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糖尿病为什么不能根治(糖尿病为什么不能抽烟)

妙手医生 0
文章目录:

糖尿病可以永久治愈吗?糖尿病通过胰岛素强化治疗,可以维持多久

糖尿病现是患病率比较高的疾病,是一种以高血糖为代谢特征的疾病。要预防糖尿病,首先要了解糖尿病的病因、发病机制和症状的相关知识;其次要控制自己的日常饮食,注意少油少盐,少吃甜食和高糖量的食物;再者要多进行体育锻炼,保持良好的心情,适当的运动不仅能保持身心愉悦,可以有效地预防糖尿病。糖尿病的病因有:遗传因素、肥胖和个人的生活方式。所以,我们要清楚是否有家族遗传史,要控制体重,减少脂肪、高热量和碳水化合物的摄入,注意个人的生活方式,戒烟戒酒,合理安排作息时间。

糖尿病的病因

糖尿病的类型分为一型糖尿病、二型糖尿病、特殊糖尿病和妊娠糖尿病,每个类型的病因也都不一样,一般发病率多的是二型糖尿病。

二型糖尿病的病因包括遗传因素、环境因素、肥胖和个人的生活方式。遗传因素就是指个人的家族遗传史;环境因素:随着经济的提高,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好,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改变,人们经常摄入高热量和高脂肪的食物,运动也越来越少,这是造成糖尿病的主要原因。

糖尿病症状

糖尿病早期血糖轻微升高的时候常没有特别明显的症状,有些患者可能表现为轻微的口干、视物模糊或者反应性低血糖症状;还有部分患者表现为皮肤瘙痒,许多患者是在健康检查或因其他疾病就诊的时候发现血糖升高。

当严重高血糖时,有可能出现典型的糖尿病的“三多一少”症状,即口渴多饮、多尿、多食、体重减轻。

糖尿病病程较久、长期血糖控制不好可能会出现各个器官并发症的相应症状,如周围神经病变表现为四肢远端麻木、疼痛;

眼部并发症表现为视力下降、视物模糊,严重者会导致失明;糖尿病肾病表现为浮肿、血压升高等;还会出现足坏疽,糖尿病足等表现。

糖尿病能彻底治愈吗

糖尿病不能彻底治愈,根据现在的研究和调查显示,糖尿病患者能否痊愈还正在研究中,现在还没有一个准确的数据显示能否痊愈,糖尿病是一个终身治疗的疾病。糖尿病患者可以通过口服药物或其他方式控制,如果经过短期强化治疗后血糖控制到正常范围,胰岛功能恢复到正常后,可在一定的时期内,单纯的通过饮食控制和适量运动控制血糖。

确诊糖尿病后,可通过两周到三个月的胰岛素强化治疗,部分患者可完全恢复至正常,可维持1-2年,部分患者可维持3-5年,甚至更久。糖尿病可通过药物治疗后,血糖和其他指标恢复至正常,但胰岛功能受损而不能维持血糖者,复发可能性较大,停药后,血糖可再次升高。

糖尿病的饮食注意

患有糖尿病的患者要注意平时的饮食,可以吃玉米、芹菜、油菜等;适当运动,坚持锻炼,但不能过于疲劳;控制摄入的总热量;少量多餐;食用高纤维食物(高粱、玉米、大麦);多吃清淡的食物;不沾烟酒。

友情提示:以上内容仅供参考,若提及药品相关信息,均需在专业医生或药师的指导下使用。

(此处已添加圈子卡片,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

中药降糖无副作用,中医能根治糖尿病?药师结合真实案例来辟谣

上周医院内分泌科收治了一位2型糖尿病患者,他的遭遇可能不少糖尿病患者都曾经历过,或者正在经历着,也非常值得去提醒广大糖尿病患者,具体请往下看。

这位患者是56岁的中年男子吴某,1年前体检时被确诊为2型糖尿病,但吴某认为西药对身体副作用大,而且他一直以来都比较相信中医中药,认为中药无副作用,再加上听信了一些“江湖郎中”纯中药根治糖尿病的宣传,因此吴某拒绝了西医,一直服用中药来治疗糖尿病。

治疗之初的确有一定的效果,吴某的血糖比发现时有所下降,但这种效果只维持了一两个月,之后血糖又再次升高了。一天前吴某突然出现全身乏力,口干、多饮、多尿的症状明显加重,并逐渐出现精神萎靡,于是家人赶紧将吴某送到医院来治疗。入院后检查最后诊断为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医生说幸好送院及时,不然会有生命危险。

中药能够根治糖尿病吗?

