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和肽(糖尿病肽高是什么意思)
降糖药中的“肽”与“列净”,除了能降糖,还可以保护心血管
有很多患者在取药的时候,会向华子咨询各种药物的作用。而最近一段时间里,糖尿病患者询问比较多的问题,就是医生给他们开的各种“肽”和“列净”听起来很陌生,都是哪一类的降糖药呢?华子告诉他们,这两种是最近几年才推出的新型降糖药,除了降糖作用之外,对心血管也有较好的保护作用。
人体的肠道,除了是消化器官之外,还是分泌器官。可以分泌出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这种肠道分泌的“肽”会刺激胰岛细胞分泌胰岛素,对血糖进行调节。而且其对胰岛素的促分泌作用,有葡萄浓度依赖的特性,只在血糖升高的时候才会发挥作用,不会导致低血糖。
但人体分泌的“天然肽”在几分钟之内就会被相应的酶水解,作用时间非常短。所以人们研制出了与“天然肽”类似的“人工肽”,可以发挥同样的作用,但具有更高的酶稳定性,具有更长的作用时间,产生降低血糖的效果。
葡萄糖对于人体是重要的供能物质,不能被轻易浪费,所以人体的肾小管会把原尿中的葡萄糖重新吸收回血液,正常人的尿液中不会含糖。但糖尿病患者由于血糖过高,使原尿中葡萄糖含量超过了肾小管的吸收能力,就会导致尿中带糖,这也是“糖尿病”名称的来历。
而“列净”类药物,是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抑制剂(SGLT2-i),简单地说,它可以抑制肾小管对葡萄糖的重吸收功能,让更多的葡萄糖从尿液中排出去,从而降低血糖的浓度。不必担心“列净”引起的尿糖增加,因为糖尿病对身体的伤害的主要原因是高血糖,而高尿糖对身体的影响不大。
糖尿病会造成细胞代谢紊乱,进而对血管、心肌细胞造成损害,引起相关的并发症。其中对心肌细胞威胁最大的就是糖尿病造成的大血管病变,引起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也正是因为如此,所以现在普遍的观点,把糖尿病视为了冠心病的“等危症”。
所以糖尿病患者在降糖治疗中,还要重视对心血管的保护。而多项临床研究表明,“肽”与“列净”这两类新型降糖药,在有效降糖的同时,还可以显著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大血管并发症的风险。
但新型降糖药物保护心血管的机制,目前还没有阐明。研究表明可能是多种作用共同发挥的累积效应。比如“肽”有抑制氧化激活和炎性反应,抑制心肌纤维化和斑块进展,稳定斑块等作用;而“列净”可以改善心肌代谢、减轻体重、增加脂肪氧化、改变心肌细胞内离子含量、降低血压、降低血尿酸、缓解动脉硬化等作用。
其实从对新型降糖药物的研究可以看出,现在对糖尿病的治疗,已经不局限于单纯的降糖作用上,而在寻求对心血管有更好的保护,以减少糖尿病导致的心血管并发症,帮助糖尿病患者获得更好的生存质量。
总结一下,“肽”与“列净”是两种新型的降糖药物,通过不同的途径发挥降糖作用,而且在降糖的同时,对心血管也具有保护作用。降糖药物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才能使用,而不能擅自使用。我是药师华子,欢迎关注我,让我成为您身边的药剂师。
肽对三高人群的作用,赶紧看看
三高占总人口25%!
中国已成世界第一的“三高”国家!
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统称“三高”,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疾病。它们是现代社会所派生出来的“富贵病”,可能单独存在,也可能相互关联。
根据全球前五咨询机构的德勤咨询发布的《2020年健康医疗预测报告》中指出:中国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这些简称“三高”的患者数共计3.5亿例,如果不考虑一个人同时患两种或三种“三高”疾病,这些人数已经达到总人口的25%左右,已经变成第一“三高”国。
“三高”人群补充小分子肽!
对于已患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等血管疾病患者,除了正常服药外,更要注意补充小分子肽,才能更加有效的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2003年,美国得克萨斯州对40~65岁的7000名公民进行了长达6年的跟踪调查,发现小分子肽的日常摄入均衡的人群比摄入不均衡或不足的人群患冠心病的几率要低71%。
日本国立癌症研究中心与东京大学等联合对9万居民十几年的跟踪研究发现,每天喝5克以上小分子肽的人士较不喝小分子肽的人士因心脑血管病死亡的风险低64%,因呼吸系统疾病死亡风险低45%!
