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糖尿病的预防和保健(糖尿病的预防和注意事项)

九派健康 0
文章目录:

远离糖尿病威胁 牢记七项预防策略

【来源:大河健康报】

《 大河健康报 》( 2024年12月10日 第 A13 版)

□惠济区人民医院普通内科

刘少华

糖尿病是一种由胰岛素分泌不足或细胞对胰岛素反应不佳(胰岛素抵抗)引起的慢性疾病。它导致血液中的血糖水平升高,长期高血糖会对多个器官系统造成损害。

糖尿病主要分为两种类型,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1型糖尿病多发生于青少年,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导致,需要终身注射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则多发于中老年人,与胰岛素抵抗和相对胰岛素分泌不足有关。此外,还有妊娠糖尿病、特殊类型糖尿病等。

糖尿病患者的典型症状包括口渴、多尿、多食、体重减轻(即“三多一少”症状)等。然而,许多2型糖尿病患者早期可能无明显症状,仅在体检或出现并发症时才被发现。

糖尿病的并发症是其主要的危害所在,包括心血管疾病、肾脏疾病、神经病变、糖尿病眼病等。这些并发症可导致残疾、生活质量下降,甚至危及生命。

糖尿病的预防策略:

合理饮食 建议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减少淀粉类食物和精米精面的摄入,增加高纤维食物的摄入。避免过多摄入高糖、高脂肪和高盐的食物。

规律运动 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等。运动可以提高身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有助于控制体重,降低患糖尿病的风险。

控制体重 肥胖是诱发糖尿病的主要风险因素之一。通过合理的饮食和运动,将体重控制在正常范围内,有助于降低患糖尿病的风险。

戒烟限酒 烟草和过量饮酒均会增加糖尿病的发生风险。因此,建议戒烟限酒,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定期监测 对于有糖尿病家族史、肥胖、高血压、高血脂等高风险群体,应定期进行血糖检测。通过早期发现和干预,可以有效降低糖尿病的发病率。

充足睡眠 睡眠不足会影响身体代谢和胰岛素敏感性,进而增加患糖尿病的风险。建议每晚保持7~9个小时的睡眠时间,确保睡眠质量。

心理调节 长期的心理压力会影响血糖水平,增加患糖尿病的风险。因此,建议通过冥想、练瑜伽、深呼吸等方式管理压力,保持良好的心态。

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

树立信心 患者勇敢地接受现实,充满自信地迎接挑战,正确理解自己的病情,并积极配合治疗。

定期监测 定期监测血糖、尿糖、体重、血压等指标,根据监测结果调整治疗方案。

正规服药 遵医嘱按时服药,不随意停药或更改剂量。

健康饮食 保持清淡饮食,避免高糖、高脂肪食物,合理搭配营养。

规律运动 坚持规律运动,合理控制体重,提高身体素质。

了解糖尿病的基本知识,掌握预防策略,对于维护公众健康具有重要意义。让我们共同努力,远离糖尿病的威胁,享受健康美好的生活。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如何预防糖尿病的发生?从这4个方面入手,或能让健康多一份保障

糖尿病是一组以血糖升高为特征的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代谢的代谢性疾病。糖尿病的特征在于复发性或持续性高血糖,而高血糖则是诊断糖尿病的重要依据。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控制自身饮食摄入是十分重要的。合理控制能量的摄入是糖尿病饮食控制的首要原则,糖尿病患者的能量供给以维持理想体重为宜。

对于肥胖者来说,应该减少能量摄入,以此来减少体重的影响,而体型消瘦者需要提高能量摄入以此来增加体重。

那么,了解了这么多关于糖尿病的知识,到底应该如何预防糖尿病的发生呢?不妨从这4个方面了解一下,为健康增添一份保障。

1.少吃多动,控制体重

有句话说,每餐八分饱,这句话是有道理的,晚餐饮食尽量做到清淡易消化为宜。少荤多素,忌暴饮暴食。不能饥一顿饱一顿,不要长期性地在外就餐。多吃更要多运动,这样才能维持正常体重。平时可以多观察自身的腰围和体重,假若在一段时间内体重和腰围继续增加,说明还是吃得太多,饭量需要适量地减少。

2.每天吃多少需要定量

想清楚每一天需要吃多少,也就是需要规划进食量。每天按照体重和体力活动来确定每天的摄入量。再根据进食量来决定每天需要吃的主副食,随之进行搭配,规定用量,这样才能更好呵护身体健康。

3.粗细粮搭配

对于糖尿病人来说,应该要增加自身膳食纤维,但并不是多多益善,过量摄入会导致腹泻、消化不良。也可能会影响钙、铁、锌等元素的吸收。还有可能会降低蛋白质的消化和吸收。所以一定要合理控制饮食。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主食可以多选用粗细粮代替精细粮,有利于控制餐后血糖,增强饱腹感。主食最好选择粗细粮搭配,可以选择荞麦、燕麦、大麦、玉米、黑米等粗杂粮及其制品。