在医院里为糖尿病患者宣教时提到中药不能根治糖尿病,常常会被患者反驳,患者说中成药消渴丸就可以治疗糖尿病。但他们可能并不知道,消渴丸其实并非纯中药制剂,它的主要成分除了葛根、地黄、黄芪、天花粉、玉米须、南五味子、山药等中药以外,还有一种叫格列本脲的成分。

前几味中药具有生津止渴、清热凉血、清肝利胆和补气固表等功效,对于糖尿病的疗效如何咱不好说,但格列本脲却是实实在在的具有降糖作用的西药,通过直接刺激胰岛细胞分泌胰岛素来发挥降糖作用,现已很少使用。回过头来我们不妨再思考一下,如果说中药具有显著的降糖作用的话,消渴丸里面为何还要添加西药呢?或许有些人会说这是中西医结合嘛,但即便如此,中药也根本无法根治糖尿病,因为糖尿病是无法根治的。

糖尿病是一种受遗传影响且与生活方式密切相关的疾病,糖尿病的发病受许多因素的影响,一旦确诊,几乎需要终身用药,哪怕现代医学这么发达,也只能采取药物治疗,却无法根治。

中药真的无副作用吗?

许多人认为,中药来源于动植物加工而成,无副作用。但其实近年来中药引起的不良反应并不少见,除了27种毒性中药以外,诸如关木通会引起马兜铃酸性急性肾损伤,雷公藤、山豆根、苍耳子等中药会导致肝损害等早有报道,国家近年来也在不断加大力度监测中药的不良反应,可见中药并非无副作用,只是以前没有发现罢了,相信随着医学的发展和资讯的发达,会有越来越多中药的副作用被发现并报道,能够让那些过分迷信中药的人们擦亮双眼。

总之,现代医学告诉我们,糖尿病的治疗应该是以西医为主,中药在糖尿病的治疗中只能充当配角,所以大家千万不要调换了角色,以免导致严重后果。

#谣零零计划# #南方健康# @头条健康 @南方健康

糖尿病还不能治愈!最近100年,科学家都在干什么?

有糖尿病朋友埋怨,说科技那么发达了,糖尿病还攻克不了,那些科学家们都在干什么?听起来满满的怨气,那么,这100年间,科学家们都为糖尿病人做了些什么?

100年前,科学家从狗的胰腺中提取出来了胰岛素,应用到了1型糖尿病儿童身上,从而挽救了无数糖尿病儿童的生命,而在胰岛素发现之前,这些儿童从发病到死亡可能只有几个月时间。

从狗胰腺上提取的胰岛素很有限,满足不了糖尿病人大量的需求,科学家们从牛、猪等大型动物上提取了足量的胰岛素。未提纯的动物胰岛素注射1次,需要几毫升,而且还可能出现过敏。

随着提纯、基因工程等技术的改进,人胰岛素被生产出来。之后又有了胰岛素类似物。为了更好地满足患者需求,研发者用基因改造的方法改变胰岛素结构,使得胰岛素作用速度更快,作用时间更长。

胰岛素的品种就有速效胰岛素如门冬胰岛素,中效胰岛素如中性鱼精蛋白锌胰岛素,预混胰岛素;长效胰岛素如精蛋白锌胰岛素、地特胰岛素、甘精胰岛素;超长效胰岛素德谷胰岛素、双胰岛素类似物如德谷门冬双胰岛素等先后问世。

临床医生可以方便地根据患者的个人特征、用药习惯、药物的起效时间,选择合适的胰岛素剂型。例如超长效胰岛素的作用时间可以达到24-36小时,更长的作用时间让患者血糖更平稳、使用更方便。

除了胰岛素外,一百年间,其他降糖药也不断问世。短短的60年间,二甲双胍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目前仍然是临床上首选的一线首选糖尿病治疗药物。

以后的50年间,又逐渐研发出胰岛素促泌剂(磺脲类及格列奈类)、胰岛素增敏剂(罗格列酮和吡格列酮)、α糖苷酶抑制剂等等药物。这些药物中,每一类分别又有3-5种治疗药物,按照“一将功成万骨枯”的药物研发概率,科学家们为此付出了极大的心血。

口服药除二甲双胍、胰岛素促泌剂(磺脲类及格列奈类)、胰岛素增敏剂(罗格列酮和吡格列酮)、α糖苷酶抑制剂等传统口服药以外,二肽基肽酶-4(DPP-4)抑制剂和SGLT-2抑制剂是近年问世的两类值得关注的新药。DPP-4抑制剂的“五朵金花”——西格列汀、维格列汀、沙格列汀、阿格列汀和利格列汀大约可使HbA1c降低0.6%,低血糖风险较低,体重影响中性。SGLT-2抑制剂除了降糖、减重作用外,还具有一定肾脏获益。恩格列净和达格列净因其额外的心衰获益成为了心衰治疗的四驾马车之一。

注射药物方面,GLP-1RA类艾塞那肽、利拉鲁肽、贝那鲁肽、利司那肽、度拉糖肽、洛塞那肽、司美格鲁肽先后获批,并有部分药物显示出了降糖、减重及对心血管的保护作用。以司美格鲁肽为例,全球SUSTAIN系列研究显示,司美格鲁肽可显著减重达6.5kg,未来在减重领域也可能会有所作为。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版将SGLT-2抑制剂和GLP-1RA作为具有心肾高风险患者的优选降糖药物。

以上这些成就为糖尿病人的治疗提供了极大的便利,虽然糖尿病还不能治愈,但是保持良好的血糖水平,不出现并发症,那么也一样能够保持良好的生活质量。这难道不是这100年间科学家们不懈地努力为我们提供的吗?

(此处已添加医疗卡片,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