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虾糖尿病(糖尿病人能吃海虾米吗?)
糖尿病患者不能吃大虾?若想胰岛有活力,3种发物建议远离
导语:糖尿病是一种受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及生活习惯所影响导致的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近年来,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发生几率不断上升,而且不断向年轻群体靠近,
如果患上糖尿病后,血糖控制不稳定,很容易给身体带来一系列的并发症,比如视力下降、心脑血管疾病等等,严重的可能会危及生命健康。
糖尿病患者是可以吃大虾的。虾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它的含糖量非常少,并且它还有各种微量矿物质及饱和脂肪酸,比较适合糖尿病患者使用。
但是每天的摄入盐量不要超过50克。特别是存在糖尿病肾病病人,摄入过多的虾可以引起肾脏的负担。
食用虾的时候尽量用清蒸、清炖、清煮烹调方式,尽量不要油炸,这样热量相对低一些,可以避免血糖波动。
1、柿子
柿子是秋季一种常见的食物,红彤彤,金灿灿的,看起来非常诱人。并且柿子营养丰富,其中所含的维生素C含量甚至是苹果的10倍,而水溶性维生素和各类多酚类物质,能帮助预防动脉粥样硬化、心脑血管病,还能缓解中老年便秘。
但是,柿子的含糖量极高,调查发现每100克柿子的含糖量可达5~20克,而其中的葡萄糖、果糖、蔗糖能使血糖快速升高,血糖高的建议还是少吃为好。
2、红薯
红薯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种食物,但是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日常尽量少吃或不吃红薯。
这是由于研究发现,红薯内有一种叫去氢表雄酮的物质,对结肠癌、乳腺癌有一定的干预作用,但它里面有高达27%的糖分,升糖指数相当高,很容易提升人体内的血糖值,特别是本就血糖高的人,尽量不要吃红薯,对于血糖的控制很不利。
3、糯米
糯米又叫江米,是家常经常食用的粮食之一,因其香糯黏滑,常被用以制成风味小吃,深受大家喜爱。逢年过节很多地方都有吃年糕的习俗。正月十五的元宵也是由糯米粉制成的。
但是对于糖尿病患来说,却不宜食用。因为糯米当中的含糖量相对比较的高,这种物质进入到身体当中,通过肠胃的消化之后会分泌出大量的葡萄糖成分。
而根据数据显示糯米当中的含糖量是大米当中含糖量的10倍左右,如果长时间摄入糯米过多会导致身体负担加重,从而影响到血糖的稳定,对于病情稳定非常不利。
- 胸闷、气短,说不清话
- 睡觉经常打呼噜
- 饿得快,体重还下降
- 容易渴、尿多
- 情绪暴躁,容易发脾气
保持好的心态
健康良好的情绪能加速消除疲劳,而消极的情绪则只能让人身心疲惫。
现代医学研究证实,心理因素影响糖尿病的物质基础是肾上腺素,过度焦虑,脾气暴躁的患者其血液中的肾上腺素含量较高,从而引起血糖升高,同时也使血小板功能亢进,造成小血管栓塞,从而诱发各种并发症。
因此糖尿病患者必须要学会控制情绪,注意保持情绪稳定,在使用药物治疗的同时,必须要加强心理治疗。
坚持运动
运动对于稳定血糖来说是非常有帮助的。运动能够提高身体免疫力,还能够帮助糖尿病人消耗身体多余的脂肪和热量,进而起到降低血糖的效果。
另外经常运动还能改善患者身体微血管循环,从而防止血管病变发生。
注意休息
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日常还需注意日常的生活习惯。
做到早睡早起,而且要保持一个良好的睡眠质量,避免熬夜等恶习的出现,才能对病情的康复有益。
温馨提示:当患有糖尿病时会对心血管带来一定的伤害,所以要好好的保护血管,及时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适当的进行运动来促进全身血液循环,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避免有太多的心理负担。
糖友能吃海鲜吗?这5种海鲜是血糖“定海神针”,糖友有口福了
小王是个年轻的糖尿病患者,刚刚确诊时,医生告诉他,糖尿病不仅仅是血糖问题,
更是身体的全方位挑战。
小王听了非常紧张,特别是在谈到糖尿病的并发症时,眼睛里充满了忧虑。
尤其是血糖控制不好,可能引发视力问题、肾脏损伤、甚至是截肢等一系列严重后果,
这些都让他对未来充满了不确定感。
“糖尿病真的是个麻烦啊,不能像以前那样肆意享受美食了。”他心里想。
