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儿童糖尿病的护理措施(儿童糖尿病的护理查房)

光明网 0
文章目录:

糖尿病患儿日常如何护理

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内分泌科的叶雪主治医师表示,儿童糖尿病治疗需综合进行,饮食、运动、药物、监测和糖尿病教育五个方面在患儿日常护理中缺一不可。

首先,饮食上注意营养,控制总热量,保证儿童正常生长发育。

其次,运动上,可以提高周围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血糖、血脂和血液粘稠度,增强体质,改善心、肺功能,有利于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预防和控制。运动要遵循适量、经常性、个体化原则,防止运动后低血糖。比较合适的是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如慢跑、快走、骑车、游泳等。须注意的是,当胰岛素不足而血糖升高时,锻炼可能进一步升高血糖,诱发酮症酸中毒发生,因此,尿酮体阳性时不能活动,低血糖时也不能进行运动。

第三,药物治疗上应严格遵医嘱进行。一般在临床上,1型糖尿病的治疗用药就是胰岛素,可以选择每日多次皮下注射或者选择胰岛素泵,胰岛素的适应症包括1型糖尿病,需短期强化控制血糖的2型糖尿病以及不能采用口服降糖药治疗或肝肾功能损害的非1型糖尿病患儿。对10岁以上的2型糖尿病患者,在血糖平稳、肝酶正常时可以选择二甲双胍治疗。

第四,日常监测方面,血糖平稳时每日测3-4次(包括早餐前),周末时每日8次,以调整胰岛素用量。此外,以下情况也需要加测血糖:出现低血糖症状或怀疑低血糖时,剧烈运动前后,尝试新的饮食或不能规律进餐时,突然的情绪激动,患其他急性疾病时,如感染、呕吐、腹泻等。糖尿病的监测还包括每3个月1次查糖化血红蛋白、肝肾功能、胰岛素C肽,每年1次远期并发症监测,主要包括眼底、肾脏损伤指标、诱发电位等。

第五,在糖尿病教育上,家长和孩子需要学习糖尿病相关知识,掌握低血糖及高血糖的处理方法。对糖尿病知识了解得越多,孩子血糖控制会越平稳。

来源 | 摘自中国消费者报·中国消费网

记者 | 庞建新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来源: 首都儿科研究所科普号

糖尿病患儿的饮食该怎样搭配?

儿童处于生长发育时期,糖尿病患儿的能量供给和普通儿童是一样的,应当与同年龄同身高组非糖尿病儿童的能量需求一致,不应该被限制,只是需要根据患儿的病情、食欲、活动量、生长发育等情况进行调整。您可以到儿童营养研究中心门诊由医生给孩子进行个体化的计算。

科学饮食能帮助患儿减轻胰岛负担,纠正代谢紊乱,控制体重在合理范围和帮助血糖达标,是糖尿病患儿护理的一个最重要的手段之一。糖尿病患儿需终身饮食治疗,既要按治疗饮食要求摄取营养素,又要兼顾年龄特点,尽可能做到花色品种丰富,美味可口,质地细软,易于消化。

首先,蛋白质的摄入应充足,以满足生长发育,并且能维持儿童和青少年的蛋白质体内贮备,以优质蛋白质为主,如肉、蛋、奶、大豆等。

其次,糖尿病饮食是称重治疗饮食,所需食物应在烹调前称重,尤其是碳水化合物类食物。碳水化合物通常占全日总热量的50%-60%,可以多选用低血糖生成指数的食物,用部分粗杂粮代替部分精细粮,食用含碳水化合物高的食物如:土豆、藕、山药、芋头、红薯、粉丝等需按照食物交换份减少主食的摄入,限制甜食、饮料等。减少饱和脂肪酸和反式脂肪酸的摄入。血糖控制平稳时,可于两餐间吃少量水果。

文 |熊诗文

来源: 首都儿科研究所科普号

孩子患糖尿病,上学期间该如何自我护理?

记者 韩虹丽 通讯员 崔振琼

孩子患糖尿病,往往会抗拒吃药打针,特别是糖尿病患儿不配合治疗,这加大糖尿病的治疗难度。这时候家长的精心护理就显得尤为重要。

糖尿病是终身性的疾病,患儿必须学会将饮食控制、运动疗法、血糖监测、胰岛素治疗融入自己的生活,患儿及其家长应熟悉各项治疗及护理措施,最大程度避免糖尿病给孩子带来的危害。

注射胰岛素避免过量

上学的儿童应该学会自我注射胰岛素,对于只需早、晚两次注射胰岛素的患儿,在校期间可以不用注射胰岛素,这是比较理想的方案。山东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内分泌科主任梁向荣介绍,当采用注射针进行胰岛素皮下注射治疗时,每次注射应尽量用同一型号的注射器以保证剂量的绝对准确,注射部位可选用股前部、腹壁、上臂外侧、臀部,每次注射须更换部位,以免局部皮下脂肪萎缩硬化。

此外,胰岛素用药时应注意,避免出现胰岛素过量时发生 Somogyi现象。“就是午夜至凌晨时发生低血糖随即反调节激素分泌增加,使血糖陡升,以致清晨血糖、尿糖异常增高,这需要减少胰岛素用量。又要避免胰岛素用量不足时发生清晨现象,由于晚间胰岛素用量不足,清晨5~9时呈现血糖和尿糖增高,这需要加大晚间胰岛素注射剂量或将注射时间稍往后移。” 梁向荣说。

梁向荣表示,鼓励和指导患儿及家长独立进行血糖监测,教会其血糖测量仪检测末梢血糖值。每天监测三餐前后及凌晨3点的血糖。每天按时注射胰岛素,记录每天血糖变化和胰岛素用量,以便定期复查时向医生反馈。

在校期间注意饮食与运动

“糖尿病饮食主张少量多餐,因此需要患儿在上午或下午课间少量加餐。如果患儿中午在学校就餐,一定要注意定时定量,切不可暴饮暴食。”梁向荣说,在上体育课时,尽量避免做剧烈的无氧运动,应在老师指导下选择强度低一些的有氧运动(如慢跑等),在运动前应少量加餐,以免发生低血糖。此外,还需要注意保护足部,防止因皮肤破损、感染而导致糖尿病足。

梁向荣建议患儿应将自己的病情如实告知老师和同学,以取得老师和同学们的理解和帮助。“另外,患儿还要随身携带一张卡片,上面写有自己姓名、家庭住址、家人联系电话、病情及用药情况、就诊医院、主治医师等相关信息,以备不时之需。”

学会急救方法

糖尿病患儿要学会低血糖的早期识别与急救方法,并随身携带一些糖果或零食。“当患儿出现饥饿感、出汗、心慌、虚弱等症状时,提示出现了低血糖反应,应马上补充含糖食品或饮料。还有患儿上学时还要把水备足,以便在糖尿病患儿小便频多,运动出汗失水时及时补充水分。”梁向荣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