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糖尿病概念股(糖尿病概念股有哪些)

新浪财经 0
文章目录:

重磅消息!全球首例1型糖尿病功能性治愈,概念股有这些

来源:市值风云

最新技术攻克糖尿病。

作者 | 赤道以北

编辑 | 小白

干细胞再生疗法治疗糖尿病获重要突破

9月25日深夜,国际顶尖学术期刊《细胞》上线了实现1型糖尿病临床功能性治愈的一种化学重编程诱导多能干细胞(简称CiPS细胞)来源胰岛细胞的细胞治疗新方法。

1型糖尿病根治难已是医学界的共识,患者只能靠长期注射胰岛素、服用降糖药物来维持生命,却仍无法有效避免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北京大学、昌平实验室邓宏魁教授团队用再生医学领域最具潜力的“种子细胞”来制备胰岛细胞,并在灵长类糖尿病实验动物模型体内证明了所分化出的胰岛细胞对治疗糖尿病是可行性、安全性和有效性。邓宏魁团队是国际上唯一一个在该领域正式发表论文完成大动物模型验证的团队。

国内外催化不断,干细胞创新药迎来风口

近期国内干细胞创新药迎来政策重大利好,药监局持续发布各种干细胞创新药研发技术指南。近年来国家重视细胞治疗产业的广阔应用前景,将其纳入生物医药领域重点支持和发展的方向。国务院、国家科技部、国家发改委等均在多个政策文件中明确支持干细胞药物发展,北京、天津、湖南等各省市也出台了多项利好政策。CDE从2020年开始到目前,出台了大量的配套干细胞药物的技术指南,从干细胞药物临床前药学研究指南、临床研究指南到具体适应症临床研究指南,给药企指明了干细胞药物申报途径及标准。

美国首个干细胞创新药预期2024年底获批。Mesoblast于2024年7月向FDA重新提交了remestemcel-L的上市申请,PDUFA日期为2025年1月7日,预计其将为美国首个获批的干细胞创新药。

相关上市公司

冠昊生物:北大邓宏魁团队利用干细胞再生疗法治疗糖尿病获重要突破,公司全资子公司北昊研究院,依托于北京大学邓宏魁教授的CiPS技术及EPS技术,持续开展生物型人工肝细胞治疗技术研究。

中源协和:2024年9月26日CDE消息,中源协和参股公司合源生物CAR-T细胞疗法申报上市,为国内首发。

开能健康:参股原能细胞科技集团,旗下子公司原天生物专注于干细胞、免疫细胞等多种细胞制备技术及相关细胞试剂产品开发生产的标准化细胞工厂和CDMO服务中心。

融捷健康:公司2019年称与麻省总院共同开发实体瘤新型CAR-T细胞疗法。

安科生物:公司参股苏州博生吉医药科技有限公司业务覆盖CAR-T、CTL等细胞治疗领域。

市场反应

今天上午11点CAR-T细胞疗法板块快速拉升超1.3%,截至上午收盘,冠昊生物涨6.09%,开能健康涨4.37%。

免责声明:本报告(文章)是基于上市公司的公众公司属性、以上市公司根据其法定义务公开披露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临时公告、定期报告和官方互动平台等)为核心依据的独立第三方研究;市值风云力求报告(文章)所载内容及观点客观公正,但不保证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等;本报告(文章)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市值风云不对因使用本报告所采取的任何行动承担任何责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或立场,不代表新浪财经头条的观点或立场。如因作品内容、版权或其他问题需要与新浪财经头条联系的,请于上述内容发布后的30天内进行。

糖尿病药大杀价!通化东宝领衔概念股跳水,医保谈判有新情况

医保价格谈判本周开启,入保药品价格不同程度降低,糖尿病药品降价幅度巨大,相关个股今日受影响股价波动。

今日大盘整体不振的情况下,医药板块出现一波上涨,收盘时北大医药涨停,四环生物涨7.36%,乐普医疗涨6.65%,贝达药业涨6.3%;板块内部也出现分化,海思科跌停,通化东宝跌3%,华东医药跌2.75%。

新一轮医保谈判开启

部分药品价格大跳水

本周开始,国家医保局启动新一轮医保药品的准入谈判,约70家企业入围谈判,将在北京与国家医保局的谈判专家进行医保目录的价格谈判。此次2019年谈判成功的药品将被纳入国家医保乙类目录,且地方医保目录无权调出、也不能更改支付标准或限定支付、统筹地区确定支付比例。

银河证券表示,2019年至今,医保支出增速大于收入增速,此次谈判过程中可能较此前几次降价要求更为苛刻,然而历史的经验证明即使降价进入医保也有利于药品销售收入的长期增长。

此前国家医保局曾拟定将128个药品纳入此次谈判,包括109个西药和19个中成药,治疗领域主要涉及癌症、罕见病等重特大疾病,丙肝、乙肝、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等。

