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色糖尿病(戒色戒糖)
看了西方戒色党的疯逼操作,我再也不嘲笑戒色吧了
怪物马戏团 | 文
其实几年前,我就往深渊瞥了一眼,但那匆忙一眼,没让我发现原来深渊竟如此硬核。
这个深渊,指的就是西方戒色党。
之前,我们写过戒色吧和女子戒色吧。很多人应该都听过戒色吧老哥的壮举,他们四处宣传极端的戒色理论,认为生活中近乎一切失败都是导管太多导致的。
以前我以为这是一种国内特色文化,就算海外也有一群类似的人,但应该没这边的戒色老哥那么夸张。但仔细研究后,我被打脸了,原来和西方戒色党相比,我们的戒色老哥,在魔性程度上居然处于下风。
最近,我不知触发了什么关键词,不断收到一种广告。时不时,我的浏览器就会跳出一张蓄着男子汉胡须的脸,用那低沉又自信的声音向我发问:“迷茫的挚友,你已被那滔天的欲望摧残了多久?”
我还以为这是哪个邪教恐怖片的预告。
这些广告全在邀请我加入他们的戒色大军,只要加入,我就会以横扫千军万马之势击败生活中的一切颓丧,成为“有原则之士”。
我从不错过任何成为有原则之士的机会,便点了下这广告。这举动立刻引发了大数据的狂暴,我在各种平台的广告,几乎同时刷新成了戒色推广,我就像只瞬间触发三千个捕鼠夹的耗子。
研究几天后,我意识到西方戒色党的离谱程度大大超出了我的预期,他们身上几乎360度粘满了槽点。
国内戒色老哥有app,而西方戒色老哥不止有app,他们还有各种论坛、网站、集会、活动纪念品,甚至是一条极为完整的产业链。
戒撸app
戒撸一年纪念衫,骄傲展示自我
在油管上,你能找到大量戒色党分享自己戒色的心灵之旅,这些视频动辄几百万播放。此外,在著名的演讲节目里,你同样能找到戒色党们的精神领袖在发表演说,播放量数千万,评论区被关闭。
比如经常被中国高校推荐来学英语的著名节目《TED演讲》,就曾找过几个人宣传戒撸对人类的好处(对,是人类),只不过这几期节目基本都在搬运时给删除了。
这些西方戒色老哥也会做国内戒色老哥们做的事。他们记录自己已经戒撸多少天,而这段旅程又给他们带来了多少好处,让他们变得容光焕发。可能戒撸确实让他们有了诚实的美德,所以你看到的很多对比图都没被PS过,实际上它们压根看不出区别,除了明显是打光和化妆造成的不同。
没错,还有很多戒色老姐
但这不影响你在评论区看到各种吹嘘其变化惊人的彩虹屁,要是国内的顾客也这么容易买账,那些减肥药贩子恐怕得笑醒。
西方戒色党看似充满正能量,总是互相鼓励对方坚持,管住内心那咆哮的哥斯拉。而且不知道为何,他们好像特别钟情于用《龙珠》做鼓励人戒撸的视频,我一进去就看到弗利萨头上顶个“黄片”在挨揍,悟空就是那遥远国度的戒撸大使。
但这些戒色党和国内戒色老哥又有一点不同:他们很少主动出击,不常对路人布道,你只有无意间撞入这个社群,才会被吸入深渊。所以为何很多人都不知道原来西方也有一群戒色老哥。
不像在这边,你搜个大喷菇的使用攻略,都能突然冒出个戒色老哥,开始给你科普导管如何毁掉你的人生,如何导致飓风和海啸,让你抽卡全歪。
但不主动出击的策略,没能挽救西方戒色老哥们的口碑。因为首先,他们说的话实在是太离谱了。
例如戒色党们最大的精神领袖,就是一个被常年攻击传播伪科学的人,他没有科学背景,没有实验数据支持,却以看似极为科学的笔触写了一本《A片如何摧毁你的大脑》,建立起了自己的教派。
而他的追随者也有样学样,以各种方式阐述戒撸的好处。有的人一口咬定释放JY,就是在蒸发你的灵魂、自信,乃至才华,而他正是因为忍住一个月没导管,才成功在酒吧来了场堪比单人伍德斯托克音乐节的卡拉OK,让辣妹为他陶醉。
他们的理论百花齐放。这些理论把古希腊的体液说、印度的阿育吠陀医学全挖出来合为一体,还要加入一大堆“阴阳”,可从不解释到底啥是“阴阳”,不然就不阴阳了。但他们会画上两条不断以太极图高速旋转的鱼,来显得更阴阳。
