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血旺(糖尿病血稠怎么回事)
糖尿病患者容易贫血,哪些补血食品,适合糖友吃呢?
糖尿病,并发症多而严重,提到糖尿病的并发症,大多数人比较了解的有糖尿病并发心脏病、糖尿病足、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
但其实,糖尿病还有一种隐藏的病症,容易被忽视,那就是贫血。研究表明糖尿病患者合并贫血的患病率大约为20%~45%,至少有五分之一的糖尿病患者存在贫血的情况。
贫血,因血液中红细胞、血红蛋白的下降,会让人出现头晕、乏力、注意力不集中、抵抗力低下等种种问题。糖尿病患者贫血,还在增加其他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病风险。是个需要重视的问题。
普通人发生贫血的原因主要铁元素摄入不足、丢失过多、消化吸收障碍等。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除了上述原因外,还可以与以下原因有关。
1、药物影响
二甲双胍的是临床降糖一线药物,疗效好,副作用少,应用很广泛。但长期服用二甲双胍,会引起维生素B12水平的下降,导致巨幼细胞性贫血。
除了二甲双胍外,服用α-糖苷酶抑制剂的患者,常用的有阿卡波糖,这类药物会影响铁、锌等微量元素的吸收,从而导致贫血。
还有一些降糖药会导致骨髓抑制,引起贫血。
2、饮食控制不当
部分糖友饮食控制过度,纯吃素,缺乏蛋白质和肉类摄入,导致贫血。
3、糖尿病肾病导致的贫血
糖尿病患者如合并有肝肾疾病,也会引发贫血。
应对贫血,糖尿病患者怎么做?1、更换药物或加用其他药物
如降糖药物引起的贫血,严重的可更换药物。服用二甲双胍患者可以加用维生素B12。
2、饮食上,适量增加补血食品的摄入
首先,糖友日常的饮食安排,切不可矫枉过正。虽然饮食控制是糖尿病治疗的基础,但是如果控制过度了反而增加伤害。
糖尿病患者日常饮食应在控制好总热量基础上,增加食品种类,力争营养均衡。富含优质蛋白的蛋奶、瘦肉、鱼虾类也要适量摄入。
动物性食品是铁的优质来源,动物性食品中的铁也更容易吸收,动物肝脏和动物血、瘦肉是铁的良好来源,不建议糖友吃动物肝脏类,但是可以偶尔吃点鸭血、猪血和瘦肉。尤其是鸭血、热量很低但是含铁丰富。
其他富含铁的食物有蛋、奶、海带、紫菜、黑木耳、香菇、豆类等。
富含维生素B12的食品是谷物类及蔬菜,可适量增加蛋奶、绿叶蔬菜的摄入。
3、药物治疗
贫血情况严重,靠饮食无法及时弥补,可遵医嘱给予口服药物或注射药物。
常用的有硫酸亚铁、叶酸维生素B12、促红细胞生成素等。
#哆咖医生超能团##慢性病那些事#
关于食用血制品,糖友要注意这些
小的时候,一到过节时分、亲朋相聚时,老一辈会逮两只自家棚里养的鸡或者鸭来烧一桌菜进行招待。往往是一大早就要爬起来,给鸡或者鸭进行放血、烫毛、清洗内脏等一系列步骤,等到忙完正好可以直接烧午饭。让笔者记忆深刻的是那个时候家中长辈会把鸡或者鸭放出来的血用个盆接好,等到笔者好奇询问那血接着有什么用,长辈脸上会露出笑容道,那血其实也是一道美味的食材,这让幼时懵懂的笔者闻之震惊,而等到所有菜都上齐了,看着汤汤水水,未曾发现“血”的踪影时,长辈则笑着一指,“诺,娃儿你要找的就是你面前的血豆腐啊!”