2016年卫计委3个药品平均降价58.6%,2017年人社部36个药品平均降幅44%,2018年医保局17个药品平均降幅56.7%,预估这次谈判药品平均降幅也在50%上下。

本次价格谈判主要分为竞标性谈判与比价性谈判两种模式:大部分采用比价性谈判,国家医保局先确定最低价,企业报两次,两次报价均超过最低价的15%将会出局;少部分采用竞标性竞价,不定最低价,让制药企业各自报价,最低价的品种入选目录。

采用比价性谈判模式的药品降价幅度相对较大,据现场参与谈判药企人士讨论,此次国家定的底价非常低,感觉专家算错了小数点。

合资企业大冢制药生产的德拉马尼片降价了40%左右,该药是治疗肺结核的新药;赛诺制药生产的中药二类新药产品注射用黄芪多糖降价幅度为28%左右,该药可用来治疗肿瘤患者化疗造成的白细胞减少、生活质量降低和免疫力降低。

昨日下午进行了肿瘤药和降糖药的谈判,罗氏、诺华、礼来、西安杨森、恒瑞医药、丽珠医药、海思科等国内外药企都出现在了现场。值得关注的是,这两个品种有可能采取不同的定价策略:以往的经验对于对于罕见病领域的药物杀价较轻,比如抗癌药;但是对于降糖药,就没那么客气了。

一方面降糖药药企较多竞争较为充分,再一方面糖尿病作为慢性病治疗周期长、花费多,如果降糖药降幅大对于病人的经济压力缓解极大。9月1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对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保的3亿多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将其在国家基本医保用药目录范围内的门诊用药统一纳入医保支付,报销比例提高至50%以上。

现场参与谈判药企的共识是,此次包括糖尿病药品在内的部分药品将面临大幅杀价,降幅比以往还要大。第二天A股市场,海思科直接跌停,通化东宝、华东医药也跌幅较大。

A股市场对于医保谈判反应迅速

昨日大盘走弱的情况下,海思科出现在医保谈判现场,利好消息刺激股价尾盘冲击涨停。但后续消息显示,有药品降价90%,并被指向海思科,今日开盘不久股价就跌停。

股价冰火两重天的表现,体现了政府主导的医保谈判对于药企的重要影响。医保谈判对股价影响较大的还有通化东宝、华东医药、贝达药业、丽珠集团等。

降糖药是昨日参与谈判的重点药品之一,从市场份额来看,诺和诺德、礼来、赛诺菲、默克4家外企保持行业领先地位;国内糖尿病药研制实力较强的有通化东宝、甘李药业、华东医药、翰宇药业、恒瑞医药等,其中除了甘李药业一直在寻求上市外,其他都为上市公司。昨日降糖药谈判倍大幅压价的消息对相关个股股价产生影响,通化东宝、华东医药股价今日降幅在3%左右。

在高端的抗癌药领域,如果可替代药品不多,按以往惯例,价格不会被打压太多。国内以恒瑞医药研发实力最为突出,作为国家抗肿瘤药技术创新产学研联盟牵头单位,恒瑞医药除了上市的阿帕替尼、吡咯替尼等抗癌药外,目前还有超过20款抗癌药正在申请上市或开发中。

另外,专注于抗癌药领域的贝达药业,用于治疗肺癌的埃克替尼是贝达药业研制的爆款药,是公司业绩的主要来源。随着未来肺癌用药渗透率的上升,埃克替尼的市场还有较大的上涨空间。受利好消息影响,贝达药业股价今日开盘便一路走高,大涨6.3%。

昨日出现在谈判现场的还有丽珠集团,据了解丽珠集团的艾美拉唑医保谈判大概率成功。就艾美拉唑来说,其与以往的胃药相比优势明显,一是抑制胃酸的活性更强,同等级良的药效高出4被;二是对不同代谢型病人没有个体差异;三是毒副反应更少。丽珠集团今日大单买入比例较高,股价上涨4.1%。

数据宝统计显示,A股的医保概念股共97只,然而盈利情况两极分化,盈利个股62只,前三季度净利增幅翻倍以上的有7只,同时跌幅超50%的有9只。估值低于20倍的有32只,市值超千亿的有恒瑞医药和云南白药。

声明:数据宝所有资讯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港股概念追踪 | 糖尿病防治行动实施方案发布 这些企业药物创新研发进展显著(附概念股)

智通财经APP获悉,7月29日,国家卫生健康委等14个部门联合制定并发布了《健康中国行动——糖尿病防治行动实施方案(2024—2030年)》(以下简称《实施方案》)。明确了2024年至2030年糖尿病防治工作的总体要求,提出要坚持预防为主,创新医防融合机制,形成有利于糖尿病防治的生活方式、生态环境和社会环境,降低因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导致的死亡和伤残,提升人民群众健康素养水平。实施方案特别提出,要实施重大科技攻关,加快创新成果转化,支持新技术、新产品在糖尿病防治领域推广应用。

