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脚背痛与糖尿病(糖尿病足脚背会痛吗)

老张健康说 0
文章目录:

人有没有糖尿病,看脚背先知?糖尿病患者,脚背多会有7种表现

很多人以为糖尿病只是血糖高那么简单,却不知道这种疾病早已悄悄地通过脚背向我们发出了警报。

根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22年发布的数据显示,我国糖尿病患者已超过1.4亿,而其中约有1/3的人并不知道自己患有糖尿病。更令人担忧的是,当许多人发现自己患病时,往往已经出现了并发症

脚背,这个平时不怎么被我们关注的身体部位,却是糖尿病的"早期预警系统"。北京协和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赵家军教授曾在《中华糖尿病杂志》上指出,糖尿病足部并发症是导致非创伤性截肢的主要原因,而这些问题往往从脚背的微小变化开始。

我们每天行走数千步,却很少低头看看自己的脚。当你脱下袜子,是否注意到脚背上的那些细微变化?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变化,可能正是糖尿病在向你招手

皮肤异常干燥是糖尿病患者脚背的典型表现。高血糖会损害神经功能,导致汗腺分泌减少,皮肤失去应有的水分和油脂。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内分泌科吴萍教授研究发现,超过60%的糖尿病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皮肤干燥问题,而这往往是最早出现的信号之一。

脚背皮肤颜色改变也值得警惕。糖尿病会影响血管健康,导致微循环障碍,使得脚背皮肤呈现出不正常的暗红或褐色变化。这种颜色变化往往从脚趾间开始,逐渐蔓延至整个脚背。

第三,脚背毛发减少甚至消失。当你对比健康人的脚背,会发现糖尿病患者的脚背毛发明显稀疏或完全缺失。这是因为高血糖损害了微小血管,使得毛囊无法获得足够的营养供应,进而导致毛发生长受阻。

第四,脚背肿胀是糖尿病患者常见的表现。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内分泌科的研究显示,约45%的糖尿病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下肢水肿,尤其是在脚背部位最为明显。这是因为高血糖损害了肾脏功能,影响了体内水盐平衡,导致液体在组织间隙积聚。

第五,脚背皮肤出现小伤口且愈合缓慢。健康人的小伤口通常几天就能愈合,而糖尿病患者却可能需要数周甚至更长时间。更危险的是,这些小伤口很容易被忽视,因为神经损伤使患者对疼痛的感知减弱,一个小小的伤口可能发展成严重的感染。

第六,脚背静脉凸显。当你抬起脚时,如果发现脚背上的静脉异常明显,宛如一条条蓝色的河流,这可能是糖尿病引起的血管病变信号。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管外科的数据表明,糖尿病患者发生周围血管疾病的风险是非糖尿病人群的2-4倍。

第七,脚背皮肤出现硬化和增厚。长期高血糖会导致皮肤胶原蛋白异常代谢,使得脚背皮肤变得僵硬、厚实,失去原有的柔软和弹性。这种变化往往从脚趾关节附近开始,逐渐向整个脚背扩展。

一个真实的案例:68岁的李先生,退休前是一名教师,平时注重锻炼,身体看起来很健康。他偶然在洗脚时发现自己的脚背皮肤异常干燥,但并未在意。

半年后,他的脚背出现了一个小伤口,由于感觉迟钝,伤口不断恶化。就医后被确诊为糖尿病,血糖检测结果远高于正常值,而这种情况已经持续多年。医生表示,如果李先生能早点注意到脚背的异常变化,也许就能更早发现糖尿病,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2023年发表在《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上的一项涉及5000多名糖尿病患者的多中心研究表明,约78%的糖尿病患者在确诊前1-2年已经出现了脚背异常,但仅有不到15%的人因此就医。这一数据反映出我们对脚背健康关注的严重不足。

除了这些可见的变化,糖尿病患者的脚背还可能出现感觉异常。刺痛、麻木、灼热感或对温度变化不敏感,这些都是神经受损的信号。特别是当你感觉不到脚背的疼痛或温度变化时,更应该警惕糖尿病变的可能。

糖尿病为什么会首先影响脚部?这与血液循环有关。我们的身体就像一个巨大的灌溉系统,心脏是中央泵站,而脚背则是最远端的"农田"。当"水管"(血管)因糖尿病而受损时,最远端的"农田"自然最先感受到"干旱"

