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治疗的最新进展(糖尿病治疗的最基本措施是)
九安医疗:糖尿病诊疗照护“O+O”新模式效果显著,预期未来两到三年内将覆盖更多医院
金融界12月16日消息,有投资者在互动平台向九安医疗提问:董秘先生您好!问几个问题:1、公司一直标榜糖尿病0 0为公司的核心投资项目,请问糖尿病0 0为何到如今已经很多年了,还是没有一个好的结果,是不是该项目的前景不乐观?2、爆款产品除了新冠检测试剂给天赐良机火了一把,而后还没有用什么产品爆款,请问你们一直注重的爆款产品研发下一个爆款产品是什么?一直说要把国内的优质医疗产品推出国外市场,现在推出了几个?3、其他高新技术投资从公开数据看已经投资了好几个。
公司回答表示:公司在糖尿病诊疗照护相关领域的经验已超过十年,公司糖尿病诊疗照护“O O”新模式的糖化血红蛋白达标率平均值从基线的30%左右提升到60%左右,不良率降到5%以下,规范管理率达到70%,有效性得到了验证。
在中国,三甲医院1500多家,去掉肿瘤医院、妇幼医院等只有1000多家。目前,公司与国内330多家医院合作,在未来的两到三年之内,希望能更多、更快地覆盖这些医院,形成先发优势。尽管医疗行业涉及多个环节和政策,但公司认为前景越来越清晰。美国市场方面,我们也在大力推进。公司在美国加州萨克拉门托的新办公室成立,并与北加州医师集团合作,与80多家诊所合作,形成了良好的口碑,照护病人数超1.7万人,帮助诊所管好糖尿病病人、高血压病人。
公司糖尿病“O O”业务在2024前三季度累计收入金额为5264万,已经大幅超过2023年度全年度的收入金额3721万。糖尿病照护服务为公司的战略核心业务,该模式早已连续两次被纳入由工业和信息化部、民政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联合发布的《智慧健康养老产品及服务推广目录》,并获得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发布的《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的认可,被明确列为糖尿病自我管理教育和支持的重要实施内容。
医疗的本质,是提高治疗效果、降低治疗成本,公司的该模式有效减少了患者的无效就诊,显著提升了诊疗效率,同时节约了社会和医疗资源。我们已经看到了这个良好的趋势,并希望将糖尿病诊疗照护“O O”新模式,逐渐在中国、美国落地。未来,公司的持续血糖监测仪(CGMS)产品将被整合应用于糖尿病诊疗照护“O O”新模式中,形成较强的协同作用,可加速推动公司核心战略的实施和发展,从而进一步推动业绩有效增长。
在爆款产品方面,我们利用iHealth在美国的知名度和知晓率,将更多优秀的技术和产品推向美国市场。主要是两类产品,第一类是IVD相关产品,比如单检、三联检,可能还有验孕相关的产品。第二类是血压计、血糖仪、额温计等家用医疗器械。这些产品不一定要自己做,可能会有合作。目前CGMS在预临床阶段,中美都在积极准备中,公司会集中精力和资源,加速推动这一项目的进展。
本文源自金融界
事关5亿人!“不死癌症”糖尿病的治疗终点,真的来了吗?
糖尿病
影响着全球超5亿人的生活
中国就有超过1.1亿的患者
而这个数字
仍在以惊人的速度攀升
—01—
5亿人的“甜蜜”负担
2021年,全球约有670万人因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离世,平均每5秒就有一条生命因它而逝。糖尿病已成为全球健康的重大挑战,它不仅威胁着个体的健康,也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在人体内部,胰岛素是由胰腺内的胰岛细胞负责产生,其主要职责是调节血糖水平,确保生命活动的正常运转。然而,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由于胰岛功能的减弱或缺失,导致血糖调控出现障碍。传统治疗手段,例如胰岛素注射,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症状,却无法彻底解决根本问题。
面对糖尿病带来的“甜蜜”负担与痛苦的考验,患者们在寻求生命平衡的过程中面临着不小的挑战。那么,糖尿病患者应如何有效应对这一难题,在漫长的治疗旅途中寻找到希望和方向呢?
—02—
再生胰岛移植
科研团队首次正面回应
2024年5月7日,医学领域迎来了一项令人振奋的突破!