现如今,随着科技的进步,想吃食用血制品,不必再像过去那样用自家的土方子来制作,在一些大型超市当中可以买到正规的食用血制品,这对于饮食安全也有一定的保障。而在日常当中,糖友们如果觉得一些食材吃腻了,那么不妨试一下血类食材。关于食用血制品,笔者这边把它划分为两类,一类是由动物血制作而成的血豆腐,另一类则是用血制作而成的菜,比如血鸭、血肠、猪血丸子等,这边给大家一一道来。
血豆腐
首先我们先来聊一下血豆腐,它也叫血旺,为动物血加盐直接加热凝固而成的食品,常见的血旺为鸭血、猪血制作而来。血旺可以直接吃也可以搭配其他的食材进行二次烹饪。
其中,猪血又称液体肉、血花等。性平,味咸。含蛋白质、维生素C、维生素B2、铁、磷、钙、烟酸等营养物质(具体数值见表1)。在选购上,猪血一般切面粗糙,有小孔,有股淡淡的腥味。猪血用保鲜盒装好,置于冰箱冷藏室可短期储存,一般可保存两天。
表1 猪血营养成分表(以100克可食部计)
营养元素
含量
营养元素
含量
营养元素
含量
能量(千卡)
55
水分(克)
85.8
脂肪(克)
0.3
钠(毫克)
56.0
硒(微克)
7.94
锌(毫克)
0.28
钙(毫克)
4
蛋白质(克)
12.2
铜(毫克)
0.10
钾(毫克)
56
灰分(克)
0.8
总生素 E (毫克)
0.20
磷(毫克)
16
铁(毫克)
87
锰(毫克)
0.03
胆固醇(毫克)
51
尼克酸(毫克)
0.3
总维生素 B2(毫克)
0.04
镁(毫克)
5
碳水化合物(克)
0.9
维生素 B1(毫克)
0.03
来源:杨月欣 主编《食物饮食宝典》
推荐菜肴:猪血山药汤
材料:猪血、山药、葱花少许、食盐2克、胡椒粉少许
做法:将猪血放在清水里泡一下,用手翻洗。用流水轻轻地冲洗猪血。用漏勺将猪血捞出,沥干水分。洗净去皮的山药用斜刀切厚片,取一块洗净的猪血,从一侧开始切均匀的大块。将大块的猪血摆放整齐,切成同样大小的小块即可。锅中注水烧热,倒入猪血,汆去污渍,捞出,沥干水分。另起锅,注水烧开,倒入猪血、山药,盖上盖,烧开后用中小火煮约10分钟至食材熟透。揭开锅盖,加入食盐,拌匀,关火后待用。取一个汤碗,撒入胡椒粉,盛入锅中的汤料,点缀上葱花即可。
而鸭血,也叫做鸭羽。含钴、铁等微量元素,能预防缺铁性贫血(具体数据见表2)。值得注意的是,有的朋友会在菜市场选择购买一些当地商贩自制的鸭血豆腐,那么就要注意辨别其真假,生的鸭血豆腐在未煮熟时没有气孔,表面光滑,呈暗红色;煮熟后有气孔。假的鸭血豆腐在未煮熟时就有蜂窝状气孔,颜色更偏咖啡色。真的鸭血豆腐吃起来嫩滑且有鸭子的香味,没有明显血腥味;假鸭血豆腐有吃胶状物的感觉、口感很韧。真鸭血易碎、不能拉伸,假鸭血由于加入了化学物质,反而有韧性、可以拉伸。
表2 鸭血(白鸭)合肥营养成分表,以100克可食部计)
营养元素
含量
营养元素
含量
营养元素
含量
能量(千卡)
108
水分(克)
72.6
脂肪(克)
0.4
钠(毫克)
173.6
硒(微克)
-
锌(毫克)
0.50
钙(毫克)
