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胃口越来越差(糖尿病胃口越来越差会死人吗)
简说内分泌 | 糖尿病胃口不好,需要担心吗?
一般来说,糖尿病患者的食欲通常较好,然而,如果糖尿病患者突然出现胃口不好的情况,就需要引起注意了。根据症状的持续时间和诱因,胃口不好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1 突然胃口不好(短期出现)
如果糖尿病患者在几天或几周内突然出现食欲下降,尤其是老年患者,需要特别关注。这种情况可能与隐匿的感染有关,比如肺部感染、尿路感染,甚至胃肠型感冒等。这些感染在老年人中往往表现不典型,可能没有明显的发热或其他症状,但会导致食欲下降。如果出现这种情况,应及时到医院检查,避免延误病情。
2 调整后出现胃口不好
有些糖尿病患者在更换降糖药物后可能会出现食欲下降。常见的药物包括:
二甲双胍:这是一种常用的降糖药物,可能引起胃肠不适、恶心、食欲下降等副作用。
GLP-1受体激动剂(如利拉鲁肽):这类药物通过延缓胃排空来控制血糖,从而可能导致食欲下降,甚至恶心呕吐。
这些药物的副作用在脾胃虚弱的患者中更容易发生。如果怀疑是药物导致的胃口不好,可以与医生沟通,调整药物或剂量。
3 长期胃口不好
长期食欲不振的患者需要更加警惕,尤其是老年患者。这种情况可能与以下原因有关:
胃肠疾病:需要排查是否存在胃病或消化道肿瘤,特别是年龄超过50岁的患者。如果伴有大便潜血阳性、贫血等症状,需要高度警惕消化道肿瘤。
糖尿病胃轻瘫:这是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表现为餐后胃胀、消化不良、早饱等症状。胃镜检查排除消化道器质性病变后,糖尿病胃轻瘫应作为考虑的重点。
4 中医视角下的胃口不好
从中医的角度来看,糖尿病患者的胃口不好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对应不同的处理方法:
感染后胃口不好(偏热性):如果伴有口苦、咽干、头晕等症状,可以选择小柴胡颗粒来缓解。
寒湿型胃口不好:如果伴有恶心呕吐、怕冷、口淡、不想喝水,可尝试喝生姜葱白水,或使用藿香正气丸。
长期胃口不好(偏虚寒型):对于排除了器质性病变的患者,如果表现为胃胀、消化不良,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香砂六君子丸,同时日常可以饮用陈皮水来调理脾胃。
温馨提示
需要提醒的是,药物的选择,尤其是中成药的使用,必须在医生的辨证指导下进行。糖尿病患者如果出现持续的胃口不好,建议尽早就医,明确病因,以免耽误治疗。
- 简说内分泌 | 得了甲亢,除了海带,还有什么食物不能吃?