肽能稳定高血压
高血压(hypertension)是指以体循环动脉血压(收缩压和/或舒张压)增高为主要特征(收缩压≥140毫米汞柱,舒张压≥90毫米汞柱),可伴有心、脑、肾等器官的功能或器质性损害的临床综合征。高血压是最常见的慢性病,也是心脑血管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
小分子肽能抑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的活性。由于血管中的ACE能使血管紧张素X转换成为Y,后者能使末梢血管收缩血压升高。小分子肽能抑ACE活性,因而可防止血管末梢收缩,达到降血压作用,而小分子肽对正常血压没有降压作有,所以它对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有显著疗效,对正常人无害全安可靠。
肽能抑制高血糖
糖尿病是一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高血糖则是由于胰岛素分泌缺陷或其生物作用受损,或两者兼有引起。糖尿病时长期存在的高血糖,导致各种组织,特别是眼、肾、心脏、血管、神经的慢性损害、功能障碍。
小分子肽是构成α-葡萄糖苷酶抑制素的有效成分。人体小肠中含有一种α-葡萄糖苷酶,主要功能是快速分解进入小肠的各种糖,供应人体对葡萄糖的需求。小分子肽构成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素具有阻止、延缓α-葡萄糖苷酶对淀粉、蔗糖、低聚糖等碳水化合物的降解作用,缓解碳水化合物向葡萄糖转化、进入血液、导致血糖升高现象,从而达到降低血糖指标的目的,防止血液中血糖上升引起的并发症。摄入小分子肽产生的降血糖机理与胰岛素分泌无关,不增加胰岛素功能负担。
肽有控制高血脂的作用
摄入小分子肽后,可刺激人体内的甲状腺体,使甲状腺激素分泌量增加。甲状腺激素具有促进胆固醇酸化、阻碍肠壁对胆固醇吸收而加速排出体外的作用。小分子肽对于降低人体胆固醇具有选择作用特性,当人体胆固醇处于正常值状态下,摄入小分子肽对胆固醇无降低效应,高胆固醇患者摄入小分子肽后,则产生胆固醇降低效应,而且降低的脂蛋白类型属于对人体有害的低密度脂蛋白,对人体有益的、可以携带血脂分子到肝脏进行分解、排出体外的高密度脂蛋白无降低作用。
此外,从营养、安全的角度来说,“三高”在饮食上有许多禁忌,尤其是对富含脂肪的肉类食物更要严格控制。因此,直接补充小分子肽是最好的办法。既能改善营养,提高免疫,增强体质,软化扩张血管,又无副作用。
每个人对肽的需求都不一样,选择也各不相同。不过肽这种东西,吃多无害,吃少却会影响健康,所以专家建议,选择肽,最好就是挑含有多种成分的多元肽较为适宜,一般数量在7种左右为最佳。单一的肽只能解决暂时性的不足,而长期的健康,需要多种肽相辅相成! 总的来说,肽是非常健康的食品,但肽并不是全能的,需要与众多营养相辅相成,不同的身体部位补充的肽成分也不同,所以单一的肽对于提高免疫力以及全身的营养补充是不足的,需要多种肽的相辅相成,使您拥有健康体魄!。临床数据显示糖尿病药物司美格鲁肽对肾脏有益
新华社北京5月28日电 2型糖尿病和慢性肾病患者发生肾衰竭、心血管事件和死亡的风险很高。一个国际研究团队近日公布的临床试验数据显示,治疗2型糖尿病的药物司美格鲁肽可显著降低2型糖尿病和慢性肾病患者发生肾衰竭和死亡的风险。
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和位于美国西雅图的华盛顿大学医学院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在美国《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周刊上报告说,他们对3533名同时患有2型糖尿病和慢性肾病的受试者进行了三期临床试验。受试者被随机分为两组,每周分别接受1.0毫克剂量的皮下注射司美格鲁肽或安慰剂,随访时间中位数为3.4年。研究主要关注受试者发生“重大肾脏疾病事件”(包括肾衰竭和因肾脏并发症而死亡),以及心血管事件的情况。
结果显示,与接受安慰剂的受试者相比,每周接受司美格鲁肽注射的人发生“重大肾脏疾病事件”的可能性要低24%;此外,与安慰剂组相比,司美格鲁肽组的受试者死于心脏病发作和其他重大心血管事件的可能性降低了29%,且在临床试验期间死于任何原因的可能性也降低了20%。
试验还显示,司美格鲁肽组的受试者保持了更健康的“估算肾小球滤过率”,该数值是衡量肾脏过滤废物能力的一种指标。司美格鲁肽组的受试者尿液中白蛋白的含量也低于安慰剂组。尿液中白蛋白含量过高往往是肾脏血管渗漏的标志,表明肾功能下降。这意味着,司美格鲁肽可能可以减缓人体肾脏的退化。
研究人员表示,关于司美格鲁肽对肾脏有益的具体机制需要更多研究来确定。接下来,研究人员将对比司美格鲁肽与治疗慢性肾脏疾病的药物,并探究将这些药物联合使用是否能为患者带来更多益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