海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上海长征医院宣布成功实施了全球首例干细胞来源的自体再生胰岛移植手术。
这项手术成功地治愈了一位胰岛功能严重受损的2型糖尿病患者,至今该患者已经完全不需要依赖胰岛素超过3年。此消息一经公布,迅速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这不仅是医学领域的一项重大创新,也为众多糖尿病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然而,值得注意的是,这项手术的成功基于特定条件,并非所有的2型糖尿病患者都适合采用这种方法进行治疗。
事实上,这位被治愈的患者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他处于2型糖尿病的晚期阶段,胰岛功能几乎完全丧失,并且伴有严重的并发症,尤其是肾功能衰竭。医生在成功完成了肾脏移植后,再利用细胞移植再生医学的技术,帮助患者恢复了胰岛功能,从而有效地控制了血糖水平。这表明,虽然这一治疗方法展现出了巨大的潜力,但其适用范围仍需谨慎评估,特别是针对患者的具体病情和身体状况。
问
哪些糖尿病患者可以接受这一技术呢?
问
再生胰岛是如何被培育出来的?
体外可再生胰岛,其制造过程通常需要两个部分:
第一步,制备诱导多能干细胞,这一过程需要一个多月的时间。
第二步,科研团队自主研发的核心知识产权——内胚层干细胞技术,使得人类更接近成熟的胰岛细胞,显著缩短了细胞传代的次数,从十几次减少至仅需三次左右。
问
再生胰岛长什么样?
从患者自身获取细胞后,经过无菌检测和精心培养,最终形成一个个均匀的颗粒状细胞团——再造胰岛。
这些再生的胰岛细胞团,不仅纯度高,而且能够像正常胰岛一样,感应血糖的变化,并相应地分泌胰岛素或胰高血糖素,从而实现对血糖水平的动态调控。
问
再生胰岛如何进入患者体内?
在临床应用中,再造胰岛的输注过程也十分简便。患者仅需局部麻醉,通过一个小穿刺,将再造胰岛细胞团输注到肝脏的门静脉中,进入到肝脏的血管。肝脏的丰富血液供应和适宜的环境,使得这些细胞能够定植,并开始发挥功效。
问
移植后会有排异问题吗?
针对胰岛功能衰竭的2型糖尿病,如果患者做的是自体胰岛再造,不会出现排异的问题。
但对于1型糖尿病患者,由于自身免疫系统的攻击,即使再造出自己的胰岛,也难以避免被破坏的命运。因此,无论是自体还是异体移植,1型糖尿病患者都需要依赖免疫抑制剂来维持治疗效果。
什么是排异反应?
排异反应是指人体免疫系统对外来移植组织或器官产生的防御性攻击。由于移植的组织或器官并非来自患者自身,免疫系统会将其识别为外来物并试图摧毁它们。这种攻击可能会导致移植器官受损甚至丧失功能。为了防止排异反应的发生,患者通常需要长期服用免疫抑制剂,这类药物能够帮助降低免疫系统的活跃度,从而保护移植器官,延长其正常工作的时间。
问
未来能解决再生胰岛移植后的排异反应吗?
彻底治愈、摆脱免疫制剂的束缚是完全有可能的。关键在于结合基因编辑技术。基因编辑技术能够解决异体排斥和自身免疫问题,让再造的胰岛在体内无需免疫制剂也能存活。
问
这项技术安全吗?
在采用新技术治疗糖尿病患者时,不可避免地会增加出现缺陷和变异的风险,这自然导致潜在危险性的提升,对肿瘤问题必须给予高度重视并认真处理。只有在确保患者安全的基础上,才能进一步探讨治疗的有效性。
—03—
跨界合作
共筑医疗未来,让更多人获益
胰岛移植技术虽然有着较长的发展历史,但供体短缺的问题始终是制约其广泛应用的主要瓶颈。据统计,每年全球仅有2000到3000名患者能够有幸接受胰腺或胰岛的移植手术。
该技术的复杂性和综合性要求跨领域的深度协作,涵盖了移植外科、内分泌学以及干细胞研究等多个学科。正是通过内分泌学家、干细胞科学家及免疫基因编辑专家之间的密切合作,才促成了技术层面的重大进展。这不仅是中国医疗界多学科融合发展的生动案例,也是跨行业合作的成功范例。
展望未来,随着自体再生胰岛移植技术的持续优化和发展,预计会有越来越多的糖尿病患者能够摆脱长期依赖药物治疗的局面,迎来新的生活希望。每一次医学的进步,都在为人类社会注入更多光明与希望。
转自:人民网科普
来源: 蝌蚪五线谱
糖尿病友迎好消息:这几款糖尿病新药进医保了!