此外,他们还相信是撸管太多让当代美国人失去了曾经的自信和目标感,全然不顾之前几代美国人的精神标签分别是嬉皮士、垮掉的一代和迷茫的一代。
同时,他们总说看片太多会改变你的大脑结构。但这是个常用的诡计,人对大脑的了解之少,基本上处于摸黑状态,没人知道它是不是其实一直就在改变。所以你把《**会改变大脑》里的**换成几乎任何事,都能找到对应的论文,不论是音乐、婚姻、童年阴影,还是——游戏。
而且我不知道他们是从哪儿找到的证据,把终身未婚的特斯拉变成了戒色界的精神领袖。看了几天戒色老哥的教导,我的世界观越来越玄乎,快要能保研《刃牙》大学的健康管理学。
最离谱的是,这一切居然源自中国。
西方戒色老哥的发源地,是Reddit论坛的“戒撸区(Nofap)”。该区在2011年创办,而它创办的原因竟然是:有人看了一篇2003年刊登在《浙江大学学报A辑》上的论文。
这篇论文说的是,研究人发现导管会引发人体睾酮分泌的波动。而这研究正中了戒色老哥们的心:卧槽,睾酮,那可是和男子汉气概息息相关的高端概念,影响到包括举铁和展示男性魅力的方方面面。
于是,逻辑成了只要导管,那你的睾酮分泌就会大崩溃,从而引发一场灾难。基本等于有人因为吃饭会提升血糖浓度,就一口咬定食物导致了糖尿病,准备为了健康绝食。
很多关于戒色老哥的研究报告,都把他们塑造成一群过于关注男子汉气概的人。根据这些报告,他们有厌女倾向,喜欢伪科学,且极为关注泡妞技巧,还多数支持特朗普;美国将在戒撸中变得再次强大。
这种报告一看就极为刻板,可惜戒色老哥们就是不争气,导致如此刻板的介绍,还是能方方正正地扣在他们头上。点进去10个戒撸视频,5个在教你如何展示男人味,7个在扯伪科学,3个带着“雄起”的帽子,9个都在教你如何泡妞。
而最后这个泡妞,正是这群人风评D差的另一个原因:在戒色背后,他们实际上只关心一件事,而且毫无掩饰:那就是如何同异性上床。
同时,这也是为何戒色党能在西方盛行的关键:背后全是赤裸裸的生意。
点进这些戒色老哥的视频,几乎一定会把你引到两个方向:一个是向你贩卖他们的戒色网课,让你在戒撸第6天,发现钻石不再是世界上最硬的东西后,不再惊恐迷茫,不至于同野兽先辈对视时也小鹿乱撞。
而另一个方向,就是兜售大量泡妞教程,也就是PUA的原意:搭讪艺术。
所以这些号也通常做两个方向的视频,一半教你戒色,一半教你如何在五天内和一个新认识的女性上床。其转换干净利落,毫无廉耻,上面放戒色宣传,下面就是把妹广告,看来戒撸真的锻炼了他们的自信。
为了兜售自己的书和网课,戒色老哥们想尽一切方法。他们把自己打造成曾走过欲望之幽谷的心灵导师,坐在溪流与密林间,让大自然和自己的教导融为一体,讲述自己如何从导管之灾中恢复;并在这个过程中,被蚊子咬得猴子般乱挠。
他们对我说:戒撸,就是把性欲掌控在自己手中,而性欲正是人类的一大驱动力。掌握这份驱动力!如此一来,仿佛实现了心灵的核聚变——当浩克在你的胯下咆哮,你将征服珠穆朗玛。
戒色老哥们的约会建议,也看得人想立即下跪。不知是否因为脱离了人的低级趣味,他们的用词已经不再像人类了,达成了戒色飞升。
例如他们会说,女人能“探测”到你是否导管了,如果被女人探测到你导了管,那没救了兄弟,她们是不会和这种“类别”在一起的。
为了让你感受到他们的专业,他们发明了一系列戒撸操、戒撸呼吸法,以及戒撸冥想。配套使用的还有那一套套理论,比如戒撸会提升睾酮分泌,而这将让你皮肤诱惑、肌肉发达、嗓音低沉——蝙蝠侠能发出那种声音,想必是经历了严酷的戒撸训练。
妹子喜欢嗓音磁性的肌肉帅哥,这很真实,所以你看他们说得多有道理。这也正是他们的技巧:将那些科学的理论,同他们自己的理论自然融合在一起。上一条还在说锻炼能让人健康,下一条就变成戒撸能让你征服校花。
戒色老哥们很真诚,他们明明可以靠教广告营销赚钱,却偏要为推广戒色之道,促进人类的进化而献身。看看他们为了卖课写的广告词,真的让人肃然起敬:
“如果A片是那狼人,那吾之网课,就若那银制子弹!”
