后不是因为血糖高丢了命,而是因为冠心病、心衰或者脑卒中。换句话说,每两个糖友里,就有一个被心脏或脑子的问题带走。

高血糖可不是闹着玩的。它就像在血管里加了把火,加速坏事发生。本来高血压就像砂纸,慢慢磨损血管壁,高血糖一来,血管更脆弱。坏胆固醇本来就爱往血管里钻,高血糖还帮着它“黏”上去,时间长了,斑块越积越多,血管一堵,心梗脑梗就来了。

陈叔以前只盯着血糖,血压和胆固醇全没管。他觉得自己吃点降糖药就够了,结果差点出大事。医生告诉他,糖友得全面管理,不光降血糖,还得护心脏、稳血压、控血脂。光盯着一个数字可不行。

现在医生给糖友开药,早就不是只降血糖那么简单。有一类药叫列净类,比如达格列净、恩格列净,吃下去能让肾脏把多余的糖排出去,还能减轻心脏负担,对有心衰的糖友尤其管用。还有一类叫肽类,比如司美格鲁肽、利拉鲁肽,有打针的也有口服的,减肥效果特别好,适合想瘦身的糖友。陈叔现在就吃着达格列净,医生说这药不仅管血糖,还能防心衰。

坏胆固醇是心血管病的“帮凶”。糖友的坏胆固醇得控制得比普通人严。2024版糖尿病血脂管理共识讲得明白:如果已经有冠心病,坏胆固醇得降到1.4以下;40岁以上的糖友,降到1.8以下;40岁以下的,也得控制在2.6以下。怎么降?首选他汀类药,比如阿托伐他汀,每天10到20毫克,或者瑞舒伐他汀,每天5到10毫克。如果还不够,就得加依折麦布或者打降脂针,比如依洛尤单抗,一个月一次。

小区里的李阿姨就是例子。她有糖尿病和冠心病,以前坏胆固醇3.2,吃了阿托伐他汀加依折麦布,现在降到1.3。医生拍着她肩膀说:“这下安全多了。”李阿姨现在逢人就夸这药管用,走路都更有劲了。

高血压也是糖友的大敌。六成以上的糖友都有高血压,血压没控好,心血管风险直接翻倍。2025版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指南说,糖友的血压得降到130/80以下,能忍的话120/80更好。降压药得选对,普利类比如培哚普利,或者沙坦类比如缬沙坦,比地平类更护心脏。隔壁张叔以前吃地平类,血压总在140/90晃悠,后来换了缬沙坦,现在稳在125/75,医生说他这对心脏好多了。

阿司匹林可不是糖友的“救命稻草”。2024版指南说,只有50到70岁的糖友,没得过心血管病,但有高血压、血脂高或者抽烟这些危险因素,又没出血风险的,才适合吃阿司匹林。小区里的王大爷72岁,有糖尿病和高血压,医生不让他吃,说年纪大了出血风险高。反过来,55岁的李阿姨有糖尿病和高血压,医生让她吃,说这对她更安全。

很多糖友跟以前的陈叔一样,只盯着血糖,压根没管心血管的事。为什么?可能医生没说清楚,也可能自己没当回事。陈叔现在后悔得不行,说早知道就多问医生几句,把血压血脂一块管起来。

医学现在进步快,糖友的药也越来越聪明。列净类、肽类不仅降血糖,还能护心脏。他汀得天天吃,别偷懒。降压药得选对,别光图便宜。阿司匹林得算清楚值不值得吃,别瞎吃一通。陈叔现在逢人就说:“以前光想着降血糖,现在才明白,护心脏才是大事。”

对糖友来说,血糖只是表面,心血管才是根。根护好了,血糖才能稳住。小区里好多糖友开始学陈叔,管血糖也管心脏。有人吃列净类,觉得自己走路都轻快了;有人吃他汀,胆固醇下来了,体检报告看着都顺眼。

其实管好这些也不难。每天按时吃药,定期查血压血脂,少吃油腻的,多走两步路,心脏就少点负担。陈叔现在每天早晚遛弯半小时,饭后不吃甜食,血压血糖都比以前稳。他还笑着说:“早知道这么管用,我早几年就该这样干了。”

糖友们得明白,心血管病不是一天两天来的。血管堵塞是慢慢攒出来的,高血糖、高血压、坏胆固醇,一样都不能放过。医生说,糖友管好这些,活到八九十岁一点不稀奇。就像种树,根扎得牢,树才能长得好。

你身边有糖友在管这些吗?他们用什么药?效果咋样?说说看,说不定能帮到别人。

【中医大家谈】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本质是络病

中医大家谈: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本质是络病。

糖尿病足的周围血管病变就是络病。络病就有两种,里面不通了叫瘀,还有一种就是虚。它没有功能了,血液到了循环没法完成代谢,没法完成物质交换,这也就叫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