- 简说内分泌 | 反复高热查不出原因,中医药辨证论治解决难题
- 简说内分泌 | 糖尿病人便秘怎么办?推荐这些中医特色疗法
广东省中医院芳村医院内分泌科致力于中西医结合,采用中医药辨证和中药烫熨、熏洗、针刺、穴位注射等特色疗法对以下疾病取得良好效果。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改善患者四肢未梢麻痹、疼痛,灼热等感觉异常。
➤对长期血糖控制不佳患者及早期糖尿病,配合中医治疗,保护胰岛功能,强化控制血糖。
➤糖尿病胃肠病变,中医药治疗改善患者长期便秘、腹胀。
➤ 对反复发作、迁延难愈的痛风性关节炎,采用中药内服和梅花针治疗,减轻症状,减少发作频率
➤糖尿病足,采用中西医外治保守治疗,减少截肢风险。
➤糖尿病骨病,老年性骨质疏松症,临床见腰背及双下肢疼痛乏力等。
其它诊治疾病:甲状腺疾病(包括甲亢、甲状腺炎、甲亢心、甲状腺功能减退症)、肥胖病、垂体疾病、肾上腺疾病、特发性水肿、高泌乳素血症等。
专家简介
刘振杰 主任医师
擅长于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糖尿病胃肠病等糖尿病并发症以及代谢综合征、痛风、多囊卵巢、甲状腺炎等内分泌病代谢疾病。
供稿:芳村医院内分泌科
执行编辑:卢悦明
审核校对:王军飞
责任编辑:陈佳佳
得了糖尿病,感觉肠胃越来越差?3招教你预防糖尿病性胃轻瘫
胃轻瘫综合征是指胃排空延缓,又称胃麻痹、胃无力等。根据病因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类型。
糖尿病性胃轻瘫就是继发性胃轻瘫的一种,是糖友们最常见的消化道并发症,发病率高达60%以上。
之所以会出现,根源在于长期高血糖损伤了肠胃神经,使得依赖植物神经支配的肠胃运动功能障碍,导致胃排空功能受损。
所以有的糖友发现,随着患糖尿病的时日增加,或因血糖控制不佳,逐渐出现腹胀、腹痛、恶心、呕吐的症状。
如果出现频繁,就很可能是得了胃轻瘫了。
胃轻瘫的主要症状有:
- 胃灼热、胃食管反流;
- 恶心,呕吐;
- 容易腹胀,吃一点就饱;
- 食欲不振和体重减轻;
- 打嗝;
- 腹痛。
这是因为长期高血糖会导致自主神经功能紊乱,自主神经支配的肠胃缺乏动力,胃排空延迟。
正常的胃排空为进餐后半小时排出50%以上的胃内容物,2小时排出约80%的胃内容物,3小时基本排空胃内容。
一旦出现胃轻瘫,进餐后1小时和3小时只能排出约40%和60%~70%的胃内容物。这常常会引起胃胀感。
其中,呕吐是胃轻瘫的主要表现。如果糖友们最近频繁呕吐,要警惕胃轻瘫了。
(1)血糖控制是基础
血糖长期保持升高的状态会损伤肠胃神经,导致胃轻瘫,所以想避开这些并发症,一定要控好血糖。
血糖控制是预防糖尿病一切并发症的基础。糖友的空腹血糖应控制在4.4~6.1mmoI/L,糖化血红蛋白小于6.5%。
(3)腹部按摩
按摩腹部可以帮助肠胃蠕动,预防胃轻瘫。具体方法如下:
- ①排空小便、洗净双手;
- ②取仰卧位,曲双膝、全身放松;
- ③左手按在腹部,右手叠放在左手上,按顺时针方向,按揉多次;
- ④按揉时,适度用力,保持呼吸自然顺畅。
(3)饮食注意
饮食不佳会加重胃部负担,更容易导致胃肠道不适,需注意4点:
- 低脂饮食、不吃油炸食品。油脂会加重肠胃的消化负担;
- 不吃太热或是太凉的食品,像冷饮、雪糕,以免刺激肠胃;
- 少食多餐,一次吃太饱或暴饮暴食都会增加肠胃的消化负担;
- 多吃蔬菜水果,少吃不好消化的食物。
(1)恢复身体水分、补充电解质和液体营养素
以低脂、低纤维、少渣、流质为主,少量多餐,餐后需进行适当运动1~2小时,有助于胃排空。
食物应为小颗粒或小块儿状。研究证明,食用颗粒或是小块儿食物的患者,腹胀腹痛的症状明显减轻。
(2)药物治疗
营养神经的药物、止吐的药物以及促进肠胃蠕动的药物都可以缓解病情,如:
- 胃复安(Reglan):进食前服用这种药物,它能促进胃部肌肉收缩,帮助消化食物,也可以减少恶心和呕吐。副作用包括腹泻、嗜睡、焦虑、以及很少见的严重的神经系统疾病。
- 红霉素:这是一种抗生素,可以促进胃收缩,帮助消化食物。副作用包括腹泻、长时间使用抗生素会使细胞产生抗药性。
- 止吐药:如甲氧氯普胺,是能帮助控制恶心的药物。
(3)手术治疗
胃轻瘫严重者通常需要通过手术进行治疗。植入胃肠起搏器增加胃肠动力。幽门成形术、空肠造瘘术、胃窦切除术、胃造瘘术等。也可帮助解决胃轻瘫。
问上医,让更多人拥有健康,让健康更简单!