然而小王发现,自己通过合理的饮食和科学管理,不仅血糖得到了控制,甚至身体各项指标也逐渐恢复了正常。
这其中,他特别青睐海鲜,因为海鲜不仅美味,而且对他的血糖和健康也起到了很好的帮助。
海鲜中的好“伙伴”:哪些海鲜对糖尿病最有益?牡蛎:
富含锌,提升胰岛素敏感性,牡蛎不仅肉质鲜美,还富含锌元素。
锌对糖尿病患者有着独特的益处,能够增强胰岛素的分泌和敏感性,帮助改善血糖控制。
锌对于调节胰岛素功能有着积极作用,长期缺锌可能加剧胰岛素抵抗。
每周适量食用牡蛎,可以帮助糖尿病患者更好地管理血糖水平。
蛤蜊:
富含硒,防治糖尿病并发症,蛤蜊是一种营养密集型的海鲜,含有丰富的硒。
硒是一种强抗氧化剂,能够减少体内的氧化压力,保护细胞免受自由基的损伤,特别是对血管的保护作用显著。
硒还能够调节糖类代谢,帮助降低血糖,防治糖尿病引发的心血管并发症。
扇贝:
低脂高蛋白,助力心血管健康,扇贝肉质细腻,蛋白质含量高,而且升糖指数低。
扇贝富含不饱和脂肪酸,尤其是Omega-3脂肪酸,它们能够减少体内的炎症反应,
降低“坏”胆固醇,保护心血管系统。
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控制血脂、改善血管健康是非常重要的,
适量食用扇贝有助于防止动脉粥样硬化。
海虾:
低热量高镁,稳定血糖,海虾是一种低热量、高蛋白的食品,特别适合糖尿病患者。
虾肉富含镁,镁能够增强胰岛素的分泌和作用,帮助维持血糖的稳定。
海虾中还含有丰富的虾青素,这是一种天然的抗氧化剂,能减少体内的氧化压力,保护细胞免受损伤。
黄花鱼:
富含不饱和脂肪酸,促进胰岛素分泌,
黄花鱼是一种低脂肪、高蛋白的鱼类,富含钾元素。
钾有助于促进胰岛素分泌,调节血糖水平。
通过保持良好的血糖控制,黄花鱼有助于预防糖尿病引起的心血管疾病和其他并发症。
视网膜病变:海鲜中的抗氧化剂保护视力
糖尿病患者常常面临视网膜病变的风险。
高血糖引发的微血管损伤,可能导致视力模糊、重影,甚至严重失明。
海鲜中的Omega-3脂肪酸和硒、锌等微量元素,能够有效减少体内的氧化压力,
保护血管和眼底的微血管系统,减少视网膜病变的发生率。
神经损伤:海鲜中的镁元素促进神经健康
糖尿病患者经常出现神经损伤,尤其是手脚的麻木、刺痛感,甚至足部溃疡等问题。
镁是糖尿病患者的一个重要微量元素,它有助于改善神经功能,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神经病变的症状。
海虾和扇贝中丰富的镁含量,正好为糖尿病患者提供了这一必需的矿物质。
肾功能衰退:控制血糖,防止肾脏损伤
糖尿病是导致肾功能衰竭的主要原因之一。
血糖长期控制不当,会损害肾小管和肾小球的过滤功能。
合理的饮食,特别是补充富含锌、硒和不饱和脂肪酸的海鲜,能够帮助糖尿病患者降低血糖水平,从而保护肾脏免受损伤。
锌:增强胰岛素功能
锌在糖尿病的治疗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锌有助于增强胰岛素的分泌和敏感性,降低胰岛素抵抗。
长期缺锌可能导致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胰岛素敏感性下降,从而加剧糖尿病的症状。
海鲜如牡蛎、蛤蜊等都是锌的重要来源,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定期食用富含锌的食物有助于提高胰岛素的效果。
硒:抗氧化保护血管
硒是一种强抗氧化剂,能够减少体内的自由基损伤,保护血管健康。
糖尿病患者血管容易受损,特别是微血管。
在这种情况下,硒能够起到保护作用,减少因高血糖引起的血管炎症和损伤。
海鲜如蛤蜊、扇贝中的硒含量丰富,能够有效减缓血管损伤,预防心血管疾病。
虽然海鲜对糖尿病患者有诸多好处,但也需要注意食用方法和频率。
糖尿病患者在选择海鲜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食材新鲜:海鲜应选择新鲜的食材,避免食用变质的海鲜,以防引发肠胃不适。
适量摄入:海鲜虽然营养丰富,但也要适量食用。每周3次,每次不超过150克,避免过量摄入。
健康烹饪:建议采用清蒸、水煮等低脂、低热量的方式烹饪海鲜,避免使用油炸、红烧等高油高盐的烹饪方式。
糖尿病并不可怕,关键在于如何管理和控制。
通过科学的饮食调整、补充必要的微量元素,并采取合理的生活方式,糖尿病患者完全可以过上健康而有质量的生活。
海鲜,作为一种优质的食物,不仅可以提供必要的营养,还能在糖尿病管理中起到重要的辅助作用。
糖友们,不妨尝试将这些美味的海鲜加入到日常饮食中,享受美味的同时,收获健康。
做了顿饭,差点要截肢!这个问题千万不能小瞧!