单凭脚背变化并不能确诊糖尿病,但它确实是一个值得重视的信号。如果你发现自己的脚背出现上述任何一种情况,尤其是同时出现多种变化,就应该考虑进行血糖检测。

预防永远比治疗更加经济有效。定期检查自己的脚背,成为一个观察自己健康状况的好习惯。可以在每天洗澡或换鞋袜时,花上几秒钟时间,仔细观察脚背的皮肤状况、颜色、伤口、肿胀等情况。

保持适当的血糖控制是预防糖尿病足部并发症的关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建议,糖尿病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HbA1c)应控制在7%以下,这可以显著降低各类并发症的风险。

脚部的健康与我们整体健康息息相关,特别是对糖尿病患者而言。研究表明,良好的足部护理可以减少高达85%的糖尿病相关截肢风险。这个数字告诉我们,简单的预防措施可以挽救无数生命和肢体。

我们的祖先早就认识到脚的重要性,中医有"脚为人之根"的说法。现代医学研究证实,脚部确实反映了全身健康状况,特别是在糖尿病这样的慢性疾病中,脚背的变化往往是身体向我们发出的求救信号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养成定期观察自己脚背的习惯。每天花一分钟时间,可能会为你挽救一生的健康。当你发现异常时,不要抱着侥幸心理或恐惧心理而拖延就医,及时的检查和干预可以避免更严重的后果。

对于已经确诊糖尿病的患者,更应该重视脚背的保护和观察。保持脚部清洁干燥,选择合适的鞋袜,避免赤脚行走,这些简单的措施可以有效预防足部并发症。

我国著名内分泌学专家贾伟平教授曾说:"糖尿病患者应该把关注脚部健康作为日常管理的重要一环,就像测血糖一样重要。"这句话道出了足部保健在糖尿病管理中的核心地位。

脚背的健康状况是糖尿病的一面镜子,通过它我们可以窥见体内血糖的变化。关注脚背,不仅是关注糖尿病,更是关注全身健康。让我们从今天开始,多花一点时间去了解自己的脚,它可能正在向你传递重要的健康信息。

声明:本文为科普内容整理,旨在传播健康知识,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构成医疗建议或诊断方案,如有症状请尽快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参考文献:

1.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国糖尿病防治蓝皮书(2022)》.人民卫生出版社,2022.

2. 贾伟平,等.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中华糖尿病杂志,2021,13(4):315-409.

3. 赵家军,等.糖尿病足部并发症的早期识别与防治.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23,39(2):112-118.

4. 吴萍,等.糖尿病皮肤病变的临床特点分析.中华皮肤科杂志,2022,55(6):468-472.

5.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中国2型糖尿病足病防治指南(2019).中华糖尿病杂志,2019,11(2):92-108.

快看看你的脚!出现这7个症状,提示身体可能有问题!

常言道:“树老根先枯,人老脚先衰”。双脚不仅是身体的“第二心脏”,还是全身健康的“放大镜”。如果你发现以下7种脚部症状之一,这可能是身体潜在疾病的提醒:

1. 脚凉——甲状腺功能减退、动脉硬化闭塞

在寒冷的冬天,许多人都会感到手脚冰凉,这可能与体质阳虚等因素有关。

但如果在温度适宜的情况下,您仍然经常感到双脚异常冰凉,那就需要注意,这很可能是由于甲状腺功能减退引起的。

此外,贫血、动脉硬化闭塞症以及长期控制不佳的糖尿病也可能导致双脚冰凉。

2.脚背肿胀——深静脉血栓、水肿

脚背肿胀是指脚背部出现明显的肿胀和胀痛感觉。这种症状可能与深静脉血栓、水肿或者其他疾病有关。

如果您的脚背肿胀不能自行消除或者伴随其他症状(如呼吸困难、胸痛等),建议立即就医。

3. 足趾发紫——毛细血管阻塞、血液循环不良

足趾发紫可能是由于毛细血管阻塞或者血液循环不良引起的。如果您经常穿着过紧的鞋子,或者长时间站立不动,这种症状更容易出现。

同时,患有心脏疾病或者贫血等疾病的人也会出现足趾发紫的情况。建议及时就医进行治疗。

4.脚底疼痛——跟腱炎、足底筋膜炎、足弓塌陷

脚底疼痛是指在脚底部出现持续性的疼痛感觉,往往会影响到行走甚至站立。这种疼痛往往是由于跟腱炎、足底筋膜炎、足弓塌陷等原因引起的。

如果您长时间站立或者穿着不合适的鞋子,容易引起这种症状,建议采取适当休息和选择合适的鞋子。

5. 脚抽筋 —— 运动过度、缺钙、血管性疾病

脚抽筋是我们经常会遇到的问题,但如果频繁出现这种情况,就需要引起警惕了。过度运动、未做适当身可能是其中的原因之一。此外,缺钙也会让神经肌肉变得更加兴奋,增加其应激性并导致肌肉痉挛。中老年人在补充足够的钙后仍然经历抽筋,需特别注意是否存在血管性疾病,如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和静脉曲张。

6. 脚部肿胀 —— 肾病、踝关节炎

当肾脏无法正常排泄体液时,脚部肿胀就有可能发生。肾病、踝关节炎等都可能造成这种情况的发生。

7. 大脚趾增大 —— 痛风、关节炎、感染

如果突然发现大脚趾增大了,要引起重视。关节上突然出现红肿热痛的情况,很可能是痛风、关节炎、感染或外伤引起的。

保护足部健康3个小窍门

1、泡脚是关键

热水泡脚可以加速血液循环,缓解脚部酸痛、胀痛和感觉麻木等疲劳症状。建议养成每晚睡前泡脚的好习惯,使用约40℃的热水,泡10分钟即可。但是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需要注意水温和时间,避免烫伤足部。

2、按摩穴位是良方

足底有很多与人体各个脏器相联系的穴位和反射区,经常按摩足底可以加强人体气血运行,畅通经络。按摩太溪穴可以有助于补充肾脏能量;按摩涌泉穴则可以改善心肺功能。

3、坚持运动,保持活力

运动可以锻炼脚部肌肉,也是保护双脚健康的重要方法。建议每天坚持小腿和足部运动30分钟~60分钟,例如提脚跟、伸展膝盖并抬起脚、甩腿等。此外,平时还应注意保持足部卫生,及时换洗袜子,并选择柔软、舒适、透气性好的鞋袜。

人有没有糖尿病,看脚就知道?提醒:糖尿病患者,脚背或有3症状

声明:本文根据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为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等相关信源,在今日头条全网首发72小时,文章不含任何虚构情节和“艺术加工”,无任何虚构对话,本文不含任何低质创作,旨在更加趣味性的科普健康知识,如有不适请线下就医。

有时候,我的脚背麻木,感觉像是被针刺过一样,尤其是走路多了以后,痛感和灼热感愈加明显。”

这句话并非个别人的感受,很多人可能在某一时刻经历过类似的症状,甚至会认为是因为劳累过度,或是天气变换导致的“偶发性不适”。

这些脚部的不适症状,却很可能是糖尿病的前兆,糖尿病,尤其是当血糖控制不当时,往往会导致一系列并发症,而这些并发症可能在身体最不显眼的部位——脚部,最先显现出来。

糖尿病,作为现代社会的常见疾病,已经不仅仅是一个单纯的血糖问题,当血糖长期处于高位时,影响的范围远远超出了内分泌系统,它会损伤神经、血管等多个重要系统。

尤其是在足部,糖尿病常常通过“麻木、灼热和溃疡”这三大症状来悄悄告诉患者,血糖问题已经开始影响到自己的身体。

这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症状,更是糖尿病对身体健康的严重警告,标志着患者的糖尿病可能已经没有得到有效控制,或是出现了严重的并发症。

麻木感是糖尿病患者最常遇到的一种症状,由于长期高血糖对神经的损害,患者会出现四肢特别是脚部的感觉异常,初期可能只是间歇性的麻木,尤其在早晨或是长时间站立后。

随着时间的推移,麻木的程度加重,甚至可能影响到走路和站立的能力,糖尿病神经病变的早期症状往往被忽视,很多人认为只是因为“血液循环不好”或“天气寒冷”等外部因素,未及时就医。