5
蛋白质(克)
13.6
铜(毫克)
0.06
钾(毫克)
166
灰分(克)
1.0
总生素E(毫克)
0.34
磷(毫克)
87
铁(毫克)
30.5
锰(毫克)
0.14
胆固醇(毫克)
95
尼克酸(毫克)
-
总维生素 B2(毫克)
0.06
镁(毫克)
8
碳水化合物(克)
12.4
维生素 B1(毫克)
0.06
来源:杨月欣 主编《食物饮食宝典》
推荐菜肴:韭菜鸭血汤
原料:鸭血300克,韭菜150克,姜少许,盐、鸡粉各2克,芝麻油3毫升,胡椒粉适量
做法:鸭血切块,韭菜切小段,姜去皮切片。锅中注水,倒鸭血,略煮,捞出沥干。锅中注水,用大火烧开,倒姜片、鸭血,撇去浮沫,加入盐、鸡粉、芝麻油、韭菜段,搅匀,煮入味。撒上胡椒粉,关火后盛出即可。
“血”菜
接下来,我们再来聊一聊用血做的菜。相比于常见的血豆腐,其实血类食材还有一些其他的变式。
比如血肠,它是北方人的传统食品,宰猪(羊)时,用大盆装些盐水接血,然后搅拌血液,使其不凝固,拌上剁碎的猪(羊)肉和洋葱末、盐、姜粉、胡椒粉等调料后灌肠,扎紧捆实,放入锅中煮制即成。古代还有“白肉血肠”的记载。还有猪血糕又称为米血或米血糕,传统特色糕点之一。猪血糕通常用新鲜的猪血加入糯米、盐及其它材料,然后蒸熟成为凝固的块状,口感比一般的糯米糕还硬一些。也有使用鸭血制作的血糕,通常较硬,比较适合烹煮。猪血糕与糯米肠一样,可以当成米饭的替代品。也可以切成小块当成火锅料,或是切成条状后成为卤味、关东煮的材料。另外,还有血鸭,据说它的出世,与文天祥抗元有关。
推荐菜肴:酸菜血肠
原料:酸菜300g、血肠200g、五花肉150g、盐适量、葱姜较多、鸡精适量
做法:将猪肉切成薄如纸的大薄片,越薄越好。将酸菜帮掰开,洗净,去掉边缘菜叶,顺着菜帮片两刀(厚帮片两刀,薄帮片一刀),然后顶刀切成细丝,越细越好,洗净,捏干水分。先往锅中注入开水,然后放入葱丝、姜片、盐和酸菜,再往酸菜上放上五花肉片,大火煮开。出锅前放入鸡精即可。
:
天地链接:吃“血”类食材的利弊
动物血指动物的血液制作而成,铁蛋白和蛋白质含量比较丰富,同时也含有铁元素,可以改善缺铁性贫血,也能帮助血红蛋白升高,但是只能起到辅助的作用,不可以作为药物使用。动物血的蛋白质含量比较丰富,也含有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成分,可以为人体提供营养,对人体健康有好处。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动物血在制作的过程中,如果没有保证在无菌的状态下,有可能会导致有很多的细菌,这些细菌在进入到人体之后,可能会引起急性肠炎的情况。同时有一些不良的商家,在制作动物血的时候,还会使用很多的添加剂,这些添加剂也可能会对身体健康造成影响,甚至还会造成中毒反应。建议尽量购买新鲜的动物血,同时在烹饪的时候炒熟,避免对身体健康造成影响。
糖尿病患者出现缺铁性贫血,医生提醒:合理运用中药治疗,可改善症状!