能够增加自身膳食纤维的摄入量,比如选择全谷、全麦食物做早点;用部分粗粮代替精细米面,但是吃粗粮不能超过总量;每日膳食中可适当添加豆类食物,例如红豆、绿豆等;每日需要多吃青菜,特别是需要多摄入青菜的茎和叶。

4.合理膳食,均衡营养

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每天的进食并不是越少越好,而是要做到营养全面和均衡。所谓的“均衡”,就是要求每天应尽量摄入粮谷类、蔬菜水果类、肉蛋类、乳豆类和油脂类五大类食物,每天都应该保证摄入量,而且糖尿病患者要低糖饮食,因此可多吃新鲜的瓜果蔬菜、高纤维食物,这样能促进机体的糖代谢,降低血糖同时又养生。

除了低糖饮食还要重视维生素的补充,尤其是维生素B和维生素C,可以适当吃些鱼、奶、甘蓝、青椒、鲜枣等食物,这些维生素含量丰富的食物能够减缓糖尿病并发症的进程。只有做到不偏食,搭配合理,尽量保证摄入种类齐全、数量丰富,才能够做到保护健康、抵御疾病。

【本图文由“熊猫医学”新媒体独家原创出品,作者霏羽,未经授权,请勿转载、复制】

如何有效预防、治疗糖尿病?

【来源:学习强国】

糖尿病是由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导致的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终身性代谢性疾病。存在糖尿病家族史更容易发生糖尿病,同时,不健康饮食、身体活动不足、吸烟、饮酒等行为危险因素也会增加糖尿病的发生风险。如何进行合理生活方式改善呢?

其一,合理饮食。

1.吃饭八分饱,控制甜食摄入,以粗粮、优质蛋白质、蔬菜瓜果为主,控制高糖分饮料、高糖分水果摄入。避免高热量、高糖、高脂肪和高盐的食物,尽量减少加工食品的摄入。

2.少吃过于精细的碳水化合物,比如白面包、饼干、硬面包圈等,很容易代谢成糖分,导致血糖的升高。

3.可适当进食高纤维的碳水化合物,尤其是富含可溶性纤维的碳水化合物,如燕麦、大麦、某些水果和蔬菜。

4.可适当进食沙丁鱼、亚麻籽、核桃等ω-3脂肪酸(欧米伽3脂肪酸)含量较高的食物,多食用大豆、葵花籽、菠菜等。

其二,合理运动。

1.糖尿病患者餐后进行60至120分钟的体育锻炼。餐后90分钟运动比餐后30分钟及60分钟的降糖效果好,而餐后30分钟进行的降糖作用最差。糖尿病患者应避免空腹运动,因为易发生低血糖,同时避免餐后立即运动。

2.建议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或骑自行车。运动时间自10分钟开始,逐渐延长至30至40分钟。有运动习惯者建议每天坚持运动。平时不怎么运动的人可先尝试“快步走”,再逐渐过渡到慢跑、骑自行车、跳绳、游泳、打球等运动。

3.避免久坐:久坐会增加患糖尿病的风险。因此,建议每隔一段时间就起身活动一下,如散步或做一些简单的伸展运动。

4.增加运动强度,适当增加对肌肉有足够刺激的运动。对没有并发症的轻中度糖尿病患者推荐中等强度运动,通常将运动时的靶心率作为衡量标准,建议靶心率控制在最高心率的70%至80%。

其三,戒烟限酒。

1.控制饮酒:酒精本身是一种高热量饮品,大量饮用造成热量超标,还可导致肥胖发生。此外,饮酒会使血糖值升高,消耗人体的胰岛素。

2.戒烟:吸烟会损害血管和胰岛功能,大大增加患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因此,戒烟是预防糖尿病的重要措施之一。

其四,控制体重。

超重或肥胖是糖尿病发生的重要风险因素。肥胖者容易出现胰岛素抵抗,进而发展为糖尿病。因此,保持健康的体重范围(BMI控制在24以内)对于预防糖尿病至关重要。

其五,定期监测血糖。

应每年定期体检,监测血糖变化,及时发现血糖异常和糖尿病前期状态,从而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如空腹血糖超过7.0mmol/L,餐后2小时血糖超过11.1mmol/L,考虑糖尿病可能,应及时就医。空腹血糖介于6.1至7.0mmol/L,餐后2小时血糖在7.8至11.1mmol/L之间,考虑糖尿病前期。

其六,坚持用药。

对于已经存在糖尿病前期状态或高危因素的人群,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使用药物进行干预治疗以降低糖尿病的发生风险。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