糖尿病是严重威胁我国居民健康的四大类慢性病之一。我国是全球糖尿病人数第一的国家,同时我国患者兼具诊断率、治疗率、达标率三偏低的特点。国内糖尿病诊断率和治疗率的持续提升,也进一步推动国内糖尿病防治市场不断扩容。

数据显示,2023年仅口服降糖药国内等级医院和零售市场销售总额就超过308亿元。其中,在国内等级医院销售额达187亿元,同比增长12.8%。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显示我国糖尿病用药市场规模预计2030年将达到1675亿元。

糖尿病用药种类多,包括促胰岛素分泌剂、双胍类、噻唑烷二酮类、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DPP-4抑制剂、SGLT-2抑制剂、胰岛素、GLP-1受体激动剂等八大类,产业链环节较多,上市公司数量多。其中,涉及糖尿病用药生产的上市公司包括通化东宝、甘李药业、鲁抗医药、奥赛康、华东医药、北陆药业和福元医药等。

近年来,众多上市公司加快糖尿病药物创新研发上的比拼和竞技。

具体来看,近年7月22日,信达生物的GLP-1R/GCGR双重激动剂玛仕度肽在中国2型糖尿病受试者中开展的I期临床研究(DREAMS-1)达到首要终点和全部关键次要终点,展现出降糖减重双达标及心血管肾脏代谢指标的综合获益。信达生物计划于近期向CDE递交玛仕度肽治疗2型糖尿病的新药上市申请。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爆红全球的现象级品类GLP-1类药物,以其优异的治疗效果、安全性以及多重获益的特点,被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越来越多的临床数据表明,GLP-1/GIP双受体激动剂可通过调节GLP-1和GIP受体产生互补或协同作用,以减轻体重和改善血糖控制。恒瑞医药、石药集团、华东医药、甘李药业等药企纷纷在GLP-1类药物上发力。

例如华东医药已布局利拉鲁肽类似药,司美格鲁肽类似药以及GLP-1、GLP-1/GIP等1类新药。近期公司口服小分子GLP-1受体激动剂HDM1002目前正在积极开展临床Ⅱ期试验。已完成的Ia、Ib期临床试验结果显示,HDM1002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以及降低血糖和降低体重疗效。

恒瑞医药布局了GLP-1、GLP-1/GIPGLP-1/INSR等靶点的1类新药。十多年前,恒瑞医就已经开始布局了代谢性疾病领域,已有两款一类降糖创新药在我国上市。

翰森制药的洛塞那肤(长效)、仁会生物的贝那鲁肤也均已获批上市。

相关概念股:

联邦制药(03933):国内唯一一家同时生产、销售第二代和第三代胰岛素的国内制药企业。公司二代重组人胰岛素“优思灵”于2011年获批上市,2018年二代胰岛素销量实现1490万支(同比 21.1%),收入5.7亿元收入( 14.3%)。公司第三代甘精胰岛素注射液“优乐灵”于2017年年初顺利获得中国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批准生产。

东阳光药(01558):东阳光药一直致力发展糖尿病用药,目前已拥有国内相对最完整的糖尿病产品线之一,产品涵盖了小分子新药、生物新药、生物类似药和仿制药全系列产品。东阳光药已在国内陆续上市5个胰岛素系列产品,未来还将上市德谷门冬双胰岛素注射液、德谷胰岛素利拉鲁肽注射液、胰岛素周制剂等胰岛素产品。其中,甘精胰岛素和门冬胰岛素也开始进入广阔的国际市场,即将在中东、北非和南美开展商业化,同时公司的甘精胰岛素已在美国递交了上市申请,有望成为第一家在美国销售胰岛素产品的中国企业。同时,在糖尿病领域,东阳光自主研发的SGLT2新药荣格列净预计年内获批;全球First-in-Class的FGF21/GLP-1双靶生物新药HEC88473顺利进入II期临床,未来有望成为糖尿病、减肥、代谢性肝病的重磅产品;同时GDF15靶点月制剂减肥生物新药未来在增肌减脂、健康减重领域有望实现突破。

四环医药(00460):四环医药的子公司惠升生物是目前国内实现糖尿病及并发症领域全产品覆盖的公司,涵盖了二代(人胰岛素)、三代(胰岛素类似物)、四代胰岛素(以德谷胰岛素代表的超长效、超速效胰岛素类似物)、各类口服降糖药、DPP-4、GLP-1、SGLT-2等新靶点及并发症用药等。

信达生物(01801):近日信达生物宣布,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GLP-1R)/胰高血糖素受体(GCGR)双重激动剂玛仕度肽(研发代号:IBI362)在中国2型糖尿病受试者中开展的III期临床研究(DREAMS-1)达成首要终点和全部关键次要终点,展现出降糖、减重双达标及心血管肾脏代谢指标的综合获益。此外,信达生物计划于近期向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药品审评中心(CDE)递交玛仕度肽治疗2型糖尿病的新药上市申请(NDA),其首个减重适应症已于2024年初获受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