实际上,麻木的根源来自于神经的损伤,特别是足部的远端神经,糖尿病引起的高血糖会导致神经的功能逐渐下降,神经对外界的感知能力也逐渐丧失。

此时,患者的脚部可能会出现触觉丧失,甚至无法感觉到温度的变化或轻微的伤害,若此时没有得到及时处理,患者可能会忽视伤口或感染,导致更为严重的并发症。

灼热感是糖尿病患者常见的另一个症状,这种感觉通常表现为脚背、脚掌或者脚趾处的烧灼感,尤其是在晚上更加明显。

灼热感不仅影响患者的正常活动,也会对睡眠产生严重影响。患者常常因为脚部的灼热感而无法入睡或是频繁醒来。

根据调查,糖尿病患者在夜间的灼热感会加剧,从而导致情绪低落、易怒、焦虑等心理症状的发生,这些问题反过来又会加重糖尿病的症状,形成恶性循环。

灼热感的发生也警示着血糖水平失控的危险,高血糖所导致的血液流动受限,逐渐加剧神经的损害,此时,患者若不控制血糖,可能导致更为严重的并发症,如溃疡、坏死甚至截肢。

糖尿病患者的脚部溃疡,通常是由糖尿病引起的周围神经病变和血液循环不良共同作用的结果

由于神经损伤,患者可能不会感觉到脚部的疼痛或不适,导致轻微的伤口、擦伤或压迫没有得到及时处理。

溃疡初期可能只是局部皮肤的破损,随着时间的推移,伤口可能逐渐加深,并伴随有感染,进一步影响周围组织,甚至波及到骨骼。

糖尿病足的溃疡若未得到及时处理,可能导致更为严重的并发症,如败血症、坏疽等,最终甚至可能导致截肢。

对糖尿病患者来说,定期检查足部,及时发现并处理溃疡,已经不只是一个简单的护理问题,而是保持生活质量和防止严重后果的关键。

脚部症状背后隐藏的是糖尿病可能带来的严重后果,如果忽视这些信号,最终可能会为健康付出巨大的代价,那么,如何更好地应对这些脚部问题,减少其带来的危害呢?

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及早发现并采取适当的措施,是预防糖尿病足症状恶化的关键,保持良好的血糖控制至关重要。

糖尿病患者还应养成良好的足部护理习惯,每天检查自己的脚部,及时发现任何不适症状,如红肿、擦伤、泡疹等,避免因小伤口而引发感染。

保持脚部清洁干燥,选择合适的鞋子,避免穿过紧或过松的鞋子,以减轻脚部压力和摩擦,尤其在冬季,要注意脚部的保暖,避免因寒冷引起血液循环不良。

若出现麻木、灼热或溃疡等症状,糖尿病患者应及时就医,不要拖延,治疗这些症状不仅仅是缓解不适,更是防止病情进一步恶化的关键。

糖尿病患者的足部容易干燥,因此保持脚部清洁和适当的保湿非常重要,洗脚时使用温水,并避免使用过热的水,以免损伤脚部皮肤。

洗后,可以涂抹一些温和的保湿霜,保持脚部皮肤的湿润,避免裂口产生,但要特别小心,避免保湿霜直接涂抹在脚趾间,以防滋生细菌和真菌。

选择适合自己脚型的鞋子和袜子,避免过紧或过松的鞋子,以减轻脚部的压力,鞋子应该有足够的透气性,避免脚部闷热,也要确保鞋子不摩擦脚部皮肤,防止擦伤。

保持适当的运动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至关重要,规律的锻炼能够帮助调节血糖,改善血液循环,增强足部的血液供应,减少神经损伤的风险。

运动前可以进行简单的热身活动,避免过度的剧烈运动,同时注意运动后及时检查脚部,确保没有出现损伤或异常症状。

糖尿病患者容易出现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尤其是当面临脚部并发症时,患者的心理负担加重,此时,心理疏导显得尤为重要。

家人、朋友和专业心理医生的支持,可以帮助患者调整心态,积极面对治疗,减轻精神压力,避免因情绪不佳而导致病情加重。

糖尿病患者一定要重视脚部的三大信号——麻木、灼热和溃疡,它们是糖尿病对身体健康的早期警告。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若身体不适,请及时咨询专业医生。

关于糖尿病您有什么看法?欢迎评论区一起讨论!

参考资料:

[1]蔡春娇,谢翠华,刘荣珍,等.老年2型糖尿病病人葡萄糖目标范围内时间现状及其影响因素[J].循证护理,2025,11(04):670-6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