除了戒色,他们还想发展其他业务,一同推出“戒游戏”、“戒动漫”等服务。甚至还有《60秒帮你戒掉游戏》这样的教程,在左下角摆个精致的倒计时,让你在短短60秒对游戏产生恐惧,从此摆脱恶魔。
假如你用两倍速播放,还能把这个过程变成30秒戒掉游戏,很cooooool吧?可惜没人买账,差点把我笑死。
戒色老哥们做了很多事,看似无害,但近年来,他们受到的攻击却越来越多。因为在这些被赚钱淹没的教条背后,有群真正需要被开导,却被误导的人。
这些加入戒色党的人,常是在试图解决某种问题时入了坑。有人有功能性障碍,有人真的被性瘾摧残,还有些人想要通过某种方式改进自己,以摆脱孤独,找到伴侣和爱人,甚至有人是因为儿时被侵犯,留下了心理阴影。
这些人明显需要更靠谱的帮助,但当他们栽进戒色党后,基本就和靠谱说拜拜了。从戒色党们自创的理论就能看出,他们对科学论证嗤之以鼻,心理医生远在天边。
确实有人依靠这种戒断获得了帮助,他们感受到了自律带来的自信,仿佛重新掌握了命运。这种自信像是安慰剂,确实帮到了一部分人,可它帮不了所有人。
于是在Nofap社群里,充满失败催生的戾气。在这里,你可以搜出很多暴力言论,人们在戒色失败后,恼怒地写下:“我现在真想杀人”。
于是,有些人便把异性和性产业当做引诱他们失败的罪魁祸首。各种阴谋论诞生了:女性想靠诱惑男人打垮人类的男性气概,A片是某某团体的工具,想从心理上奴役世人……在封闭的讨论环境下,这些思想被发酵得愈发危险。
在2014年,加州的圣塔巴巴拉枪击案中,凶手Elliot Rodger行凶的理由是自己直到22岁都还是处男。他声称自己一直处于巨大的孤独中,没朋友,没女友,而且不论他做什么,女人都看不上他。长期下来,他发展出了一套自己比任何人都要杰出的扭曲思想,并要“惩罚”那些无视他杰出之处的人。
你会发现,很多西方戒色老哥,开始戒色的理由就让人想起Elliot最初的遭遇:荷尔蒙不断产生欲望,他们却无法摆脱孤独的折磨。Elliot在走入极端前,也尝试过很多方法来改善现状:学习穿搭、买辆好车……那时的Elliot处于近乎绝望的状态,溺水般抓住每根漂向自己的稻草,就像那些被戒色泡妞网课吸引的青少年。
但显然,就像Elliot的方法没法让他摆脱孤独一样,要靠戒色变成万人迷,实在是过于科幻。光是重复一遍“咱要靠戒撸来把妹”,都让人想笑。
更糟的是,这些戒色老哥走下的每一步,都会被人竭尽所能变成钞票。
就像戒赌吧里全是赌博广告
商人们为了让戒色老哥依赖自己,拼命夸大戒色的好处,编造导管的危险,以将人引入坑;加重人在戒色失败后的负罪感,加重导管的负罪感,这样才能让人买他们的戒色网课。然后,他们还要大卖那些PUA课程,全力输出强功利性的恋爱观,帮韭菜完成自己的最后一项使命。
在这多方面的压力下,戒色党到底扭曲了多少年轻人的心理,没人知道。
就在去年,臭名昭著的亚特兰大枪击案中,6名女性按摩师死亡。凶手说自己之所以杀害她们,正是因为他一直被性瘾折磨,想要自控,却不断被那些人引诱。于是他认定她们是魔鬼,为了解放他和他的同类,他要抹除她们的存在。
这些思想,是不是有点熟悉?