11月28日,国家医保局公布了一个令人振奋的好消息:2024年新版国家医保药品目录的调整情况已经出炉,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糖尿病用药领域增加了9种新药。这一调整无疑为广大的糖尿病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和治疗选择。作为一名关注医疗健康领域的写作者,我深感这一消息的重要性,并希望通过本文,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这些新药及其对患者可能带来的影响。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这次新增的9种糖尿病用药。它们分别是依柯胰岛素注射液、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Ⅳ)、恒格列净二甲双胍缓释片(Ⅰ)、恒格列净二甲双胍缓释片(Ⅱ)、二甲双胍恩格列净片(Ⅲ)、二甲双胍恩格列净片(Ⅵ)、苯甲酸福格列汀片、考格列汀片和脯氨酸加格列净片。这些新药各具特色,涵盖了不同的治疗机制和用药方式,为糖尿病患者提供了更加多样化的治疗选择。
1、依柯胰岛素注射液
依柯胰岛素注射液是一种长效胰岛素,每周只需注射一次。这一特点极大地减轻了患者的用药负担,提高了用药的便捷性和舒适度。尤其对于那些需要长期接受胰岛素治疗的患者来说,依柯胰岛素注射液的推出无疑是一个巨大的福音。医保要求将其限定在其他胰岛素或口服药难以控制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使用,这体现了医保政策的精准性和科学性。
2、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Ⅳ)
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Ⅳ)则是双胍类口服药的代表之一。作为糖尿病治疗的基础用药,二甲双胍在临床上有着广泛的应用。此次新增的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Ⅳ),以其独特的缓释技术,实现了更加平稳的血糖控制效果,减少了血糖波动带来的不适和风险。同时,其医保支付标准也相对较低,为患者减轻了经济负担。
3、恒格列净二甲双胍缓释片(Ⅰ)
恒格列净二甲双胍缓释片(Ⅰ)、恒格列净二甲双胍缓释片(Ⅱ)和二甲双胍恩格列净片(Ⅲ)、(Ⅵ)则是口服复方降糖药。这些药物通过结合不同的降糖机制,实现了更加全面和有效的血糖控制。它们适用于2型糖尿病患者,尤其是那些需要联合用药的患者。这些新药的推出,不仅丰富了糖尿病的治疗手段,也提高了治疗的效果和安全性。
4、苯甲酸福格列汀片和考格列汀片
苯甲酸福格列汀片和考格列汀片则属于二肽基肽酶-4(DPP-4)抑制剂。这类药物通过抑制DPP-4酶的活性,延长了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的作用时间,从而促进了胰岛素的分泌和降低了血糖水平。考格列汀片更是以其独特的每两周服用一次的用药方式,进一步提高了患者的用药便捷性。
5、脯氨酸加格列净片
脯氨酸加格列净片则是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SGLT-2)抑制剂的代表。这类药物通过抑制SGLT-2的活性,减少了肾脏对葡萄糖的重吸收,从而增加了尿液中葡萄糖的排泄量,降低了血糖水平。这一机制不仅有助于控制血糖,还具有一定的减轻体重和改善心血管功能的作用。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在新增这些新药的同时,本次调整也调出了2种药品:重组赖脯胰岛素和重组甘精胰岛素。这一调整可能是基于临床数据、药物经济学和医保政策等多方面的考虑。虽然这些药品的调出可能会对一些患者产生影响,但总体上,新版医保药品目录的调整仍然体现了医保政策的进步和完善。
对于广大糖尿病患者来说,新版医保药品目录的调整无疑是一个好消息。它不仅为患者提供了更加多样化的治疗选择,也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然而,我们也需要认识到,药物治疗只是糖尿病管理的一部分。患者还需要注意饮食控制、运动锻炼和血糖监测等方面的综合管理。只有综合运用各种手段,才能实现更好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此外,对于医护人员来说,新版医保药品目录的调整也提出了新的挑战和机遇。他们需要不断学习和掌握新药的知识和用法,为患者提供更加科学、合理和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同时,他们还需要加强与患者的沟通和交流,提高患者的用药依从性和自我管理能力。
总的来说,2024年新版国家医保药品目录的调整为糖尿病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和治疗选择。这一调整不仅体现了医保政策的进步和完善,也反映了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快速发展和不断创新。我们相信,在政府和社会的共同努力下,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将会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和改善。让我们共同期待一个更加健康、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