张女士(化名)怎么也没想到,
只是因为帮家人做了一顿晚饭,
就险些面临截肢,
甚至有生命危险!
“那天我从菜场里买了一条鱼,小小的,旁边张着两扇鱼鳍。”张女士说,这鱼叫什么名字她不知道,但就是在处理这鱼的时候,左手小拇指一不小心被鱼鳍扎了一下。
“当时也不觉得痛啊,我继续烧鱼,晚餐吃得开开心心的。但是第二天一早醒来,不好了!”张女士和丈夫发现,她的左小拇指肿得发紫,左手手背肿得像个小馒头一样高。
一家人当即赶到家边医院,医生问了病史,张女士说以前在老家没事会喝些啤酒,其他身体都挺好的,“关键大家都没有往鱼鳍这事上想,最后当做痛风治了一周!”
(网络配图)
然而,张女士一直没有痛风病史,治了很久,这手也不见好转,而且越来越严重,肿痛的地方从手指、手背,一直蔓延到手臂。等找到医院时,整个手臂都痛得不行了,手指皮肤都破溃流脓了。
医生接诊后发现,张女士的左手感染严重,为坏死性滑膜炎,如果再不及时治疗,控制病情,不仅要截肢,更有生命危险。
张女士患有糖尿病,同时因长年饮酒,还有酒精性肝病基础。参与会诊的感染科医生表示,糖尿病与酒精性肝病基础的病人都是海洋创伤弧菌等细菌的易感人群,“考虑患者曾在发病前,发生过海产品刺伤皮肤的事件,因此高度怀疑是鱼鳍携带的菌群造成感染。”
去年九月,
安医大一附院高新院区
烧伤与创面修复外科
接诊了一位60岁的患者王大爷,
他全身高热,
双手肿胀发黑,食指溃烂,
不得不面临截肢的严重后果。
医生检查后发现,
王大爷因为清洗海虾时不慎划破手指,
感染了“海洋创伤弧菌”细菌。
王大爷在家中清洗海虾,右手食指不小心被虾头划破了。当时只用水简单冲洗了一下伤口。当天晚上王大爷突发高烧,双手开始明显肿胀发黑。
当王大爷到达安医大一附院高新院区时,食指已经开始溃烂流脓,双手肿的像两块大黑馒头。烧伤与创面修复外科为王大爷进行检查后发现,王大爷伤口和血液中均检测出一种叫作“海洋创伤弧菌”的细菌,这正是导致王大爷伤口感染坏死的“罪魁祸首”。
(网络配图)
海洋创伤弧菌,是一种栖息于海洋中的细菌,也可能漂在海水里或附着在海岸岩石上,甚至耐受高盐分的海域,但不耐受高温,很多海洋生物身上都携带此类细菌,常见于贝壳类海产品。海洋创伤弧菌感染后患者会出现呕吐、发烧、腹泻、低血压、肿胀和疼痛等症状。需尽快就医治疗,否则可能造成严重的败血症及多器官衰竭。有研究表明,感染海洋创伤弧菌后死亡率超过50%。
在此,医生提醒广大市民,特别是经常下厨或者从事海洋渔业的工作者们,千万小心,在杀鸡宰鱼、清洗鱼虾蟹等海鲜时,最好戴上橡胶手套做好防护。一旦发生刺伤皮肤等事件,要时时关注伤口以及病情发展,出现发烧、皮肤红肿等症状需尽快就医,并且向医生告知曾发生这样的刺伤史。
一般来说,抵抗力比较好的人,病情会轻一些;反之,则病情可能更为严重,尤其是本身患有糖尿病、肝硬化、酒精肝,以及血液疾病的人抵抗力弱,感染后情况往往不容乐观。因此,这类易感人群,在日常工作中更需做好防护。
在杀鸡宰鱼、清洗鱼虾蟹等海鲜时,最好戴上橡胶手套做好防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