这场凶杀案从一开始就被和戒色党关联,引发了对戒色党的攻击。最初戒色老哥们还辩解说凶手另有其他动机,委屈得比那些网课广告词还真诚,谁知几个月后,凶手自己承认了上述想法。
所以整件事,从表面来看,是群老哥一边犯二,一边用卷到不行的方式推销那些大同小异的奇葩网课。但和很多东西一样,你只要稍微往里面探寻一下,看到的事就没那么好笑了。
在这个大家疯狂戒撸失败的泥潭中,满是商人为了赚钱抛出的话术;人们因为孤独而做出绝望自救,又在失败后郁积恨意;固执己见的人们沉浸在信息茧房里,养蛊般“提炼”自己的思想。整件事里,没人真正关心如何化解困境,那些被忽视的矛盾则犹如沼气制成的炸弹一样,蓄势待发。
该被戒掉的,可能终究不是色吧。
-END-
21岁大学生患糖尿病:纵欲,正在毁掉你的生活
“妈,您别担心,我这不是好好的吗?”小李坐在医院的病床上,看着母亲焦急的眼神,尽力挤出一丝微笑。他刚刚被诊断出患有2型糖尿病,这个21岁的大学生,从未想过自己会与这种“老年病”扯上关系。
小李的生活,曾经是许多同龄人羡慕的典范。他成绩优异,社交广泛,生活似乎总是一帆风顺。然而,在这光鲜亮丽的外表下,却隐藏着不为人知的秘密——他的生活,几乎完全被纵欲所支配。
每天深夜,当宿舍的灯光熄灭,小李的夜生活才刚刚开始。他沉迷于网络游戏,常常通宵达旦;饮食上,他偏爱高糖高脂的食物,几乎不碰蔬菜水果;学业上,他虽然成绩不错,但那都是临时抱佛脚的结果,平时的他,总是把时间花在了无意义的社交和娱乐上。
“你这是自找的!”母亲的声音带着责备和无奈,“你看看你自己,身体都垮了,还怎么继续你的梦想?”
小李沉默了。他知道母亲说的是实话。他的梦想是成为一名医生,帮助那些像他一样被疾病困扰的人。但现在,他连自己的健康都守护不了,又谈何去守护别人的健康?
故事的背景是在一个普通的家庭,小李和他的母亲相依为命。母亲是个普通的工人,为了供小李上大学,她几乎倾尽所有。小李的父亲早年因病去世,留给他们的除了回忆,还有沉重的医疗费用。因此,小李的病情对母亲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人物冲突在小李和母亲之间逐渐加剧。母亲无法理解,为什么儿子会如此不珍惜自己的身体,而小李则在自责和迷茫中挣扎。他开始反思自己的生活方式,试图寻找改变的可能。
然而,生活不会给任何人轻易的回头路。小李的病情需要长期的治疗和控制,这意味着他必须放弃许多曾经习以为常的享乐。他开始尝试调整作息,减少糖分的摄入,增加锻炼。这个过程并不容易,每当夜深人静,他都会想起曾经放纵的日子。
故事的反转出现在小李的一次偶然的社区服务中。他遇到了一位同样患有糖尿病的老先生,老先生用自己的经历告诉他,糖尿病并不可怕,关键是要有正确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生活方式。这次交流让小李深受启发,他开始更加积极地面对治疗,也更加珍惜与母亲相处的时光。
随着时间的推移,小李的病情得到了控制,他也逐渐找回了对生活的热爱。他开始用自己所学的医学知识,帮助社区中的其他糖尿病患者,用自己的经历去鼓励他们。
故事的结尾,小李坐在医院的花园里,阳光洒在他的身上,温暖而和煦。他看着手中的医学书籍,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他知道,生活不会因为一次挫折就结束,而是会因为不断的努力和改变,变得更加美好。
“妈,您看,我现在不是挺好的吗?”小李抬头,对着走来的母亲笑着说。母亲看着儿子眼中重新燃起的希望,终于露出了久违的笑容。她知道,儿子已经从那个纵欲的阴影中走了出来,迎接他的,将是一个更加健康、更加光明的未来。
苏轼劝好友戒色写下一首词,男人看完会心一笑,女人读完大骂
提到苏轼,我们一点都不陌生,他的诗词名句如数家珍,“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一蓑烟雨任平生”、“人间有味是清欢”。