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有用,请不吝您的点赞评论,这是对我们最大的支持!
得了糖尿病,你是否感觉胃肠功能越来越差,身体这些地方出问题了
便秘和腹泻等症状在人体中是比较常见的,通常人们对这些症状可能不太重视。但是,当这些症状出现在糖尿病患者身上时,情况就有所不同了。
尽管中医并没有特定的糖尿病相关的胃肠病名词,但根据典型的临床表现,这些症状可以归类为中医的“痞症”、“痞满”、“呕吐”、“便秘”、“泄泻”等范畴。
糖尿病胃肠病主要发生在胃肠系统,同时影响到肝、脾、肾功能;其病机特点是“本虚标实”,即本身有气阴两虚,尤其是脾胃功能虚弱,同时又伴随湿热、气滞、燥热、痰浊、瘀血等病理特征。
脾胃相互依存,脾主运化功能,负责将食物消化吸收并输送到全身,胃则主要负责容纳和消化食物。如果脾胃功能失调,会导致食物消化不良、恶心、呕吐、腹胀、泄泻等症状的出现。
此外,脾胃功能不佳导致的水谷物质无法正常吸收和传输,可能会产生痰湿现象。小肠在胃中接收水谷物质,负责分清浊输送至全身各部位,功能异常可能导致泄泻和腹痛。大肠主要负责排出体内废物,如果受到脾胃功能影响,可能会出现腹胀和泄泻。脾阴不足则可能导致便秘或排便不畅,进一步影响大肠的正常功能。
这里和大家分享一个糖尿病胃肠病的案例。
患者是一名69岁的男性,患有2型糖尿病已有10年,并且在过去1年中一直有便秘的困扰。患者在10年前出现了“三多一少”症状,血糖值测得13.3mmol/L,确诊为2型糖尿病。患者曾先后服用“优降糖”和“二甲双胍+瑞易宁”等口服药物,目前改为胰岛素治疗,血糖控制尚可。
1年前,患者开始出现大便干结、不通畅的问题,每2到3天一次,有时甚至每2周一次,经常依赖“番泻叶”或“大黄粉”泡服,有时还需使用“开塞露”帮助通便。
由于便秘症状反复,患者感到非常痛苦,因此找到我,希望通过中药调理。患者来诊时的症状包括口干、口苦、食欲不振、大便干结难排,有时像羊粪一样干燥,腰膝酸软、乏力、时常头晕,舌质红,舌苔薄黄而干,脉细数。
辨证为津亏肠燥,阴虚便秘。
治疗以养阴生津、润肠通便为主。
采用的方剂中,大黄和芒硝具有泻下通便和清热的作用,玄参、麦冬、生地、石斛、玉竹增强滋阴效果,麻仁则润肠通便。这些药物组合起来,共同起到养阴生津、润肠通便的效果。
患者服药一段时间后,大便先硬后软,症状有所好转。继续服药后,大便变得通畅,口干、口苦的症状消失,食欲增加,精神状态明显改善。大黄的用量减半,继续服用此方一个月以巩固疗效。后续跟踪显示,患者未再发生明显的便秘问题。
其实,糖尿病便秘只是糖尿病胃肠病的一种症状,有些患者还会出现腹泻等其他问题。因此,当糖尿病患者出现便秘、腹泻等症状时,要警惕可能的糖尿病胃肠病。应及早治疗,以免错过最佳治疗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