糖尿病患者除了要面对各种急慢性并发症的影响,还可能要遇到一些伴发疾病,这些疾病常常与降糖治疗相互影响,其发生可在糖尿病发病之前,也可在糖尿病发病之后。
中医药治疗在改善这些伴发病方面往往存在特有的优势,接下来我们将结合新近发布的一些指南或共识,讨论一些糖尿病患者常见伴发疾病的中医药治疗。
缺铁性贫血糖尿病患者尤其是长期服用二甲双胍的患者,可能因维生素B12缺乏而出现巨幼细胞性贫血,除此之外,缺铁性贫血也可能发生,特别是那些过度限制饮食或饮食控制不合理的患者。缺铁性贫血(IDA)是指体内贮存铁不足或缺乏而引起的贫血,属全世界发病率最高的营养缺乏性疾病之一,以孕妇和儿童为高发人群。来自我国的调查显示,男性患病率约10%,女性患病率为20%,孕妇患病率高达35%,城市儿童患病率为12.3%,农村儿童患病率为26.7%。
因缺铁性贫血病理机制明确,即机体铁缺乏所致,所以补充铁剂是有效的治疗措施,但由于患者对疾病的危害性了解不足,加之铁剂治疗会出现一些不良反应,使多数患者不能坚持常规治疗,或由于病因未能有效根除,导致缺铁性贫血迁延不愈,并加剧了患者心理负担。
类似缺铁性贫血症状的中医描述始起于东汉,张仲景在《金匮要略·腹满寒疝病宿食病脉证治第十》中指出:“病者萎黄,躁而不渴,胸中寒实,而利不止者,死”。因此,缺铁性贫血被归入“萎黄病”范畴。
中医很早就认识到“萎黄病”与矿物质缺乏有关,并喜用含铁矿物质治疗,有效而无不良反应是其特色和优势。
中医强调“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的治未病理论,在饮食预防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根据形象化类比原理,可食用下列食品预防缺铁。
①动物血:动物血液中含有丰富的铁,而且是血红素铁,容易被人体吸收,不容易被食物中的草酸等物质干扰。因此,吃动物的血液来补充血液是预防和治疗缺铁性贫血的最佳食疗方式。可选用“以血补血”的猪血、鸡血、鸭血等动物血液食品预防。
②动物肝脏:基于中医脏象理论“肝主藏血”,肝脏能调节血量,食用动物肝脏对缺铁性贫血有效。
③食用菌:许多菌类食品如木耳、地耳、银耳、猴头菌、灵芝、平菇、香菇、草菇、竹荪中铁的含量很高,尤其是木耳,自古以来,人们就把它作为补血佳品。
④水果及干果:红色或紫色的水果及干果也具有很好的补血作用,如红枣、枸杞、樱桃、李、葡萄干、花生红衣、芝麻(包括芝麻酱)等。而且,补铁时与维生素C或含量高的食物、水果、蔬菜同服,可更好地促进铁的吸收。
《缺铁性贫血中医药防治康复一体化专家共识》指出,鉴于缺铁性贫血中医药防治与康复优势,以病因病机与临床证候为依据,以辨证施治为总则,轻、中度贫血单纯中药治疗即可,重度和极重度贫血宜在输血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治疗。大量文献表明,中医药治疗缺铁性贫血不仅具有与铁剂相等的临床疗效,且不良反应少。更重要的是除能有效补铁外,还可促进铁的吸收和利用。
因缺铁性贫血总体为虚,虚在脾胃与气血,因此治疗原则以健脾和胃、双补气血为主,同时还要针对导致缺铁性贫血的病因对应治疗,并适当补充有利于血液化生的中药或具有现代补铁效果的血肉有情之品,如血红素铁、阿胶、龟板胶、鹿角胶等。尽管口服汤剂能够针对患者个体特点,有针对性地改善相关症状,如疲乏无力、心悸气短、食欲不振等,但长期服用的依从性较差,临床上宜根据病情适当选用。
鉴于缺铁性贫血从预防、治疗到康复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服药时间相对较长,在对因治疗的前提下,中成药在缺铁性贫血的预防、治疗与康复中更具优势,如依从性好、便于携带、服用简单、有效而无明显不良反应等。
①益气维血胶囊(颗粒、片),适用于治疗各种类型贫血症见面色萎黄或苍白、头晕目眩、神疲乏力、少气懒言等者。
②益中生血胶囊(片),适用于因脾胃虚弱、气血两虚而出现面色萎黄、头晕、纳差、心悸气短、食后腹胀等症的缺铁性贫血患者。
③生血宝合剂,适用于因肝肾不足、气血两虚而致神疲乏力、腰膝疲软、头晕耳鸣、心悸、气短、失眠、咽干、纳差食少的缺铁性贫血患者。④其他中成药,对于产品说明书上标有治疗缺铁性贫血的中成药,结合当地医保实际,可在辨证论治基础上选用,如复方皂矾丸、健脾生血颗粒、生血宁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