他是北宋中期文坛巨擘,无论是诗词,还是书画,都取得了很高的成就,不仅如此,他还是一个地地道道的美食家,火遍大江南北的东坡肉就是他的发明创造。
这样一个会写诗、会生活、个性真诚又豪放的人,走到哪里都受到人们的喜爱和追捧,所以他的朋友圈总是很热闹。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这是他写给好友张怀民的诗。
“携手江村。梅雪飘裙。情何限、处处消魂。”这是他写给好友陈襄的诗。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这是他写给好友刘景文的诗。
除了这些发自内心为朋友所写的暖心之作,有时候他对朋友也毫不客气,或调侃、或毒舌、或劝诫。
他调侃张先,80岁的人老牛吃嫩草,娶了一个18岁的美丽新娘,“鸳鸯被里成双对,一树梨花压海棠。”
他揶揄陈季常怕老婆,我的朋友真是可怜,我们正相谈佛法一听到老婆的大嗓门,吓得手里的竹杖都掉落在地,“忽闻河东狮子吼,柱杖落地心茫然。”
今天分享他的一首《临江仙》,劝诫自己的朋友戒色,一直流传至今。
谁道东阳都瘦损,凝然点漆精神。瑶林终自隔风尘。试看披鹤氅,仍是谪仙人。
省可清言挥玉尘,真须保器全真。风流何似道家纯。不应同蜀客,惟爱卓文君。
宋:苏轼《临江仙·赠王友道》
这首词写于苏轼的晚年,此时的他信奉佛教,认识了一位姓王的道士,名叫王友道。与王友道相识的过程中,他发现这位朋友虽然是一位方外道士。
但是他的心却不并清净,对于男女之事过于执着。
他担心朋友长此以往沉迷女色,可能会陷入迷途,并且对身体也不利。那怎么来劝自己的朋友呢,这种事情总不好意思直接来说,于是他巧妙地写下这首劝诫词。
“谁道东阳都瘦损,凝然点漆精神”。谁说东阳人都是瘦弱的呢?朋友你的眼睛就如同漆点染一般炯炯有神。
开篇第一句,就先夸赞朋友精神清朗、眼如墨玉,苏轼劝人也是很讲究策略的,先不忘将朋友夸赞一番,会后面的劝导做好情感铺垫,毕竟没有人不喜欢听好话。
“瑶林终自隔风尘”。你所处的修道之地清幽清净,好比天上的仙境,远离纷扰红尘。
“试看披鹤氅,仍是谪仙人”。你看看你披上鹤毛制作的斗篷,那样的风姿卓越,一看就不是俗人,像是谪仙飘然下凡。
词的上片先是狠狠地夸赞王友道的气质,眉宇间英气十足,清俊儒雅,一幅仙风道骨的模样,接下来的劝诫之言自然而然也就容易听进去了。
“省可清言挥玉尘,真须保器全真”。“清言、挥玉尘”,是魏晋士大夫关于老子、庄子守身思想的探讨,有的以“清言”,并“挥玉尘”,认为风度翩翩。
有人持反对意见,“省可清言”,“清言”伤“真”误事,所谓“是非只为多开口,烦恼皆因强出头”,词人在这里持后者的意见。
劝朋友不要清谈,不必挥动那玉柄的麈( zhǔ )尾拂尘,而要多多强身健体,保全自己体内的真气,“真气”仍是道家思想的精髓。
“风流何似道家纯”。在男女的风流韵事中享受那片刻的欢娱,哪里能与修道相比呢?
对于道家的人来说,最重要的事情就是修为真气,苏轼直言这一点,可谓直击朋友的痛点。
“不应同蜀客,惟爱卓文君”。蜀客:指汉代的文学家司马相如。不要像司马相如一样,那样极尽宠爱卓文君!
据史料记载,司马相如死于“消渴症”,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糖尿病。但是民间还有一种更为流传的说法,说司马相如是因为夫妻房事不节制,才导致病情加重而去世。
苏轼在这里拿司马相如和卓文君夫妻情深的例子来劝朋友,色是头上一把刀,你应该清心寡欲才对。
但是这两句却让很多女性读者不悦,谁不希望找一个对自己满怀爱意的伴侣,人家夫妻生活美满跟你有什么关系呢?估计卓文君听到也会对苏轼不满。
王友道看到这首词后,对朋友的好意秒懂,果然有所收敛,渐渐一心向道,也更加倾慕苏轼的才学,能将这种事说的如此高雅不落俗,真不愧是一代文豪。
插画|作者:青荷闲潭,仅供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